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45 第 145 章

 第145章


    叶满枝的答复, 让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难捱的安静。


    三位副厂长都在暗中观察牛恩久的反应。


    老牛这个人,在外面表现得豪爽谦和,热情亲切, 可他在厂里却是相当强势的。


    按照老牛的话说,食品厂的摊子铺得大、业务杂、人员多, 所以对于厂党委班子的指令, 必须做到令行禁止, 方能井然有序。


    简单来说就是, 上级交办的任务,下级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最好不要讨价还价。


    这几年, 食品厂领导班子的人员变动不大, 只有副厂长陈谦是去年提拔上来的。


    可是, 四五年之前,厂领导班子的变动其实是相当频繁的。


    那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 全被老牛找理由调离食品厂了。


    如今的班子是经过多年磨合, 围绕在老牛周围开展工作的。


    大家各司其职, 一直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直到2.27发生那场大火, 死了一个老何, 彻底打乱了厂里的平静。


    这会儿听到新来的叶满枝, 竟然在第一次班子会议上, 跟牛恩久讨价还价。


    三位副厂长几乎同时想到,从前的平静日子恐怕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


    叶满枝留意到了另外几位副厂长的眼神, 但她没往心里去。


    她不知道牛恩久性格咋样,也不知道他以前是啥作风,但工作分工必须弄清楚, 权责明确。


    食品厂与其他工厂的情况不太一样。


    如今的国营工厂,实行的都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


    大多数工厂的副厂长,都按照生产、经营、技术、设备、安全等分工负责。


    而且还要上下对口。


    比如,经营副厂长,要与市里的财政局、商业局、供销社对口联系。


    生产副厂长,要与市计委、经委联系。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专业职能划分,大家各司其职。


    但是,第一食品厂的业务板块比较杂,而且发展不太均衡,牛恩久曾提出厂领导班子要分工定点包干车间。


    这一点与其他工厂是完全不同的。


    就拿刚刚牺牲的何大力来说,他生前是食品厂的经营副厂长,同时还要定点包干糖果车间和面包车间。


    这两个车间的生产情况,也是何大力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厂外的人很少有机会了解副厂长的工作分工,叶满枝借着在工业厅的工作之便,查看过食品厂提交的工作报告,这才知道副厂长还得定点包干车间。


    她抬头扫了眼陈谦,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位才是罐头车间的包干副厂长。


    牛恩久端着茶杯喝茶,始终没表态,会议室里的安静氛围持续了足足两分钟。


    叶满枝如果是那种脸皮薄的女同志,现在可能已经给自己找台阶,转移话题了。


    但她像是完全没意识到气氛的诡异,提起暖瓶帮老牛厂长续了水,也往自己的茶杯里倒了点。


    然后将暖瓶放到桌子上,对另外三人说:“我就不一一给大家倒水了,有需要的自己倒吧。厂长,我刚才那个问题到底有啥说法?我以后负责什么工作啊?”


    四个男同志:“……”


    新来的这个叶厂长,好像有点愣?


    最年轻的陈谦心想,老牛晾了你两分钟,能是啥意思?


    意思就是不同意呗!


    这个叶满枝好歹是在省厅机关混过的,怎么连这点常识都没有?


    叶满枝给牛厂长续了水,兀自说道:“厂长,我虽然初来乍到,但是对咱们厂之前的情况也有所了解。这几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逐年增加,一片欣欣向荣,几乎没怎么让省厅操过心。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咱们的领导班子是分不开的。一个稳定的,团结的班子,能将企业带上更高的台阶。2.27大火刚过去不久,厂里人心惶惶,我觉得厂领导班子的分工,不宜有太大变动。”


    牛恩久放下茶杯“嗯”了一声。


    这番话不偏不倚,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食品厂这些年能一直向上发展,哪怕遇到了饥荒年,依旧成功挺了过来,全靠两个字——稳定。


    他愿意在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上下功夫、搞革新,但从不在管理经营方面,搞花里胡哨的改革。


    领导班子必须稳定团结!


