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61 第 161 章

    第161章


    叶满枝表现得像个莽撞的小年轻, 但罗健民似乎并没受她那番话的影响,仍然笑呵呵地请她进入厂区参观。


    在全国“学上海,赶上海”的热潮下, 义民食品二厂每月都要接待不少参观学习的外地同志。


    作为国营大厂的厂长,罗健民工作繁忙, 不可能亲自招待每位客人, 一般都是由几位副厂长轮流接待的。


    他今天能出面招待叶副厂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做给市工业局看的。


    罗健民并没把滨江第一食品厂的竞争放在心上, 别管他们蹦得多欢,都是搞七捻三, 对义民二厂构不成威胁。


    所以, 与叶满枝客套了几句, 不待对方深聊那条生产线, 他便将人交给了同为女性的汤副厂长。


    让汤厂长带她去车间参观。


    “叶厂长,这是我们罐头车间的新产品。”汤厂长将一个还没贴标的罐头瓶子递过去。


    叶满枝接过瓶子仔细看了看, 笑着说:“这应该是南方特产吧?在我们那边没见过这个。”


    她早有心理准备, 事情不会完全按照她的剧本走。


    被罗健民推给了副厂长, 她就安安心心跟着人家参观, 学点先进经验回去。


    汤厂长说:“这是用江浙两省的特产百合, 做成的糖水百合罐头, 有甜味, 还有百合特有的微微清苦味, 很适合夏天食用。除了糖水百合,我们还研发了百合羹和百合浆, 都是最近的新产品。”


    叶满枝笑问:“咱们厂最近好像出了好几款新品?我前几天还在南京路上的中百一店,见过义民二厂生产的炒三丝罐头和茄汁莱豆猪肉罐头。”


    “对,我们正在想办法, 将地方特色菜做成罐头食品,增加产品花色。”


    叶满枝将罐头瓶放回原处,冲好奇望过来的女工点点头,笑着说:“还得是上海的大厂呀,一直推陈出新,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汤厂长谦虚道:“大家学习上海,我们也要拿出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


    叶满枝再次表现出心无城府的样子,口无遮拦道:“标杆真是不好当,不但要敞开大门让人学习,还得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防真被人赶上。我前天还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说是你们市里为了应对‘学上海、赶上海’的新形势,要求本地各大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让企业更上一层楼。”


    “汤厂长,”叶满枝小声打听八卦,“我听说在今年的对口评比中,梅林食品厂输给南京罐头食品厂了?”


    梅林和义民对外都是上海的食品厂,可是因为业务重合度高,在本市内部也是经常被人拿来比较的。


    听她问起梅林的情况,汤副厂长便笑道:“不算输,那只是上半年的评比,而且梅林厂在二十五个指标中有十五个领先。南京厂只在劳动生产率、原料材料消耗几个方面的主要指标上,超过了梅林厂。尤其是次品率,梅林厂的十万罐成品中平均有四罐次品,但南京厂只有三罐,以一罐的优势领先了。”


    叶满枝感叹了一番上海南京都很先进,便不再说什么。


    跟着汤厂长继续在厂区里参观。


    中午还在人家食堂里混了一顿午饭。


    *


    汤厂长并没陪叶满枝吃午饭,请了另两位副厂长作陪,她便返回厂部,径直去了罗健民的办公室。


    “怎么样?她又跟你提那条进口生产线了吗?”罗健民问。


    “没有,但是我带她去参观生产番茄沙司的车间时,她在里面逗留了很长时间,而且问了不少问题。”


    “哼,看来他们还真是冲着咱们的番茄沙司生产线来的。”


    罗健民从不小看任何人。


    叶满枝是年轻漂亮的女同志,但是能坐到国营大厂副厂长的位置上,绝不会是因为年轻漂亮,也绝不可能是泛泛之辈。


    最起码不会是脸皮薄,易冲动的人。


    他接到孙玉书电话的时候,就对突然冒出来的滨江第一食品厂心存疑虑了。


    据说滨江刚得到一条轻工业部的汽水生产线,那么按照常理,无论是省工业厅的领导,还是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长,都应该清楚他们根本不可能再从轻工业部拿到一条番茄沙司生产线。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不但被省工业厅批了申请,还由厂长亲自去北京提交,大张旗鼓地在部委门口站岗。


    连上海这边都听说他的光荣事迹了。


    部领导难道真的会因为同情滨江厂的遭遇,给他们划拨第二条生产线?


