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天幕中即将到来的靖难2.0,朱元璋扯了扯嘴角,语气生硬的说道:“行吧,他们几个也算是有进步,这斗争只停留在北京城内,好歹没将天下再犁一遍。”
朱老四:......
爹,你要是没什么话,其实可以不说的,我犁天下的时候,也是很累的。
【朱高煦:值得一提的是,瞻基虽然交出了大部分势力,但他却并不放心,毕竟他与小锦的父女情,比纸还薄。】
【宣德皇帝朱瞻基:你们父女虽然不和,但我从未亏待过你。】
【朱祁锦:没有亏待?我能有今日,是太宗遗泽,是我母亲贤良淑德之功,与你有什么关系?不过你放心,我会言出必行,这皇位永远都会是你的血脉。】
???
“四叔,朱祁锦这无间道玩的挺溜的,李景隆的本事,算是被他学会了。”
朱允炆这话一出,朱元璋成功想起了李景隆的骚操作,他的领军水平,简直是玷污了他的大明雄军。
“老四,你觉得朱祁锦会怎么做呢?朱高煦和朱瞻基被她耍的团团转,大明女皇会成为事实吗?”
朱棣:是事实,但他不敢说啊,整个大明,谁不知道老头子对女子当政的忌讳,他......
想到这,朱棣尴尬的笑了笑,完全不敢说话。
天幕上的那几位,你们都给老子争点气,大明的皇位传承,你们别太离谱,爽的是你们,挨揍的是老子!!!
朱瞻基瞪着天幕,心死如灰的说道:“宣德,你为什么那么蠢呢?这小丫头是在忽悠你、忽悠你啊!”
本来想叫‘死丫头’的,但看着一旁的爷叔们,朱瞻基还是放弃了,他绝不是怕挨鞋底子,绝对不是,他明明是‘好圣孙’,怎么就混到这种地步了呢?孙若薇,你就是个祸害,老子被你坑惨了啊!
正史里的孙若薇:啧,坑你算什么,在我和我儿子朱祁镇的努力下,大明国祚差点拦腰而断,我们两个,生来就是找你讨债的。
【朱高煦:时间很快就到了那一日,明面上是我与瞻基的夺权之争,但实际上,小锦、老三以及建文余孽都在暗处搞事,想要浑水摸鱼,这大明的天下,谁不想要呢?】
???!!!
朱允炆瞪大了眼,不可置信的说道:“还有我的存在吗?我还有机会重新上位吗?“
望着兴致勃勃的人,洪武年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不是,你是不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什么误解?你要是有本事,是怎么被朱老四带‘八百人’赶下台的?老爷子,你这继承人选的,我们无话可说。
朱元璋自然也清楚众人眼中的含义,于是一脚踹了过去,骂道:“你给咱安静的呆着,回头滚去凤阳守祖地,这大明的皇位,与你无关!”
朱允炆:......爹,你快显灵,让皇爷爷再爱我一次啊!
地府里的朱标:滚,老子没你这样糟心的儿子。
朱棣挑了挑眉,看着下首的几个人,似笑非笑的问道:“太子爷,汉王爷,赵王爷,正好你们都在,不如给朕说一说,螳螂、蝉还有黄雀,你们到底是哪个呢?”
太子朱高炽:???不是,我都已经死好几年了,为什么还要受这种为难,老爷子,我哪个都不是啊!
“二哥,这是你的主场,你先说,给我们打个样。”
朱高煦:......
朱瞻基:皇爷爷,我明明也是当事人之一,你为什么不问我呢?
【朱祁锦:皇上,古有被妃嫔捂死的司马曜,今有被妖妃下药的你,恭喜,你青史留名了。】
!!!
这‘父慈女笑’的场景一出,看热闹的众人连忙捂住自己的嘴,生怕笑出声了,喜提九族消消乐。
死嘴,你为什么这么难以压制呢?
其他人有顾忌,朱高煦可没有,他可是专业搞事二十年的汉王。
“哈哈哈,狼崽子,和‘司马曜‘一个名声,你还好吗?千万别被气死了。”
朱瞻基咬着牙,想要上手来一场搏击,但却被胖爹给拦住了。
“你二叔正值壮年,打架经验丰富,武力不俗,你就别上去自取其辱了,你不要脸,我还要呢。”
朱瞻基:.......
好好好,失去‘好圣孙’这个名头,你们谁都能踩我一脚,我怎么就混到这种地步了呢?
【朱高煦:宣德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天气风和日丽,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就在我与朱瞻基言语交锋,互相攻讦的时候,变故发生了。】
!!!
听到这话,朱元璋忍不住站了起来,目光死死盯着天幕,怎么还有变故,他的大明,不会就此亡国吧?若真是如此,他一定要弄死朱老四!
想到这,朱元璋狠狠瞪了罪魁祸首一眼,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朱老四:爹,你别这么看我,我害怕啊。
永乐年间,朱棣直接拍案而起,警告道:“你们几个要是敢被建文偷家,朕一定给你们补上,让你们感受感受什么叫‘父爱如山’!”
“爹,我大哥身子可不太好,本身就是个山,而且你已经有了杀侄的骂名,应该不想再背上杀子的名声吧?”
如山的朱高炽、朱棣:......
呵呵,我以为你是为了兄弟情,结果你是嘲讽我身材(名声),老二,你当真是进步了啊!
“汉王爷,朕倒要看看你的能力,哼。”
“儿子可是永乐大帝的后人,怎么可能没能力。狼崽子,你说是吗?”
朱高燧:!!!二哥,四面出击,你是杀疯了吧?
【朱高煦:他娘的,老爷子真是害人不浅。】
???
朱老四的存在感这么高的吗?他怎么又出场了?想到这,众人不由朝当事人看去。
朱棣:别看了,别看了,我也不知道真实情况!
“老二,你最好说出个理由,不然.....”
“你坑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骂你几句怎么了?你给我受着。”
......
老二,吾辈楷模,我们怎么就没这个勇气呢?
【朱高煦:老爷子当年的起兵暗号是‘摔瓜为号’,我与朱瞻基也是,更离谱的是,小锦还是,大明的瓜估计都被我们几个给摔完了。】
【宣德陛下朱瞻基、朱高煦:你什么意思?难道你也是‘摔瓜为号’的指令?】
!!!???
目瞪口呆是大明今日的主旋律。
沉默了片刻,朱元璋揉了揉头,难以置信的问道:“老四,这‘摔瓜为号’是有什么魔力吗?为什么你的子孙后代全选这个?”
“皇爷爷,没有‘摔瓜为号’的奉天靖难,是不正宗的,这是四叔留下的造反经验,孙儿建议将它写入大明祖训,优胜劣汰,竞争上岗,以保我大明代代出明君。”
朝臣们:......
允炆殿下,你今天带脑子出门了吗?西晋的‘八王之乱’,大唐的‘玄武门继承制’、大清的‘九子夺嫡’,满足不了你看笑话的心吗?
地府里的赵匡胤:我大宋必须有这份祖训,这就安排上。
朱祁锦:大清在哪里?这天下唯我大明。
感觉没写出那个癫和疯,但会坚持写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