    去年陈谦上任时,班子分工刚刚经历过一次调整,所以这次叶满枝上任,他并不想在短时间内再次调整分工。


    牛恩久看向会议室里唯一的女同志,笑道:“叶厂长看问题还是很透彻的,厂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发展。这样吧,你先接手之前何副厂长的那一摊子事务,分管经营工作,包干糖果车间和面包车间。”


    叶满枝也笑着说:“好的,那我好好了解一下何副厂长的工作。”


    牛恩久话音又一转说:“不过,咱们食品厂是一个整体,各项工作交叉的部分比较多。叶厂长从省厅下来,具有先天优势,为罐头车间争取技改资金的事情,你也要多上上心。”


    “行,我尽快去省厅了解一下情况。”叶满枝答应着。


    厅里对技改资金的把控相当严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叶满枝去厅里跑动一下没什么,至于能否跑下来就不好说了。


    闻言,一直保持观望的陈谦突然轻咳一声,插话说:“厂长,我觉得包干车间的分工,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不等牛恩久皱眉,他又快速说道:“重建工作的难点在于采购生产设备,叶厂长要去省厅争取资金支持,不了解罐头车间的情况是不行的。要不就将罐头车间交给叶厂长包干吧,我跟她换换。”


    罐头生产一直是第一食品厂的主要业务。


    他们的罐头车间是全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


    可是,能有这样的规模,全靠食品厂几十年的积累。


    如今一把大火,让罐头车间一朝回到解放前。


    再想重回往日辉煌已经不可能了。


    罐头属于“奢侈品”,内销市场有限。


    而国家正在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农业。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大哥大姐到了年纪,急需筹款上学。


    但家里存款有限,仅有的这点钱,应该拿给大哥大姐当学费,还是给小妹妹买花裙子?


    显而易见,大哥大姐读书是要紧的,钱得用在刀刃上。


    眼下食品厂的罐头业务,就面临这个尴尬局面。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级是不可能轻易将大笔资金投入购买罐头生产线的。


    厂里想让叶满枝去省厅要资金,又不肯把这块业务交给她,那人家能真正出力吗?


    老牛不愿将罐头车间交给叶满枝,八成还是顾忌2.27火灾的后续麻烦。


    被开除的那两个安全员,今早还在厂门口要求见厂长呢。


    但陈谦觉得他多虑了,当下还是应该想办法将罐头业务重新发展起来。


    牛恩久皱眉看他一眼,而后沉默良久,问:“叶厂长有什么想法?”


    “所有业务对我来说都是新业务,都得花时间摸索。”叶满枝笑道,“我听厂长的安排吧。”


    牛恩久对她这个表态很满意,沉吟半晌后,点点头说:“那你就负责罐头车间和糖果车间吧,罐头车间的重建工作是关键,我跟你一起负责,争取尽快让车间恢复生产。”


    *


    厂里对罐头车间的重建工作显得很急切,恨不得让叶满枝当下就跑去省厅要资金。


    但叶满枝有自己的节奏,并没着急忙慌往省厅跑。


    她才来新单位两天就回省厅要钱,那让领导怎么想她?


    省厅向来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话是啥意思?


    当然是让下面的单位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少向上伸手要钱。


    叶满枝充分了解厅领导的态度,自然不会上杆子跑去挨批。


    她先花了几天时间,了解自己分管的那一摊子业务。


    了解过情况以后,她回家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我的天呐,我现在回省厅上班还来得及不?我以前只知道罐头车间的规模大,没想到居然这么大啊!这可不是一套两套设备能解决的问题!”


    吴峥嵘笑:“全省最大的罐头生产车间,当然非同凡响。”


    叶来芽接受罐头业务的当天,就回家炫耀了半晚上。


    声称自己接管的是全省最大的罐头车间,比正经的罐头厂还大。


    她要借着罐头业务,烧起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来个开门红。


    这话才说了没几天,叶厂长就回家躺平了。


    吴玉琢叼着一块萨其马,扑到妈妈身上说:“妈妈,你就留在食品厂吧!食品厂多好啊!”


    “方便你吃点心是吧?”叶满枝从她嘴里掰下半块萨其马,然后与吴大博士一人一口分着吃了。


    她也挺爱吃糕点的,不能都便宜了小崽。


    叶满枝搂着闺女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又探头去看吴大博士手里捧着的《青年近卫军》。


    “你现在居然能读俄文原版小说了?当初跟苏联好的时候,你不看苏联小说,如今苏联专家都撤走了,反倒读起来了。你最近工作不忙啦?”


