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355章:杜鹃缺水了

辘---

车轮碾压煤渣,缓缓向西驶去,房屋、农田、大树等,尽数往后退去。

不一会儿,二人进入镇集地界,两旁的门店,正开门做着生意。

很快,二人于一‘+’字路口,往南一拐,骑了一小段距离后,来到了花店展棚区旁。

咚---

沈青跳下脚蹬,向西边望去。

与夏秋两季相比,展棚区多了很多空位,只摆了一些耐寒、四季常青的花卉。

季雪掏出钥匙,打开店门,拉开挂在里墙上的帘子,露出一扇木门。

将木门推开后,能瞧见一个带窗户、十来平方米的空间,一半,是厨房和厕所,一半,是楼梯。

楼梯下方,摆满了花盆、玻璃瓶、成袋花肥等,杂物虽多,但摞得很整齐。

二人踩着台阶,来到了二楼。

房屋布局是东西向的,中间是客厅,东西各有一间卧室。

客厅,充当了仓库,除了花卉外,还摆了两个炉子,既能烧水、取暖,还能预防花根被冻死。

楼梯口处,安有栅栏。

东卧室-客厅间的墙,没有窗户,只有一扇木门。

西卧室-客厅间的墙,除了木门,还有一个长1米5、高1米5的窗户,亮光透过窗户散照进客厅,让客厅不至于那么暗。

季雪放下墨菊,“临街而建、两家共用一堵墙的房子,朝向、采光都没得选。

若是没有这扇窗户,客厅白天都得开灯。

杜鹃,就在西厢房放着呢。

走,我领你过去看看。”

嘎吱---

季雪推开木门,沈青随其进入西厢房。

靠窗户区域,摆着一些喜阳的花卉,如绣球、月季、吊兰,靠里墙区域,摆着数十盆杜鹃花。

沈青瞥了一眼杜鹃。

花盆,是圆柱形的,约有一个大碗大。

杜鹃植株,像一株小树,一根大拇指粗的主干上,长了许多分杈,叶子、花朵都很繁密。

刨除叶缘干枯、盆边掉有花朵外,其品相属于中上等了。

“唉~”季雪拾起一朵杜鹃花,“瞧,花瓣水嫩的很,没有半点凋零迹象,可...还是脱离枝子,落到地上了。”

沈青也捡起一朵花细瞅,花瓣,呈褶皱状,上粉下白,一片叠着一片,煞是好看,花杆...越靠近断裂面,越皱缩干巴。

他又捡了一些花朵和花苞,花杆皆不太正常。

沈青蹲下来,视线与主干平行,扫了几圈,发现落在地上的物件,花苞,占六成,花朵,占三成,剩下一成,是黑枯的叶子。

季雪:“瞧出什么了吗?”

“还没,我再查查。”

沈青掏出一个装有清水的汽水瓶,往里加点土壤、碎叶、花汁。

他单手握住瓶身,大拇指堵住瓶口,用力摇晃,使水变得混浊,接着,走向窗户,对着亮光,紧盯水中的悬浮物。

盯了两分钟,他转过身来,驱动异能,查看杜鹃根部情况。

瞬间,一枚枚豌豆大的能量团,暴露在她的眼中,它们颜色虽浅,却无一粒灰点,说明...叶枯花朵,并非杜鹃生病了,大概率是养护出了问题。

他折回原地,抓取花盆里的土,使劲攥,感觉潮乎乎的,手松开后,土壤簌簌往下落,掌心残留一些碎泥。

连抓七八盆,土壤湿度皆达到杜鹃养护要求。

主干上,并未长有..争夺养分的侧芽,用指甲抠开侧枝的表皮,裸露出来的木质,呈浅绿色,摸着凉丝丝的,说明...营养输送渠道没问题。

掌心来回摩擦叶缘,能听到‘哗啦’的声响,黑叶和花苞,扑簌簌往下落。

沈青眸光暗闪,掌心传来的触感,有点不太对劲呐。

季雪揪紧心脏,沈青再摩擦下去,花苞可就要落光了,假如...花儿落败之前,没把杜鹃卖出去,货...便会砸手里了。

“沈青,看出杜鹃得了什么病了吗?”

