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墨 作品

第789章 获得最大的支持

和沪城厨师协会进行过交流,冯正明和罗晴接下来几天时间里,专门组借了一辆车,开着车把沪城大街小巷几乎都逛了一遍。

在冯正明和罗晴小两口认真逛了沪城大街小巷后。

他们对沪城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沪城会有比较多的街巷存在。

而且沪城整个城市很大,因此各个城区之间相隔也是比较远,导致不同城区的发展也会有所区别。

所以冯正明和罗晴感觉到,在沪城开餐厅选址更加重要。

尤其是他想要在沪城开干饭铺的分店。

不仅仅只是要选择交通便利,整体上四通八达的地方。

关键是需要选择一些,更方便一些外地来沪城人去的地方。

这方面冯正明和罗晴通过一番观察。

两人甚至联系一些在沪城工作的齐鲁人士,最终是决定选择在一个外来人和本地人混居,有着一定交叉的路段开干饭铺分店。

冯正明和罗晴相中的路段,也有着不少各式各样外地的小吃店和餐馆。

并且距离本地的一处较大的农贸市场也是并不算远。

冯正明除了这一处,算是齐鲁在沪城一些人推荐的地方外。

他自己也寻觅了一处开分店的地方。

冯正明自己选择的地方,是一个很繁华的路段。

而且这里是建成通车不久地铁途径的一个重要站点。

选择在这里,冯正明也是经过了一番详细观察。

首先是地铁途经这里,其次周边或是建成,或是在建的高楼大厦不少。

这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整条路段显得相当繁华。

冯正明和罗晴在这边观察时,就会看到每天经过这边的人会很多。

而就在这个繁忙路口不远处,有一排临街的商铺。

其中大部分都已经被出租了出去。

不过在这边租下商铺开的店,几乎都是一些海外各种异域风情的店。

冯正明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开上一家古朴风格的干饭铺,主打一个反差,不光是要吸引途径这边国内有着体面工作的白领。

他还要在这边吸引一些途径这里的外国人。

要让外国人也体验一下,中华美食的魅力。

这么两处地方的选址确定。

本来厨师协会那边得知,还好奇冯正明最后会选择哪一个地方开分店?

结果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冯正明竟然要同时开两家分店。

沪城厨师协会的不少人惊讶之余,都忍不住在心里猜测,冯正明到底哪里来这种财力?

要说冯正明在沪城开两家分店能不能赚钱?

这事所有人都不会去担心。

毕竟冯正明的名声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全国最高。

他在港城和科夫曼交手后。

再经过海外一些媒体的报导,他的名声在海外也已经传扬开。

这方面冯正明是很感谢科夫曼的。

科夫曼在海外美食圈拥有极高的声望。

所以冯正明在跟他交手后,才会获得海外媒体更多的关注和报道。

他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自然他在沪城的分店,哪怕只是一家干饭铺,也会吸引一些海外在国内的人登门尝试。

而且冯正明会按照自己齐鲁几家分店的设计,对沪城分店的菜品亲自进行重新设计。

保留主打的把子肉,口味上会做出一些调整之外。

他会把和科夫曼交手的猪蹄加入到沪城干饭铺的菜单上。

还有不少中西结合的菜式,也都在冯正明的考虑中。

所以沪城厨师们压根不担心冯正明能不能吸引到顾客的问题。

他们更加好奇是,冯正明哪里来那么多资金前期投入?

