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54 第 154 章

    第154章


    牛恩久能在厂里搞一言堂, 除了那所谓的威信,主要是因为有人肯听话。


    厂里很多科室和车间的负责人,都是被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这些人是牛厂长的亲信, 得到了厂长的充分信任和放权,当然也能将厂长的意图贯彻下去。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样确实提高了厂里的工作效率, 让食品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扩大规模。


    但凡事有利有弊, 牛恩久这种工作作风, 必然会让一部分人感到憋屈。


    比如,铤而走险倒卖国有资产的何大力, 又比如其他副厂长。


    所以, 当叶满枝提出在厂里试行《鞍钢宪法》的时候, 并没有遭到其他副厂长的强烈反对。


    陈谦甚至还明确表示了支持。


    一场2.27大火案, 让他这个分管生产的副厂长被上级连罚三次。


    要是再闹出一次重大事故,他就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了!


    《鞍钢宪法》未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最起码能给牛恩久的一言堂打点折扣。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叶满枝刚在厂里站稳脚跟, 并不想与牛恩久撕破脸, 所以在介绍《鞍钢宪法》的时候, 她没在工人参加管理的事情上说太多, 只道:“我最近去罐头车间比较勤, 不少工人向我反应, 厂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


    “前几天二车间那边有一盏电灯坏了,需要重新安装。但是从申请到安装, 居然要经过十四道手续!安装一个灯泡,不但需要车间主任签字,需要后勤签字, 还需要我这个包干副厂长签字,需要分管设备的蒋厂长签字,最后还需要牛厂长签字。”


    “不但车间工人跑断腿,厂领导也无法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至少要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各种申请签字。我以前是给夏厅当秘书的,来了咱们厂以后,每天要签的字,比夏厅还多呢!”


    “安装个电灯而已,其实让车间保养员申请,由车间主任签字,然后去后勤申请新电灯就差不多了。其他流程完全可以简化,提高咱们的工作效率。”


    王士虎附和道:“有些流程确实可以简化一下,像那个事假条,病假条什么的,要么统一交给包干副厂长,要么统一交给生产副厂长,没必要让两个副厂长同时在单子上签字。”


    他最近忙着为几款糕点申请市优评奖,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回来还得给一大摞单据签字,搞得他苦不堪言。


    副厂长们一个个大倒苦水,口中说的是规章制度不合理,其实都在从侧面支持推行《鞍钢宪法》。


    牛恩久吹着水杯里的茶叶,心里清楚副厂长们的用意。


    他沉吟片刻说:“《鞍钢宪法》在咱们厂里试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当时的落地情况不理想。有些工人反应,大家不会管理工厂,而且参与管理耽误了生产。当时有个老工人还说过,‘让我们工人管理工厂,那还要厂长和干部干啥?’哈哈。”


    叶满枝笑道:“刚开始实行《鞍钢宪法》的时候,质疑的声音肯定很多。但是《鞍钢宪法》在咱们省里已经推行三年了,据我所知在很多工厂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咱们厂不妨效仿一下。”


    “……”


    几位副厂长都等着牛恩久的答复,同时也在心里感叹,叶副厂长真会把握时机。


    《鞍钢宪法》是由主席同志主张推行的。


    食品厂第一次推行不成功,还可以推脱说没经验。


    如今全省那么多成功经验在面前摆着,老牛又刚背了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现在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推行《鞍钢宪法》?


    牛恩久确实找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


    但他不拒绝,不意味着这件事可以顺利执行。


    不是还有个拖字诀嘛。


    “叶厂长的提议确实比较有价值,不过咱们厂里最近人心惶惶,很多工人无法安心生产,有的车间已经耽误了生产进度。等到生产进度赶上来以后,咱们再从长计议吧。”


    陈谦说:“大面积推行新政策,工人们乱糟糟的确实容易耽误生产进度,要不然咱们先找一两个车间当试点,尝试着推行一下?”


