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38章 背叛

江汉文之所以会如此,原因是自从星海电子开始低价出售光刻机后,旭日光机的意向性客户就急剧减少。

他拿着一份销售那边递交过来的报告,脸色阴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怎么会这样,原来谈的好好的客户,突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江汉文难以置信地看着报告上的内容,快速翻阅着,想找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星海电子……竟然是星海电子!”

江汉文紧紧地攥着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感到旭日光机完全是被人给背叛了,要知道当初旭日光机初创的时候,张红旗还是香集电的代表,专门负责指导旭日光机按照香集电的要求来运作。

虽说这两年张红旗有了自己的星海电子公司,已经不再做香集电的代表了。

但这也不意味着,星海电子可以掘旭日光机的根。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江汉文心中燃起了一股怒火,他决定采取行动,一定要想办法让星海电子付出代价。

他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香集电董事长鲍启江的办公室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了,江汉文顾不得寒暄,直接将旭日光机目前的困境和星海电子低价倾销光刻机的事情告诉了鲍启江。

“鲍先生,星海电子太不像话了!

他们完全不顾以前的合作关系,也不顾市场规则,恶意用低价挤占我们的市场,要是放任这样下去,我们旭日光机就完了!”

江汉文语气激动地说道,声音都有些颤抖。

鲍启江听完江汉文的汇报,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沉思片刻,对江汉文说道:“江经理,你先别激动,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的。”

江汉文恳求道:

“鲍先生,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星海电子现在还只是挤占我们的中端光刻机市场,要是任由他们发展起来,我们手头的高端光刻机市场,八成也会遇到和现在一样的情况。

所以我想,鲍先生你能不能多批一点资金下来,进行高端光刻机的研究。

只有这样,我们旭日光机才能保持我们的领先优势。”

听到对方要香集电追加研发资金,鲍启江先是安慰道:

“你放心,星海电子那边我会沟通,肯定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然后才推脱道:

“研发新的高端光刻机,香集电肯定会支持。

不过我觉得你们在研发的时候,应该要重视理论研发。

如果光是追赶日本的光刻机技术,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和成本和日本的相比没有优势,公司支持起来也有难度啊!

这样吧,公司先投一笔钱,你们先把现在正在量产的光刻机做进一步优化。

另外在理论上,你们想办法多研究突破一下,看能不能跳跃式发展。”

鲍启江说是这样说,实际上心里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他之所以没有马上答应江汉文的要求,完全是因为在他的考量里,旭日光机虽说在前期给香集电提供了还行的光刻机,但是关键的光学镜片还是要到德国买。

这样的光刻机,总体制造下来的成本,其实并不算低。

现在香集电有了红杉资本的支持,完全可以采购成本更低的日本光刻机。

香集电只要确保旭日光机维持规模,执行保守的研发策略,就能够确保香集电能够从日本拿到最新式的光刻机。

有了采购回来的新式光刻机作为参照,保守研发策略执行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

从成本上讲,这种策略最划算。。

安抚好江汉文后,鲍启江立刻安排人手去调查星海电子低价倾销光刻机的事情。

很快,调查结果就出来了。

“鲍先生,星海电子确实在低价倾销光刻机。”

一位手下向鲍启江汇报道。

“他们的光刻机属于生产线上淘汰下来的试制机型,性能不如我们的旭日光机,但是价格却比我们低很多,所以吸引了不少客户。”

鲍启江听完手下的汇报,脸色都变阴沉了。

“这个张红旗,现在真的是翅膀长硬了,竟然敢背着我搞这些小动作!”

他先是在心中暗骂道,随后决定亲自给张红旗打个电话,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电话很快接通了,鲍启江开门见山地问道:

“张生,听说你们星海电子在低价倾销光刻机,有这回事吗?”

张红旗听出鲍启江语气不善,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地回答道:

“鲍先生,确实有这回事。”

鲍启江质问道:“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初星海电子采购旭日光机的光刻机,我这边可是给了你最大优惠的。

结果你现在来这么一出,你知不知道,这样做会严重影响到旭日光机的销售!”

“鲍先生,我们也是迫不得已。”

张红旗解释道:

“说实话,我其实也很愿意和旭日光机合作的。

但是旭日光机这几年,一直不怎么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下功夫。

就连现在最高端的光刻机,也因为使用德国光学镜片的原因,对我们限制供货数量。

你说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除了自己想办法外,还能怎么办?”

鲍启江听完张红旗的解释,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张红旗说的是实情,自从红杉资本入股香集电后,确实对旭日光机的运营产生了一些影响。

为了做到全面合规,在对华夏内地销售的时候,不得不加以控制。

而且旭日光机的研发策略,也是自己安排的,为了降低科研费用采取的保守研发策略,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是必然的事。

“红旗,你们星海电子现在的成就,说来也离不开香集电的支持,完全没有必要和我们的旭日光机过不去。”

鲍启江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

“大家都是生意人,和气生财嘛。”

“鲍先生,您说得对。”

张红旗笑着说道:

“我们星海电子也不想和旭日光机有什么冲突。

我们之所以要研发自己的光刻机,也不过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制造水平而已。

销售出去的光刻机,都只是我们淘汰下来的机器。

说真的,如果不是旭日光机近几年的发展太拉胯,我们也不想自己搞光刻机的。”

“你们有把生产线搬到香江的打算吗?”

