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取舍

    骨哨一响,挺枪直刺。

    牛角一吹,弯弓施射。

    战鼓一擂,全军突进。

    似乎永远都干不透的泥泞地上,银枪左营数千甲士正在例行操练。

    最迟九月底,他们就要离开了。算起来出征满一年,真的非常辛苦。

    但这就是募兵。

    募兵每月拿粮,逢年过节有赏赐,军中定期比武也有丰厚的奖励,要的就是全天候作战。

    世兵、府兵都受制于农业生产,无法长期出征,必须有相当长的休整期。但募兵要求的是狂风暴雪之时能追击敌军,雷雨如注之时亦能上阵厮杀,不能为天气、农事所累,且能忍受离开家人长途远征一两年才能班师。

    银枪左营作为功勋部队,自然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或许,唯一能打败他们的就只有难以适应的气候一一在训之人并不满员,生病的军士被分散在纪南城里的民户家中,由百姓负责照料,好处是他们可以得到一些粮食作为补助。

    而为了抑制军中疫病,银枪左营督军蒋恪(临时兼任南郡太守)制定严格的军规,核心就是不许喝生水,不许随意触碰长有钉螺的水体,有病不得隐瞒必须立即上报,尽量不去未开发的蛮荒地带。

    总而言之一句话,好好待在城里,不要四处乱窜,完成你们弹压地方的任务就行了。

    银枪左营今日操练的地点在江陵城西。

    不远处的湖畔之地,坊市已经开办了起来。

    赵氏已经把货卖出去了,这会大批空船经夏水驶来了江陵城西,桓温与公主家令刘渺进坊市走了一圈,准备采买些货物带回北地销售一一只做一趟买卖的商人是不合格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卖货得来的钱帛赶紧花出去,换成南方货物,如此才是货殖之业的真谛。

    不过他俩很快发现,商人们为银枪左营的操练所震,多少有点心不在焉,

    连吆喝的声音都小了几分。

    桓温、刘渺相视一笑。

    令他们惊讶的是,江陵西市内居然有不少西域胡商,却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

    桓温甫一靠近某木屋,就闻到一股乳香。

    此物可入药,亦可做香料。桓温知道,景福公主在家中摆的香炉中就有此物,熏香燃起之时极为提神。

    不过他没有在此停留,只是暗暗记下,继续向前走。

    香料店旁边起了一竹棚,棚中有湘州来的商人,在案几上摆放着一个个木盒,见桓温、刘渺二人过来了,立刻起身招呼,并打开了一个盒子。

    盒中用湿润的布匹包裹着犀角与合浦珍珠,这两样都是北地畅销商品。

    桓温看了一会,没说什么,不过刘渺却眼睛一亮,与人讲起了价来。

    桓温转身看着旁边的其他店铺。

    有蜀中商徒使人展开精美的锦缎,吸引了许多人驻足;

    有荆州商人贩卖来了会稽青瓷,铺在苇席上,摆成了精美的图案,旁边甚至还有人拿木槌轻敲瓷器,清越之声传出去很远。

    还有北地商人贩来了马匹,马尾系着红绸,看着极为神骏,是吴地商人最喜爱的商品一一马这种受管制的战略物资,基本一出现在坊市就被抢购一空。

    各色商品,琳琅满目。

    战前的江陵本来就是商贸重镇,如今只不过在慢慢恢复其本色罢了。

    桓温情不自禁地走出了店铺,沿街逛了起来。

    荆湘葛布、蜀中黄润细布铺子前围满了北地商人。

    以蜜香树皮制成的广州蜜香纸风靡全国,盖因以此物做书壳可不蠹。

    拿来做书页有香味,纸张还很坚韧,遇水不烂,向来是皇帝赏赐臣子的贵重礼品,比如普武帝就曾赐杜预蜜香纸万番一一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带有淡淡香味的高品级纸张,北地已经很少见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江陵锦、荆缎、漆器、鹿毛笔、铜镜等江陵本地优势产品,

    以及夷陵丹砂、当阳雄黄、武当茯苓等外地商品。

    就连农产品都很多,比如云梦芹、洞庭柑橘、井盐、武昌鱼(盐渍)、云梦泽鳖(鳖甲入药)等等。

    最离谱的是,市面上出现了大量荆州杭。此米颗粒细长,炊成饭柔而不粘,

    非常有名。

    桓温有些不解,粮食也可以大量买卖吗?

    大梁在云梦泽一带开拓,其实是非常缺粮食的,不然也不会千方百计引入商屯、赐予土地了,结果你来卖粮食?还卖得这么便宜?