    罗健民在心里摇摇头,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昨天接到电话以后,就一直在揣摩滨江厂的用意,还跟其他厂领导开会讨论过。


    但大家对这个突然杀出的程咬金,都没什么头绪。


    有人还玩笑说那个牛厂长发昏了。


    直到今早在厂门口接到来参观的叶满枝,罗健民终于发现了这件事最大的蹊跷——


    滨江厂的厂长在北京站岗,而副厂长却来上海参观学习了!


    他们要是真的重视那条匈牙利生产线,难道不应该劲往一处使,要么留在滨江支应,要么去北京努力吗?


    而叶满枝不但来了上海,还应邀来了竞争对手的厂里参观。


    再结合叶满枝那番唱念作打,声称老生产线只有转给外省市才能拿到新生产线,这让罗健民合理怀疑,滨江第一食品厂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滨江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什么匈牙利生产线,而是他们义民食品二厂的老生产线!


    顺着这个结论倒推,那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为什么明知没用,省工业厅还是批了申请,厂长还是亲自跑去北京站岗!


    汤副厂长与叶满枝相处了一上午,对这个年轻女厂长的印象还不错。


    她不太确定地问:“滨江有没有可能是想低价购入咱们的老生产线?”


    罗健民差点被气笑了,“他们半年前刚发生火灾,重建肯定要花不少钱。我要是滨江厂的厂长,一定是一分钱也不想花的。花钞票从上海买老设备回去,还得搭上运输和安装的费用,那还不如在他们当地购买全新的设备。滨江的重工业相当发达,这样的设备可以定制。”


    这突然杀出的程咬金,一定是为搨便宜而来的!


    他们不去同样是竞争对手的江苏和广西,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去,而是那两地都没有番茄沙司生产线。


    他们去了也占不到便宜!


    罗健民挥挥手说:“滨江第一食品厂根本就申请不到匈牙利生产线,他们属于趁乱搨便宜的投机分子,不用理会他们了!等那个叶副厂长吃了午饭,就送她离开吧!”


    他们厂的便宜可不是好占的!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厂办主任却敲门进来汇报道:“厂长,滨江厂的叶厂长已经用完午饭了,她问是否方便来你办公室里喝杯茶。”


    罗健民从沙发上起身,在原地拧眉沉思许久。


    他还真挺想听听这个叶副厂长能说出什么高见来,点头说:“来者是客,既然叶厂长想喝茶,那咱们就拿出好茶招待一下。”


    ……


    叶满枝被人引进来时,厂长办公室里只有罗健民一人。


    茶几上摆着茶壶和两个茶杯。


    罗健民还是那副得体的派头,笑着与她握手,请她入座。


    叶满枝喝了口茶,客套道:“这次来咱们义民二厂参观,确实受益匪浅,难怪全国各大单位都要来上海学习呢!”


    “叶厂长,明人不说暗话,”罗健民看了眼手表说,“你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咱们抓紧时间说正事吧。”


    叶满枝暗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罗健民与汤厂长先后不见踪影以后,她就怀疑自己演技不到家,也许被人家看出了什么。


    不过,被拆穿也有被拆穿的打法。


    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她跟老牛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要是空手回去,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叶满枝放下茶杯说:“罗厂长,义民二厂与我们滨江厂的处境差不多,咱们两家其实是可以合作共赢的。”


    “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得利,”罗健民呵呵笑道,“叶厂长,你们是为了我们的生产线而来吧?让滨江厂白拿走一条生产线,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的话不中听,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滨江厂与我们另外三家工厂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你们几乎没什么准备,仓促上马这个项目,部里不可能同意你们的申请。”


