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42章 抢救

削减拨款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迅速就在航空工业部上上下下传了个遍。

航空工业部领导也在第一时间召开高层会议,重新评估手头尚未正式启动的项目,试图在有限的资金中做出最优选择。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航空工业部的领导们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一位负责财务的领导率先发言道:

“本来部里面的资金就不富裕,现在上面要求这么一调整,咱们手头的项目就必须得好好评估一下了。

要不然项目资金不足,留在那里也不过空耗资金而已。”

他的声音低沉,但每一句话都像一块巨石砸在众人的心头。

在这位领导发言后,另一位领导就直接明确表态道:

“在当前的财政限制下,我们手头的项目缩减已成必然。

那些已经重复的项目,或者说我们当前不紧需的项目,我觉得就有必要终止!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mpc75项目,相对于这个中大型支线客机来说,我们手头现在已经有c919这样的大飞机项目。

从满足民航局的需求上来讲,c919这样的大飞机就已经足够。”

见到对方把项目裁减的目标直接就瞄准mpc75,飞机局的局长不得不站出来说道:

“c919这种干线大客机确实在需求上可以满足民航局,但是在飞机研发上面,mpc75项目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c919是在dc-8的基础上,由麦道公司负责改型设计,我们只不过通过合资参与这款飞机的生产运营。

而mpc75项目是我们与国外合作的第一个正向研发项目中大型客机项目,对于提升我们的民航客机研发水准,有着相当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飞机局局长刚说完,马上就有领导站出来表示反对。

“mpc75项目虽然是我们与国外合作的第一个正向研发项目,但这款飞机的运载能力仅为75人,算下来差不多c919的一半。

相比之下,我们现有的运十六经过改进后,民航版的最大运载能力可达50人,与mpc75相差不大。

在当前国内支线需求有限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去开发这么一款运载能力提升不大的新机型?”

另一位来自财务部门的领导补充道: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使用有限的资金提升c919的国产化比例显然更为迫切。

c919作为大型干线客机,其市场潜力巨大,且国产化比例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们在该机型上面的收益。

当然通过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够加强c919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讨论的逐渐升温,会议室内的争论声此起彼伏。

见到多位领导都有否掉mpc75项目的意思,飞机局局长站出来反驳道: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mpc75项目的战略意义!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研发经验,这对于提升我们自身的研发能力至关重要。

c919确实不错,我们通过这个项目,节省了大量的外汇。

但是在c919项目当中,上飞的参与度实在太低,麦道公司在好多技术的研发上,直接不要上飞参与。

如果我们把mpc75项目坚持下去,那么西飞公司就可以通过这个项目,直接走完中大型飞机的整个研发过程。

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大飞机研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尽管飞机局局长尽力争取,但大多数与会者还是倾向于停掉mpc75项目,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c919的国产化。

最终,会议主持人在统计了现场投票后,正式宣布了航空工业部正式停止mpc75项目的决定。

…………

当航空工业部的决定正式下达后,华航技的尹裕光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作为mpc75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原本的目标,是通过这款飞机的研发,让西飞做出真正的国产大飞机。

这个项目承载着他带动华夏航空工业走向世界舞台的梦想,然而,如今这份梦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按下了暂停键。

怀着一丝不甘,尹裕光第一时间赶往西飞公司,希望能找到挽救项目的可能性。

他之所以会想再争取一下,要是因为他知道西飞公司在过去几年里,通过生产汽车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或许能够成为延续mpc75项目的救命稻草。

尽管内心忐忑,但他仍带着几分期待走进了西飞厂长陈志远的办公室。

“陈厂长,部里的决定您应该也听说了吧?”

尹裕光开门见山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些许沉重。

陈志远抬起头,目光平静却掩饰不住眼底的失落。

他点了点头,缓缓开口:

“是啊,消息来得突然,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这几年国家对西飞的支持力度本来就有所减弱,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自力更生。”

尹裕光见状,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

“我知道你们公司最近几年靠汽车赚了不少钱。

我想问问,您是否愿意把这些资金投入到mpc75项目中?

虽然国家暂时不再拨款,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就彻底没戏了。

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总会有转机的。”

陈志远听罢,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知道尹裕光的提议并非毫无道理。

mpc75项目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对于西飞公司而言,这是他们首次全面参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大型客机研发过程。

如果能够成功完成,不仅将极大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还会为华夏航空工业树立一个里程碑式的标杆。

然而,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西飞公司近年来虽然依靠汽车业务赚取了一些利润,但这些资金早已被规划用于其他关键领域。

例如,运十的后续研发测试正在稳步推进,公司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发大型特种军用飞机平台。

此外,维持现有生产线、升级设备以及员工福利等开支也占据了大量预算。

可以说,每一分钱都有其明确的用途,若要挪用到mpc75项目中,必然会引发全公司的连锁反应。

想到这里,陈志远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尹经理,您的想法我明白,也很认同。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这些年赚的钱确实不多,而且都已经安排好了用途。

