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大晴天 作品

第846章龙虎山上朴实无华的生活日常

“神树入堂口……”张静清顿了顿说道:“无碍,这种事无足轻重,之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也就不干涉!”

“不过,神树这种东西太过诡异,为师不建议你去利用它,必须保持距离,不可接触太深。”

“至于你说的一百年后的交易,一百年后的事情,谁说的准?暂时不需要杞人忧天,想些有的没的,顺其自然就好。”

在张静清看来,不管神树暗地里有什么阴谋,他只要把天师度传给张之维,那就万事皆休,可能都要不了一百年,所以,百年之约,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不过嘛,对于传度这件事情上,张静清还在犹豫,前些年他一直是倾向传度给张之维,但在张怀义出现后,他又多了一个选择。

传张之维还是传张怀义,他一直在衡量,也一直没下结论。

究其原因,他的时间还长,有些东西,可以不着急着下结论。

随后,几人又讨论了一下西方的社会,那里的异人结构,以及普通人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张静清年轻的时候,借着下山历练的机会,去京师大学堂上过几年学,知道一些洋人那边的情况,他感叹道:

“不得不说,这近两百年来,咱们实在是落后太多太多了,如此大的代差,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赶上来!”

“一些奇淫巧技而已,断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要神州战乱皆失,天下再出明主,要想赶上,还是不难的。”

易潜诞生于前朝末年,修道多,读书少,观念还是老一套,觉得还会出个皇帝。

张静清也不去和自己这个愚蠢的师弟争论这些,这是由过往经历形成的认知问题,三言两语是纠正不过来的。

再说了,他们一群江湖路远的道士,也不管这些事,所以张静清也懒得去和易潜讲走向共和之类的话。

倒是张异会去呛他几句,但他只是单纯的和易潜不对付才去呛的,对于外面的局势变化,他并不关心,在意程度甚至比易潜还低。

又谈论了一会儿之后,张静清嘱咐张之维,近期不要下山,好好在山上待一段时间,正好可以代师授业,教一教师兄弟们手段。

张之维应了下来,他下山历练的时间已经够长了,继续历练对他也不会有多大的提升,接下来,得在山上好好静修一段时间了。

张之维走出大上清宫,回山的时候是正午时分,和师父汇报了一些事情,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

这个时候,府上的晚饭时间已过,虽然去过斋堂也能弄到吃的,但张之维并没有去,他现在对食物的需求已经很低了,吃饭也只是习惯,既然错过了时间,也没必要强行补上。

他身形一动,几个纵跃,飞掠到与天师府相对的天门峰之巅,去看了一下那棵因自己得炁的歪脖树。

原本被雷劈的惨不忍睹的歪脖树,已经看不到一丁点儿雷击的痕迹了,郁郁葱葱,展现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张之维对植物了解不多,也就认得几种常规的树,所以也说不清这到底是什么树,就一直用歪脖树来称呼它。

这段时间去魔都,闲暇之际,他去图书馆里找了些资料看了看。

原来歪脖树叫六道木,在古代,又被称作降龙木,算是一种珍稀植物,具备祛风湿,消肿解毒,辟邪驱鬼的功能,而得了炁的降龙木,更是难得,具备种种不可思议的功能。

杨门女将之中,穆桂英嫁给杨宗保的嫁妆,就是这降龙木,杨家将希望靠它来抵挡辽军摆的天门阵。

张之维看向遮天蔽日的歪脖树,这么大的降龙木,放到外界,绝对算得上极其珍稀了。

不过,降龙木的用途有些广,可以做中药材,还可以做法器鞭,棍,念珠等等,真要在外界,只怕活不了多久就会被人砍了。

“长在这里,倒是你的幸运!”张之维低语。

“沙沙沙……”

