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海市和长明市,分别运回制造双翼直升机的材料后。
苏武立刻开始了批量制造计划。
同时开始建造十二架双翼直升机和十辆冰封级陆地护卫舰。
将生产线使用率一下子拉升到百分之百。
大量同时建造的大型交通工具,让原本搭建在农家小院地表的临时仓库,立刻变得有些不太够用。
在随后经过多次的紧急扩建之后,才算勉强满足要求。
而与此对应。
在仅仅24小时之后。
所有的双翼直升机便宣告生产完成。
扣除需要交付的三架。
此时苏武拥有的双翼直升机总数量,达到了整整10架。
一次能从空中运输200吨的物资。
并且,真正的发展。
到这里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正如之前所说。
苏武如今欠缺的不是生产力,而是足够的资源。
10架双翼直升机,加上原有的30架青空级运输无人机。
让苏武的空中运输能力不再局限于小打小闹的范围。
有能力每天从岗开市运输过来数千吨常规物资。
这些常规物资。
虽然不足以用来建造冰封级陆地护卫舰等高级运载工具。
但却能满足制造雪地运输车的所有需要。
在这种满格的资源支持下。
制造中心每天生产的雪地运输车,从原本的10辆直接暴涨到了50辆。
约等于一天时间,就能生产出一支完整的商队出来。
12月3日。
批量制作的十辆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在历时72个小时后彻底完工。
此时新造出来的雪地运输车,也累计有170辆。
苏武继续按照一支商队,由一辆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加上50辆雪地运输车组成的规格。
组建出了三支全新的商队。
这三支商队,在苏武的命令下。
满载大量的采矿设备和各种施工用机器人。
从农家小院出发,前往岗开市。
首次从陆地上前往岗开市。
由于需要在沿途进行适当的开路工作,可能需要二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但后续往返,单程时间却可以压缩到12个小时以内。
这样一天就能完成一趟运输,从岗开市运回超过1.8万吨的物资。
这些物资在农家小院。
又能通过制造中心,快速变现为数以千计的蜘蛛机器人,外骨骼装甲,以及数十上百辆适用于地下施工的工程车辆。
为整个江河市的综合实力,带来一次近乎恐怖的提升。
而剩下的7辆暂时空置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
则会在未来,陆续与新生产的雪地运输车进行编队。
以大概每天一支的速度。
不断扩充出新的商队。
同时新的商队,不会再前往岗开市。
而是会作为独立的拾荒运输车队。
前往通讯信号塔覆盖范围内,那些无主的避难所里。
将里面的物资运往江河市。
“之前一直以优先收容难民为主。”
“现在看来。”
“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商队的规模上不去,再怎么努力拯救难民。”“最终收容的人口数量也会十分有限。”“相反,如果在前期集中力量收集那些遗落在废墟中的成品资源。”
“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制造中心的工业生产力。”
“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多数量的运输工具。”
“那到时候,能够收纳的难民规模,绝不会是像现在这样小打小闹。”
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在有了岗开市的资源,给农家小院带来的变化作为示范之后。
才真正清晰地展现在苏武的眼前。
让他意识到,自己似乎可以选择一条能够更快速成长的道路。
至于如何践行这条道路。
也很简单。
在通讯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因为各种原因废弃,又或者名声恶劣的地下避难所多不胜数。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先通过网络收集和派遣侦察无人机,实地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找到那些避难所的具体坐标。
然后商队再按照远近距离,逐个上门进行武力接管。
一整套的流程下来,根本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就能轻松地获取大批的物资。
当然,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强盗。
只不过在末世之中。
只要不闹出太大的动静。
很难引来外人的注意,更别说触发来自于联邦的制裁。
苏武临时客串一把强盗的风险,在他自身已经是一片区域霸主的前提下,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由此带来的收益,却近乎无穷大。
“目前从岗开市那边获取的资源。”
“还能支持再建造两辆冰封级陆地护卫舰。”
“以及大约一千辆雪地运输车。”
“足够制造中心,继续满负荷运转将近半个月。”
“而等到半个月后,商队应该也能运回一部分从其它地区搜刮到的资源。”
“从而保证制造中心始终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开工比例。”
苏武没有再去设想更后面的事情。
但他却能知道。
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即将在他的眼前展现开来。
无声的巨变,就这样在12月3日这么一个普通的日子里。
伴随着苏武观念的转向而出现。
从这一天开始。
整个江河市的发展,以近乎裂变的速度开始迅速攀升。
江河市内部。
农家小院地下5层的车站中,4条乘客通道运转速度达到了理论上的极限。
每天从各个附属避难所中,可以运送将近12万人进入农家小院地下第7层。
这种规模的人口输送。
哪怕是对于一座千万级人口规模的超级城市来说,也已经能造成不小的影响。
以至于每过一天。
还仍然活跃在江河市城市废墟下,各个附属避难所中的人口,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整体的繁荣程度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
到了后来,甚至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闲置的人口。
只能陆陆续续的开始将正在远程控制中心上班的工人,以及与其相关的设备,一起打包转移到农家小院。
而与衰落的附属避难所相比。
农家小院地下7层,随着人口的聚集。
一天更比一天壮大起来。
得益于全面普及的电动工具,以及越来越广阔的施工空间和更多的劳动力人口加入。
地下7层的扩张速度,逐渐达到了每天100万平米的水准。
相当于一天能够扩张出142座足球场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