冯正明本身确实没有那么多资金,可以支撑他在沪城一下子开两家分店。

他这次没有想要从司徒爷爷那边借钱。

因为他这次准备要贷款。

冯正明已经和罗晴商量过,抵押部分他齐鲁的产业,再利用上沪城给的一些扶持政策,从沪城这边的银行贷款,去把沪城两家店开起来。

这方面冯正明和罗晴这些天也抽空去咨询过。

沪城这边银行得知冯正明身份,知道他要贷款在这边开分店。

真的是几大银行都对他相当的欢迎,甚至都抢着要给他各种的优惠。

而且连在沪城的一些海外银行,也都主动联系了冯正明。

甚至包括一些聚在沪城的投资公司。

他们对冯正明在沪城开店的事情也很关注。

同样他们也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冯正明。

一时之间,冯正明现在可以选择的投资变得非常多。

当然,在这些投资中,冯正明还是更倾向于向国内银行贷款。

毕竟贷款后,沪城所有店的经营权基本都在自己手上。

若是接受其他一些投资,可能就会受到别人的掣肘。

接下来,冯正明和罗晴又分别和沪城这边各方接触。

最终是和一家银行达成了协议。

银行愿意贷给冯正明非常可观的启动资金。

冯正明先用对方前期到账的款项,把两家分店的商铺给拿下来。

其中齐鲁在沪城工作老乡们推荐的那家商铺,更是被冯正明直接买了下来。

至于另一家的商铺,因为周围都是海外异域风情的店。

好几家甚至老板都是来自海外的厨师。

而且这边商铺背后所属也是这一片区里的。

自然冯正明很难直接买下来产权。

把两家商铺拿下后,冯正明没着急联系人进行装修。

他选择和罗晴先一起返回泉城。

装修方面,冯正明依然还是更愿意相信刘家村的人。

因为他们和自己合作很多,更能够理解自己的一些要求。

尤其他们也都是齐鲁人,更懂得如何在装修中展现出齐鲁的元素出来。

还有沪城这边两家店的人员,冯正明也需要回泉城挑选。

把子肉的分店更不能用外地的厨师了。

必须要让冯正明自己信得过的鲁菜厨师才行。

冯正明和罗晴从沪城坐上返程火车,带上了各种买给家里人的礼物回到泉城。

回来后,冯正明是第一时间召集师兄们和各家店的骨干开会。

颜老师傅、冯爷爷、司徒爷爷也都受邀参加这个会议。

大家都看得出来,这次从港城和沪城回来的冯正明,他更有了一种沉稳内敛气质,更像是一位顶尖的厨艺大师。

冯正明先把自己一些想法直接告诉大家,包括他已经在沪城把商铺都准备好的消息也说了。

听了冯正明的叙述,在场的人倒也并未有多少的惊讶。

其实无论是师父和师兄们、两位爷爷,还是跟随冯正明这么久的年轻厨师们。

他们早就知道,冯正明的目标是要去沪城开店的。

虽然现在只是一次开两家干饭铺的分店。

但大家也都清楚,这只不过是冯正明带着鲁菜走出齐鲁,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两家分店开业后,冯正明应该会很快为沪城的鲁菜餐厅做准备。

在场年轻厨师们,心里更期待的是,谁能跟着冯正明去沪城的分店?

冯正明目光首先落在三师兄的身上。

“三哥,这次我两家店一起开业,可能需要你跟我一起去,我希望你能帮我负责一家店,帮我撑起那家店。”

让冯正明没想到的是,这次三师兄竟然直接开口拒绝了。

“这次我恐怕要跟正明你说‘不’了。”

轮到冯正明惊讶了:“为什么?”

杨斌一脸平静:“正明师兄们年龄都不小了,我儿子都四年级了,我不希望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要继续跟儿子分隔两地。

对不起了正明,你三师兄确实没什么上进心,帮你干好老铺,三师兄就满足了。”

冯正明立刻明白了三师兄的心思。

同样,他目光看向其他师兄时,其他的师兄也都流露出和三师兄一样的神情。

看得出来,师兄们不想再离开泉城、离开家人。

“不,三哥我怎么可能会说你没有上进心呢?我尊重三哥你的选择,可能是我这次步伐太大,让几位师兄都有些跟不上了。”

听冯正明这么说,几位师兄立刻同时开口。

“不是的正明,你的做法没有错,利用你现在的名气,把店开去沪城是对的。”

“没错,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都相信你能把鲁菜传播出去发扬好。”

“只是我们都有家室,已经不能跟着你一起去为鲁菜冲锋陷阵。”

