不吃鱼的八爪鱼 作品

第230章 临时工全部转正,白支书的保证,柳晏荷前往知青点

“这么晚了,谁还串门子呢?”

李母小声嘀咕着,让李铁钩和李铁梅把那些礼物收起来。

这些从城里带回来的东西太鲜亮了,在这个陈旧的小乡村里显得有些扎眼。

吱宁

门打开了。

“红花,太丢人了,你别吵吵了。”

“你别拦着俺,这关系到咱儿子以后的生计,他李铁锤不能一走了之。”

站在外面的是生产二队的陈红花和她的丈夫李正良。

开门的时候,两人正在吵架,看到门打开了,两人慌忙停住了争吵。

李母看到两人心中感到有点奇怪,但是还是笑呵呵的打了招呼。

“是他三叔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儿吗?”

李正良跟李家有亲戚关系,从辈分上讲是李铁锤的表叔。

“没,没事儿,俺们正想回去呢。”

李正良拉了拉陈红花的胳膊,想把她拽回去。

但是陈红花甩掉他胳膊,气呼呼的说道:“嫁给你这样的窝囊男人,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你这婆娘,是不是想挨打!”李正良见陈红花当着李母的面骂他,当时就怒了,举起了巴掌。

“打啊,你打啊!今天你不把我打死,你就是个狗娘养的。”陈红花脾气火爆也不甘示弱。

见两人又要吵起来来了,李母连忙上去打圆场。

“红花,咱们两家是亲戚关系,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陈红花道:“铁锤娘,俺听说铁锤要离开改造厂了?”

“是有这事儿,你知道俺儿媳妇是京城人,铁锤准备去京城发展。”

李母见事情牵连到了李铁锤身上,感觉到有些奇怪。

“红花,俺儿子的事儿跟你家没有关系吧?”

陈红花挺了挺胸膛,冷声道:“俺儿子铁山还是个临时工,铁锤要是不在改造厂当领导了,那俺儿子不是转不了正了?

他这么做,是不负责任!”

此话一出,李母有点懵。

“不是他三婶子,俺家铁锤还得为你家铁山安排工作啊?”

“也不是安排”

陈红花也觉得自己的语气太强硬了。

缓了口气,低声说道:“铁山毕竟是铁锤的表哥,铁锤现在抛下他不管。哪有这样做事儿的。”

李母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李正良觉得媳妇儿太过分了,但是也不敢再劝,只能耷拉着脑袋站在旁边。

陈正红则双手掐腰紧盯着李母,等着讨要说法。

这时候,大院外传来了一阵脚步,打破了现场的气氛。

只见公社白支书还有李建双等几个公社领导从外面走了进来。

“老嫂子,听说铁锤回来了”

白书记距离很远就热情的打招呼,等他看清楚院内的情形时,立刻皱起了眉头。

白书记背着手走过来,锐利的目光从陈红花的脸上滑过,最终落在了李正良的身上。

“咋回事!正良,大晚上你带着你媳妇儿在这里吵吵什么?”

李正良感到一阵尴尬,嘴巴张了几张也没能说出话。

陈红花斜了他一眼,大大方方的看着白支书说道:“支书,你知道李铁锤离开改造厂的事儿吧?”

“听说了,是邮递员捎回来的消息。”白支书皱眉。

陈红花道:“咱们公社在改造厂有十几个临时工,现在李铁锤离开了,他们以后全都甭想转正了!”

白支书此时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他从腰间抽出烟袋锅子,划着火柴点上,深深吸几口,额头上卷起几条沟渠。

“陈红花同志,当初咱们公社那些社员能够进城当临时工,铁锤已经做得够多了。”

“你非但不感激人家铁锤,反而人心不足蛇吞象,想着让你的儿子转为正式工。”

“你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炸雷般的声音在小院内响起。

李铁锤在屋内正跟奶奶唠嗑,听到动静,也披着衣服走了出来。

陈红花此时还想不依不饶的说什么,白支书拿起烟袋锅子点了点她。

“陈红花,你的思想现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开会讨论一下了。”

陈红花吓了一跳,眼睛一转说道:“支书,俺也是为了儿子啊,再说了,你儿子白得宝也是临时工,你不想让他转正吗?”

白支书冷声道:“转了正就是正式工人,能吃上国家粮食,谁不想啊!

但是,我已经告诉白得宝了,要他靠着自己的能力转正!”

“靠山山倒,依墙墙塌,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懂吗?”

“再说了,你为了一己私利,想把人家铁锤耗在改造厂,你这是自私自利!”