歪脖树剧烈摇晃起来,树枝乱颤。

树并没有眼睛,看不到张之维到来,它是靠炁息感应辨物,但张之维恰恰混身气息全无,所以歪脖树一直没发现他,直到他发出声音后,歪脖树才发现,顿时高兴的打起招呼。

张之维走过去拍了拍它的树干,相比较上次来看它,这次歪脖树的变化并不大,很显然,它已经过了快速生长期,体型趋于稳定,接下来的成长,无论是修行上,还是体型上,都只能靠水磨工夫了。

至于它该如何修行,即便是张之维,也没办法给它指一条明路。

如果是动物的话,还有一丝可能,毕竟动物还有经脉,即便和人的有所不同,但好歹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植物嘛,那就是另一个赛道了。

张之维不是植物学家,也不可能为了歪脖树去进修,以后它的修行,就只能靠自己本能的去积累了。

当然,他也不是一点帮助没有,如果他在歪脖树下修行,吐纳天地三才之炁,歪脖树也能跟着沾点光,事实上,它能长这么迅速,就是天地三才之炁的原因。

而且,在树下修行,得好处的不只是歪脖树。

歪脖树所创造出的那种较为特殊的修行环境,也能辅助张之维修行,算是一个相互相成的过程吧。

歪脖树抖动树枝,垂下点点星屑,为张之维构建出一个能隔绝外界喧嚣,非常符合修行之道的结界。

张之维也不可客气,走进结界之中,打坐闭目吐纳,这个时候,天色已暗,月明星稀,正是吐纳天之三宝的月华和星辉的好时机。

张之维一吸一吐之间,月光盈盈如水,化作缕缕银光,在张之维的头顶汇聚,流入他的口鼻之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月华被歪脖树吸收,月光照在树叶上,像是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膜,山顶的微风吹来,树叶微微摇摆,竟像一张唯美的画卷,只可惜,没有画手捕捉到这一幕。

歪脖树很喜欢吸收月华,天地三才之炁里,它最喜欢吸收的就是月华和日菁,其次是星辉,像水火风炁它能吸收的部分很少,有些吸进去,甚至会起反作用,譬如火炁,会让它的树叶变得干枯。

这段时间连番战斗,张之维花在修行上的心思并不多,虽然他静功修为已达到第五层,无论行坐起卧,体内的炁无时无刻都在运转。

但这种修行太粗糙,他准备好好弥补一下,同时把此次历练中的收获,进行沉淀和吸收。

张之维这一闭关,就足足闭关了七天七夜,师兄弟们一番寻找无果,还以为他又偷跑下山了,正打算去找师父汇报。

田晋中突然想起张之维说的歪脖树下好修行,便带着师兄弟们和陆瑾,吕慈一起来到了天门山之巅,见到了闭目盘坐在树下的张之维。

察觉到一众生人到访,歪脖树轻轻摇晃着树枝,甚至一根树枝竖起,作出“嘘“的动作,暗示他们不要打扰。

一群师兄弟都是有眼力劲的,见张之维在修行,便也没去打扰,轻手轻脚的下了山。

歪脖树的修炼结界,可以隔绝外界的喧嚣,再加上师兄弟们没有对张之维露出任何的敌意,所以张之维并未察觉到他们的到来。

不过,师兄弟们还是很贴心的,担心他没饭吃,每天早中晚的过来送饭,送的时候也不打扰,把饭放在山上,然后转身就走。

不过张之维一次都没吃过,但他们还是每天都送,只不过在送的时候,为避免浪费,会把前一天的饭菜给吃掉。

在第七天的时候,张之维终于把饭菜给吃了,田晋中和几个师兄弟过来送饭的时候,张之维正吃着,于是,他连续吃了两份。

“给我送的伙食不错啊!”