“有点思路了。”沈青拾起一点叶子,“我再验验。”

沈青指腹揉按叶片,触感微涩、不凉,撕碎叶片,横截面虽为绿色,却没有水分,叶杆亦是如此。

沈青弯腰,驱动异能,提高视力,紧盯花苞的杆子。

瞬间,杆子的绒毛、表皮纹理,变得清晰无比,他发现绒毛卷曲打蔫、表皮皱缩,俨然有‘枯萎’之兆。

沈青直起腰,“季雪,这些杜鹃...没有生病,叶子黑枯、花苞掉落,是太缺水造成的。”

“缺水?”季雪秀眉微蹙,“缺水...不能吧。杜鹃喜湿,我2~3天浇一次水,每次都浇得透透的,怎么还会缺水呢?”

沈青摇头一笑,“杜鹃喜湿不假,但是这个‘湿’,不单单针对土壤,还包含了空气。

前者,你做的很好,后者...朝西的房子,会迎接下午阳光,与清晨、上午相比,其光线更亮、热度更高,致使水分蒸发速度快。

于植物而言,叶片、花朵,主管蒸发,叶片、细杆上的绒毛,又能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子,给叶片、花朵提供水分。

这间屋子---”

沈青环视屋内一圈,于西南角看到一堆木炭。

他走上前摸了摸,很干燥,拿起一根木炭,用手一甩,能甩出一阵灰雾。

啪---

沈青扔掉木炭,折回原地。

“木炭,吸附水分子能力极强。

木炭一点都不潮,浮灰还一抖就落,表示...空气很干燥。

杜鹃养在这里,叶片、花朵,水分蒸发快,杆子上的绒毛,吸不到足够量的水分,只能将杆内存储的水分,供给出去。

久而久之,杆子因缺水皱缩,与侧枝的连接处,也变得尤为脆弱,叶片、花朵、花苞,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缺水状态。

花朵和花苞,表症在子房和胚珠处,不易被人察觉。

叶片,表症为黑枯,一眼就能瞧见。”

子房和胚珠,就是花托-花蕊间鼓囊囊的部位。

季雪捡起数个花苞和花朵,将它们一一掰开,果然,子房也有点皱巴了。

季雪:“把杜鹃搬到客厅,窗户上安个帘子,能补救一下吗?”

沈青:“杜鹃,惧光,但又离不开光。

这间房子朝西,下午时分,阳光也只能直照到一半区域,杜鹃靠里墙摆放,是没问题的。补救...应从提高空气湿度入手。”

“对哦。”季雪眼睛一亮,“多放几盆水,整个喷壶,时不时往叶片、花朵上喷水雾,湿度不就上来了嘛。”

“不够的。”沈青摇了摇头,“你说的法子,适用于日常养护,现在,杜鹃缺水严重,都掉花苞了,你得上大招。”

季雪:“什么大招。”

沈青:“买点塑料袋或薄膜,往上面喷点水,包住整株杜鹃,记得用剪子戳几个气孔。

闷上一夜,再将袋子、薄膜撤掉,喷洒水雾保湿,屋内放几盆水,来增加空气湿度。

如此,整个三天,便不用绑袋子了,做好日常养护就行。

哦,对了。

杜鹃喜酸性土壤,可以在花盆内撒点硫磺粉、松针,来提供土壤的酸性。”

季雪:“塑料袋,镇上有卖的,但...太小,包不住杜鹃的,去城里买,太耽搁时间了。

对了,楼梯口那儿,放了一些薄膜。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拿。”

沈青:“我跟你一块去吧,除了薄膜,还得压一桶水、拿个喷壶。”

季雪:“也对,喷壶...一楼柜台上有一个。”

随即,二人踩着台阶下到一楼。

季雪从楼梯口处、成摞花盆的正上方,抱出一箱薄膜,不是一戳就破的那种,成卷的,卷卷都有大臂粗,质地偏向于化肥袋内膜。

沈青数了数,拢共有十卷。

季雪:“薄膜宽度只有60厘米,能包得住杜鹃吗?”

杜鹃的外观,像一把雨伞,一根主干+一个蓬松树冠,薄膜60厘米宽,的确包不住。

沈青:“剪两片薄膜,用透明胶带黏在一块,60厘米变120厘米,不就能包住了嘛。”

季雪:“我记得柜台的抽屉内,有几卷胶带,我去拿。”

季雪放下木箱,推门走向柜台,拿了一个喷壶、四卷胶带后,折回了楼梯房。

沈青:“水井在哪?”