如果要公司自己投钱来支撑mpc75项目,必须召开全公司大会进行讨论,看看大家的意见如何。”

尹裕光听出了陈志远话语中的犹豫,他理解对方的难处,却仍然不愿放弃。

他继续劝说道:

“陈厂长,mpc75这个商业项目的前景不错,目前我们已经在开始搞第二期可行性研究。

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了,将来再想重启类似的国际合作,恐怕会更加困难。”

陈志远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但依旧保持谨慎态度:

“尹经理,我承认您说的有道理,但这件事牵涉太广,不是我个人能拍板决定的。

我需要回去和领导班子商量,同时也要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

毕竟,这关系到整个公司的未来。”

…………

在西飞公司的内部会议上,陈志远将航空工业部的决定以及尹裕光的建议传达给了核心管理层。

不出所料,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有人支持尹裕光的观点,认为mpc75项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当前公司资金有限,能够保障运十的后续改进就已经不错了。

“运十的研发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位技术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运十目前的性能已经接近军用标准,但距离完全满足军用需求仍有差距。

我们计划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系统,并引入新型材料以减轻机身重量。

这些改进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现在抽调资金用于mpc75项目,可能会导致运十的研发进度严重滞后。

到时候,损失的不仅是我们之前的投入,甚至导致空军直接放弃运十改加油机、预警机的方案。”

“话不能这么说!”另一名负责客机项目的领导反驳道:

“mpc75项目一旦成功,不仅可以填补国内支线客机市场的空白,还能为我们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现在锦飞公司、南飞公司、沈飞公司都有创外汇的项目,日子现在都开始过得好起来。

我们好不容易也有了一个可以赚外汇的项目,虽然说投资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考虑到未来的收益,这个险非常值得冒!”

负责预算控制的李成明副厂长却表示反对道:

“当前资金不足是主要问题!

根据初步估算,运十的后续研发至少需要再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

而我们要参与到mpc75项目中,即便只是占据20%的股份,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少不了。

按我的估计,3000万元的启动资金投入,就已经是最少的了。

这两项加起来,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现有的可用资金范围。

即便我们尝试压缩其他非核心项目的预算,也无法填补这个缺口。”

陈志远的脸色凝重地问道:

“那么,公司是否有办法申请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李成明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无奈:

“目前国内银行根本不敢对mpc75这样的高风险项目放贷,另外公司在搞三产公司时,已经有较大规模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借贷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就在众人陷入僵局时,技术研发团队的一位年轻工程师张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资金不足是主要问题,我们能否考虑降低mpc75项目的初期投入规模?

例如,先集中资源完成飞机的核心设计部分,而不是一次性覆盖整个研发流程。

这样一来,前期成本减少了,后续国家资金宽裕了,我们再争取国家支持。”

这一提议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陈志远立刻表示反对:

“这个方案把控下,按照原本的计划,在mpc75项目中,我们西飞本来就是小股东。

要想影响mbb公司改变他们的计划,可行性太低。

再一个就是,万一后面争取不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这个烂摊子怎么收拾?!

要知道这可不是咱们公司一家的项目,弄得不好是要造成国际影响的!”

陈志远见一时半会定不下来,于是说道:

“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公司好,这一点我很清楚。

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不是单纯的探讨。

这样,会后公司的领技术团队再详细评估一下这个项目,财务也配合他们,重新梳理一下项目的资金需求。”

…………

在得知西飞公司内部的讨论陷入僵局后,华航技的尹裕光再次找到陈志远,提出了一个颇具建设性的提议:联合星途航空公司共同参与mpc75项目。

陈志远在得到这个建议后,第一时间就将这一方案提交给核心管理层讨论。

韩伟工程师率先表达了支持:

“星途航空在中小型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经验不少,最关键是他们有钱。

我们西飞公司在大型飞机的设计制造方面不错,却手里没钱搞mpc75项目。

如果我们两家公司能够联手参与mpc75项目,不仅可以弥补彼此的短板,还能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李成明副厂长闻言,也觉得这个方案不错。

要知道锦飞公司和星途航空合资成立了星途航空公司,这几年投入了大量的新式数控加工制造设备,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现在是在国内数一数二的。

除此之外,锦飞星途的运十六和强教七、强教八,不光国内采购了不少,还拿到了一些国外订单。

他这两年可是羡慕得很。

要是能和星途航空公司合作,就算把mpc75项目中的收益分润出去,公司也能通过后续的生产制造环节带动工厂发展。

“如果能够把星途航空拉过来,我个人是支持的。

mpc75项目这样的中大型飞机,锦飞那边现在是没有生产制造能力的。

只要这个项目运作下去,飞机的生产制造并会放到我们公司。

从这一点上来看,把星途航空拉来一起投资相当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