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小月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发家致富的好办法
“双儿,这到底是个什么活呀?”
“什么样的手艺可以让咱们过上好日子?”
“哎呀,我都等不及了。双儿你就别卖关子了。”
面对着众人一双双企盼的双眼,苏玉双轻轻笑了笑随后说:“各位乡亲,这件事情呢,我要先给大家提个醒。”
“首先这个活计一定能赚钱,而且可以让大家过得衣食无忧,但是能够衣食无忧的前提一定是有耐心有细心,而且愿意经受得住日复一日的练习。要是有人受不了这种枯燥的劳作,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在得到回报以前我们一定是要付出时间去训练的,但是只要我们练成了,这门手艺可以让咱们这座小小的溪水村在京城都有名。”
“真的吗?”众人听到苏玉双这么说,早已经按捺不住好奇了。
“双儿,这到底是什么事啊?能不能快点说呀?我都已经等不及了。”
“如果这个事情好做的话,那我就发动全家一起做。”
“万万不可!”苏玉双看着众人说道,“这件事情必须要分工明确,首先只能女人做,因为女性的手巧而且手软,男性的手太过粗糙,不适合做这类活计。”
“其次,一个家里若是同样做同一种事情,那么万一出了意外断了粮怎么解决?我们要把风险分开,不能让所有的事情全部集中到一块儿。”
“就像是大家把大米全部挂在
一头驴身上一样,万一驴摔了一跤,大米撒了一地,那大家就白忙活了。但是我们要是把米分别挂在不同的驴身上,这头驴倒了,其他的驴还站着。”
苏玉双这个简单又形象的比喻,让众人瞬间明白过来。
苏母也在一旁期待地问道:“双儿,到底什么事啊?”
苏玉双笑了笑说:“织布!”
“啊?”众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
“我还以为是什么要紧的活呢,竟然只是织布,这谁不会啊?”
“就是啊,这家家户户都会织布呀,也没见通过织布发了财盖了房子的。”
“双儿,你们不是在骗我们吧,一块布怎么能发财?”
苏玉双笑了笑,她拿起手中的一块儿精美的方巾。
“大家看一看这块方巾。”
听到苏玉双的话后,众人全部围上前,仔细的观察着苏玉双手里的这一块方巾。
这不看还好,一看大家伙瞬间变了脸色。
“这块布是怎么织出来的?怎么有这么多的花纹,看上去也不像是秀的。”
“可不能绣到这种程度,你看这上面的花纹摸起来平平的,显然是织上去,不是绣上去的。”
“这种织布的手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
张婶看着苏玉双手中的这一块方巾,好奇的问道:“双儿,这到底是块什么样的布啊?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苏玉双笑说:“别说你们了,就连普通的富商地主都不一定见得到这样的料子。”
“那你怎么有的
?”众人问道。
“我这块料子是我的手帕之交,城中富商黄小姐的婶婶从京城带来的。”
“原来是京城的好东西啊!”众人听了恍然大悟。
“这种东西只有京城才有,咱们这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东西。”
“就是啊,咱们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
“不过双儿,难道你知道这块布是怎么织出来的吗?”
面对众人的疑问,苏玉双继续解释道:“我既然能把这东西拿出来给诸位观赏,显然我是知道这块布的织法,只是因为我平日里织布的技术不太精,所以想请咱们村里织布最厉害的人给大家做个示范。”
一提到村里织布最厉害的,那当属苏奶奶。
所有人都看着苏奶奶。
苏奶奶拄着拐棍,在众人的瞩目下,来到了苏玉双的身边,说:“难得也有用得着我的时候。”
“奶奶,你这话说的!你当然有用啊,咱们这村里谁不知道你织布手艺最好,织出来的布又平又滑,纹路也整齐。”
“就是啊,我们家那口子让我向您学呢。”
“苏奶奶的织布手艺别说在咱们浠水村了,就算是在陵水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苏奶奶听着众人对她的夸奖,连连摆着手说:“各位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哪有这么厉害。我都是一把年纪快要入土的人了,只不过是你们抬举我吧。”
“苏奶奶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苏玉双看着她郑重的说道,“您的织
布手艺我可是见识过的,他们可真没有说错。”
苏玉双取得手里的这块布,看着众人,又看着苏奶奶说:“这块布名叫云锦。”
“云锦!这名字还真好听。”
“就是啊,咱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块布料有这么美的名字。”
苏玉双笑着解释道:“之所以叫云锦,是因为这块布不仅光彩绚丽,而且还像云朵一样柔软。”
苏奶奶上前摸了摸,赞叹不已的说:“这布料又轻又薄,虽然花纹复杂,但是竟然能做得这么精致。”
苏玉双看着众人说道:“我现在就告诉苏奶奶这块云锦的织法。待会儿让苏奶奶给大家演示一番。”
苏玉双说着,将云锦大致的执法告知给了苏奶奶,苏奶奶的确是纺织高手,只需要苏玉双这么轻轻一点,便瞬间明白了过来。
她看着苏玉双笑着说道:“双儿啊,不瞒你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想到过这种执法,只不过当时想法不全面,再加上当时试了一下又觉得不可行,所以这么多年也就放下了,今天经过你这么一提点,我几十年前想的这个法子,一下子茅塞顿开。”
“苏奶奶,你既然已经想明白了,那你就教教大家呗。”
苏母和众人将家里的织布机给抬了出来。
苏奶奶坐上了织布机,然后当着众人的面,一根丝一根丝的将这布料织进去。
苏奶奶的动作细致又缓慢,众人很快便学会了。
只是她织了半天,也还没有
织出个名堂来,大家又陷入了疑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