    叶满枝接话说:“可以考虑用我包干的糖果车间和罐头车间当试点,目前这两个车间的生产进度都很正常,罐头车间虽然设备不够,但工人们三班倒,并没耽误生产。”


    这两个车间的工人,占了全厂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可以先用这两个车间撕开一个口子。


    牛恩久皱眉想了想,他刚背上的处分确实比较麻烦,执意拒绝推行《鞍钢宪法》对他弊大于利。


    “那就先在刚恢复生产的两个罐头车间内试点推行一下吧。”


    *


    以防夜长梦多,叶满枝去第二啤酒厂实地取经以后,没两天就先在两个车间里推行了《鞍钢宪法》。


    “叶厂长,这么大个工厂,让我们咋管啊?”有个老工人说,“我可不会管!”


    叶满枝坐在破桌子搭成的临时主席台上,笑着问:“李师傅,要是给你两把车间大门的钥匙,你能管好吗?”


    “钥匙有啥不能管好的,我拴在裤腰带上就行。”


    叶满枝又说:“给你五百个罐头瓶子,让你管好这五百个瓶子,你能管好吗?”


    “能啊,就数数呗,数清楚就行。”


    叶满枝笑道:“你这不是会管嘛,咋还说自己管不好呢?”


    李师傅无语道:“管钥匙和瓶子,跟管厂子能一样嘛?”


    “厂子不就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嘛,你以为我这个副厂长每天都管啥?我管的就是一件件小事呀!”叶满枝敲了敲话筒,对几个车间的工人说,“推行《鞍钢宪法》的机会十分难得,是我竭力为咱们罐头车间和糖果车间争取来的机会。工人阶级是工厂的主人翁,让大家参加管理,不是正好证明咱们工人当家做主了吗?”


    “叶厂长,全厂这么多人,每人都参加管理,那不就乱套了嘛。前几年搞过一次,乱得很!”


    叶满枝颔首说:“崔大姐说得对,几千人管一件事,确实容易乱套。但如果每人只管一两件事,那就乱不了!”


    “咱们先拿罐头车间举个例子,咱们车间的生产规模大,步骤多,内容杂,只靠车间主任和工长班长,其实很难不错眼地管理到每个生产环节。这就需要咱们车间的所有工人都参与进来,进行管理。”


    “我这几天去滨江第二啤酒厂进行了调研,生产啤酒与生产罐头的步骤差不多。啤酒厂那边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每个班次内部,又进行了分组。比如白班五十人,那么就将这一班的五十人,分成五个生产小组,每组有十个组员。组员们分工负责,把小组的生产、技术、经济,全面管理起来。到时候会根据大家的特长和具体条件,让大家管理诸如考勤、记录、计划、质量、设备、工具、劳保用品等工作,每人管理一项,到时候大家就都能管理工厂了。”


    李师傅问:“就让我管一件事啊?”


    “对,管理工厂并不难,咱们每人管一件事,对一件事负责。通过这一件事,就能看出大家是否适合做管理工作了。有那管理能力特别强的同志,还将有机会被厂里培养为后备干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分管工作!”


    工人之间顿时哗然一片。


    从工人编变成干部编,那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车间里有些“上进”的人,走了好几年关系,都转不成干部编。


    “叶厂长,我们管理工厂以后,真有机会变成干部啊?”


    “当然了,”叶满枝语气肯定道,“管理能力强的同志,会成为厂里培养的后备干部,啥叫后备干部?就是厂里一旦有了干部空缺,会根据大家的能力和条件,优先考虑咱们后备干部!”


    台下聚集着好几百名工人,有人吃她这一套,当然也有人不以为意。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老工人说:“花样倒是挺多的,就是不知道那个什么宪法管不管用。要是屁用没有,那不是白折腾嘛!”


