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27章 盘活

尹裕光听完唐厂长的分析,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唐厂长的话很有道理。

现在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如果按照常规的步骤进行产能扩张,例如新建厂房、添置设备、招募并培训工人,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而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无疑是一条捷径,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产能,解决燃眉之急,抓住这波“超七”出口的黄金时期。

想到这里,尹裕光当即就做出决定,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嗯,这样的话,唐厂长你那边弄一份详细的报告,向部里正式申请一下。

报告中要详细阐述‘超七’出口的巨大潜力、产能不足的严峻形势,以及合并011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数据要详实,论证要充分,最好能附上一些格鲁门公司那边的意见,增强说服力。

我这边也尽快将此事向部里高层汇报,并全力推动此事。

我相信,部里面考虑到创汇,为国家争取外汇收入,以及提升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地位的战略意义,应该会有很大几率批准的。”

挂断电话后,尹裕光没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数据详实的报告,将“超七”出口面临的产能问题,以及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的战略意义和具体操作建议,详细地阐述了上去。

报告中,他特意强调了美国空军采购“佩刀二”作为假想敌战斗机所带来的巨大宣传效应,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市场对“超七”的强烈需求。

在报告中他强调,如果不能及时扩大产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将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不仅会痛失提升华夏航空工业国际声誉的机会,还会错过巨大的创汇机会。

在尹裕光这边忙着弄报告的时候,唐厂长那边也没有闲着。

刚才在电话里说把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只是他的临时起意,还并没有和公司高层进行过商量。

这次可是要吞并一个体量不小的兄弟单位,内部的阻力可想而知。

于是他挂断电话后,立即就召集了公司高层召开紧急会议,将与尹裕光的通话内容以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进行了通报。

刚把通话内容进行完通报,会议室内的气氛就变得异常热烈。

大家纷纷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有的担忧,有的则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

“唐厂长,这个想法太大胆了吧?”

一位副厂长率先发难,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

“把011基地并过来?他们可是和我们同级的军工单位,建厂虽然比我们晚一点点,但要兼并这样的单位,上面的阻力肯定很大。”

公司财务主管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就算上面同意了,合并之后的财务核算也是个大问题。

011基地的负债情况怎么样?职工的安置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一位车间主任则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疑问:

“011基地虽说也主要生产歼七系列,但是我们的超七和歼七还是有部分不同的。

如果要把他们并过来,生产线还是需要部分改造,工人也要按照新标准重新培训,这些加起来的开销也不小。”

“是啊,唐厂长,”一位资历较老的工程师附和道:

“如果把011基地兼并过来,即便是能够多生产出来一些超七战斗机,但是不光生产工人多了。

011基地的退休工人,以及家属问题,也需要锦飞公司养起来。

这样一来一去后,还不如锦飞公司的职工多加一点班,或者公司自行扩大规模,多放一点招工指标出来。”

当这样的提法说出来后,马上就赢得了好多人的认同。

大家纷纷表示,如果能够公司自行扩张,那么还是自行扩张好。

毕竟在本地扩大生产规模,在管理上要方便许多。

011基地和锦飞公司根本不在同一个省,要是真的把011基地兼并过来,这种跨省的管理肯定不容易。

并且如果所有生产都在一个园区,物资的调动上面。也要方便许多。

还有人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担忧:

“我们锦飞公司好不容易弄好132厂和611所的合并,理顺了内部关系,现在又要合并一个新的单位,这会不会再次引发内部的混乱?

人员的调动、岗位的调整、利益的分配,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公司的稳定。”

唐厂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一一做了解释和说明。

他强调,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产能问题,更是为了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增强未来的发展潜力。

说到激动处,唐厂长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语气激昂地说道:

“同志们,今后我们公司的主要出口产品肯定是超七!

和美国、苏联的产品相比,尽管我们锦飞公司这两年的产品性能提升很大,但是国外还是更认可美苏的战斗机。

现在我们必须趁着f5和米格21停产的机会,抓紧时间占领轻型战斗机市场。

如果我们锦飞公司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就能够将公司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际知名的军工企业!

如果我们公司不抓紧时间扩张,那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我们手中溜走,被其他国家抢占市场!”