季雪:“在展棚区的西南角,胶皮发卷了,浇一点饮水,才能压出水来。”

说完,季雪推开厨房的门。

厨房地方不大,东西却蛮多的,水泥灶、厨柜、案板、水桶、木柴等。

她拎出两个水桶,其中一个桶里,装了一个半拉葫芦做的水瓢,和一些水。

“厨房也没水了,压两桶吧,一桶,放在案板旁,一桶,拎到二楼。”

“成。”

接着,二人拎桶出了店铺,沿着屋檐往南走,在几盆干枯美人蕉的后面,瞧见一个压水井。

压水装置,是南北向的,出水管朝南,流水坡宽60厘米、长1米,尾端连接一个小凹坑。

咚---

沈青将水桶放在流水坡上,拿起水瓢,往直铁筒内倒水,再疯狂抬压铁质长柄。

胶皮与铁壁摩擦,发出咕叽咕叽的响动,一分钟后,伴随一声‘哐’的巨响,清水漫过胶皮,向出水管涌去。

沈青继续抬压长柄,哗啦,出水口溢出一道瀑布,砸进了水桶。

水桶满了之后,季雪将其拎出流水坡,并在原地放上一个空桶。

很快,第二个水桶,也压满了水。

季雪:“胶皮松了,是不是不好压?”

沈青松开长柄,“还行,不过,直筒内的胶皮,太薄,还发软,怕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你家有新胶皮嘛?有的话,拿过来,我给你换一下。” “有,在楼梯口那,我去取。”

说完,季雪拎起一桶水,走进了花店,再次返回来时,水桶没了,手里多了一把剪子,和...黑色胶皮轮胎。

“之前去废品收购站卖破烂,看到一个又厚又结实的摩托内胎,非常适合做压水井的胶皮,就花钱买下了。”

这年头,直筒内的胶皮,皆是从各种轮胎上剪下来的。

哐当---

沈青拧掉充当杠杆支点的粗螺丝,将杠杆、活塞装置一同拔出直筒。

接着,拧掉蜂窝铁片下方的螺母,取下铁片和胶皮。

从季雪手中接过内胎和剪子,剪出三个12x12厘米的正方形胶皮,将三者叠在一块,最上方,再放一张旧胶皮。

然后,沿着旧胶皮的外缘,把三张新胶皮,剪成同等大小的圆片,且,正中央要剪出一个园洞。

用流水冲洗一下,将新胶皮、蜂窝铁片、螺母,重新安回铁棍上,再将它们塞入直筒,拧上螺丝,复原杠杆装置。

这还不算完,沈青抬压长柄,检测新胶皮的实用性。

三十秒后,清水漫过胶皮,向上方涌去。

季雪:“谢喽,我力气小,自己动手换的话,半个小时都不见得能换好。”

沈青:“搭把手的事,不用谢,走,回二楼。”

“行。”

随后,二人将治疗杜鹃所需物件,一桶水、剪刀、喷壶、一箱薄膜等,搬到了二楼西厢房。

沈青:“先剪两片长1米、宽60厘米的薄膜,粘在一起后,看能不能包裹住杜鹃。”

“好。”

季雪拿出一卷薄膜,指腹抚摸表面,感受到线条状凸起物时,表明...找到头了。

用指甲抠开一角,再一手握卷筒,一手捏着薄膜一角往外拽,边拽边旋转卷筒。

拽出一米长时,剪断它,再拽一米长后,继续挥剪子。

“喏,给。”

沈青接过两张薄膜,将它们紧临着平铺在地上,拿起胶带,正欲沾东西时,季雪突然说道:

“欸,你说...把两张薄膜摞在一块,用胶带粘住三个边线,制成薄膜袋子,戳孔套在杜鹃上,底部用绳一系,会不会比粘成一大片去绑,要方便一点呢?”

包杜鹃,用成片薄膜包,需先将其平铺在树冠上,四边慢慢往下拽,直至包裹住整个树冠,再一只手攥着,一只手绑绳子。

用薄膜袋包,需先将袋子抻大,再袋口朝下,慢慢套住整个树冠,末了,绑上绳子。

沈青思索一番,“薄膜袋,‘套’、‘拆’方便,就是...制作起来有点麻烦。”

季雪扫了一眼杜鹃,几十盆呢,的确是个大工程,“制成袋子吧,现在多累一会儿,往后会省事很多。”

“成。”

沈青将两片薄膜摞到一起,撕开宽胶袋,粘在薄膜北侧边缘的起点处,且,宽胶带,一半粘在薄膜上,一半暴露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