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杨舒雯是滨江农机学院的大三学生, 从这学期开始,她每周要抽出两天时间,去红星公社进行生产劳动实习, 主要任务是定点帮扶四个生产队维修农用机械。
生产队的农机工具并不复杂,维修工作对她来说没什么难度。
她所面临的最大难关, 其实在下乡实习的路上。
为了能当天去当天回, 不在生产队过夜, 学生们每次都选择走水路。
从滨江码头登船, 到东源码头下船,全程半小时左右, 方便又快捷。
然而, 杨舒雯晕船症状严重, 每次坐船都头晕恶心, 脸色煞白。
往返红星公社一次,简直能要她半条小命。
“舒雯, 你感觉怎么样?先把这个涂上吧?”赵娟将一小盒清凉油塞进她手里。
杨舒雯晕船的情况, 同学们都知晓。
每次上船都帮她抢占甲板的座位, 吹吹江风, 总好过憋在船舱里。
杨舒雯道了声谢, 在鼻子下面和太阳穴上涂了厚厚一层清凉油, 恹恹地趴在栏杆上不说话。
赵娟对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提议道:“要不咱们下次坐长途汽车吧?大不了就在生产队留宿一晚。”
长途汽车的速度其实也不慢, 但是中途需要转车,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多钟头, 时间都浪费在等车上了。
杨舒雯摇摇头。
这一摇不要紧,那股反胃的感觉更强烈了!
同是实习小组成员的李卫国从船舱里钻出来,快步走到两人身边道:“刚才那个验票的同志说, 他们船上卖一种糖水樱桃,对晕船有些效果。杨舒雯,你要不要买点樱桃试一试?”
杨舒雯难受得不想说话,赵娟替她问:“樱桃能治晕船?别是忽悠人的吧?怎么卖啊?”
“我看有个大娘买了,大娘说樱桃酸甜口的,酸味比较重。”李卫国用手比量了一个大小,“这么大一勺,三毛钱,一勺差不多有十几颗樱桃吧。”
“多少?三毛钱才给十几颗樱桃?”赵娟好悬没跳起来,“他们怎么不去抢钱呢?我前几天在菜站门口见到卖樱桃的了,五毛八一斤。一斤最起码要有五六十颗樱桃吧?”
李卫国挠挠头说:“人家用白糖熬了糖水,樱桃还得经过加工,肯定要比鲜樱桃贵嘛。而且这是在渡轮上,东西卖得本就比船下贵一些。”
轮船和火车一样,为了照顾没有商品粮粮票的农村社员,在船上购买吃食时并不需要粮票肉票,但价格要比外面贵一些。
乘客觉得划算就买,不划算就忍着,反正都是自愿的。
赵娟还是认为三毛钱的樱桃贵得离谱,但她瞧一眼脸色煞白的杨舒雯,问:“舒雯,你想试一试嘛?”
杨舒雯没说话,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给她。
只要能缓解这股子难受,三毛钱她也认了。
赵娟留她在甲板上吹风,自己则跟着李卫国一起回了船舱。
卖樱桃的年轻船员就站在入口处,身前摆着一个五升装的木桶,这会儿正为一个好奇打听的大娘解释价格问题。
“大娘,我们这可不是普通的糖水樱桃,”船员拿过一个玻璃瓶罐头,“您看到没?这是滨江第一食品厂生产的糖水樱桃,平时都要放在百货商店里销售的。这一罐连汤带水470克,在商店里要卖一块三毛八!”
“啥罐头呦,咋这么贵呀?”大娘凑近了看那罐头瓶子。
“嗐,罐头是舶来品,以前全都用于出口创汇,价格一直都这么贵啊!樱桃罐头跟苹果、桃子那样的大路货可不一样。这玩意的鲜果也贵呀,一斤苹果才四毛六,一斤樱桃将近六毛呢!”
船员指指身前的木桶,“我们这桶里的糖水樱桃是从第一食品厂进货的,跟玻璃罐头的味道一模一样。你去商店问问,那罐头能开罐散卖不?售货员肯定得翻白眼呀!你要想尝个味儿,就得花一块三毛八买一大罐。但是,在咱船上就不一样了!三毛钱一大勺,既能尝个新鲜,又能缓解晕船的症状。”
赵娟挤进去问:“你们这糖水樱桃真能治晕船吗?”
