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42 第 142 章

   第142章


    《从小锻炼身体》是科教片, 没什么具体剧情,相对真实地还原了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


    日光浴、空气浴和做体操的部分中规中矩,除了感叹自家崽真可爱, 家长们再无其他感想。


    直到电影来到“水浴”部分,摄像机原原本本记录了两个男孩光屁股洗澡的过程。


    出租车和起球坐在各自的铁皮洗衣盆里, 由幼儿园老师帮着洗澡。


    不知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画面上最先出现的是体型标准、瘦溜溜的起球, 镜头持续了七八秒, 然后画面瞬间切换到隔壁,同样的铁盆里坐着身形结实圆润的出租车。


    叶满枝瞪着荧幕感叹:“出租车可真是穿衣显胖, 脱衣更胖啊, 瞧他这一身肥膘儿!起球跟他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太吃亏了, 就跟鸭蛋旁边的鹌鹑蛋似的。”


    吴峥嵘被她的形容逗笑, “这话要是被出租车听到,又得绝食。”


    “他绝食顶多少吃一顿, 第二顿又自己上桌了。”叶满枝凑过去小声蛐蛐, “他要是真能绝食, 我三嫂也不至于送他去练体操。”


    家长们关注的是小屁孩胖乎乎的身材, 而孩子们的关注点显然在另一方面。


    这类科教片不如正经电影受欢迎, 元旦来电影院看《从小锻炼身体》的, 几乎都是656厂幼儿园的家长和小朋友。


    出租车和起球光着屁股从澡盆里站起身时, 放映厅里立即响起小朋友们嘎嘎的笑声。


    “叶起祥和叶起安, 一起光屁股啦!哈哈哈哈~”


    起球没觉得洗澡光屁股有什么,不光屁股还能洗澡吗?


    但出租车比起球大一点, 还有一个来自21世纪的亲妈,自打被送去少年宫练体操,他就被亲妈耳提面命, 不许当着小姑娘的面脱裤子,也不许大庭广众光屁股乱跑。


    他现在已经有羞耻心了,被人嘲笑以后,胖脸蛋上红通通的。


    观众席光线太暗,他没能揪出最先嘲笑他的那个小朋友,只能憋憋屈屈地在座位上抹眼泪。


    吴玉琢对安慰小哥哥很有经验,“车车哥,你光屁股不丑,三舅妈说你婴儿肥,过几年就瘦了。”


    起球也跟着起哄:“对呀,你屁股挺好看的,嘎嘎嘎嘎嘎~”


    出租车刚才没能揪住始作俑者,但身边就有一个正在嘲笑他的。


    所以,他这回二话没说,一把就揪住了起球的袖子。


    小哥俩隔着妹妹,你给我一巴掌,我拧你一下,毫无预兆地打了起来。


    吴玉琢坐在两人中间,也被不管不顾的小男孩波及了。


    但她经常跟两个哥哥一起玩,在她心里,男孩打架是家常便饭。


    他俩隔三差五就要打一架。


    因此,吴玉琢小同志表现得相当淡定,先战术后仰,让自己的后背紧贴座椅靠背,然后对扭打在一起的两人大喊:“你们不要再打啦!”


    几个家长都对突然的混乱措手不及,黄黎的座位有点远,正想让老四媳妇帮忙拉开孩子时,就听到了有言的喊声。


    她很自然地联想到后世那句经典的“你们不要再打了啦~”