张之维用筷子扒了扒,里面整齐排列了十几块偏肥的五花肉。

这个年代,猪肉比牛羊肉值钱,肥肉比瘦肉值钱,龙虎山的伙食偏向清淡,这种五花肉可不多见。

“给师兄带的饭菜,那必须得丰盛一点啊!”一个师弟笑道。

“你们花钱补贴了的?”张之维问,过斋堂可舍不得用这种肉,肥肉是要拿去榨油的。

“对对对,我们为了张罗这个可是费了大力气,师兄你可得弥补我们,最好带我们下山好好大吃一顿……”一个师弟笑呵呵的说道。

但下一秒,却被藏不住事的大嘴巴田晋中无情揭穿:

“其实是过斋堂的师叔,觉得你给咱们天师府好好扬了名,所以特地给你加餐了,以后你的饭,都按师父的标准来!”

“这么好?”

“应该的,师兄你就安心吃吧,咱们大家都没意见。”田晋中说道。

“对对对,都没意见,师兄最辛苦,还要代师授业,多吃点应该的。”几个师弟附和道。

虽然张之维之前一直做着代师授业的活儿,但这只是他想教而已,现在是张静清发话了,这成了他的任务。

对此,张之维也没什么意见,反正他一直都在这么做,他翻了翻里面的大肥肉,道:

“下次和过斋堂的师兄弟们说一下,这种油滋滋一看就很补的大肥肉,就留给要长身体的师兄弟们吃吧,我吃点瘦肉就行了。”

“那怎么能行呢?好的,自然得留给师兄!”师弟连忙说道。

张之维拍了拍师弟的肩膀,这个师弟比他矮了一个头,道:

“大可不必,你看我人高马大的,还要补什么?你们吃就好!”

“师兄你可真好!”

几个师兄弟感动涕零。

这倒也不是张之维坑师兄弟,在这个人人面有菜色的年代,肥肉,就是比瘦肉好吃。

“还有更好的呢!“张之维笑道:“去把师兄弟们都召集起来!“

“师兄难道要授课了?”一个师弟问道。

“授什么课?学什么时候不能学?我带你们去山下的上清酒楼好好搓一顿,大家肚皮敞开了吃。”张之维笑道。

众师兄弟大喜,欢天喜地的下山,召集众人,乌泱泱的来到上清酒楼。

张之维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这次来的有点多,因为不是每个师兄弟白天都没事的,有的要去接待香客,有的要去田里劳作,他本来还说,吃完给没来的打包,但现在一看,很多有任务的都跑来了。

“可不要为了一口吃的,完不成任务,挨鞭子啊!”张之维提醒道。

“师兄你放心,我们已经劳作完了!”一个师弟说道。

“对对对,每天都是超额完成!”

这时,田晋中说道:“锄地狂魔回来了,一口气把所有人接下来一周要锄的地都干完了!”

张之维:“.”

难怪他没看到吕慈过来,原来是锄地去了。

吕慈不来吃饭,还在卷,陆瑾自然不甘示弱,继续跟着卷上。

“那之前二璧跟我出山,你们岂不是很不习惯?”张之维问师兄弟们。

本来他们都没去调查这个锄地狂魔,但每次师兄一走,锄地狂魔就不在了,他们就算再不想查,也能猜到是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实在是太不习惯了,也不知道他还会在龙虎山待多久,真希望他拜入咱们天师府就好了!”一个师弟感叹道。

“就偷懒吧你们,跟着学着点!”

张之维训斥一句,进入酒楼。

上清酒楼是天师府的产业,招待的大多都是过往的香客,对于自家弟子,其实是不欢迎的,一口气来这么多,正常情况都是会驱逐的,免得打扰了香客们吃饭和休息,但张之维的面子必须给,连忙安排座位。

在这种公共场合,一群道士的吃相还算正常,至少没出现端起盘子往嘴里喝花生的场景。

众人吃饱喝足,张之维付完账,带着打包的食物,返回天师府,把打包的食物带给山上的师兄弟后,张之维连夜开了一堂课,弥补之前七天无授课的空档。

其他道士授课,都是庄严肃穆,唯独张之维讲课轻松的很,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打包回来的零食,一边听着他讲修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