年轻船员笑道:“个人体质不一样,因人而异吧。哪怕去医院开药吃,也没有哪种药是对所有人都管用的啊!”
他是这条航线上口才最好的船员,就因为他口齿伶俐、会推销,领导才将试卖的这一桶糖水樱桃,放到了他们这班船上。
赵娟问:“一勺有多少樱桃啊?你舀一勺,我看看。”
船员不疑有他,打开木桶盖子,从里面舀了一勺出来。
赵娟仔细数了数,这一勺里总共捞出来16颗樱桃。
她跟船员打商量:“同志,你们这糖水樱桃能少卖点不?我就要5颗樱桃,给你一毛钱行吗?”
他们买这个糖水樱桃,主要是为了缓解晕船。
万一对杨舒雯的晕船没效果,那三毛钱不就白花了吗?
所以,先买一毛钱的试试。
年轻船员露出为难神色,又是跟同事商量,又是找船长报备,再次返回时,一脸无奈道:“行吧,一毛钱,卖你五颗樱桃。今天第一次试卖,主要是先让大家尝尝。”
出发之前,领导已经跟他交代过了。
这一桶糖水樱桃是十斤装的。
只要能保证有十块钱以上的总收入,就算他完成了任务。
赵娟回去取了饭盒,从船员这里买了五颗死贵死贵的樱桃。
盯着饭盒里那小小的五颗樱桃,她不甘心地问:“同志,能给我们打一勺糖水吗?”
船员挺大方,还真舀了一勺糖水给她。
赵娟端着饭盒回到甲板上,招呼道:“舒雯,你尝尝这樱桃味道怎么样?反正闻起来是酸甜的。”
樱桃泡在糖水里不好下手,杨舒雯接过饭盒,先将那一勺子糖水喝了。
清甜酸涩的味道直击味蕾,酸到她自动分泌唾液的程度。
“这是樱桃还是山楂啊?”杨舒雯皱着脸问。
“樱桃呀,售货员说是糖水樱桃。”赵娟担忧地问,“舒雯,这玩意儿好使吗?”
要是不好使,那一毛钱可就白花了。
“好像还行,”杨舒雯还有点恶心,含了一颗酸樱桃在嘴里,靠着栏杆说,“我再缓缓。”
赵娟咽了下口水,没忍住诱惑,将饭盒里剩下的一点糖水倒进了自己嘴里。
然后,她站在原地想了想,又拿着饭盒跑去了船舱里。
“同志,能再给我打一勺糖水吗?”
船员说:“只打糖水可不行啊,我们的糖水和樱桃是一起卖的。”
“那我不要樱桃,你给我打两勺糖水行不?我给你一毛钱!”
*
城市的另一边,叶满枝终于在厂里等到了陈卓越,与他同行的,还有航政管理局运输服务处的柳科长。
“陈处,我们厂的产品,没让大家失望吧?”叶满枝问。
“哈哈,目前看来销售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陈卓越笑道,“相比于短途轮渡航线,在长途航线上的销售情况更好一些。”
叶满枝点点头。
那天她亲自往航政管理局跑了一趟,提出将糖水罐头放在轮渡上销售的想法。
陈卓越虽说跟吴峥嵘是老同学,但公是公私是私,当时并没一口答应下来。
只说可以从食品厂先进货五十瓶罐头,放到几条航线上试卖一下。
效果好就继续进货,效果不好就算了。
叶满枝当然没有异议,水果罐头这种东西,只要有得卖,总会有人好奇想尝尝味道的。
针对轮渡乘客的特点,叶满枝建议航政方面不要采购罐装罐头,食品厂可以为他们提供同样品质的散装罐头。
一方面便于乘客小份购买,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
食品厂一罐470克标准装的糖水樱桃,出厂价是1.15元。
如果只卖散装罐头的话,没有了玻璃罐子、马口铁、软橡胶膜、商标罐贴、人工电费等额外成本。
一斤糖水罐头的出厂价可以降到八毛以下。
而且罐头车间的生产设备有限,直接销售散装罐头,既能节约成本,又能缓解生产线上的罐装压力。
陈卓越说:“我们今天过来,就是谈长期采购的,具体内容,让柳科长跟你们谈。”
“那可太欢迎了,”叶满枝笑问,“柳科长,航政这边打算怎么拿货?”