    坐在他旁边的工友,在他脚上踢了一下,提醒他别乱说话。


    “王师傅的顾虑,应该也是咱们在场大多数同志的顾虑,这《鞍钢宪法》到底好不好使啊?”叶满枝笑道,“罐头车间有个一直解决不掉的隐患,就是罐头瓶子的损耗无法控制,导致所有人都对罐头瓶子的数量含糊不清,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这回咱们推行《鞍钢宪法》,正是解决这个隐患的好时机,时间不用太久,先等一个礼拜吧,到时候咱们再来看看效果!”


    *


    叶满枝给车间工人们开完大会,又拉着车间主任和工长班长们开小会。


    目的就是让各车间尽快给工人们分工,让大家参与到工厂管理中来。


    她在这边搞得热火朝天,另外几位厂长也一直关注着罐头车间的动静。


    陈谦去办公室找她几次都扑了空,后来直接去车间里向她打听试点的情况。


    叶满枝信心满满地说:“好得很呀!工人们都特别有干劲儿,让大家当家做主,谁能不乐意呀!我们昨天已经全部完成分组了,今天正式分管各自的工作。只一天的时间就看出了效果!”


    “这么快?”陈谦不信。


    “当然了!”叶满枝往洗瓶工那边一指,“知道那边有多少个罐头瓶子嘛?今早几个小组的分管工人数清楚了,一共4821个。你再看那个杀菌锅,够干净吧?这是分管工人擦出来的!”


    陈谦:“……”


    效果够立竿见影的。


    叶满枝撺掇道:“陈厂长,你也跟厂里申请一下,让你包干的车间也推行《鞍钢宪法》吧。”


    因为上级的处罚决定,最近陈谦跟牛恩久的关系有点微妙。


    陈谦这个生产副厂长的权利并没有外人以为的那么大,但是出了事故以后,他却是第一个被推出去背锅的。


    尽管牛恩久已经私下安抚陈谦好几次了,但陈谦心里真能没疙瘩嘛?


    叶满枝在班子里势单力薄,提议能否被采纳,全看牛恩久的心情。要是有机会的话,她还是想找人抱团取暖的。


    陈谦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试点有一个就行了,”陈谦说,“我先在罐头车间这边取取经,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往其他车间推行。”


    叶满枝爽快道:“行,你随便取经,反正你是生产副厂长,这些车间都归你管,你多往这边跑跑,也帮大家提提意见吧。”


    她看了眼手表,问:“陈厂长,你一会儿不着急下班吧?”


    “嗯。”


    “那你帮我在车间盯一会儿,今晚我值班,但我爱人出差了,我得先去幼儿园把孩子接回来。”


    “那你快去吧。”


    叶满枝将一摊子工作交给陈谦帮忙盯着,她则快速乘车回了军事学院。


    儿童节的试飞结束以后没几天,吴峥嵘就带着新成果去上海出差了。


    这两天家里又只剩她们娘俩。


    其他时间还好说,但是轮到她在厂里值夜班的时候,吴玉琢的托管就成了问题。


    叶满枝原本想把她托付给隔壁的振芳嫂子,让她跟伊伊挤一宿。


    但吴玉琢这娃主意太正了,白天在哪玩都行,晚上必须回家跟父母或太爷太奶、姥姥姥爷在一起。


    叶满枝匆匆赶去幼儿园,接粘人精放学,然后又带着她回了厂里值班。


    “妈妈单位的床可没有家里舒服,你要跟着我就得将就将就了。”


    吴玉琢连连点头。


    她下了汽车就瞪着大眼睛到处看热闹,发现食品厂门口的糖水站以后,赶紧拉住妈妈,问:“那里是不是有桃子水?”