    然后,不合时宜地笑了场。


    两个臭小子是被吴峥嵘一手一个拉开的。


    面对穿军装的小姑父,俩小孩都挺老实,鹌鹑似的缩回椅子坐好了。


    *


    看完了元旦的科教片展览,三个小屁孩正式开始了快乐的寒假生活。


    工厂幼儿园是没有寒暑假的,但架不住家长不着调,强行给孩子放了寒假。


    四哥在电影院门口卖瓜子,原料都是从农村老家弄来的。


    最近农村要杀年猪,他再去老家进货时,就想带孩子去见识见识。


    吴玉琢也被亲爹塞进了下乡的队伍,跟着四舅和三个哥哥一起去过农村生活了。


    而留在城里的叶满枝和吴峥嵘彻底解放,珍惜难得的二人世界。


    每天下馆子点菜不重样,饭后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青年宫和话剧院看演出。


    有时还一起去冰场滑冰。


    撒欢玩了好几天,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放松,让叶满枝每天神采奕奕。


    夏竹筠对年轻人的精神面貌非常满意,感觉自己也能从年轻人身上汲取到活力。


    然后,她就帮自己的秘书报名参加了单位里的主席著作学习班。


    让年轻人在业余时间多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用主席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叶满枝:“……”


    弹琵琶喝小酒的夫妻生活,变成了又红又专的著作学习。


    吴峥嵘翻开著作的红色封皮,笑道:“这样也不错,更像革命夫妻了。”


    “哎,难得有言不在家,我还没享受够呢!”


    叶满枝就这样,一边用理论武装自己,一边盼着过年。


    整顿关停小厂的工作已经彻底结束了,夏竹筠将她撰写的那份总结报告交给了罗厅。


    而罗厅也挺有意思的,看完报告后,一个字没改,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正式提交给了省人委。


    叶满枝当时不在现场,据说罗厅拿着那份报告,在负责这项工作的王副省长那里给商业厅和供销社狠狠告了一状。


    三个单位的领导很不体面地吵起了箩圈仗。


    “叶主任,学习语录呐?”


    叶满枝闻声抬头,发现来人是滨江汽车配件公司的副经理。


    她客气地与对方打了招呼,笑道:“刘经理,夏厅最近不在家,您今天恐怕得白跑一趟了。”


    “呵呵,我知道知道。”刘力笑出一脸褶子,“叶主任,领导什么时候有空?”


    叶满枝面露难色,“刘经理,这还真不好说。快过年了,夏厅陪着赵省去基层慰问了,她的行程要配合领导。”


    这阵子厅里正在酝酿几个专业公司的经理人选。


    凡是有点可能当经理的人,都打着拜早年的旗号往工业厅跑动。


    除了厅机关里那些种子选手,最多的就是像刘力这样的直属企业经理。


    夏竹筠在工业厅深耕多年,身边自然有一批拥趸。


    但职位只有那么多,四个厅长副厅长,都有自己的考量。


    而夏竹筠是排名最末的副厅长,在这次的人事调整中,顶多能推一两人。


    这么多人跑来跟她表忠心,她到时候选谁不选谁?


    最近陪赵省去基层慰问,也是她留给自己梳理人选的时间。


    叶满枝被她留在家里当门神,挡住这些想要找她汇报工作的人。


    刘力笑容和蔼,言辞恳切,“叶主任,无论夏厅什么时候有空,你帮我约第一个,只要领导召见,我肯定随时待命!”


    叶满枝点头,笑着将人送出了门。


    这次要调整的干部全是正科级以上的,从正科一步跨到副处需要契机,多少人一辈子都迈不过这个坎儿。


    很多经理厂长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十来年,是人家不想进步吗?


    主要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啊。


    如今厅里要给三家直属的专业公司调整干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机会,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坐不住了。


    叶满枝拿出笔记本,在八个人名后面,写下了刘力的名字。


    ……


    所有人都以为这次人事调整会在春节前完成,可是,几位厅长频频出差和下基层,事情从春节前推迟到春节后。


    春节期间,叶满枝也不得消停。她这个秘书,不但要陪领导参加团拜会,慰问厅机关和直属局的值班同志,还得负责帮领导拦住各地跑来省城拜年送礼的人。


    她不当这个秘书,都不知道省里居然有这么多种土特产,而送礼人的说辞和花样居然也能有这么多!