“暂定每天给我们往滨江码头送货一次吧,还是十斤装的散装罐头,每天送十五桶。”
“要这么多?”
一百五十斤可不是小数目。
柳科长解释:“长途客运的消耗量比较大。”
而且航政的福利待遇比较好,当天卖不掉的食品,职工能以进货价购买。
这个糖水樱桃里的糖水很受欢迎,上次那五十斤罐头根本不够分。
思及此,柳科长忙问:“叶厂长,罐头装桶的时候,可不可以多装糖水,少装点樱桃?”
“这有什么说道吗?”
叶满枝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
买罐头总不能只买汤吧?
陈卓越好笑道:“我也没想到那罐头糖水,竟然比樱桃还畅销。糖水黏黏糊糊的,还有点齁嗓子,但是兑点凉白开稀释一下,滋味出奇的不错。一毛钱两勺糖水,能稀释出一罐头瓶子酸甜口的糖水,比喝汽水划算。”
一瓶汽水一毛钱。
两勺樱桃糖水也是一毛钱。
有些乘客花一毛钱买两勺糖水,灌进军用水壶里能兑出一大壶。
叶满枝:“……”
竟然还能这样!
她不知道厂里的糖水够不够用,还得跟车间那边协商一下。
她打电话,让供销科的刘胜过来,跟柳科长谈谈供货的具体内容。
办公室里只剩两人时,叶满枝笑着感叹:“班长,这回多亏你帮忙。我刚来食品厂上任,就遇上了灾后重建的烂摊子,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我看你这日子过得挺不错,连秘书都配齐了。”
陈卓越在航政当个处长,但他们那样的单位,除了局长,其他人都没有资格配秘书。
“凡事有利有弊嘛,”叶满枝邀请道,“班长,你跟嫂子什么时候有空去我们那边坐坐吧,我给你们露一手,亲自下厨炒几个菜。”
“哈哈,我最近可不去你们家,”陈卓越趁机告状道,“我昨天给你家吴所长打电话,让他请客吃饭,他倒是答应得挺痛快。不过,没等我高兴呢,人家又说,最近你们那一片要搞什么上下水管道铺设,我去你家吃完饭以后,正好跟他一起干活。”
叶满枝:“……”
她怀疑吴峥嵘的老毛病又犯了!
吴大博士这人就跟动物界里的狮子似的,领地意识极强。
他俩结婚这些年,她经常在家招待亲朋好友、左邻右里,吴玉琢也常带小伙伴回家玩,但吴峥嵘几乎不怎么在家招待朋友。
除非叶满枝主动邀请他的朋友上门做客,否则每次同学、战友聚会,要么去别人家里,要么去食堂或饭店,反正他不爱往家里领人。
这么多年,他在家请客吃饭的次数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叶满枝其实还挺喜欢他的家庭观念,但有时对这种撒尿占地盘似的领地意识,也挺无语的。
不能在家请客,叶满枝索性就请陈卓越和柳科长在食堂吃了一顿小炒。
送别客人以后,她将刘胜喊来,询问了订货合同的细节。
刘胜介绍了情况,又说:“厂里每天要生产近两吨的罐头,只靠航政上的150斤,根本就消化不掉。最后可能还要向上申请增加白糖定额……”
听他讲了一番困难,叶满枝被气笑了:“刘科长,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供销科完全可以照抄作业。有人晕船,那是不是也有人晕车?供销科能不能跑跑长途客运站的门路?跑跑铁路的关系?再不济还可以把这种酸口罐头当成妇幼保健品,卖给孕反严重的孕妇。妇儿用品商店那边,专门有个为孕妇服务的柜台,咱们厂的美味黄瓜和山楂罐头就摆在那个柜台里。给商业部门供货的时候,咱们能不能额外强调一点?这是适合孕妇的酸口配方,可以放进妇儿商店里。”
刘胜当初能提着礼品去军工大院门口给她送礼,其实是个心思很活络的人。
可惜就是用不到正地方。
这是供销科的工作,叶满枝没必要凡事亲力亲为,联系到航政管理局,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就可以将其他业务交给供销科了。
航政的渠道是她找来的,而且双方之前从未直接合作过,算是在上任后小小地烧了一把火,搞出了一点名堂。
虽然只撕开了一个小口子,但对于罐头车间的影响还挺大的。
樱桃的选果、洗果、腌制环节需要大量人手。
糖水樱桃又有了销路以后,四个罐头车间中,有一个车间已经开始恢复生产了。
叶满枝进入临时车间时,地上铺着小山似的樱桃,工人们聚在一起干得热火朝天。
“叶厂长,听说咱厂里的樱桃糖水可受欢迎了,是真的吗?”
