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他本来只是随便瞧了几眼, 可等他看清楚上边的内容,心下却忍不住一惊,忍不住瞪大眼睛又细细瞧了一番, 再将这信收起来时, 他的神色中已是多了几分耐人寻味。

而后院的门外边,赵筠元亦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早知这孙德才不是个安分的性子, 却也并不担心瞧见这书信的内容, 毕竟原主怎得也在这阮府做了一年的烧火丫头了,脾气性格如何, 对待刘景文又如何怕是没人不知的。

而刘景文的性子,同样,这孙德才也是再清楚不过。

加之方才赵筠元特意说了,这信并非是她写的, 而是由杜氏代笔, 里边的内容又是如此……不堪入目, 这其中缘由, 孙德才自然能想个明白。

不管如何, 赵筠元都是那个一直被瞒在鼓里的最为无辜之人。

赵筠元也并不担心孙德才会因着瞧清楚了这封信的内容而不愿送这信, 恰恰相反, 若是他并不知晓这信中内容的话, 反而更有可能为了省事而索性收了银子却不办事, 如今他瞧清楚了这信中内容, 定然是要好好的将这信送到刘景文手中的。

若是刘景文与那杜姨娘当真有那一层关系,他手中便算是拿捏住了刘景文的把柄, 他自然乐意。

谁让他一早便与刘景文有了恩怨?

瞧着时辰已经差不多了, 赵筠元也不再耽误,很快绕出了阮府后厨, 回了自己房中。

她回来时守在门口的婢子依旧沉沉睡着,显然是并不知道她睡过去的这半个时辰中,赵筠元已经悄悄出去了一趟。

桌上的饭食已经凉透了,可赵筠元也并不在意,只囫囵吞下,勉强填平了腹中饥饿之感便是。

等入了夜,她掐着时辰,到了亥时,门口那婢子早便沉沉睡去,她便又急匆匆的出了门。

这个时辰,阮府中万籁俱寂,便是发出一点响动都会显得格外刺耳,赵筠元尽可能的放轻了脚步,来到了她信中所写的假山处。

因着这信中内容还被那孙德才知晓,所以赵筠元来时显然极为小心,甚至刻意比信中所写时间来得晚些,就是担心被那孙德才撞见。

她的担心并不无道理,等她到时,孙德才已经躲在一丛花枝后边了。

赵筠元看见了他的身影,便刻意的转了身子,躲进了假山的另一侧,然后小心翼翼的往后边瞧去,等看清了里边情况,赵筠元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怎得只有刘景文一人来了。

大约是这封信的诱惑力对他实在太大,所以他甚至提早便过来了,正百无聊赖的坐在那矮石上发愣。

而杜氏此时还并未动静。

赵筠元想起昨日的事,反复回忆着那杜氏看向刘景文的神情,不管回忆几遍,她都始终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错的。

那杜氏的眼神,绝对是有些心思的。

可如今,她为何没有来赴约?难道是没有看到那封信?

赵筠元正胡思乱想着,却听到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响,她来不及细思,连忙身子一弯,彻底躲进了假山边上的灌木里,片刻后,一道纤细的身影缓缓走了出来,正是杜氏。

赵筠元的整个身子都被灌木的树叶掩盖住,只拨开了眼前的几片叶子得以瞧清楚里边的景象。

不得不说,刘景文当真是个善于抓住机会之人。

因为这杜氏方才出现,他便满面笑意的迎了上去,甚至主动握住了杜氏的手,仿佛二人是热恋中的情人一般。

杜氏见刘景文如此热切,心下自然也高兴,她从十多岁便入了阮府为妾,在这府中十余年,也就只有起初那两年得了阮老爷的宠幸,后边阮府的姨娘越来越多,多得是年轻娇媚的,阮老爷早将她抛之脑后,这长夜漫漫,若是说她从无旁的想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况且这刘景文年纪轻轻,样貌也算端正,杜氏动了心思,也是正常。

