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到了现在,基本上厂里面的所有领导都已经认为,在没有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光靠西飞公司是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参与这个项目的。
于是在这次讨论会上,厂领导班子迅速通过和星途航空合作的方案,在会后的第一时间就正式向星途航空发出了一份详尽的合作邀请函。
并且在函件上还附了关于mpc75项目当前的详细资料和第一期的可行性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清晰地展示了项目的技术路线图,还强调了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
在函件里,西飞公司表示,希望通过和星途航空的合作,共同推动华夏大飞机项目的正向研发。
在收到西飞公司合作邀请的那一刻,张红旗内心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自从帮着上飞公司搞定和麦道公司合资的c919项目过后,张红旗就一直以为,国产大飞机的市场,就基本上会被c919给占据了。
特别是在国产大型模锻压机投产后,生产c919大型民用客机的主要障碍,就基本上不存在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红旗一直在等待c919的后续变化,要是在90年前后有了大变动,或许他可以去参上一脚。
但是现在,西飞公司发过来邀请函,希望自己和他们一起去搞mpc75项目,张红旗还是忍不住有点心动了。
对于这个项目,张红旗还是有所了解的。
他是德国mbb公司在面临被西德政府打算将其并入宝马时,急切希望开发一款产品,证明自己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以便在合并时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mpc75这款机型,在设计上就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
这些技术里面最先进且不靠谱的,首先就要数普惠allison 578-dx桨扇发动机了。
在张红旗的了解里,别说这款发动机了,即便是在他穿越来之前,桨扇发动机也没有完全成熟发动机在民航客机上面使用。
不过除了这一点以外,这个机型倒没有什么其他大的毛病。
虽说支线客机在今后的华夏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市场潜力。但是考虑到国际市场,养这么一款飞机,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考虑到能够用这个项目作为跳板,张红旗当即就有拍板做决定的冲动。
不过考虑到企业的正常运转程序,张红旗还是克制下冲动,召开核心团队对西飞公司提出的这个项目进行深入评估。
当天下午,星途航空公司的管理层汇聚在会议室里,他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份复印好的资料。
张红旗目光扫过在座的高管们,语气平静地问道:
“上午就把这份资料发给大家了,不知道各位对西飞公司提出来的这个建议是怎么想的?”
张红旗虽然说话的时候语气平静,但是目光中还是透露着期待,希望公司的管理层能够给出一些不一样的建议。
见到老板问话,公司经理徐瑞祥首先发言道:
“西飞公司递过来的这个项目,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参与进中大型飞机的研发当中。
按照我的估计,要不是西飞公司缺钱,这样的项目也轮不到我们。
我们这次要是能够借助西飞公司的这条线,和西德的mbb公司达成合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外国大型民用航空器研发流程和技术标准,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这个项目能够运作成功,将极大的提升星途航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样我们以后或许就可以完全独立运作,不再依靠合资的这种模式。”
公司的工程师梁峻峰则发言道:
“从mpc75项目的初步方案来看,这个机型最大的风险在于他计划使用的桨扇发动机。
不过如果这款发动机如果真的能够如设想的那样,确实能够极大的降低这款飞机的运营成本。
另外和mbb公司进行合作,我们应该有机会吸收西德的航空器制造技术,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研发最前沿的设计。”
和技术派比较看重吸收技术相比,公司的财务赵刚这边,明显表示出反对的态度。
为了论证他的意见,他直接拿出来一份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指出投资mpc75项目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个人对mpc75项目是持反对意见的。这个项目的预期市场和我们公司目前正在生产销售的运十六客运版存在着重叠。
当前我们的运十六系列,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
我们应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现有产品的改进和推广上面!