    “嗯,今天应该已经卖完了。”


    随着樱桃下市,樱桃罐头也停产了。


    如今正是桃子和西红柿大批上市的季节,罐头车间正在生产的是黄桃罐头和番茄罐头。


    糖水站里的糖水也变成了桃子糖水。


    无论是樱桃水,还是桃子水,都是抢手货,每天下班一小时内就能售罄。


    叶满枝买了根五分钱的小豆冰棍儿,然后就带着闺女进厂里值班了。


    她每次值班都要将所有车间巡视一遍,今天也不例外。


    吴玉琢跟着妈妈穿梭在一排排厂房之间,没多久就走得脚酸了。


    “妈妈,你单位比咱们大院儿还大呢!”吴玉琢咬着冰棍杆提议,“你可以买一辆自行车,骑着车值班。”


    “你倒是挺会安排的!”


    见她确实走不动了,叶满枝没再继续溜达,带她去了最近的罐头车间,让陈谦下班了。


    夏季是生产罐头的旺季,所有工人三班倒。


    叶满枝带着孩子过去时,厂房前的空地上刚卸了两车黄桃,几百号工人坐在地上一起削桃子皮。


    那场面还是相当壮观的。


    土包子吴玉琢情不自禁“哇”了一声。


    叶满枝心说,工人确实挺多的,孩子哇一下没啥。


    吴玉琢却紧接着说:“好多桃子啊!”


    “……”


    叶满枝从口袋里翻出口罩带上,然后带着孩子挤进人堆,一边削桃子皮,一边跟大家聊天。


    “陈大姐,要削这么多桃子,咱现在人手够吗?”


    “肯定不够啊,每年都要从外面请临时工,去年请了三百多人呢!”陈大姐说,“今年的桃子比去年还多,哪怕把工地上那些职工全都喊过来干活,也至少要请280人。”


    另一个女工对叶满枝说:“叶厂长,今年招人的时候,厂里可得管一管了,原来一车间的李主任把他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全弄来厂里工作了,这影响多不好啊!”


    大家敢将李主任提溜出来,是因为李主任已经因为2.27大火案被追责免职了。


    事实上,食品厂每年都要招聘大量临时工,应付罐头生产旺季。


    往厂里塞亲戚的,可不只李主任一个。


    这种事,其他车间主任、工长、班长也没少干。


    工人们没少在背后嘀咕。


    叶满枝按住闺女刚抓完桃子,又想去挠脸的手,扭头问:“往年的临时工领的是计件工资还是固定工资?”


    “都是计件的,干多少领多少工资,赶上生产旺季,赚两三个月的钱就走了。”


    “往年的家属很多吗?”


    “反正不算少。”


    叶满枝笑道:“其实我还挺支持厂里请家属来干活的,大家想想,请家属来帮工,至少是知根知底的。一旦这人的工作出了问题,可以追究到介绍他进厂的正式职工身上。这样能让临时工在帮工的时候有所忌惮,别影响家属在厂里的工作。”


    周围几人纷纷点头,“叶厂长这话也有道理。”


    叶满枝说:“大家提到的这一点挺好的,其实可以跟人事科的同志提个建议。每天让上百名陌生临时工进厂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后需要招临时工的时候,应该优先安排家属工。大家的亲戚里要是有想来当临时工的,可以跟厂里报名。”


    闻言,工人们立即沸腾了。


    不用走后门就能光明正大地让家属进厂赚外快,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要知道,以前的家属工也不少,但都是被小领导们偷偷摸摸塞进来的。


    这种好事啥时候能轮到普通工人头上啊?


    “那我给我闺女报个名,我闺女干活比我还利索呢,”陈大姐指了指面前的大盆,“她每天至少能削三盆桃子。”


    一个月下来,少说能赚十几块!


    叶满枝一面削桃子,一面笑着提醒:“大家可得推荐靠谱的人选啊,万一家属工在厂里惹了乱子,那受牵连的可是推荐人。”


    吴玉琢蹲在旁边听妈妈跟阿姨们聊天,自己也剥好了两个桃子。


    她没有小刀,是用手指头一点点剥的。


    吴玉琢挠挠脸,凑过去小声问:“妈妈,我剥两个桃子,能得多少钱?”