刘景文这会儿其实不过是试探着牵了杜氏的手,杜氏却索性往他怀中靠去,二人竟就在这阮府的假山后边互相依偎着互诉衷肠。

赵筠元刻意贴近了些,本来想听清他们二人在说些什么,可惜他们二人说话的声音也刻意压低了许多,即便赵筠元都将耳朵竖起来了,却也只能模糊听得几个字眼。

实在听不清楚,赵筠元便也只得作罢,没再迟疑的依着原本的计划从怀中摸出了火折子,然后动作极轻的在脚下摸索一番,将一些枯枝败叶堆在一处,接着便索性点了火。

阮府这一处假山并不算小,而且被工匠造成了四面环绕的样式,周遭做了花园装饰,还有灌木栽在一侧,本来是个不错的景致,只是后来这阮府扩建,府中新建的观景颇多,这处假山又建得偏远,渐渐便少有人来。

府中下人见此,便也时常偷懒,久而久之,这花园里边栽种的花儿也大多枯败,灌木丛中也少有下人再来打扫,里边积了厚厚的落叶,而这几日的上京都未有雨水,这些干枯的落叶几乎是一点就着。

赵筠元也正是知晓这边情况,所以才有了点火的念

头。

她再过三日便要入宫,等入了宫再要对付杜氏与刘景文二人便棘手许多。

既然他们二人亲手将把柄赠予她手,那她自然要好生利用一番。

当然,赵筠元这一把火并非是要将他们二人烧死在里边,这假山四处环绕,倒也能帮着他们隔绝外边的火光,只是若是外间的火不曾熄灭,他们想生生闯出来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那孙德才,赵筠元心知他来此的目的,无非是想确定刘景文与杜氏之间是否当真有那一层关系,若是有,他手中握了这把柄,也迟早是要将这事捅出来的,只是会斟酌着,到底如何做才能将这事闹得最大,也最是让那刘景文苦不堪言。

而如今赵筠元放了这一把火,火光吞噬那些枯枝败叶也不过是片刻的事,孙德才大约都还不曾反应过来,那火苗就已经到了难以扑灭的地步。

即便他当真心存善念,有了救人的心思,想要将这火扑灭也须得从远处取了水过来,若是他当真这般闹腾一番,届时他又当如何解释他为何深夜还留在阮府,甚至大半夜也不歇息,就盯着那处假山的情况?

阮府不缺这一个长工,他若是真因着这事闹腾一番,被扣了工钱还是小事,被逐出府去才是麻烦。

莫说孙德才并非是个这般善良之人,便是他当真如此善良,做这事之前,也会再掂量掂量。

做这事之前,赵筠元已经将这事想得分明,自然没什么可忧心的,她眼前那片枯枝败叶很快烧了起来,火苗攀上了灌木丛,顺着假山壁一路蔓延过去。

假山里边二人正是情到深处,又被环绕的假山遮住了视线,根本不曾发觉外间的动静,等到他们二人感觉山石岩壁上似乎传来有些灼烫的气息,而外间亮光刺眼,竟像是到了白日里,这才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又连忙草草裹了衣袍往假山外面走去,可到了这时,外间火光冲天,生生将整座假山都包裹到了里边,他们这才傻了眼。

而外边的情况却也让赵筠元有些意外。

她点了火之后瞧着火势已经差不多了,便打算先离开此处,然后以大声呼喊或者别的方式来引起阮府中人的注意,毕竟此时已是深夜,这处假山又处于较为偏僻的地方,即便火势不小,一时半会的,还当真是无人察觉的。

若让这大火生生烧上一整夜,刘景文与杜氏二人恐怕是真要被烧死在里边了。

赵筠元并没有亲自杀人的打算,只想对他们二人的心思推波助澜一把,而后再将这一切揭穿,至于他们最后下场如何,便不是由她来决定的了。

当然,就算他们最后当真丢了性命,赵筠元也不会有什么愧疚的心思。

一命抵一命,原主因着他们二人丢了性命,他们二人各自偿还一条性命,倒也公平。

不过赵筠元还没来得及依着原本的计划将这事闹得人尽皆知,便见到灌木丛的另一边跑出一道有些狼狈的身影,正是那孙德才。

此时的孙德才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面上竟是涂满了黑灰,月色下乍一瞧还有些吓人。

赵筠元见他跑了出来,还想着难道自个当真是看错了人,这孙德才竟是个有善心的人,即便被困在里边的是与他有些仇怨的刘景文,他也能不计前嫌的去救人?

