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23章 大韩野望

不过韩国代表团的认可,仅仅针对他们以为的美国个性化飞控系统。

随后的巴基斯坦飞机组装厂之行,让这帮韩国代表团就不那么服气了。

为了节约成本,巴基斯坦将【佩刀二】战斗机的组装放在了华夏援建的f-6大修厂内。

这个建立在白沙瓦附近卡姆拉的歼-6大修厂,是1972年开始筹建,到1980年才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到现在这个厂房正式投入使用也才不过4年时间。

因为是新建厂房的缘故,这座大修厂设备可以算是巴基斯坦最全的。

在当时而言,这个大修厂也算得上是不错的规模。

然而,当这群韩国军官们仔细参观后,却发现这里的设备在精密度和自动化程度上,与韩国这两年攒出来的航空工业加工设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并非偶然。自半岛的南北战争结束后,韩国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经济迅速腾飞,工业基础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为了维护当时装备的f-4“鬼怪”和f-5“自由战士”战斗机,韩国在飞机维护、零部件生产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虽然大部分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尚未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和制造体系,但其航空工业水平已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维护和检修能力。

与仍以手工组装为主的巴基斯坦相比,韩国在硬件设施上显然更胜一筹。

参观过程中,韩国军官们虽然对巴基斯坦能在相对简陋的环境中组装出如此先进的战斗机表示赞赏。

但私下里,他们却开始与格鲁门公司进行磋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能否将佩刀二的组装甚至生产线直接转移到韩国?

“佰纳德先生,”一位佩戴着上校军衔的韩国空军军官,在参观结束后,私下找到了格鲁门公司的代表佰纳德。

“我们参观了巴基斯坦的工厂,坦率地说,他们的设备和技术与我们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们韩国拥有在贵国的帮助下,现在有更先进的欧美生产设备和更熟练的技术工人。

如果能将【佩刀二】战斗机的生产放在韩国,我相信效率和质量都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如果你们同意我们自主生产飞机机体,我将向力挺引进你们的【佩刀二】。”

佰纳德听后,脸上露出了略显尴尬的笑容。

即便他知道,韩国方面的要求有一定的道理。

但【佩刀二】战斗机机体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数据都牢牢掌握在锦飞公司手中,格鲁门公司并没有自主决定权。

沙特虽然是投资方,但也仅享有投资分红的权利,无权干涉生产和技术细节。

“上校先生,您的提议非常有建设性,”佰纳德斟酌着措辞,委婉地解释道:

“【佩刀二】项目是多方合作的成果,飞机机体的技术和生产方面由锦飞公司主导。

我们格鲁门公司负责航电系统的整合和测试,沙特方面则提供资金支持,巴基斯坦负责组装。

因此,关于生产地点的变更,我们需要协商后才能决定。

并且这里面最关键的是,需要锦飞公司同意才行。”

停顿了一下后,他就接着补充道:

“鉴于贵国和华夏的关系现在还没有正常化,我建议你们考虑通过巴基斯坦代为引进【佩刀二】机体结构件,然后在韩国进行组装。

这样你们也可以三度参与进飞机的制造当中,按照韩国当前的航空工业基础,这种操作模式更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然而,韩国方面对此并不满意。

“佰纳德先生,我们拥有比巴基斯坦更好的设备和技术,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那未免有些浪费。

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到更深层次的生产环节,最好能够做到全部自主生产。

如果无法实现这一点,我们就有必要重新考虑是否引进佩刀二,或者转向其他选择,比如f-16。”

韩国方面看到巴基斯坦凭着现在的这些设备,就能够进行组装生产,一下子心气就上来了。

于是乎临时起意,直接要求购买授权自主生产。

韩国方面的强硬态度给格鲁门公司的佰纳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佩刀二】项目对于格鲁门公司来说,仅仅是拿来挣钱的。

是否发放授权,是否会造成技术流失,关格鲁门公司屁事。

如果韩国最终选择f-16,那【佩刀二】的这笔潜在大单就将付诸东流,自己能够拿到的奖金就又少了一笔。

考虑到美国高层现在对外销f16的态度已经有了大的转变,再加上f16这款战斗机属于先进的单发中型机,相对【佩刀二】这样的单发轻型机优势不小。

所以在韩国人提出要求后,佰纳德就表示会加以考虑。

在陪同韩国人参观完毕后,佰纳德第一时间就通过国际长途电话与远在华夏的锦飞公司厂长唐浩民取得了联系。

“唐厂长,我这里在对韩国推销【佩刀二】战斗机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需要你这边配合一下。”

佰纳德突兀打来电话要求配合,让唐厂长搞不清楚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另外你要我们这边怎么配合?”