    1964年的一整个春节,她跟夏竹筠都不得消停,两人都没能陪家人好好过年。


    这种忙忙碌碌的状态持续了大半个月。


    正月十五的时候,人民公园举办了元宵游园会。


    她跟吴峥嵘一起带孩子去人民公园看花灯,猜灯谜。


    吴玉琢去年也看过花灯,让爸爸帮她猜过灯谜。


    今年的一部分灯谜与去年差不多。


    叶满枝没想到,这小不点居然对去年的灯谜答案还有印象。


    有个兔子灯的谜面是,“井冈山人民盼红军。”


    打王昌龄作的一句唐诗。


    吴玉琢竟然张口就说:“万里长征人未还。”


    然后欢天喜地地接过小巧的小兔子花灯,小兔子似的蹦跳到卖糖葫芦的摊子跟前,用妈妈给她买花灯的钱,买了一根冰糖葫芦。


    叶满枝骄傲地感叹一句“我闺女真棒”,而后用手肘在男人腰上拐了一下,“你猜她买了糖葫芦以后,先给谁吃?”


    “给你吧。”吴峥嵘完全不纠结。


    叶满枝也觉得会给自己,但她不想打击男人的积极性,安慰道:“不一定啦,你天天去幼儿园接送孩子,亲父女感情非同一般……”


    吴峥嵘笑:“亲生的和亲自生的,还是有区别的。”


    然而,吴玉琢小同志买到糖葫芦以后,颠颠儿地跑回来,居然将糖葫芦递到了爸爸手里。


    “爸爸,你先吃。”


    不等吴峥嵘感动一下,又听他闺女说:“糖葫芦被冻得太硬啦,我跟妈妈都咬不动!你帮我咬一块!”


    叶满枝哈哈笑,催促道:“吴所,别犹豫了,快帮孩子咬一块山楂……”


    不过,她所说的后半句话被一声巨响掩盖了。


    吴玉琢不由自主地“哇”了一声,感叹道:“放鞭炮啦!”


    而叶满枝和吴峥嵘几乎同时皱眉,下意识转向声源的方向。


    “不太像炮仗的声音。”叶满枝说。


    “应该是有什么东西爆炸了。”吴峥嵘语气笃定。


    夫妻俩相互望向对方。


    看清对面眼中的惶恐,吴峥嵘果断抱起闺女说:“今天玩的差不多了,咱们先回去。”


    吴玉琢还没玩够,抱着爸爸的肩膀央求:“再玩一会儿会儿行不?”


    “再晚就没有公共汽车了。”吴峥嵘一手牵着媳妇,一手抱着闺女,边走边跟她商量,“咱家还有烟花呢,回家在院子里放烟花。”


    有烟花在前方吊着,吴玉琢终于不噘嘴了,老实地被爸爸抱出了公园。


    走出公园大门,能很清晰地看到远处冲天的火光。


    叶满枝望着远方喃喃:“那边好像是工厂区啊,不会是哪个工厂爆炸了吧?”


    “有可能,一会儿找个电话,先报火警吧。”


    远方的火光让人心里发毛,来参加游园会的不少市民都提前离场了。


    一家三口挤上回家的公共汽车,越靠近火灾现场,路上的交通越拥堵。


    因着之前发生过巨响,街上的行人都脚步匆匆地逃离。


    当然,也有人逆向而行,冲进发生火灾的工厂。


    汽车经过时,叶满枝透过窗玻璃,看清了工厂大门上的名字——滨江市第一食品厂。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滨江第一食品厂是工业厅直属工厂,也是工业厅所有直属企业中,唯一的一家食品厂。


    食品工业是轻工业,正是夏竹筠分管的工作。


    她心里突突直跳,与吴峥嵘商量过后,就近下了车。


    她得给夏竹筠打个电话。


    吴峥嵘牵着她的手说:“别慌,这个时间不好找电话,这里距离老宅不远,咱们先去老宅打电话。”