白支书的话就像是一枚枚钢钉,被揣进了陈红花的心脏上。

陈红花本来只是一时着急,才会找上门。

此时被点醒之后,羞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她抬起头看着李铁锤:“铁锤俺,俺”

陈红花这边正支支吾吾着,远处传来了自行车的铃铛声。

陈红花的儿子李铁山骑着自行车冲进了小院内。

他看到院内的情形,吓了一跳,慌忙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扎好自行车跑到了陈红花跟前。

“娘,你这是干啥呢?”

“没没干啥。这不是你铁锤兄弟回来了,铁锤兄弟帮你不少,俺来看看人家。”

“是吗?”李铁钩总觉得事儿好像有点不对,但是也没多问。

这时候,陈红花问道:“娃啊,这么晚了,你怎么回来了?”

“我是想告诉你个好消息。俺转正了!”李铁山兴奋的说道。

“转正了?”陈红花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她简直不能相信这个消息,不停的用手揉耳朵。

“不仅仅是我,我们靠山屯的社员全都转正了。今天下午,厂人事办的同志通知我们的。”

此话一出,小院里的人全都惊呆了。

李建双用诧异的目光看向了李铁锤。

能够帮助,愿意帮助社员们转正的也只有李铁锤了。

但是能够同时让十几个社员全都转正,这绝对不可能!

“铁钩,你小子是不是在说胡话呢,你以为正式工人是咱地里的大白菜呢,说送人就送人了。”李建双皱着眉头问。

李铁钩解释道:“据说是铁锤哥把一份插秧机的图纸交给了厂里面。

厂里面决定成立一支由周有志为首的研究小组,同时开始筹划生产插秧机的车间。

车间需要大量的工人,厂里面跟上级打了申请,得到上级批准后,决定让我们转正。”

李建双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倒不是不想发表意见,而是那啥插秧机的,他也不懂啊。

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有什么重要的,能够让厂里面给李铁锤这么大面子。

搞清楚社员们转正的来龙去脉,陈红花羞愧得简直抬不起头来了。

就在刚才她还在质问李铁锤为何没有帮助社员们转正。

谁承想,人家早就做好了安排。

丢人啊!

李正良这会脸色也由白变红。

这个一辈子耿直善良的汉子,觉得自己干了辱没祖先的事儿。

他突然抬起手给自个了一记耳光。

“铁锤娘,铁锤,俺替俺婆娘给你们道歉了!”

说着话,李正良又要抬起胳膊。

李母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拦住了李正良。

此时白支书也从震惊中惊醒了过来。

“正良啊,把你媳妇儿带回去吧,以后你们两口子做事情前,先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别人是不是真欠了你们的。”

“老支书,您放心,俺回去之后,一定深刻反省自己。”

李正良觉得出了这档子事儿,自己从此之后在公社里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他拉着陈红花灰溜溜的跑了。

李铁山这会也总算是搞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他脸色赤红的对着李铁锤说了句“铁锤兄弟,今儿这事儿是俺爹,俺娘做得不对,俺以后想法给你补上。”

说完,李铁山也转过身走了。

随着三人的离开,小院内顿时安静下来不少。

李母看到白支书带来了那么多公社领导,感觉到家里没地方坐。

便让李铁钩和李铁梅把家里的板凳和椅子都搬了出来,又给几人倒上茶水。

月光如水,洒在小院中,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众人围坐在小板凳和椅子上,轻抿着茶水,茶香袅袅,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白支书轻放下茶杯,微笑着开口道:“铁锤,社员转正的事儿,老叔要代表咱们全公社感谢你了。”

李铁锤确实有想用图纸换取社员们转正的想法,却没想到厂长会如此果断。

“白叔,俺李铁锤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靠山屯的人,这是俺该做的事情。”

“好,好,好!”白支书连说三声好,“多余的话我就不讲了,以后你李铁锤的事儿,就是咱们全公社的事儿。”

闻言,包括李建双在内的几个公社领导脸色都发生了微微的变化。

白支书是老支书了,他的话在靠山屯这地界那就是命令。

想了想,他们却全都释然了。

要是李铁锤把转正的名额给二道沟子的话,那个狡猾的牛压茬说不定真把李铁锤当亲叔叔。

李铁锤并没有拒绝白支书的好意。

他很清楚自己马上要离开靠山屯了,母亲,哥哥和弟弟妹妹们却还要生活在这里。

有了白支书的这句话,那以后就没有人敢找李家的麻烦了。

闲聊几句,白支书得知李铁锤要办理柳晏荷的回城手续。

当时就把李铁锤带到了公社里,在手续上盖上了公社的大红印章。

“铁锤,知青回城的政策已经下来了,除了咱们公社的印章外,还需要县知青办的印章。”