可是很快,赵筠元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因为这孙德才刚跑出去不远,便扯着嗓子开始大喊起来,“着火了!着火了!快救火啊……”

他呼喊的声音逐渐远去,赵筠元唇边也不由得勾起笑意,看来这孙德才并非是有救火的心思,恰恰相反,他是要往这场大火中再添一把柴火,让这火势烧得更旺些。

孙德才闹出的动静很大,没过多久,阮府中就有不少下人被惊醒,见假山那边当真火光冲天,也顾不上别的,着急忙慌的便要去取水灭火。

眼看越来越多的下人往假山这边来了,赵筠元便混在他们其中,趁乱回了自个屋子。

反正事态发展到这一步,便是那杜氏与刘景文二人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法子转变得了局势了,到时候阮老爷与秦氏知道了这事,必不会放过他们二人的。

若是此时赵筠元在场的话,反而不好解释,她现在只在自己屋里休息便好,等第二日醒来,装作茫然无措的模样,有的是人会心疼她的遭遇。

至于那孙德才,赵筠元更是不必担心,他既然不仅没有要救这杜氏与刘景文的意思,甚至还在那把火烧起来之后做了赵筠元本来要做的事,故意将这事闹得人尽皆知,那这心思如何早已明了。

莫说是他也不知这事与赵筠元有关,便是他知道这事就是赵筠元暗中谋划,也会觉得是她认清刘景文的真实面目,更不可能戳穿一切。

所以这一夜,任凭外间如何乱作一团,她却是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夜,直至第二日早上,才有婢子过来唤她,说是秦氏要见她。

赵筠元装作诚惶诚恐的模样,问那婢子,“姐姐可知夫人这会儿唤我过去是有什么事儿吗?”

那婢子转头看了一眼赵筠元,眼神里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

同情,她迟疑道:“昨日夜里的事,你当真什么都不知道吗?”

“昨日夜里?”赵筠元奇怪道:“昨日夜里怎么了?”

那婢子正欲开口说明,可话到了嘴边却又有些迟疑,顿了片刻之后还是摇了头,“罢了,还是等见了夫人再说吧。”

赵筠元虽然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可还是做出极为不解的模样,又对着那婢子追问了好几番,只是那婢子嘴也是严实的,竟也当真没有再跟她透露些什么。

等到了秦氏的院子,赵筠元跟着那婢子进了里间,便见着了以为身着素蓝色衣裙的妇人,面容沉静,虽然能瞧得出来应当保养得极好,可却依旧能瞧见长在眼角眉梢的岁月痕迹。

在原主祝小满的记忆中,统共也就只见过秦氏一回,便是那次杜氏知晓了秦氏为女儿入宫的事情忧心,起了为秦氏分忧的心思,便将原主带到了秦氏跟前,算是见过秦氏一回。

只是原主是个怯弱的性子,那日跟在杜氏身后,甚至连抬头瞧一眼秦氏的胆子都没有,所以原本赵筠元也是不知这秦氏生得如何模样的。

今日见了,倒是觉得面善,只是能久居高位之人,大约都不会是什么寻常人物,这却并非是瞧上几眼就能看出来的。

那秦氏听了引赵筠元前来的婢子耳语几句,而后轻轻点了头,又一抬手,将屋内下人尽数屏退。

此时,屋内便只余下了秦氏与赵筠元二人。

赵筠元端端正正的向她见了礼,“见过夫人。”

秦氏垂眸看她,“起来吧。”