    既然滨江厂没有威胁,那么义民二厂也就没有必要送出去一条生产线,以求对方退出竞争。


    叶满枝和和气气地说:“罗厂长,咱们今天刚见面的时候,我就提过了,如果还留着老生产线,那义民二厂从轻工业部拿到那条进口生产线的概率其实挺低的……”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罗健民说,“我们可以将生产线低价卖给其他工厂,滨江厂如果愿意出钱买,咱们也可以商量。”


    白送绝不可能!


    涵养很好的罗厂长在心里轻哼,滨江厂的脸皮可真厚啊!


    叶满枝唇边带笑,尽量不让对方生出抵触情绪,轻言细语道:“罗厂长,假设我们滨江不参与竞争,也假设贵厂将老设备卖给外省市的单位了。你们与江苏、广西的企业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可是,即便如此,你们就一定能拿到这条匈牙利进口生产线吗?我觉得不一定。咱们不妨分析一下,你们三家各自的优势。”


    罗健民端着茶杯腹诽,这位叶厂长可真是“热心肠”。


    热心肠的叶厂长分析道:“轻工业部一直在三个省市之间犹豫不决,一定是因为大家各有优势。政治上的考量,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咱们只从经济层面分析一下吧。”


    “咱们义民二厂的优势很明显,老牌食品厂,牌子响亮,工人素质高,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港可以直接出口。”


    “但是,国内生产的大多数番茄沙司,都是用于出口的。咱们国人会认本土名牌,国际友人却未必。所有出口商品都印着国家食品出口公司监制的标识,由总公司监制的产品,质量都是过硬的,名牌效应的作用微乎其微。”


    “对于咱们义民二厂来说,除了名牌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其他条件都是可以被别人取代的。”


    “广西有北海港,产品出口同样很方便,而且人家的番茄种植条件非常优越,一年可以达到两到三熟,很适合大面积种植,可以规模化生产,原料供应的优势相当明显。”


    “而江苏那家南京罐头厂的工人素质也很高,在今年上半年的对口评比中,人家有十项指标胜过了梅林厂。梅林厂与咱们义民二厂的实力不分伯仲,让南京厂与义民二厂比较的话,南京厂也未必会输吧?”


    叶满枝笑道:“罗厂长,义民二厂确实有优势,但并不是压倒性的优势,并不足以让轻工业部忽视其他厂的有利条件,毅然将这条生产线交给你们吧?”


    罗健民已经为这个项目筹备两三个月了,各自的优势劣势,厂里早就分析盘算了数次。


    这些情况他都了解。


    可是,哪怕拿不到那条生产线,他也不想让滨江厂占便宜!


    现有的这条番茄沙司生产线,当初也是他们费了不少力气购入的。


    凭什么让滨江吃现成的?


    罗健民借着喝茶的掩饰,瞥一眼对面那张如花的笑脸。


    叶厂长年轻漂亮的面容,在他眼里可以说是面目可憎了!


    他再开口时,不禁带出些轻嘲:“哦,其他都不行,只有将我们的老生产线给了滨江厂,轻工业部才会考虑我们,一定将进口生产线交给我们?”


    叶满枝说:“不绝对,但可以给义民二厂增加一些砝码。我们滨江第一食品厂担负着省内一大半的罐头生产任务,自从经历了火灾以后,省里和食品进出口总公司都很关心我们的重建工作。”


    “这次我们厂向轻工业部递交了申请,牛厂长跟部领导阐明了厂里面临的困难,如今连轻工业部都了解我们的难处了。”


    “罗厂长,如果咱们两家结成对子,共同向轻工业部递交申请,那么部里的一条匈牙利生产线,就可以解决两家工厂的难题。不但能让我们滨江厂尽快恢复生产,还能让义民二厂扩大番茄沙司的生产规模。这样做有经济效益,也有政治意义。”


    “我们省里近半年一直在大力宣扬学习人民解放军,不但要学解放军团结的作风,还要发挥‘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的共产主义风格,也要发扬‘一人有事,万人帮助,一处困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协作精神。”


    “罗厂长,义民二厂在我们滨江厂遭受重创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赠送给我们一套生产设备,不但是上海对其他地区的传帮带,也是‘一处困难,八方支援’,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典型。”


    罗健民:“……”


    怎么突然就唱起高调了?