    好吧,想起北地商人也在卖马,似乎一切又都说得通了,谁也别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元子。」身后响起了呼喊声。

    桓温转身一看,却是刘渺。

    他身后跟着十余人,身上背着包袱,显然已买好了货物。

    「你怎还在这?快去买些橘子。」刘渺说道:「回去后献给天子、皇后、刘妃。」

    「送到洛阳时,怕是已经腐坏。」桓温说道。

    「有办法的。」刘渺说道:「方才我在市上见一卖柑橘的商徒,他说只要给得起钱,有‘蜡封蒂法」。」

    说完,又解释了一下。所谓「蜡封蒂法」即在柑橘外裹一层布或纸,然后用融化的蜡将其包裹住,送到洛阳时定然新鲜无比一一蜡壳防水、防磕碰、防微生物,同时也防止柑橘水分被蒸发,能有效保持新鲜度,就是成本有些高。

    不过桓温听了却十分高兴,道:「买!」

    刘渺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是刘家人,天然跟刘妃、公主绑定在一起。蜡封蒂献是公主的一片孝心,

    天子大悦之下,稍微漏一漏手指缝,好处就出来了。

    于是两人兴冲冲地前往贩卖江陵柑橘、巴东柑橘、洞庭柑橘的地方,货比三家,开始讲价。

    而此时的江陵城头,邵慎悄然收回目光,转而看向水师都督杨宝,道:「江陵坊市的商税尽归都督府,少府不收。此税一年不下五百万钱,算上商徒进献,

    年入千万有余。此钱可养南郡郡兵(多驻江陵)两千人。逢年过节之时,再从商徒那收些赋外科敛,赏赐也有了。」

    杨宝张了张嘴,不知道邵慎想说什么。既然这么舍不得好处,为何要主动开战呢?

    荆州五千世兵可自食其力,南郡现有的两千都兵可是靠朝廷出钱养的,主要来源就是少府放弃的这部分商税。

    更别说水师这头吞金兽了,目前完全靠荆州诸郡筹钱供养。

    你一打仗,江陵、杨口两地的坊市定然大受影响,乐弘绪怕是要愁得满头白发。

    「不过,若凡事光想着钱,那什么都别做了。」邵慎话锋一转,说道:「明日入夜后,你率水师一部运送三千余人至巴东。动静小一点,别让人发觉了。入江之后,若遇到晋国水师,勿要交战,退回即可。」

    「遵命。」杨宝应道。

    按计划,江陵这边会抽调一千郡兵、两千世兵及数百名右骁骑卫府兵子弟,

    乘坐水军战船前往巴东。

    这个计划很早就提出了,只不过一直没执行。现在看来,邵慎终于下定了决心,在他看来,入蜀门户比什么都重要,为此可以舍弃一切,包括与诸葛恢之间那不多的默契。

    「你走之后,我会奏请朝廷,调拨一批兵马南下,初冬抵达南郡、竟陵即可。有这些人在,江陵无忧矣。幕府也会派人前往宜都、建平二郡,着意招抚。」邵慎又道:「我意已决,就这么定了。」

    「是。」杨宝看出了邵慎的决心,遂不再犹豫,大声应道。

    九月初一夜,就在桓温等人满载货物北返之际,水师都督杨宝与众人喝了一腕壮行酒,然后趁夜登船。

    一时间,呼喊声、脚步声、器械碰撞声此起彼伏,甚至隐隐有战马不耐的嘶鸣声。

    忙活了半夜,三千四百余人才陆续登上船只一一他们由江陵幕府督护、王雀儿之子王爽统领。

    随后是粮食、器械、伤药等物资,尤其是堪称守城利器的箭矢,更是尽可能多带,几乎将船舱的每一个缝隙都填满了。

    眼见看离天明没多久了,停泊在水城内的船只开始离港。

    先是两艘船快速驶出,进入到宽阔的湖面上后,与巡逻的小木船交涉一番,

    得知附近并无敌人后,开始用火光发信号。

    很快,一艘又一艘船驶出了水城,

    他们在湖面上不断调整方向,逐渐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船队,随着杨宝一声令下,黑乎乎的船影开始了移动。

    被借调过来的银枪左营士卒们则在陆地上维持秩序,不准任何人进入方圆五里的范围内,确保水师出港的突然性。

    他们成功了。

    一直到日上三竿,水师船队早就不知身处何地了,还没人发现这里的状况变化。

    九月初五,船队行经石门滩,放下了一批人上岸拉纤。

    江北有人看到了这支规模不小的船队,非常惊。

    九月初五,船队过夷陵。

    晋宜都太守得到汇报时已是第二天,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大白天关闭城门,

    严禁出入,然后征发豪族僮仆、蛮酋丁壮守城。

    九月初十,船队过建平郡。

    此郡兵力比宜都还寡弱,完全坐视大梁水师西行。不过他们还算尽责,悄悄派了一艘小船顺流而下,直趋武昌报讯,

    九月十二傍晚,大梁水师在鱼复县外靠岸。

    王爽率三千四百余步骑连夜登陆。与巴东监军母丘奥密谈后,分兵两处,一处至白帝城成守,一处至郡城。

    十三日,大批物资被卸下。

    杨宝率领的水师当天晚上就走了,以免被人在江上撞见,死无葬身之地。

    这个时候,成国将要东下的消息甚嚣尘上,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巴东军民的头上。

    此消息也以最快速度发往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