叶满枝蹲在地上跟大家一起揪樱桃梗,笑道:“你消息挺灵通呀,咱那樱桃水确实挺畅销的,有单位点名要买咱的樱桃糖水。”
“叶厂长,车间里每天都能剩下半桶樱桃糖水,咱厂里的职工能买点樱桃水不?”
“以前是怎么处理剩余糖水的?”叶满枝问。
“都卖给附近生产队喂牛了。”
其实最初是当作职工福利,私下分给职工的。
但是去年有人将这事告到了厂领导那里,一群人说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所以后来的糖水就全被近郊生产队以喂牛的名义买走了。
喂啥牛啊,肯定全被人喝了。
“白糖这么紧缺,用糖水喂牛也太可惜了,糖水还是留给人喝吧。”
叶满枝跟厂里提了建议,将罐头车间每天剩余的糖水,放在厂外的糕点门市部销售。
兑水以后,八分钱一罐头瓶子。
想喝糖水的人,自己带着罐头瓶子去门市部排队,先到先得。
而报名参加“五一”环城赛跑的35名女同志,每天训练结束后,可以免费得到一罐头瓶的樱桃糖水。
费用由厂长备用金和工会负担。
一时间,食品厂的糕点门市部简直门庭若市。
每天下班都有大量工人排队去糖水站买糖水。
有的人想喝冰镇糖水,还会再花一分钱买根盐水冰棍,放进罐头瓶子里。
叶满枝也是参加环城赛跑的女同志之一,当然也能打一份糖水回家。
这就导致吴玉琢小同志每天都抻着脖子,期盼妈妈下班。
叶满枝刚进院子,她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你今天带樱桃水回来了吗?”
“没有。”叶满枝故意拉着脸说,“天天喝糖水,要是长胖了,你可就穿不进演出服了,六一的时候还能上台跳舞吗?”
吴玉琢每天的运动量很大,暂时没有发胖的迹象。
但叶满枝怕她天天喝糖水,把牙齿喝坏了。
吴玉琢不信,鬼灵精似的说:“妈妈你肯定带了,一罐糖水八分钱,不打糖水回来,你今晚就该难受得睡不着觉啦!”
妈妈前天下班忘了打糖水就直接回家了,晚上一直觉得自己吃亏了,睡不着觉。
她都听见啦!
叶满枝在她小辫儿上弹了一下,然后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罐头瓶子给她,“就你懂!喝完赶紧漱口刷牙!”
厂里的糖水是用水果和白糖熬出来的,再没添加别的东西。
与其让她喝能给舌头上色的汽水,还不如喝厂里的糖水。
吴玉琢小同志欢快地点头,跑进屋往茶缸里倒了半杯,留给爸妈。
而后捧着罐头瓶子飞奔去隔壁,与小伙伴一起分享。
*
食品厂的糖水从不对外销售,如今突然开了一家糖水站,专卖当天的剩余糖水,那生意简直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渐渐听到风声的外厂人,也提着罐头瓶子过来打糖水了。
买糖水的市民,比买糕点的多了好几倍。
陈谦望着前方排队的长龙,遗憾道:“要不是白糖的定额不够用,咱完全可以加大糖水的供应。”
别看一大罐糖水只卖八分钱,其实还是有得赚的。
牛恩久背着手轻哼一声,径直回了办公室。
卖糖水的仨瓜俩枣有什么用?