    “……”叶满枝望向面前的小童工,狠狠心说,“你要是能剥30个桃子,可以给你五分钱。”


    吴玉琢快速计算了一下,“那我再剥四个,一共剥六个,妈妈你给我一分钱就行。”


    一分钱能买一根盐水冰呢!


    叶满枝答应给她一分钱,然后按住她又去抓痒的手。


    “桃子上的毛毛没洗干净。”吴玉琢歪着脑袋,用肩膀去蹭刺挠的脸蛋。


    “洗桃子的池子不够用了,咱坚持坚持。”陈大姐拿了手绢给她擦脸,感叹道,“当初还不如听杜涛的话,搞个浮洗车间呢,要是有个浮洗车间,咱也不至于整天去挤那两个池子。”


    “算了吧,幸亏当时没建车间,要是真建成了,肯定也是被烧掉的下场。”


    “哈哈,说得也是。”


    叶满枝问:“那当时为啥不建这个浮洗车间?”


    “太占地方了,”陈大姐说,“杜涛要搞个三百多平米的浮洗车间,他就是个普通工人,平时虽然有点小发明,但他不是技术员工程师啥的,领导肯定不能听他的呀。”


    “那你们没找专家论证一下?”


    “大家都忙着生产,谁有空论证这个。工人们其实都挺想要个浮洗车间的,多方便呀,但车间主任不信任杜涛那两下子,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叶满枝了然颔首,记下了杜涛的名字。


    只让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是不行的,还需要在“一改”和“三结合”上做点文章,才能在全厂范围内推行《鞍钢宪法》。


    ……


    叶满枝带着孩子在值班室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实在懒得坐车送她去幼儿园,干脆就将人送去吴家老宅,让吴玉琢跟着太爷爷学习,明目张胆旷课一天……


    对于这个决定,无论是吴玉琢本人,还是吴家老两口,都很满意。


    叶满枝偷偷想念了一下每天接送孩子的吴峥嵘,然后在心里给自己找好开脱的理由。


    她上午还得去工业厅开会,要是送孩子回去上幼儿园,那她开会不就迟到了嘛!


    于是,她将孩子交给老两口,自己没啥心理负担地去工业厅开会了。


    会议九点半开始,叶满枝九点就溜达到了工业厅门口。


    工业厅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她到门口的时候,除了匆匆赶着上班的省厅干部,只有陈特冶在门口站岗。


    “陈科长,你调来省厅工作啦?”叶满枝笑着问,“咋来这么早呢?”


    “什么呀,我过来办事的!”陈特冶一脸警惕地问,“你怎么也来这么早?”


    叶满枝闻言一愣,心说这陈铁吃错药啦?


    他俩好歹是老同学,见了面咋跟见到阶级敌人似的?


    叶满枝目光快速从他身上掠过,然后不经意似的瞟向他手上拿着的文件。


    仗着眼神好使,她一眼就抓住了上面的关键信息,“日本汽水”和“申请表”。


    国内的汽水已经能实现自给了。


    国家的外汇储备有限,从外面进口的东西,大多是各关键领域正紧缺的设备,绝不可能从日本进口汽水这种东西。


    心念电转间,叶满枝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她神色如常,笑着问:“陈科长,你也是来问那个日本汽水生产线的呀?哎呀,我们食品厂虽然是由省厅直管的,但厂房好歹是建在滨江市内的,税收啥的也算在滨江市的财政上。关于这条汽水生产线,市工业局其实可以跟我们食品厂合作一下嘛!”


    陈特冶在滨江市工业局工作,能让他一大清早就颠颠儿跑来省厅申请的生产线,十有八九是免费的!


    第一食品厂没有汽水业务,从没生产过汽水,但之前也没生产过糕点、面包和酱菜呀!


    现在还不是啥啥都有了!


    他们目前什么也不缺,就是缺点钱,要是真的有免费设备可以拿,那她当然要争取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