赵筠元应了声“是”,然后才起了身。

“昨日夜里的事,茵兰说你还不知道?”秦氏不紧不慢道。

赵筠元点头,面露疑惑道:“方才茵兰姐姐也提及了昨晚之事,只是因着要准备入宫之事,姨母这些日子都只让小满在房中歇着,却是不知昨晚府中到底是发生了何事,还请夫人告知。”

大约见赵筠元神态诚恳,秦氏看向她的目光中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怜悯,“昨夜你的姨母杜氏与刘厨子的儿子刘景文在假山后幽会,假山处却正好起了火,他们二人被逮了个正着。”

赵筠元睁大眼睛,喃喃道:“这怎么可能,他们二人……怎么可能?这会不会是弄错了,误会了?”

秦氏端起茶盏,抬手用茶盖拂去面上茶叶,轻抿一口道:“昨夜救火的下人有十数人,包括我在内十双二十双眼睛都瞧见了杜氏与刘景文二人共在一处衣冠不整的模样,他们自个也解释不通为何三更半夜约在这种地方见面,除了偷情,也没别的原因了。”

说到这,她看向赵筠元,又道:“听说那刘家小子与你关系匪浅,你们二人已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不曾想那杜氏竟然饥渴至此,连自个侄女的男人都下得去手。”

赵筠元似乎被秦氏的这些话砸昏了头,过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颤声道:“那他们二人,现下如何了?”

秦氏轻描淡写道:“刘景文乱棍打死,至于杜氏,也受了些皮肉之苦,不过我留了她一条命。”

得知她竟是直接将刘景文乱棍打死,赵筠元倒是有些意外,毕竟刘厨子也算是阮府的老人了,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赵筠元原本以为,秦氏会顾念着刘厨子,好歹给刘景文留条命的。

正想着,又听秦氏接着道:“杜氏毕竟是你的姑母,你替青竹入宫之事,我很感激,所以我留了杜氏一条命。”

赵筠元听出秦氏话里的意思,她是担心若是将杜氏杀了,赵筠元便不肯再替代阮青竹入宫了,所以即便觉得杜氏之举是在给阮府蒙羞,秦氏也依旧忍着恶心留了杜氏这一条性命。

这会儿将赵筠元交过来,也是想看看她是打算如何抉择了。

赵筠元迟疑了片刻,再对着秦氏跪了下去,“夫人,姨母此举确实让小满寒心,可正如您所言,她毕竟是奴婢的姨母,也是奴婢在这世上的唯一亲人,奴婢不管如何都无法当真看着她去死,所以还请您开恩,只让她在阮府做个粗使婢子也好。”

杜氏从前不是总在原主面前趾高气昂,一开口便说原主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烧火丫头,往后她在这阮府成了她口中那上不得台面的粗使婢子,赵筠元当真有些好奇,那时候的她会如何自处?

秦氏原以为赵筠元会求她开恩,让她只当作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却不想这人却并非全然没有脑子,便也顺水推舟应下,“你若能安安分分入宫去,此事不难。”

赵筠元点头,忽地又道:“姨母曾说,若是奴婢安然入宫,夫人便会给她两间城东的铺子作为报酬,如今姨母却做了这种肮脏之事,总不好再抛头露面,奴婢想,夫人能否将那两间铺子索性给了奴婢?”

赵筠元说到这儿,便明显能感觉出来秦氏看向她的眼神微微变了,里边多了几分耐人寻味,“你要那两间铺子?”

