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允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朱元璋从牙缝中挤出了一句话,“滚,若非你无德无能,我大明江山岂会如此动荡?标儿的一世英名,全被你这个蠢货给毁了。”
朱允炆撇了撇嘴,直接转头继续看热闹,四叔家的热闹,他百看不厌。
永乐年间,听到‘摔瓜为号’几个 字,朱棣整个人都不好了,自己虽然模板做的优秀,但你们这群人也不能照本宣科的全抄啊。
“你们、你们就不能换个别的吗?”
“爹,‘玄学’这东西说不清,摸不着,您老人家的运势这么好,借我们几个蹭蹭也没啥。”
听到这话,朱棣直接心死了,自己辛辛苦苦的改史,这群人儿孙总提自己靖难的事,这史改的有个屁用!!
一旁的宁王朱权点了点头,继续在自己的小本子添砖加瓦。已知藩王上位的必备条件:画饼,摔瓜,领军打仗。
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深入研究,他就是下一个‘永乐大帝’。
【朱高煦:英国公张辅,你这个三面间谍,我和朱瞻基本来以为他是自己一方的,结果他居然是我爹的人,奉我爹遗诏,站在了小锦的那方,那个‘瓜’,就是他摔的,面对我们的质问,张辅说出了埋藏在心间的答案。】
【英国公张辅:老臣奉先帝遗诏,迎新君继位。】
!!!
洪武年间,爆发出来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周王朱橚脱口而出道:“四哥,已经三封遗诏了,你到底盖了多少空白诏书给朱祁锦?同样是死皇帝,你这存在感,可比我高炽侄儿多多了。”
朱棣都要以脚扣地了,自己对朱祁锦是爱屋及乌,绝不会给她留下空白诏书,所以这诏书是怎么来的呢?
朱祁锦:系统在手,造假我有。
永乐年间,感受着皇上一家人的视线,英国公张辅连忙跪地请罪,他就是个平平无奇的朝臣,为什么会有他的戏份,神通广大的天幕大人,您为什么不能用甲乙丙丁代替呢?
这名,我不配出啊!
“张辅,咱们两个共事多年,你居然骗我?”
听着汉王的话,张辅刚想解释,就听到了天幕的声音。
【朱高煦:爹,你的魅力是真大啊,死了那么多年,还有人对你心心念念,矢志不渝,你与张辅,真的是清清白白的君臣情吗?】
【英国公张辅:老臣一生,受恩于太宗,荫妻封子,家族兴旺,三擒伪王,威镇西南,北伐蒙古,震慑北元,也算是略有微功,一生唯有永乐一主,只尊其命,奉其诏。】
!!!
朱元璋看着张辅的功绩,眼前不由一亮,这是妥妥的人才,还忠心耿耿,就是效忠的对象不太对,如果换成‘洪武’,那就完美了。
“朱老四,你倒是好福气,有这么忠心耿耿的臣子,咱的福分,怎么就没这么大呢?”
洪武年间的朝臣:......
呵呵,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你杀我们像杀狗,我们都没造反,这难道还不够忠心吗?
朱元璋:只有不要俸禄的忠臣,才配的上朕的忠臣称号,你们能做到吗?
朝臣们:洪武爷,是我们不配了,你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朱扒皮。
朱高煦抖了抖身子,不可置信的问道:“张辅,本王也能给你加官进爵,你对我爹,该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吧?”
!!!
汉王爷,虽然你问出了我们的心声,但这个答案,我们不配听,求放过啊!
这话差点没把张辅给吓死,就皇上那五大三粗的模样,自己和他,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想到这,张辅欲哭无泪的解释道:“汉王爷,皇上与家父你知己,待我如子侄,我......”
“张辅,你不用解释,老子看他就是欠教训,朱高煦,你给咱滚过来。”
张辅:???
皇上,你为什么要打断我的话,这显得我们两个真有事,你还我名声啊!
【朱高煦:这个时候,大明有了三种不同的声音,我也准备华丽的变身了。】
【宣德陛下朱瞻基:我爹是爷爷亲封的太子,朕是太孙,皇爷爷崩逝,我们理当继位。】
【无上皇朱高煦:太宗驾崩之时,已经有意改立本王为太子,你们父子分明是效仿秦二世,伪诏登基。】
【明凤祖朱祁锦:太宗遗诏上,白纸黑字是我的名字,这大明的皇位,朕当之无愧。】
!!!
听着上首的三种声音,朱元璋直接甩了朱老四一巴掌,“看看,你们燕王府有多热闹,连女帝都出来了,她还自称明凤祖,和老子一个辈分,咱是不是该称永乐大帝你一句‘曾爷爷’?”
围观众人:这已经不是热闹,是闹腾了,未来的我们,你还好吗?
朱棣直接往地上一躺,摆烂道:“爹,您随意,你那么思念大哥娘亲了,儿子正好下去帮你问好,动手吧,儿子绝对不躲。”
???
朱老四,你这死样跟谁学的,咱重视亲情,确实不会打死你,但你也别想好过。
朱棣:嘻嘻,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