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57章 立旗

星海电子的科研大楼内,气氛不像往日那样充满干劲,反而笼罩着一层低气压。

几个年轻工程师聚在茶水间,低声议论着。

“真是想不通,大老板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会容许分出去的易用软件另起炉灶。

咱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东西,难道就这样放着不用?”

小李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抱怨,他年轻的面庞因为激动微微涨红,手中的咖啡杯被捏得更紧了。

“就是啊,现在搞出来的这套方案,咱们可是熬了多少个通宵才做出来的。

性能测试报告都出来了,明明很优秀啊!”

小王也附和着,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神里满是不解和惋惜。

“可拓展性也考虑进去了,怎么就突然要搞什么新的标准了呢?”

“而且还要和外国人一起搞,这不是资敌吗?”

小赵愤愤不平地补充道,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的冲动和不悦。

“唉,你们啊,还是太年轻。”

一旁的老周叹了口气,他端着茶杯,抿了一口茶,眼神复杂地看着这几个年轻人。

“公司高层的决策,哪是咱们能轻易看懂的?肯定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吧。”

“能有什么考虑?我看就是胳膊肘往外拐!”

小李依旧愤愤不平,声音提高了几度,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压低声音道:

“咱们搞技术的,就应该把技术放在第一位,凭什么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技术领先,还非得拉外国人一起搞新标准?”

“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吧。”

老周摆摆手,示意他们噤声。

“抱怨也没用,要是有什么意见,直接去找郳总工反映去,在这儿发牢骚有什么用?”

几人面面相觑,似乎觉得老周说得有道理,他们对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朝着总工程师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

送走反映意见的工程师后,郳兴中眉头紧锁地坐在办公桌前。

看完工程师们送过来的技术报告和文件后,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老板张红旗的电话。

“红旗,是我,兴中。”

郳兴中的语气略显凝重,少了往日的轻松和随意。

“关于易用软件公司那边,要联合国外厂商搞下一代网络标准的事情,我这边收到了一些研发人员的反馈。

他们情绪比较激动,觉得不太理解。”

电话那头,张红旗似乎早有预料,声音依旧沉稳而平静:

“嗯,我就猜到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研发部门那边,技术人员比较多,认为技术至上是很正常的。”

“红旗,不瞒您说,我个人也有些不太理解。”

郳兴中坦诚地说道,语气带着一丝疑问。

“咱们公司内部,明明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网络标准了,性能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为什么不直接推广咱们自己的标准,反而要和国外公司合作呢?”

张红旗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着措辞,才缓缓开口道:

“郳总工,你坐办公室里来一趟吧,这件事,电话里不太好说清楚。”

郳兴中放下电话,起身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西装,便朝着老板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张红旗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可以将整个雁栖湖工业园区的建设景象尽收眼底。

“来了,郳总工,先坐吧。”

张红旗示意郳兴中在沙发上坐下,亲自拿起茶壶,为他倒了一杯茶,茶香四溢,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郳兴中接过茶杯,却没有立刻喝,而是开门见山地问道:

“红旗,关于下一代网络标准的事情,您能不能跟我详细解释一下?

研发部门那边,意见真的很大。”

张红旗点了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先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后,才缓缓开口道:

“郳总工,我知道研发部门的同志们,为了这套网络标准,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的心情,我很理解。”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但是,我们做任何决策,都不能只局限于技术层面,更要从战略层面,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如果星海电子仅仅是想做华夏国内市场,那我们当然可以直接推广我们现有的网络标准。

凭借我们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我相信,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问题不大。”

张红旗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但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国内市场!

我们要进军国际市场,要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标准。”

他随手转动着桌上的地球仪,手指轻轻地在地球仪上划过。

“郳总工,从技术上看,未来的网络,也必然是全球化的网络。

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和国际接轨,就必须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去。

和国外公司合作,共同制定下一代网络标准,正是我们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也是我们掌握未来网络话语权的关键一步。

为了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为了能够拿到更多的话语权,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免费授权我们现有的网络标准和相关专利。”

张红旗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免费授权?”

郳兴中听到这几个字,还是忍不住惊呼出声,他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了肉疼的表情。

“红旗,这可是我们公司花费了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才开发出来的技术啊,凭什么要免费授权给外国人?”