    他在心里考虑着叶满枝的提议。


    思量许久后仍然摇头说:“叶厂长,你说的这件事啊,大概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行呢?”叶满枝又给他吃一颗定心丸,“罗厂长,咱们合作的前提是,轻工业部会将那条匈牙利进口生产线分给义民二厂,如果义民二厂最终没有拿到新的生产线,那么咱们刚刚提到的所有条件都是不成立的,我们从义民二厂拿不走任何东西。”


    她觉得以目前这些条件,罗健民其实已经动心了。


    罗健民心里确实有一点动摇。


    他并不知道滨江厂的一系列行动都是叶满枝推动的。


    只通过这次谈话,他就看得出来,这位叶副厂长不是一般的年轻女同志。


    能被派来上海,与远在北京的厂长打配合,至少说明叶满枝是个聪明人,能力是受到厂长认可的。


    罗健民踯躅一阵后,向门口望了一眼,降低音量说:“这间办公室里只有你我二人,我可以开诚布公地跟你讲两句,但是有些话出了这间办公室,我是不认的。”


    叶满枝点头表示同意。


    罗健民小声说:“当初采购这条番茄沙司生产线的时候,市财政出了大半的资金,我们厂里要是想处理这条生产线,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卖给其他工厂,收回资金,二是由市里调拨给上海本地的其他工厂使用。”


    他的音量更低,声若蚊蝇一般悄声道:“学习人民解放军这个主意确实很好,很有代表性,但是……”


    罗健民心里对这位刚见过一面的叶厂长还是有所保留的,并没有将心里话和盘托出。


    但是,响鼓不用重锤,叶满枝只听前半截,便基本领会他的未尽之语了。


    这个主意有代表性,很典型,可是,不足以让人家市里为之付出一条生产线。


    毕竟学习人民解放军的例子多得是,不差这一个。


    罗健民喝了口茶,恢复正常音量说:“叶厂长,要是真的将我们的生产线给了滨江,我作为厂长,不好跟市里交代呀。”


    叶满枝若有所思地颔首。


    罗厂长有顾虑是必然的。


    易地而处,她也不舍得将这样一条生产线免费交给外人。


    “罗厂长,要不这样吧,”叶满枝提议道,“我们也不白拿义民二厂的设备,我们可以出点东西跟贵厂交换生产线。”


    罗健民来了些兴趣,问:“叶厂长准备用什么跟我们换?”


    “你应该听说过,我们滨江第一食品厂的产品名录里,有一款产品是美味黄瓜,其实就是苏联人喜欢吃的酸黄瓜。我们厂的酸黄瓜配方是从苏联专家那里得到的,口味非常正宗,与苏联人自己生产的无异。尽管这两年没有苏联的出口订单了,但是东德和法国的订单也不少,在咱们国内的市场也非常受欢迎。我们愿意用酸黄瓜的配方,与贵厂交换这条生产线。”


    罗健民:“……”


    开什么玩笑!


    谁会用生产线,交换一个酸黄瓜配方?


    叶满枝也知道这样的交换是不对等的。


    而且这个配方在滨江本地也不是什么秘密。


    滨江有不少苏联侨民和侨民后代,许多人在自己家里就能制作酸黄瓜。


    可是,罗健民只是需要找到一个借口,给市里一个交代!


    这样一来,滨江厂就不是白拿设备了。


    双方合作共同向轻工业部提交申请,不但能解决两个厂的困境,义民二厂还占着“一处困难,八方支援”的大义。


    为了答谢对方,滨江第一食品厂拿出酸黄瓜罐头的配方。


    双方有来有往。


    这不是挺好的嘛!