    一家三口赶去吴家老宅,给夏竹筠打过电话,汇报了这边的火势以后,夫妻俩将孩子托付给吴爷爷吴奶奶,然后又套上军大衣,跑回了火灾现场。


    在领导抵达之前,叶满枝必须弄清楚食品厂这场大火的起火点。


    两人进入食品厂的大门,拉住一个刚跑出来的老工人打听里面的情况。


    那人脸上都是黑灰,呸呸了两口才说:“是罐头车间起火了,具体咋回事我也不清楚,反正火势挺大的,好几个车间都烧起来了。”


    “车间里有人进行生产吗?”叶满枝连忙问。


    “没有,今天正月十五,晚上没倒班,除了留下值班的工人,全厂工人都放假了。”


    叶满枝稍稍放了心,至少不会有太多的人员伤亡。


    “厂里应该有值班领导吧?今天是哪个厂长值班?”吴峥嵘问。


    “好像是陈副厂长吧?”老工人摇头,“忘了是谁值班,反正刚才没在现场看到厂长,这帮当厂长的,没一个好……”


    老工人像是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站在厂门口破口大骂,然后不顾其他人的目光,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吓死老子了。”


    叶满枝:“……”


    火警的救援车马上就能到,发现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正不停召集现场工人,跑进火场救火,叶满枝出面将人拦了下来。


    “车间里随时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现在让大家进去救火太危险了!”


    “不救咋办?那里面是刚上马的生产线,那是国家财产,哪能眼睁睁看着机器被烧没了?”


    叶满枝强硬道:“人命关天,万一发生二次爆炸,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你能负责么?”


    “那国家财产被烧没了,你能负责吗?”


    “我不能负责,起火跟我没关系,轮不到我负责,但是让这么多人往火海里冲,真出了人命,就是你的责任!”


    双方在这边吵架时,吴峥嵘不知从哪个干部手里夺过一个大喇叭。


    “所有人听我口令,向后撤退五十米!再说一遍,所有人严禁靠近起火厂房,后撤五十米。火警消防车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保卫科的同志维持现场秩序,还有余力的职工先去工厂门口疏散群众,保证消防车能及时实施救援。”


    他脱下了军大衣,肩章上的星星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


    普通老百姓对军人都有莫名的信任,见到突然冒出来一个军官,要求大家撤退,不少人便不再盲从领导指示,真的后撤了几十米。


    吴峥嵘将铁皮大喇叭给了叶满枝,低声说:“爆炸发生半个多钟头了,现场不见任何一个厂长出现,估计今天没人值班,回家过节去了。”


    叶满枝点点头,举着喇叭疏散人群。


    之前那个小干部还想跟叶满枝争辩,觉得应该组织人手进去救火。


    叶满枝说:“救火得有水源吧?你先带人去找水源吧。”


    她这话音刚落,不远处的厂房里又传出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设备发生了二次爆炸。


    小干部乖觉地闭了嘴,再不敢提让人进去救火的话。


    要是真的造成了死伤,他确实负不起责任。


    夏竹筠接到秘书的电话以后,立即赶往事发现场。


    她住得远,但是几乎是与滨江市的领导、食品厂厂长,以及消防车一起跑进食品厂的。


    今天食品厂没有值班厂长,叶满枝作为在场唯一说得上话的小干部,向夏竹筠和各位领导介绍了眼下的情况,并把她和吴峥嵘的处理办法交代了。


    “火势很大,我们将实施救援的工人拦下了,”叶满枝说,“一刻钟前,发生了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发生在晚七点半左右,我们赶来现场时是八点五分。在此之后没有工人进入过火场,但更早之前的情况,我就不清楚了。有工人说今天全厂放假,每个车间只留了几人值班……”


    现场来了不少领导,她将情况详细介绍一遍,之后的事情就不归她管了。


    罐头车间是单独建设的,四间厂房连在一起,火势并没有蔓延到其他食品车间。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终于控制住了火势。