“郳总工,免费送,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收费。”

张红旗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递给郳兴中。

“免费授权专利,不过是为了让我们的专利,能够成为国际标准。

专利的实现,是需要硬件来支撑的,未来的网络世界,硬件设备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

星海电子完全可以通过硬件代工,把前期的研发投入赚回来。

另外还可以通过代工,提升我们的生产制造能力。”

郳兴中接过文件,仔细地阅读起来。

看完文件后,他渐渐明白了张红旗的战略意图。

免费授权专利,看似吃亏,实则却是为了抢占未来的市场,是为了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我明白了,红旗。”

郳兴中点了点头,神色也逐渐缓和下来,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语气也变得轻松了一些。

“您的意思是,免费授权只是一个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制定国际标准,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可以这么说吧。”

张红旗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我刚才说的,只是最极端的情况。

实际上,就算是免费授权,也是基于硬件代工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不可能真的完全免费送给别人。”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

“更可能的情况是,星海电子参与到新标准的制定中,通过联合制定新标准,并进行专利授权,来获取收入。

到时候,星海电子开发的专利,都可以打包进专利池,根据协商的比例,获取专利授权分成。”

“这样就好。”

郳兴中彻底明白了张红旗的打算,心中的疑虑也烟消云散,他笑着说道。

“红旗,您放心吧,我会回去安抚好下面的研发人员,让他们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

………………

在安抚好星海电子内部的研发团队之后,张红旗终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国外的舆论场。

毕竟要推动下一代网络标准的制定,仅仅依靠技术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舆论支持。

如果有必要,他觉得自己也完全可以学习一下马斯克,搞点人设出来。

考虑到夏风将起,张红旗觉得到瑞士去休养几个月避避暑气也不错,于是就安排了一场在瑞士研发中心的新闻媒体接待会。

当然选择瑞士,也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更多是因为瑞士是永久中立国。

选择在瑞士召开新闻媒体接待会,也是为了加大瑞士研发中心的知名度,为后续吸收欧美苏科学家打广告。

当张红旗对媒体宣称,将会在瑞士接受采访后。

来自全球各大知名媒体的记者,在接待会那天,早早地就来到研发中心。

他们架起摄像机,调试录音设备,等待着这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的开始。

张红旗在助手和安保人员的簇拥下,缓缓步入会场。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界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来到瑞士,来到星海电子的研发中心。”

张红旗用流利的英语开场,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记者朋友都想对我进行采访。

希望我就全球化网络方面的话题谈一下。

那么今天,我就将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一个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下一代网络标准。”

闪光灯此起彼伏,记者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瞬间。

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想要探寻这位来自东方的神秘企业家,究竟要构建怎样一个“地球村”的梦想。

张红旗微微抬手,示意现场安静下来。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沟通与交流,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动力。”

张红旗的声音略微放缓,语调变得更加富有感染力,仿佛一位站在讲坛上的学者,娓娓道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横跨大洋的航海探险,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记者,语气变得更加慷慨激昂。

“而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的前夜!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我们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的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当前的网络技术标准,却如同一个个孤立的岛屿,阻碍着信息资源的自由流通,制约着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一位来自《瑞士新报》的女记者举手提问,她的声音略显尖锐,带着一丝质疑:

“张先生,您所说的‘网络标准各自为政’,具体指的是什么?目前的网络技术,难道还不够先进吗?”

张红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充满智慧的笑容。

“这位女士,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

张红旗的声音依旧温和而充满耐心。

“的确,当前的网络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如果我们放眼全球,就会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企业,都在使用着不同的网络协议和标准。

试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人们,能够使用统一的网络进行交流,那么,误解和隔阂,将会减少多少?

冲突和战争,又将会避免多少?”

一位来自《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举手示意发言道:

“张先生,您描绘的愿景固然美好,但是,请问你打算如何说服苏联,也采用这套标准。”

张红旗闻言,脸上笑容更盛,他挺直了腰板,目光中充满了自信与担当。

“这位先生,您的问题,问到了关键之处。”

张红旗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将制定统一网络标准的计划,提交到了联合国。

作为五常之一的苏联,当然也会是标准的制定者。”

听到说会邀请苏联作为标准的制定者,在场的记者们都兴奋起来。

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抢着提问道:

“张先生,你邀请苏联参加标准的制定,这是否代表着你在立场上更倾向于苏联……”

面对美国记者咄咄逼问,张红旗不急不缓地回答道。

“这位女士,麻烦你先看一下你现在身在何处。

为了构建全球化的统一网络标准,我当然不可能倾向于任何一方。

这也正是我把研究中心设在瑞士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我在这里正式向全球的顶级科学家发出邀约,希望他们能够加入我们的瑞士研究中心,共同开创信息化的全球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