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臣子,谁不希望看到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景?
况且这已经不算是四夷了,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欧罗巴人。
他们为有当今圣上这般明主圣君,以及身处这等盛世,感到无比光耀且与有荣焉。
林止陌来到文渊阁的时候,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屋里纷乱嘈杂的声音,简直像个菜市场似的。
“陛下驾到!”
当值小太监高呼一声,里边顿时安静,林止陌啧了一声,踏进门去。
“臣等,参见陛下!”
屋内一众官员慌忙见礼。
“都平身吧。”林止陌摆摆手,坐到屋内上首,笑呵呵的看着下方众人,“在聊那几个洋人使团?”
岑溪年出列,脸上带着少许苦笑:“回陛下,正是,只是此番来朝的乃是西洋,又是多国同来,诸位同僚尚在商议如何应对方不失我大武天国体面。”
林止陌点点头,果然又是这一套为了面子的东西,不过没办法,中原汉人王朝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掉的。
一名给事中激动地出列奏道:“自陛下登基以来,德政斐然,四海升平,使我大武国力如日中天,龙旗遍插四海,帝训传于天下,终使西洋诸国感怀来朝,实乃……”
“差不多可以了。”林止陌无情地打断了他的马屁,直截了当的问道,“你确定他们来我大武的目的是为了朝拜?”
那给事中口若悬河的奉承话被打断,脸上不见一丝尴尬,睁大眼睛道:“那是自然,我大武天威煌煌,诸国蛮夷敢有异心乎?”
林止陌不再理他,再问其他人:“诸位爱卿怎么看?”
底下顿时七嘴八舌地又热闹起来,但说来说去几乎都和那给事中一样,说西洋人是来朝拜的。
林止陌就知道是这个结果,朝中官员向来喜欢说漂亮话,就算有其他想法的也不会公开说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为官之道。
他无视众人,看向角落里摸鱼的宁王:“皇叔,你觉得呢?”
宁王叉着手懒洋洋道:“隔着千山万水的,咱大武又碍不着他们,有什么必要觍着脸来朝拜?臣就只有四个字好说——不安好心。”
这话一出,底下不少人骚动起来,脸上的表情分明就是不信。
“宁王自己都说了,隔着那么远,就算打仗都打不起来,那人家过来能藏着什么坏心思?”
“不错,愚以为或是西洋人因我天朝宝物动心,故来此大肆采买以充其国之贫瘠。”
“就是啊,这次一来那么好几国,摆明了是过来客套的,宁王如此说来,岂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林止陌静静看着他们吐槽争论,心里一阵唏嘘。
这群在闭塞的中原成长出来的官员,还不知道大航海时代这几个字的含义。
他们现在只体会了海贸带来的红利和好处,却没想过还有残酷的侵占和掠夺。
曾经的佛朗基都已经将脚伸到了大武的太湾岛,鹰吉利人也悄悄来过,焉知未来不会有其他国家仗着船坚炮利跑来大武占便宜?
大武幅员辽阔物资丰富,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觊觎。
这些官员眼中的所谓来朝拜的蛮夷之国,说不定在日后崛起之时就会摇身一变,成为纵横四海到处作恶的强盗,比如林止陌前世大名鼎鼎的东印度公司。
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止是国力的各种提升,还要改变这些书呆子的固有思维才行。
笃笃!
林止陌屈起指节在桌上敲了敲,底下再次安静。
“诸卿说洋人是来朝拜的,朕很高兴,皇叔说他们不安好心,朕也认同。”他淡淡开口,看着下方众人,“洋人既然来了,便好好招待,足以体现我天国礼仪风范,但如此史无前例的远洋多国来访,除了沟通交流贸易互助,另外便是适当展示武力,以作震慑,须知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被人看成了软柿子回头就杀上门来,那就不好了。”
这次是岑溪年率先开口,配合默契道:“不知陛下想要如何震慑?”
“简单。”
林止陌招手让人备好纸笔记录,笑眯眯的看着众人,“说起来,诸卿也未曾见过朕的所有精兵,正好趁此时机,办一场大武兵力展示,或称阅兵式,将我大武儿郎的英姿以飨诸位,也给那些洋人们开开眼。”
他手指下方,直接点名。
“着工部,将京郊南营校场修整搭建,届时作为观礼之地。”
工部尚书刘唐一脸懵逼,稀里糊涂地应下。
“着礼部,妥善策划安置多国使团,列一份使团赴京后的行程安排。”
袁寿苦着脸拱手,顺便摸了摸日渐稀疏的头顶。
“锦衣卫与天机营监控使团成员,以防细作。”
**和墨离齐齐应声。
最后……
“着兵部,于各营选派精锐参演,及实验室最新火器火药实用。”
兵部尚书徐文忠精神一振,大声答应。
底下官员面面相觑,不少人都面露惊愕。
有人急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行为有失体统,若那多国使团并无异心,岂不是反倒使我大武因此落下一个恶名?”
又有人道:“正是,大武历来乃是礼仪之邦,若以刀兵相见不免太过失礼。”
林止陌一道目光扫下,再次吓得一片安静。
“国与国之间从来不说对与错,从来不论正义还是邪恶,而讲的是国家强弱,是武力威慑下的和平,是经济胁迫下的妥协,是漠视人命的残酷战争……所以不要跟朕说什么失礼不失礼,朕只是先让他们知道害怕,免得他们不开眼,只有你足够能震慑住他国之时,你们,才能跟人谈和平二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