尽快恢复罐头车间的正常生产,才是最紧要的!
那么多工人等待复工呢!
他不知第几次召开了班子会议,再次召集大家讨论罐头车间的问题。
通知的会议时间是下午两点,叶满枝提前五分钟来到会议室时,包括牛恩久在内的所有厂长都到齐了,瞧见她进门,蒋文明还特意看了眼手表,好像在说她迟到了。
叶满枝笑着坐进自己的座位,“刚从车间赶回来,时间有点紧,还好没迟到。”
通过几次开会,她已经摸清规律了。
另外三位副厂长,通常会提前一刻钟到场。
而牛恩久的出场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准时,有时提前十几分钟。
全看他心情。
叶满枝是新来的,只当没发现领导层开会的潜规则,最近几次开会都提前五分钟到场。
她尊重厂长,但不想配合对方搞一言堂。
既然已经定了开会时间,那就准时出席即可,凭啥提前一刻钟去会议室里迎接他的大驾啊!
牛恩久轻咳一声说:“人都到齐了,那就说说正事,一起商量一下罐头车间的问题吧。”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他硬逼着大家想办法也无济于事。
几个副厂长都没发言。
而且另外三人几乎同时将目光放到了叶副厂长身上。
叶满枝是经营副厂长,又包干了罐头车间,这件事理应由她先发言。
“我来咱们食品厂有一段时间了,最近经常下车间了解情况,暂时有些不成熟的看法,可以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她示意周如意将几份调研报告分发给各位厂长。
她是分管副厂长,抓罐头车间的工作责无旁贷。但是总像挤牙膏似的,今天挤出一个主意,明天挤出一个想法,总像是小打小闹。
明明干了不少事,看在别人眼里却跟啥也没干似的。
所以,她索性写一份调研报告,系统地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甭管办法是否可行,至少架势拉满了。
拿到报告的牛恩久,有些意外地扬了下眉,认真翻阅了起来。
叶满枝说:“因为果蔬罐头生产的季节性原因,这两年罐头车间一直是干半年歇半年的,春夏两季加班加点,到了秋冬两季工人们几乎没什么工作。去年咱们的罐头总产量是2100吨,而重机厂下属的那个只有20人的小罐头厂,年产量却高达250吨。咱们罐头车间的职工人数几乎是他们的30倍!”
“我觉得咱们可以借鉴一下重机厂的生产方式,夏天生产果蔬,冬天生产肉类罐头。”叶满枝提醒道,“牛厂长刚从重机厂弄回两套罐头生产设备,其中一套是生产午餐肉的。如今果蔬罐头的设备严重不足,是否可以考虑同时生产肉类罐头,让职工尽快返岗工作?”
果蔬罐头的生产设备只有两套,两套放在小厂已经足够搞生产了,但是在2.27大火之前,这样的设备在食品厂一共有八套!
两套设备根本无法让那么多职工复产复工。
陈谦问:“肉类罐头大多是用于出口的,咱们没有出口任务,到时候将罐头卖给谁?没有拿到出口订单,猪肉原材料从哪里来?”
“咱们停止了对苏联的出口,但是不代表就没有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任务了,我记得英国和东德每年都会从咱们国家大量进口午餐肉罐头。如今咱们有了一条午餐肉罐头生产线,正应该好好利用起来,主动跟进出口公司联络,申请出口订单。”
“至于原材料的问题,一靠上级划拨猪肉,二则可以靠咱们自己建设生产基地。”叶满枝严肃道,“我近期研究了几个罐头出口大厂的资料,几乎没有哪个厂是没有原料基地的!但咱们第一食品厂就没有!无论是蔬果,还是猪肉,咱们厂全靠与公社签订承包合同。这种方式确实有一定优势,方便,不用咱们费心打理,可是公社对果园的管理比较粗放,没有相关专家对果树养护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全靠社员凭直觉凭经验。一旦遇到今年早樱桃这种情况,会给咱们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危机。”
“所以,我建议厂里考虑在城郊寻找合适的土地,发展咱们自己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同时可以趁此机会,让停工的职工,暂时去原料基地参加劳动。”
鹿子草 作品
149 第 14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