而不是冒着大风险,搞一款替代我们自身的产品,并且这款产品还受到c919的压制。”
赵刚的这一番发言,马上就引起市场部经理刘洋的附和。
“西德的mbb公司在mpc75这个级别的飞机运营上,完全没有经验。
和他们共同开发这个项目,与我们独自进行研发拓展市场,其实相差也并不是太大。
就目前我们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都是靠着低价和性价比这两方面来进行竞争。
现在和西德mbb公司进行合作,引入了大量先进设计的情况下,估计成本也降不下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mbb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我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个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
在听取了下属的意见后,张红旗最终还是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做出决定。
“大家的观点我已经充分进行了了解,这个项目的风险确实不小,并且和我们当前正在生产的运十六客运版也有市场冲突。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成为我们否决这个项目的理由。
当前我们星途航空要想进入大飞机制造领域,是存在一定门槛的。
这次西飞公司刚好铺了路,我们当然得放手试一试。”
看到赵刚想发言劝说,张红旗虚空用手制止,然后进一步解释道:
“我们的运十六拓展到50座,就已经差不多了。
虽然说还可以挖掘一定潜力,但是在技术上,就有点不划算。
并且我们参与mbb公司的项目,并不意味着完全要依赖着他们给出来的技术路线走。
如果我们要参与这个项目,我们首先得排除使用高风险的桨扇发动机,改为使用涡扇发动机。
就目前而言,公司子公司卓越动力和罗罗公司已经有深度合作,我们完全可以和罗罗公司进一步开发rb203发动机。
从这点上来讲,参与mpc75项目对我们公司的意义就非常重大。”
听到老板这样说,大家才想起来,卓越动力公司现在和罗罗公司合作生产的rb199型发动机,和rb203型发动机是使用的同一款核心机。
而rb203的推力,虽然说只有40多千牛,但是罗罗公司在这个机型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rb211可是最大达到了200多千牛。
从这点上来讲,rb203想要增加推力到mpc75计划中的60多千牛,在技术上完全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张红旗的决定迅速得到了所有高管的认可。
他们一致同意,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参与mpc75项目。
随后星图航空迅速组建了一支精干的谈判队伍,前往西飞公司进行考察和谈判。
在徐瑞祥的带领下,这支谈判队伍先是在西飞公司进行了考察,了解了这边为mpc75项目所做的准备,以及当前能够在项目中使用的生产设备。
在了解了这方面的情况后,徐瑞祥才正式和西飞公司展开谈判。
在谈判的初步沟通中,问题主要集中在股权分配和资金投入的问题上。
在一开始的展望未来后,西飞公司经理陈志远就拿出了谈判的基调。
“mpc75项目是华航技公司在国内通过多方面评选,最终选择的我们公司来和西德mbb合作。
这里面他们主要的考量就是,我们西飞公司在大型飞机制造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生产加工制造能力。
说起来,国内完全具备大型飞机独立自主加工制造能力的企业,我们西飞公司首当其一。
这次之所以会寻求和贵公司合作,也主要是因为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调整的缘故。
考虑到我们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设计经验,在这次合作当中,我们希望占据合资公司51%的股份。”
陈志远的这个股份比例一说出,徐瑞祥就表示出不满。
“合资公司是合资公司,西飞公司是西飞公司,两者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我们承认西飞公司确实在大飞机的生产制造上面有一定经验,但是这并不成为你们持股51%的依据。”
见徐瑞祥明显表示出不满,陈志远不得不强调道:
“在国家的和外商合资规定当中,国有企业必须保持控股,从这点上来讲,我们要求51%的股份,完全没有问题。
并且你们公司和锦飞公司合资的时候,不也是按照这个规定来执行的吗?”
徐瑞祥没有回避这个,不过他直接指出问题道:
“我们在锦飞星途公司中的占股比例确实是49%,不过锦飞公司可是拿了足够多的固定资产来进行投资的。
在之前你们带我们进行参观的时候,从你们预计投入的固定资产来进行评估,完全不足以占到49%的股份。
按照你们之前送过来的mpc75项目资料,这个项目预计的投资可是高达12亿美元。
在这么大投资规模的情况下,就算几方共同投入,需要分摊的投入资金也不少。
就算考虑到贷款来运作这个项目,再考虑到占股比例的问题,我们合资公司需要筹备的资金也差不多要两三亿美元。
你们拿出来的资产折价,可是远远不够啊!”
在听到徐瑞祥指出问题的关键后,陈志远终于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们提出51%的占股比例,完全是根据国家最低要求来定的。
我们公司投入如果仅计算固定资产,也是显失公平的。
在大型飞机的研究上面,我们公司在之前可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积累了不少的技术储备。
我觉得这些一样应该纳入考虑,折算成股份。”
考虑到当前的国家政策,再加上来之前,张红旗就已经给过交代。徐瑞祥也就没打算在这方面多做纠缠。
“就算是考虑,折算的比例要加以控制。
这样吧,你们西飞公司要占股51%可以,但是必须资金和资产投入超过占股的80%,技术部分最多占20%。
我们公司根据你们的资金和资产投入来进行投入,等mpc75项目运作时,公司账面资金不足的部分,我们可以想办法帮着解决。
当然为了控制风险,在和西德mbb公司合作研发mpc75项目时,公司这边要以星途航空确定的研发方向进行谈判。”
听到徐瑞翔的条件,陈志远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分管财务的李成明副厂长。
李成明略做考虑后,就明确表态道:
“这个方案我们财务这边完全可以接受。
现在的问题就是,在技术方面完全按照星途公司的意见来,有没有问题?”
陈志远想了一下,觉得问题也不大。毕竟就算依照星途公司的意见来,那边还有个mbb公司。
“这个原则上讲,我们也没问题。
不过在研发方向上面按照你们意见的来,那么我们也希望,今后在飞机正式投产的时候,外包的部件生产要优先选择西飞公司。”
听到西飞公司提出来的这个要求,星途航空的赵刚直接明确表示不行。
“你们提的这个要求,根本就不可行!
要知道mpc75项目是我们和西德的合作项目,就算我们承诺了,西德那边也未必认可。
民用客机对于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相当敏感,如果你们不能在确保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把供货价格做到最优。
就算我们前期配合你们,把你们纳入供应链,后期也会被踢出局。
所以我们只能保证,在同等条件下,我们主推西飞公司作为代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