    至于这配方具体有多少价值,那就见仁见智了。


    只要义民二厂开始生产酸黄瓜,那它就是价值千金的!


    叶满枝往他神情难辨的脸上扫了一眼,坐在沙发上叹了口气。


    她算是看出来了,罗健民其实是动心的,毕竟能增加他们取得匈牙利生产线的砝码。


    但是这些条件加在一起,还不足以让他跟滨江厂站在一起,挖市里的墙角。


    “罗厂长,咱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我接下来要说的话,有些交浅言深了。但是,就像你说的,这间办公室里只有咱俩,我也开诚布公地跟你说几句心里话,出了这间办公室,我也是不认的……”


    罗健民笑了笑,颇感兴趣地问:“叶厂长想跟我说什么?”


    “虽是初次打交道,但是看得出来,”叶满枝先给对方戴高帽,“罗厂长非常睿智,我那点小把戏,只用一个照面就被你看穿了。”


    “呵呵。”


    戳穿对方的障眼法,罗健民心里确实是有些许得意的。


    “我也能看得出来,罗厂长是个一心为公,一心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好厂长。但是,”叶满枝又是一声叹息,“罗厂长,我觉得在当厂长这件事上,你得跟我们厂的牛厂长学一学。”


    她在心里默默对远在北京的老牛厂长说了声抱歉,继续道:“咱们都是同行,虽然距离远了一些,但是你大概听说过我们滨江厂的事迹。我们厂以前只生产罐头,后来逐渐扩大规模,糕点、面包、酱菜、糖果等等,产品种类多达三百多种,职工人数超过两千人。”


    “滨江厂的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是时代造就的,大越进那几年,我们省里要将一些小厂进行合并,算是因势利导。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牛厂长主动争取的结果。”


    “省里要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可以让罐头厂合并糕点厂,当然也可以由糕点厂合并罐头厂。如果不是牛厂长主动出击,尽力争取,我们现在可能就不是第一食品厂,而是第一糕点厂或是第一糖果厂了。不想被人合并,就要让自己变强。”


    毕竟你在自己厂里可以当厂长,并入他厂以后,就只能当个副厂长了。


    罗健民认真倾听,但是一时没弄清她说这些话的用意。


    “罗厂长,咱们距离远了些,可是有些消息还是能透出风声的,”叶满枝压低声音问,“梅林罐头厂是上海食品的一面旗帜,你们市里一直想让梅林做大做强。有这么回事吧?”


    “嗯。”罗健民点点头。


    “我前两年就听说过,市里曾有人提议,将你们义民食品二厂的罐头设备和人员,并入到梅林食品厂。”


    罗健民不动声色道:“只是传闻而已,这个传闻传了几年,不是一直没有实施嘛。”


    “呵呵,以前没动作,是因为你们各自都发展得很好。可是最近全国都在‘学上海,赶上海’,不说别人,南京罐头食品厂已经在今年上半年,赶超梅林10项指标了。尽管从总体指标来看,还是梅林占优势。可是,标杆不好当呀,若想不被人超越,除了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企业规模也是很有必要的。保不齐市里什么时候又会动了合并你们两厂的心思。”


    “罗厂长,我知道你是一心为公,凡事替市里和工厂考虑的,但是除了公事,你也要为自己的处境考虑考虑,如果真的并入梅林厂,咱们义民二厂的领导层何去何从?”


    市里的利益与厂里的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并不是始终一致的。


    “与我们滨江厂合作,共同申请生产线,能提高义民二厂得到生产线的概率。只要这条生产线到位,义民二厂的生产规模立即翻倍。这么大的厂,即使想合并也要想想由谁合并谁。”


    叶满枝再次在心里对老牛说了声抱歉,小声说:“罗厂长,我这话算是交浅言深了,但是你确实应该跟我们牛厂长学一学,为自己的处境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