    *


    正月十五这天是2月27号,一场大火不但烧光了罐头车间,造成重大国家财产损失,还有2人遇难,7人受伤。


    两名遇难人员中,有一人是食品厂的副厂长何大力。


    滨江市委和工业厅成立了联合调查组,专门进行“2.27”火灾事故调查。


    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领导,都因为这场大火受到了一定的处分和批评。


    经历了一场火灾,让叶满枝心有余悸,彻底清扫了家里的消防隐患。


    而工业厅这边,处理过食品厂的问题后,也终于将几个专业公司的人员调整提上日程了。


    除了省制糖工业公司、省纺织工业公司、省皮革工业公司,这三大专业公司的经理人选,这次还要研究决定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副厂长人选。


    三楼的会议室里,厅领导们正在听人事处长介绍个人履历和相关情况。


    罗厅长率先发话说:“滨江第一食品厂的何大力同志牺牲了,另外几个厂长因为这次事故受到了处分,厂里的士气比较低迷。但食品厂的重建工作很重要,生产任务不能耽搁,需要尽快给食品厂补足一位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副厂长,协助厂领导班子开展工作……”


    孙处长颔首道:“食品厂党委向厅里推荐了供销科长刘胜同志,刘胜同志是第一食品厂培养起来的干部,有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历任灌装车间工人,供销科业务员,供销科副科长、科长……”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安静听着刘胜的履历和事迹。


    孙处长的介绍结束后,有将近半分钟的时间没人发言。


    “咳,我说两句,”李副厅长轻咳一声说,“刘胜同志我听说过,在食品厂工作兢兢业业,但我隐约记得前年,还是大前年,他好像闹出过什么事情吧?是不是给咱们厅里的同志行贿过?我没记错吧?”


    孙处长说:“前年,省里评选省优产品的时候,他代表食品厂给评委送过礼,后来主动向评审组交代,承认了错误。认错态度还是很好的,据食品厂的几位同志介绍,后来这一年,刘胜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上,都有很明显的进步……”


    李副厅长摇头说:“他行贿的事情才过去不到两年,我觉得不宜太快给这位同志加担子,至少要过了两年观察期。第一食品厂刚经历了火灾,说一句百废待兴也不为过,应该任命一位能让大家信服,有能力,有魄力,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前往。我给人事部门推荐一个人吧……”


    “化轻工业处综合三科的科长赵桂林同志,非常不错。既是轻工业口出身的,又是大学生,这样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正适合在危急时刻临危受命……”


    他巴拉巴拉介绍了赵桂林的情况,其他领导却喝水的喝水,放空的放空,没人接他的话茬。


    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长是副处级干部,副厂长是正科级干部。


    而赵桂林是化轻工业处,综合三科的科长,已经在正科的位置上好几年了。


    同样是正科,从省厅平调到直属企业当副厂长,相当于不升反降。


    孙处长整理着手上的资料,心里也在不断权衡着。


    赵桂林虽然在上次竞争副处长的时候失利了,但他本身能力不错,没什么大毛病,上次完全是被手下人的举报信扯了后腿。


    让他去食品厂当副厂长,真不至于。


    不过,食品厂最近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如果领导想安排一个能力强的同志去食品厂搞重建工作,也还算合理。


    就是可惜了赵桂林。


    孙处长抬头,目光快速扫过对面的李厅和夏厅。


    赵桂林是由夏竹筠一手提拔上来的干将。


    这次组织部门推荐的名单中有赵桂林,而且暂时推荐到了省皮革工业公司。


    他们通常会为每个岗位推荐2-3名候选人。


    而省皮革工业公司的另一名候选人,是直属企业处的郭凯。


    郭凯是李厅的老部下。


    一旦赵桂林被安排去第一食品厂当副厂长,那之后为皮革工业公司选人时,赵桂林就直接出局了。


    他又往夏竹筠身上瞟了一眼,赵桂林是她的人,夏厅总要为自己人说说话吧。


    夏竹筠放下茶杯,轻描淡写道:“既然李厅推荐了人选,那我也推荐一个吧。”


    孙处长心里苦笑,这位不会有样学样,推荐郭凯吧?


    夏竹筠只当没看见众人的微妙表情,平静道:“我想推荐办公室的叶满枝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