鲍启江突然问道。

“没有。”

张红旗摇了摇头。

“那你们为什么不把生产线搬到香江?

只要你们把生产线搬到香江,我们就可以像以前一样,向你们供应使用进口光学镜片的光刻机。”

鲍启江诱惑道。

“鲍先生,您说笑了。”

张红旗笑着说道:

“内地生产成本这么低,我们为什么要搬到香江去?

再说了,为了避免和香集电产生直接竞争,我的星海电子现在瞄准的就是中低端生意。

这些中低端产品,制程相对低一些,我们努把力,就完全可以用纯国产光刻机解决问题。”

“红旗,你……”

鲍启江还想说什么,却被张红旗打断了。

张红旗说道:

“鲍先生,我真的很感激当初你的提携,要不是你,我的星海电子发展不到这么快。

不过是全球的半导体市场那么大,我的星海电子终归是要出去闯一下的。

星海电子尽量避免和香集电发生直接竞争,如果是在个别实在无法避免的领域,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合作起来,挤占外国人的市场份额。”

见到张红旗转移话题,双方聊了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

不过在电话挂断后,鲍启江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嘟嘟声,脸色变得铁青。

他没想到张红旗竟然如此不给自己面子,根本就不接受自己的好意,而且还侧面表示,以后会有产品和香集电有竞争。

“这个张红旗,真是有了点身家,就越来越嚣张了!”

鲍启江愤怒地将杯子摔在地上,在发泄过后,他才发现香集电现在和星海电子绑的太紧。

要不是有了红杉资本的搅合,让易用软件公司从星海电子独立出来,曙光计算机的系统和软件,都被星海电子把控。

张红旗那边,他现在除了妥协以外,根本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再考虑到张红旗对易用软件的影响力,鲍启江觉得还是不好和张红旗直接发生冲突,于是他把这方面的消息告诉了红杉资本。

在鲍启江将星海电子开始自研光刻机,并在华夏低价倾销光刻机的消息透露给红杉资本后,红杉资本迅速采取了行动。

红杉资本之所以会反应强烈,主要是他们意识到星海电子的潜力巨大,如果不加以遏制,未来可能会对红杉资本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布局产生威胁。

当然更重要的是,上次星海电子拒绝了红杉资本的独家风险投资,这让红杉资本感到颜面扫地。

为此他们决定借此机会给星海电子一个教训,也算是对此前拒绝他们独家投资的报复。

在红杉资本的精心策划下,一场针对星海电子的商业围剿悄然展开。

红杉资本的塞莉娅专门找到鲍启江,对他说道:

“鲍先生,星海电子近期的发展势头迅猛,现在他们虽说只是在光刻机项目进行突破,但是从长远讲,他们在半导体领域肯定会对香集电造成威胁。”

鲍启江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却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担忧。

“塞莉娅小姐,红杉资本想做什么不妨直说,没必要绕圈子!” 塞莉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鲍先生,为了确保星海电子不脱离掌控,不对香集电产生威胁。

我们可以从星海电子的光刻机项目入手,切断他们的关键零部件供应渠道,从而达到遏制其发展的目的。”

“哦?具体怎么操作?”鲍启江饶有兴致地问道。

塞莉娅凑近鲍启江,低声说道:

“我们可以通过香集电的名义,向卡尔·蔡司公司施压,迫使其不向星海电子供应高端光学镜片。”

“这……似乎有些不妥吧?”鲍启江有些犹豫。

“毕竟我之前和张红旗有过合作,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到我在业内的声誉。”

塞莉娅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道:

“鲍先生,商场如战场,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也是无可厚非的。

更何况,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塞莉娅的劝说下,鲍启江最终同意了他的建议。

随后,红杉资本便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

他们首先通过香集电的名义,向卡尔·蔡司公司发出了订购更多光学镜片的请求。

卡尔·蔡司公司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大客户,他们立刻表示愿意扩大合作。

不过,红杉资本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是订购更多的镜片,他们随后又私下向卡尔·蔡司公司打听,询问其是否向星海电子提供光学镜片。

卡尔·蔡司公司的销售经理起初并不愿意透露客户信息,但在香集电给出的好处下,他们最终还是松口了。

销售经理表示,卡尔·蔡司公司与星海电子的合作只是一些小规模的商业往来,星海电子订购的镜片数量有限,而且精度很高,应该不会用于低价竞争机型。

红杉资本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确信星海电子正在试图借助卡尔·蔡司公司的供货渠道来研发高端光刻机。

于是,他们便直接向卡尔·蔡司公司明确表示,星海电子进口这批光学镜片,是为了在华夏内地的工厂生产光刻机,这已经间接违反了尖端科技产品的销售管理规定。

同时他们还威胁卡尔·蔡司公司,如果继续向星海电子供货,香集电将考虑向有关部门举报。

当然,红杉资本举起大棒的同时,也没忘给卡尔·蔡司公司一个甜枣。

他们以香集电的名义承诺,如果卡尔·蔡司公司能够停止与星海电子的合作,香集电将与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未来的光刻机产品将优先采用卡尔·蔡司公司的光学镜片。

在红杉资本的软硬兼施下,卡尔·蔡司公司最终选择了放弃与星海电子的合作。

以光学镜片在华夏内地使用的原因,单方面撕毁了与星海电子签订的供货协议,拒绝向星海电子出售高端光学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