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 作品

分卷阅读428

扰。

她已用数次在战场一往无前,决死之勇毅和如同本能般在危难时刻鼓舞士气的天赋能力,获取了那份本来早该降临于她身上的荣誉和威望,用切实的功劳,让那些背后的议论被压制到了最小。

而在莱茵有心为塞蕾斯汀配备的部下中,这种事更是接近零,他们和女骑士并肩作战,是最直接,最近距离感受到女骑士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武艺,勇气,以及那对一个统帅来说非常关键的镇定自若,指挥有方,鼓舞人心的能力。

士兵们无不钦佩女骑士的能力和飒爽英姿,远征军里的士兵也许并不是多么显贵出身,毕竟那样的家庭最次也应该成为底层军官而不是一线的大头兵,但普遍家境都在温饱线以上,饥寒之家、贫农、下层雇工出身的人要是参军,大多也只能进入地方民团或帝国那庞大的驻防、各地军团中的一员。

远征军带着皇帝、内阁的任务来到玛格丽塔,事关两国友谊和海外开拓,在帝国军队之中,无论如何也是一件非常体面的差事,并且可以直接和这条线路后续的殖民、贸易利润贴在一起,是一桩油水非常丰厚的美事。

皇帝钦点莱茵来做,看得出他对这个年轻的尤利乌斯表现出的信任和宠爱。

自然,远征军中里不会配些混口饭吃的贫民、罪犯充军,平均应该属于“良家子”。

他们也许文化程度不高深,会在私下里对那位有着脱俗美貌,但同时又有着“怀过野兽人崽子”这样带着几分情色流言的女骑士开一些粗鲁的,下流的玩笑,也许有不少人还会把这位尊贵的尤利乌斯家的贵女当做一些时刻的施法材料,但无论如何,在经过数次并肩作战之后,已经证明了自己,展现了自己能力的塞蕾斯汀已经成为了他们尊重的对象,这点在她直属的部下中最为突出。

他们会为女骑士的名誉和其他队伍的人发生冲突,只这一点就足够体现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莱茵特意往塞蕾斯汀的队伍中,塞入了不少尤利乌斯家的人手有关,但也确实是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

最夸张的是一名被女骑士在战场上从绿皮手中救下的年轻士兵,在战后他言之凿凿的对战友们诉说,塞蕾斯汀用长剑斩落那个即将杀死他的绿皮战将时,他看到了“持锤者”的身影在女骑士身后浮现,散发着光芒。

持锤者,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许还流传着不同的说法,但在帝国,这个称谓永远只会指向一位至圣至尊者:

已经升格为神皇的第一代人皇,西格玛。

这样的话被普遍认为是哗众取宠———或者就是濒死时产生了幻觉,反正没什么人会信这样的说法,尽管那名士兵非常坚持自己的说辞,并且愿意去找牧师发誓———如果他不怕被牧师用圣经敲打脑袋叱骂的话,也只是闲暇时期、茶余饭后用来类似:xxx,你一定又xxxxxx的笑谈。

这样的传闻过去,现在,一般都只出现在夸耀、神化统治者或相反的经历中,比如查士丁尼大帝黑火隘口之战、发起黑色清洗运动前神皇雕像落泪等,或出现在教会用于宣传的经文报中,某时某地某人,一般是某位圣武士、战斗修女,讨伐邪恶过程中忽然神光大作,西格玛显灵于是奋起爆杀邪恶云云......

发生在一个流言缠身,才从野兽窝里救回来没多久,并且有着已经为诞下了野兽人子嗣这种无论何时,都完全足够毁掉一名女性的高贵、美德,纯洁丑闻的曾经的贵女骑士身上,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想象的。

.........

塞蕾斯汀在码头驻足许久,站在码头,眺望着漆黑一片的远方,海面与天幕的界限在远处模糊不清,在同样深邃的黑暗中融为一体。

刺骨的寒风吹动散落在外的长发随风飘起,那头灿烂的金色在昏暗的灯塔、火炬散碎光芒的映照下也变得暗淡起来,似乎失去了生气。

塞蕾斯汀凝视着黑暗,良久伫立于原地。

莱茵将她带错了那座森林之后,她重新拥有了自己的盔甲、佩剑、侍从、坐骑,这在过去将近一年,在那座暗无天日的地牢里痛苦的挣扎中无比怀念的一切,到她真正重新获得的时候,却又仿佛失去了意义。

女骑士左手按着佩剑,右手下垂,抓住悬在一旁,用锁链挂在身上的金皮经文,指尖轻轻地抚摸着其上那狮鹫的印记,沉默着。

佩剑和经,都是莱茵赠送给她的。

其中隐含的意义,她自然知晓,这个堂弟很小就很聪明,什么都学的很快。

奉剑,或者奉经。

这是他在深思熟虑后,为塞蕾斯汀选择的两条路,无论她选择哪一条,莱茵都会用自己的权势竭尽所能,帮助这位堂姐能够尽可能平稳的走过以后的路。

而塞蕾斯汀并没有选择莱茵更希望她选择的那条,于是那艘船只能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