说完这些,大师兄李辉东看向在场的年轻厨师们。

“正明你并不会孤单的,你看这里还有年轻的厨师们在,他们才是你应该带去沪城的中坚力量啊,他们才能给予你接下来传播推广鲁菜的支持。”

师父也开口:“你师兄们说得对,你需要的是年轻厨师们的帮衬。”

甚至师父还说出一个更加极端的做法。

“如果你让师父来说,我觉得这一次你去沪城,应该把这几年跟着你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年轻厨师都带上。

师父和你的师兄们留在泉城,可以帮你重新培养一批新人,填补他们走后的空缺。”

冯正明一脸惊讶,他没想到师父比自己的思路还要更加激进一些。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把现在泉城这批年轻厨师都带去沪城的话。

接下来汇泉楼和几家干饭铺分店都会面临巨大挑战。

说是可以培养出一批新人出来接替岗位。

但是新人的培养需要时间,尤其是团队的磨合更是需要很长时间。

冯正明把人都带走,哪怕是有三位师兄帮自己坐镇。

恐怕想要让后厨磨合到现在这种得心应手地步,也是需要挺长的时间。

哪怕在磨合时间里,要保证汇泉楼和干饭铺的出菜品质,该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冯正明的几位师兄必须要更加辛苦,可能更多的菜品都需要他们亲力亲为,才能尽可能保证水准不下降。

想到这些,冯正明真的是很于心不忍。

师兄们那样实在是太辛苦了。

“师父、几位师兄我不能把人都带走,那样你们也太辛苦了。”

师父看向冯正明的几位师兄。

然后大师兄李辉东带头。

“正明你放心大胆带着人去,我们辛苦点不算什么,那些本来就该是我们做的,你可不要忘了,我们也是厨师,我们也都是大师傅的。”

三师兄杨斌跟着:“没错,我们也是大师傅,我们也有自己的骄傲在。”

五师兄曹志国:“哈哈哈,正明你分明是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啊?”

不等冯正明开口,听完他三位师兄表态后。

冯爷爷跟着先一步说话。

“正明你还不懂吗?你师父和师兄们是要成全你,也是要让你带着鲁菜去沪城跟人家拼杀,他们希望你可以给鲁菜拼杀出一个更好的前程。”

司徒爷爷附和:“正明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

冯正明看向师父、两位爷爷和师兄们,他感到肩头上担子更沉了。

但即便担子变沉,冯正明还是坚定表态。

“师父、爷爷、师兄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鲁菜在沪城站住脚,用鲁菜的技法去让所有人见识到,鲁菜真正的烹饪实力。”

既然师父和师兄们都要成全自己。

冯正明也不再矫情了。

他目光看向各家店的年轻厨师们。

“你们都已经跟着我很长时间,你们也听到刚才的话,你们有没有信心这次跟着我,让鲁菜在沪城的美食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众位年轻厨师先是面面相觑,随后又看了看颜老师傅他们。

最后他们目光看向冯正明,几乎是异口同声喊出:“有信心。”

这个会议除了沪城开分店的事情之外。

还有就是冯正明要在齐鲁推行餐馆和酒楼评级的事情。

冯正明要办的杂志,已经在小师叔黄涛主持下办了起来。

杂志出版发行后,在省内获得的关注还不低。

尤其是上面每期都会有一些冯正明公开的菜谱,不但吸引很多厨艺爱好者,也会吸引不少厨师买回去研究,更是让不少人觉得很有趣。

所以杂志发行后,反响和销量还真都挺不错的。

冯正明提出建议:“师父,可能需要您和几位师伯、师叔们出面,你们作为鲁菜的老师傅,你们出面进行餐馆和酒楼推荐,相信会更加令人信服。”

颜老师傅点头:“你需要,我们肯定会支持你,帮你去做那个餐馆和酒楼推荐榜单。”

冯正明:“师父您别担心,我会让我三叔帮忙安排,方便你们在省内各地去考察和审核那些餐厅和酒楼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