“是。”赵筠元神色却依旧大方,“奴婢听说依着宫中的规矩,女子须得到了二十五岁方能出宫,奴婢想着,到了那时,奴婢孤身一人,总是要有些可以倚仗的东西,还请夫

人成全。”

秦氏神色微松,到底是点了头,“左右那两间铺子本来就是要给出去的,那便依你吧。”

又道:“后日入宫,那位常大人与我们阮府向来不对付,怕是免不了会有些动作,不过我们阮府也有人盯着,他倒也不至于当真做出些什么来,只要你能稳住心神,便能过了这一关。”

赵筠元知道秦氏这是在提点她,便又福身道了声“是”,正欲开口提及杜氏的事,却见秦氏垂眸道:“你若是愿意,便再去看看你姨母吧,此次入宫,往后大约是再不会有相见的时候了。”

赵筠元正有此想法,自然不会拒绝。

见她应下,秦氏又将方才那婢子茵兰唤了进来,吩咐道:“带她去瞧瞧杜氏。”

茵兰垂首道:“是。”

而后便带着赵筠元转身出了院子,又在阮府中绕了好几段路方才到了一处偏僻的废弃院落,院子门前还有几个下人看守着,显然杜氏便被关在里头了。

那几个下人见了茵兰,都知晓她是秦氏身边的人,于是态度都很是客气。

茵兰只道:“夫人吩咐让我带她去瞧瞧杜氏。”领头那个下人解下腰间的钥匙,主动走上前去开了锁,又一脸谄媚地笑着做出请的姿势来。

茵兰看向赵筠元,道:“我在外头等你。”

赵筠元福身道:“多谢茵兰姐姐了。”

而后便推开那扇木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一股浓重的血腥气味扑面而来,让她不由得皱了皱眉,而后才将目光放到眼前那被铁链锁住的女人身上。

秦氏提及杜氏所受的惩罚时,只轻描淡写的说她受了些皮肉之苦,可等赵筠元亲眼瞧见如今杜氏的惨状,才知她昨晚受了什么样的折磨。

不说旁的,单是她身上那一道道深得几乎能瞧见白骨的鞭伤就已经足够骇人了。

不过也是,她与刘景文偷情,还被抓了个正着,当真是让整个阮府丢尽了颜面,秦氏若不是顾着赵筠元,那定是不会给秦氏留活路的。

如今她能活着,就已经算是恩赐了。

而杜氏在听到开门的响动之时,也勉强睁开了眼睛来,等看清来人是谁,她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眸终于有了一丝光亮,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死死盯着赵筠元道:“小满,小满,你去和夫人说,说若是不将我放出来,你就不替她女儿进宫……”

“不对,你告诉她,若是她不放过我,你就将她要寻人替阮青竹入宫的事告到常大人那里去,与她闹个鱼死网破,她心疼的就是这个女儿,她一定会听你的……”

“姨母。”赵筠元打断她的话,“你昨夜与刘大哥在假山后边,当真是在幽会吗?”

杜氏闻言,面上不由得有几分尴尬,本想否认,可也明白赵筠元大约是不会相信,毕竟昨日夜里的事,阮府那么多下人都瞧见了,便索性说了实话,“事到如今,姨母也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姨母这些年独自一人留在阮府,确实孤寂,对那刘家小子,也有些不当有的心思,只是昨日夜里,姨母却是收到了那刘家小子的信才赴的约。”

说到这,她恨恨道:“若是说起来,还是那刘家小子先生了背叛你的心思。”

到了这会儿,杜氏也知道自个能倚仗的只有眼前这个侄女,自然是毫不留情面的往刘景文身上泼污水,左右这人已经死了,再怎的也翻不出风浪来了。

可听到这儿,赵筠元却不由得笑了笑,“姨母,这样说来,那刘景文倒是比你还冤枉些呢?”

“什么?”杜氏见她神色古怪,显然也意识到了有些不对,又接着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赵筠元贴近她的耳边,轻声道:“姨母,昨夜那刘景文也同你一般,是收了信才来赴约的啊。”

杜氏神色惊疑的看向赵筠元,却听她一字一句的接着道:“因为这两封信……都是我写的啊。”

“怎么可能?”杜氏满面慌乱,“小满连字都不识得几个,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信来。”

赵筠元还未再开口说些什么,杜氏却意识到不对,眼神猝然一变,同时猛地伸出手去,死死掐住赵筠元的脖子,“你不是小满!你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