佰纳德先是大概把韩国人的要求说了一遍,然后才说道:

“现在韩国方面的资金比较充裕,我们要想拿到他们的订单,就必须和f16这个机型进行竞争。

从现在我们的分析来看,要想说服韩国方面采购【佩刀二】战斗机,授权他们建立飞机组装厂是必须的。

当然他们说的要全面自主生产,按照韩国当前的水平来说,肯定是不够格的。

但是我们现在正在推销,也不好弄得太直接。

所以我打算把韩国代表团带到锦飞公司来,先让他们多了解一下。

到时候才好更好地说服他们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听完佰纳德说的情况后,唐厂长当即就表示同意,不过他提醒道:

“我这边没有问题,不过韩国代表团入境,你最好和华航技联系一下……”

…………

在佰纳德与华夏方面沟通,安排带领韩国代表团前往锦飞公司考察之际,远在汉城,几份考察团成员的详细考察报告正被呈递到韩国高层的案头。

报告中,考察团成员详尽地记录了在巴基斯坦飞机组装厂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佩刀二战斗机性能的评估。

但是,报告的重点并非仅仅停留在战斗机本身,而是将【佩刀二】的引进与韩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交上来的报告中有的写道:

“……巴基斯坦仅凭现有的机械设备,便能进行佩刀二的组装生产,这充分说明了该机型的组装生产,对于我国也完全没有难度。”

“如果我们能把【佩刀二】拿到国内组装生产,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甚至发展出更先进的型号。”

还有报告更加直白地指出:

“引进【佩刀二】的生产线,不仅可以满足我空军的装备需求,更重要的是,这将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摆脱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

这些报告无疑搔到了韩国高层的痒处。

自南北战争结束后,韩国在美国的扶持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军事技术领域,尤其是航空工业方面,却长期受制于人。

拥有自主的航空工业,一直是韩国高层梦寐以求的目标。

而【佩刀二】的出现,似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几乎所有审阅报告的韩国高层领导,心里都有一个想法。

“巴斯坦都能组装【佩刀二】,我们韩国难道还不如他们?”

所以在经过一番权衡和考量,韩国高层最终认可了考察团的建议,决定积极争取【佩刀二】的机体制造授权。

就算不成功,能够像巴基斯坦一样,争取建立一座【佩刀二】战斗机的组装兼大修厂,也是不错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韩国高层就责成大韩航空.航空事业部全权负责与华夏方面的联系和谈判。

大韩航空.航空事业部成立于1980年,是韩国第一家航空制造公司。

但这并不是说,韩国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涉足航空方面的生产与加工。

实际上在这之前,韩国设立了国防科学研究所(add),开始在政府支持下探索航空相关领域。

维护美制军用飞机,就是由国防科学研究所负责的,这也是韩国航空工业最早的技术来源。

大韩航空.航空事业部只不过是将航空产业公司化运营而已。

在大韩航空.航空事业部正式运营后,韩国算是正式开启了民用和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的步伐。

在收到上面的指示后,大韩航空.航空事业部的负责人朴德昌,兴奋得难以言表。

他敏锐地意识到,要是真的能拿到【佩刀二】技术,对韩国航空工业来说真是一个大突破。

于是朴德昌迅速就组建了一个精干的考察团,和格鲁门公司在第一时间去了华夏。

在抵达锦飞公司后,刚进行了初步参观,朴德昌便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购买授权自行生产的要求。

看到对方如此迫不及待,没等唐厂长委婉回应,涂总工直接就说道:

“先不说技术授权的问题,担任韩国的机械加工能力就不可能。

在没有大型模锻压机,韩国即便获得授权也无法实际生产。”

听到华夏人如此直白地指出其短板,朴德昌有些不悦,他用略带强调的语气说道:

“我们国家的韩国重工拥有130mn的自由锻液压机,完全可以胜任相关部件的生产。”

见到朴德昌不服气,锦飞公司的涂总工决定把话挑明。

他耐心地解释起自由锻液压机和模锻压机的本质区别。

并且还明确指出,模锻压机需要使用模具,这就要求油缸动作稳定,压力和行程控制必须精确,以避免损坏昂贵的模具。

通过模锻压机出来的锻件,依靠上下模腔挤压成型,精度相对较高,形状也可以做到比较复杂,这些都是自由锻压机难以实现的。

在普及了这些知识后,涂总工进一步解释道:

“最关键的是,我们公司在设计【佩刀二】机体时,即便为了严格控制制造成本,也是完全按照重铝那台3万吨模锻压机的加工能力来设计的。

如果韩国没有同等规模的模锻压机,就算购买了制造授权,也根本无法制造出合格的机体结构件。”

听完涂总工的详细解释,朴德昌这才意识到其中的关键差异。

朴德昌作为大韩航空.航空事业部的管理者,虽然并非航空工业的专家,但他也清楚,3万吨级的模锻压机在韩国是根本没有的。

即便苏联曾出售过更大吨位的模锻压机,但其价格之高昂,绝非一般国家能够承受。

以韩国当时的工业制造体量而言,去购买这样的大型模锻压机是完全不划算的。

至于使用欧美的模锻压机加工出毛坯,然后再运回韩国进行后续加工,成本核算下来,肯定远高于按照格鲁门公司的建议,通过巴基斯坦代为采购。

朴德昌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沉默片刻,试图挽回局面:

“涂总工,虽然我们没有3万吨级的模锻压机,但我们拥有先进的数控机床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我们可以从华夏进口锻件毛坯自行加工。”

看到他这么坚持,唐厂长只有站出来说道:

“朴先生,我们理解贵方对于发展航空工业的渴望,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就算抛开技术授权方面的问题,韩国想发展航空工业,也最好从基础做起。

我知道巴基斯坦能够组装生产【佩刀二】战斗机给了你们很强的信心,但是恕我直言,韩国在航空工业上面,并没有比巴基斯坦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