他继续解释道:

“011基地虽然主要生产歼七系列,但超七本身就是在歼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011基地那边有大量具备丰富飞机制造经验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只要稍加培训,就能迅速投入‘超七’的生产。

而且,011基地的地理位置虽然和我们不在同一个省,但当初三线建设的时候就已经打好交通基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物资调运。

至于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跨区域管理团队,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两地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唐厂长还特别强调了合并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大家担心的011基地的退休工人问题,即便是合并进来,在具体核算的时候还是会单独核算。

公司会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妥善解决,不会给公司增加额外的负担。

至于合并后的利益分配,我向大家保证,会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绝对不会让任何一方吃亏。

特别是‘超七’研发的投资收益,肯定是由原锦飞公司这边独享。”

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唐厂长还透露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我已经和华航技的尹经理沟通过了,他也非常支持我们的这个想法,并表示会全力推动此事。

而且,据他透露,上面对这次‘超七’出口非常重视,如果能够通过合并011基地,迅速扩大产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上面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支持唐厂长的建议。

不过要求在合并后,011基地和132厂这边要分开核算。

超七研发的投资收益由原锦飞公司这边独享。

针对公司内部的意见,唐厂长表示同意。不过也强调创汇方面的结算,肯定还是要按照生产量,给011基地那边拨付部分过去。

他特别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对方的积极性,才能够让011基地那边同意并入锦飞公司。

对于这点,公司内部的其他人都表示同意。

会议结束后,唐厂长立即组织人员起草了正式的申请报告,详细阐述了合并011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附上了详细的财务分析和生产计划。

………

在弄好报告后,唐厂长第一时间就带着申请报告去了北都,和华航技的尹裕光一起去找了部长。

唐厂长将准备好的报告递了上去,并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超七系列”出口面临的巨大机遇,以及锦飞公司目前的产能瓶颈。然后说道:

“部长,现在的情况是,国际市场对‘超七’的需求非常旺盛。

但我们锦飞公司的产能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把全部的订单给吃下来。

这严重影响到我们为国家创汇。”

尹裕光也补充道:

“部长,这次我们借助美国那边佩刀二中标搞出来的宣传效果非常好,许多国家都对‘超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如果因为产能问题而错失良机,那就太可惜了。

而且,格鲁门公司那边也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扩大产能,以满足‘佩刀二’的生产需求。”

部长接过报告,仔细地翻阅起来。报告中详细列举了“超七”的性能优势、国际市场需求、锦飞公司目前的产能状况,以及合并011基地的具体方案和预期效益。

报告的结尾,唐厂长还特意附上了格鲁门公司催促扩大产能的信函复印件,以增强说服力。

部长看完报告后,陷入了沉思。

他放下报告,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两人。

“你们的报告我都看了。你们的提议很大胆,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唐厂长连忙解释道:

“部长,我们知道这事非同小可。

但现在的情况非常特殊,如果我们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就很难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而且,从国家层面来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大方向。

现在国家的发展方向已经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主,011基地那边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新增订单。

工厂也基本处于半闲置状态,如果能够将其并入我们锦飞公司,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避免资源浪费,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有利的。

而且这次‘超七’的出口,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外汇,还可以提升我们国家航空工业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尹裕光也附和道:“部长,如果因为产能问题而错失良机,那损失就太大了。”

部长听完两人的汇报,微微点了点头。

“你们说的情况,我基本了解了。不过这件事还是要拿到部里开会讨论一下。”

几天后,航空工业部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专门讨论锦飞公司提出的合并011基地的申请。

部长首先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

“我认为,锦飞公司的提议可以考虑。”

一位副部长率先发言。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外贸,创汇是重中之重。

‘超七’出口前景广阔,如果能够通过合并011基地,迅速扩大产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那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且,011基地现在的生产任务不多,将其并入锦飞公司,也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另一位领导也表示赞同:

“我也同意。锦飞公司提出的方案比较可行,合并后可以充分利用011基地的现有资源,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而且,‘超七’是在歼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011基地也有生产歼七的经验,技术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当然也有少数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过在军工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把军工企业盘活才是最重要的。

部长听取了各方的意见,最后总结道: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并011基地对于扩大‘超七’产能,抓住国际市场机遇,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国家缩减军工方面的投资已成必然,011基地后续的生产任务本身也很少。

因此,我原则上同意锦飞公司的申请。

具体的操作细节,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协商和落实。”

很快,航空工业部正式下发了批复文件,同意锦飞公司兼并011基地。

这一消息传到锦飞公司,全公司上下都欢欣鼓舞。

唐厂长更是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困扰“超七”出口的最大障碍终于扫除了。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在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好事接踵而至。

锦飞公司刚拿到航空工业部的批复没多久,就又从格鲁门公司那边拿到了追加的【佩刀二】机体订单。

唐厂长接到格鲁门公司佰纳德的电话,电话那头佰纳德用兴奋的声音说道:

“亲爱的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们格鲁门公司又拿到了一笔订单!

摩洛哥皇家空军的,他们订购了20架【佩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