    她调动工作这段时间,吴大博士也挺忙的。


    连续加班好几天,晚上都是隔壁的振芳嫂子帮他们接的孩子。


    吴大博士前天还说可能去上海出差呢。


    “随便消遣一下。”吴峥嵘又被闺女往嘴里怼了一片蛋黄片,先含糊地警告她不要在床上吃东西,又接着之前的话说,“工作也得张弛有度,这个项目年底之前做完就行,不急在一时。”


    叶满枝笑眯眯地说:“这本《青年近卫军》我中学时候就看过了,要不要我给你讲讲故事的结局?我还有印象呢!”


    吴峥嵘没做声,等到闺女再往他嘴里塞不明食物时,他抬手挡了一下,而后吴玉琢手中的江米条硬生生被调转方向,塞进了亲妈的嘴里。


    “……”


    叶厂长叼着江米条想,她也应该给自己的工作定个期限,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就行。


    要是按照牛厂长的计划来,她得忙成陀螺。


    叶满枝被悠闲的吴大博士感染,莫名放松了心情。


    再去厂里上班的时候,她先找专业人士了解了罐头的生产情况。


    “余工,厂里把罐头车间包干给我了,但我现在真是焦头烂额没个头绪。我前天去车间那边看了看,四间厂房并不是完全烧毁了,有些设备看着还挺好的。咱们不能用这些设备开工吗?”


    余幽芳四十多岁,是食品厂的总工艺师。


    厂里的好几种糕点和罐头都是她牵头改良工艺的,在食品厂的地位十分超然。


    余幽芳遗憾叹道:“留下的那些设备,凑不出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咱们厂的罐头,是从罐头包装开始生产的,有滚筒焊锡机生产空罐,没有注胶机生产罐盖。有烘干箱,没有封罐机。”


    “这些先进设备是去年上马的,那在去年之前,咱们是怎么生产罐头的?能不能用以前的老办法?”叶满枝问。


    “以前的旧设备已经调剂给其他工厂了。”余幽芳说,“更早之前的土办法倒是能用,但技术水平低,尤其杀菌灭菌和罐头密封效果不好,胖听率居高不下,过不了质检那一关。”


    叶满枝点点头。


    罐头密封性太差,造成二次污染,会让罐子膨胀,提高胖听率。


    余幽芳停顿片刻又说:“目前厂里只有一套完整的清蒸猪肉罐头生产线可以用,设备堆在仓库里,这次幸免于难。但是那套生产线是专门为苏联生产出口罐头的,当初还有苏联专家来厂里指导咱们生产。不过,最近两年已经没有对苏联的出口任务了。国内老百姓不习惯清蒸猪肉罐头的口味,猪肉又相当紧缺,所以,这条生产线只能彻底停车。”


    叶满枝问:“反正罐子都是一样的,咱调一调别的口味,生产红烧肉或是水产罐头可行吗?”


    “改动比较大,肯定需要一些时间。”余幽芳权衡一阵说,“咱们今年的生产任务里没有肉类罐头,要想使用那条生产线,必须拿到生产任务,否则上级不会给咱们划拨生猪原料的。”


    叶满枝还想再问问其他问题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秘书周如意推门走了进来。


    “如意,怎么了?”


    周如意是她从罐头车间调来的秘书,24岁的中专生,个子不高,但很有精气神。


    丁主任喊她过来的时候,她还在罐头车间清理废墟,脸蛋被最近的大太阳晒得有点黑。


    周如意的父母哥嫂都是厂里的职工,周妈妈是在食堂负责打饭的。


    自打闺女给厂长当了秘书,她给叶满枝打菜时,那打菜勺子都是冒尖的。


    周如意瞅了余幽芳一眼,然后在叶满枝的示意下,大方道:“何副厂长的家属来了,还带着罐头车间的安全员刘汉民。他们正在陈副厂长的办公室吵架呢!”


    叶满枝意外地“啊”了一声,“怎么跑到陈厂长那里去了?”


    再说,厂门口的门卫把守严格,已经被开除的刘汉民好像进不来厂区吧?


    周如意答不上来,只能摇摇头。


    余幽芳替她解惑:“2.27那天本应该是陈谦值班,但何大力跟他换了班。所以,老何家属一直觉得是因为跟陈谦换班,才导致老何牺牲的。现在那两个安全员一直给老何泼脏水,到处说老何的坏话,人家家属当然要找陈谦出面负责了。”


    “叶厂长,余工,”周如意小声说,“何厂长的家属挺激动的,牛厂长请您二位女同志,帮忙出面安抚一下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