“白叔,我们明天就去县知青办。”

李铁锤想起了县知青办那个胖主任,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昏黄的煤油灯光,将他的脸色照得忽明忽暗。

就在李铁锤在公社办理手续的时候,柳晏荷来到了靠山屯知青点内。

此时知青们已经休息了,得知柳晏荷回来了,纷纷从床上爬了起来。

“柳晏荷,你帮我捎东西了吗?”

“我娘的身体咋样?”

那些从京城来的知青围在了柳晏荷身旁。

柳晏荷从帆布袋子里取出从京城捎来的东西交到了知青们的手里。

最后还把一封信交给了刘晓慧。

“晓慧,我去了你家,你爹娘身体都挺好的,你嫂子帮你生了个侄子,这是你娘写给你的信。”

接过信,刘晓慧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跟那些从京城来的知青不同,她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平日里为了省邮费,很少跟家里面通信。

知青们在靠山屯公社里日子过得很苦,全靠家里寄来的东西解馋。

现在柳晏荷把东西送来了,还送了他们不少点心。

也不知道谁提议的,大家伙决定召开一场晚宴。

烧鸡,烤鸭,稻香村的点心等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食物摆在桌子上。

知青们边品尝美味,边向柳晏荷询问京城的情况,知青点内的气氛十分热烈。

突然。

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只见张兴黑着脸从外面走了进来。

跟柳晏荷离开靠山屯的时候相比较,张兴整个人好像瘦了一大截。

张兴看到柳晏荷,整个人都惊呆了。

昏黄的灯光下,柳晏荷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仙子。她肌肤胜雪,在灯光的映照下似有一层柔和的光晕。

跟一个月前相比较,柳晏荷已经从女知青,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姑娘。

特别是柳晏荷现在身上穿的是京城最流行的布拉吉。

既显得端庄典雅,又将好身材衬托了出来。

一想到这么好的姑娘成了那个拖拉机手的媳妇儿,张兴的心里就像是被捅了十七八刀那样难受。

他强忍住心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柳晏荷,你,你回来了啊?”

“张兴,你也来吃点吧,这些零食是我从京城带来,专门送给咱们这些老朋友们的。”

柳晏荷虽不待见张兴,但是她马上要离开知青点了。

在这个时候,以前的那些恩怨都要一笔勾销了。

张兴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凑到了桌子旁,拿起一块稻香村的点心放进了嘴巴里。

这点心是不是用李铁锤的工资买的吧?

点心是甜的。

吃进嘴巴里却是苦的。

像黄莲一样苦。

刘晓慧看看张兴,突然问道:“张兴,你今天是不是又去跑知青回城的手续了?结果怎么样?”

提到知青回城的话题,知青点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张兴。

前阵子,上面传来了消息能够办理手续了,张兴便来了精神,不断跟京城那边联系,希望能拿到名额。

知青点的知青们都觉得张兴这次肯定能回去。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张兴在京城那边的关系并没有搞定名额。

但是也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让张兴走地方上的路子。

只要公社里,县里面的路子走通了,他们再在京城活动一下,说不定能够拿到名额。

张兴这大半个月一直在拉关系。

县城里的关系倒是好办,问题出在了公社里面。

公社里觉得张兴一个大小伙子、身强体壮,父母健全,并且还是干部,压根不需要他这个儿子着急回去。

所以迟迟没有批复。

张兴尴尬的笑笑:“目前还没有结果,不过应该快了吧”

张兴有些想不明白,那些土包子为什么不爱财呢?

他已经答应只要公社里出了手续,那么他将给每位公社领导一笔钱。

结果,没有一个领导答应。

甚至白支书还要把他捆起来送到镇上。

张兴的话压根骗不住那些知青们,他感到知青们纷纷用鄙视的眼神盯着他。

张兴岔开话题,看向柳晏荷问道:“柳晏荷,这个学期在小学里,是不是还教授数学啊?

我爹给我寄了基本教科书,我可以借给你。即使你没办法参加高考了,提高文化水平,将来说不定能转正。”

柳晏荷抿了抿嘴唇说道:“事实上,我已经不在小学教书了。”

“啥?你被开除了?!”

此时一道身影从屋里蹿出来。

此人正是前阵子松原桃色事件的女主角——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