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 作品

第一六八:米尔米登保卫战(一)

搞毛亮派出的这支由马托卡、佐拉克、维达诺斯等诸地的人员组成,成分复杂的使团,是它为“和平”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听起来简直是太怪异了

一头绿皮,为和平努力?

但也可以说确实如此。

不过米尔米登人如果要投降的话,在维达诺斯沦陷的那会就已经做出决断了,但他们早早就开始收容难民,囤积物资,派遣军队修建要塞把守关隘,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会选择放弃抵抗的样子。

搞毛亮知道,米尔米登人此前的行动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边境人总归不全是软骨头,不是它松开屠刀,露出缓和的余地,他们就都愿意摇尾乞怜的。

不过它还是抱着试一试也无妨的态度派了一支劝降的使团过去,黑湾半岛地形特殊,易守难攻,这次不比埃斯塔利亚,有矮人舰队在,绿皮不仅不可能获得制海权,甚至还会被敌人的舰队所干扰。

加上米尔米登也算是整个边境亲王领武德最为充沛的那档,几千年来,恶地的绿皮凡要向西渡海袭扰也好,又或是就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的绿皮作乱,米尔米登人几乎都会站在抗击野蛮侵略者的第一线,大小也能当得起一个“边境之盾”的称号。

在这里建立家园的人类殖民者和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的各类怪物爆发过无数次冲突,这里的亲王和人民以非常顽强的意志保卫自己的土地,但因为非常松散,并不统一,他们很多时候起到的作用只能说是缓冲、阻碍,为西南方向的提利尔王国起到直接“抵挡绿皮”作用的往往都是米尔米登,这座边境第一城。

他们不比向大军阀卑躬屈膝的马托卡。

和米尔米登开战的话,对一心想要尽可能的,或许做不到艾尔那个程度,篡国篡的理直气壮,名正言顺;但也尽量获取到一个缓冲档口,让它有足够的时间建立一个初步的统治,同时强化自己的军队,以便面对之后必然会来的讨伐的大军阀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但又不得不做。

可以预料到在黑湾半岛的土地上会爆发怎样惨烈的鏖战,搞毛亮不可能“宽恕”摆明态度的米尔米登人,否则它一手屠刀一手大棒的取巧扩张就宣告破产,这对大军阀的威望,和它好不容易勉强维系的“后方稳定”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这座狭长半岛上如今算上难免,将近六七十万的人口都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绿皮死战到底。

甚至绕过去也不行。

米尔米登人如今比绿皮更缺时间,搞毛亮一路势如破竹,虽然有优良的武德传统但同样“久不经战”的米尔米登人也需要花时间来整顿军备,训练士兵,如果搞毛亮放着米尔米登不管,直接向西南去阿尔加利斯,再找“老对手”联盟干架,可以想象米尔米登人第一时间就会出来收复维达诺斯,然后南下支援联盟。

不用怀疑。

绿皮绝对是人类、矮人、精灵在内的一切秩序种族共同的敌人。

虽然有一些吃饱了的学者鼓捣了一个“绿皮天灾论”,把绿皮这一以战为生的种族视为是某种世界规则的体现,对所有一切,除绿皮之外的种族带来血火试炼,以淘汰弱者......

但没人会看着邻居家燃烧着熊熊大火的时候能站在那傻乐:

还好烧的不是我家。

所以搞毛亮对米尔米登的选择只有一个回应:

打!

它一声令下,庞大的军势立刻就动了起来,干架对绿皮来说没有积不积极的,只有够不够waaaaagh一说。

以大半座城市都跑空了的维达诺斯为中转基地,绿皮用屠刀强索的一应物资全部都要流向这座城市,然后发往军锋已经触入黑湾半岛的搞毛亮大军。

将近三十万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来投靠搞毛亮的绿皮和孢子里站出来的绿皮也会越来越多。

绿皮,乌压压的压了上去。

指挥绿皮打仗,少一点还好,在如此庞大的数量情况下很难说有什么战术可言。

指挥上限严重超编了。

但搞毛亮还是极力维持着大军的调度,因为攻米尔米登就不需要顾忌破坏这些了,或者说整支军队里,只有大军阀一头绿皮会考虑浙西东西。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释放绿皮的战斗力,它干脆将自己在埃斯塔利亚犯过的“错误”重新再做了一遍。

即分兵。

除了比尔巴利决战以外,艾尔没有一次和绿皮的主力打过,但通过不断吞吃,攻打小则百千,多则上万战帮的方式,他在南方就消灭了至少十万以上的绿皮,如果这些绿皮当初要是投到比尔巴利,也许就能在部落北上之前将这座城市打下来了.....

但情况不一样,何况当时谁能预料到史奎格捕食地精的时候,还有巨魔站在后面呢?

它将那些自己本部之外的绿皮单独抽调出来,选择它青睐的有能力的战将,作为一支支大小战帮的领袖,率领各自的部队向着一个方向进攻。

地精骑手和双足飞龙信使会时刻将前线的情报传回到大军阀这,让它对前线的局势做出判断,以便调动军队。

它成立了大小不一的数十个战帮,各自领着数千到上万不等的绿皮在黑湾半岛上散开推进,而搞毛亮本人则狡猾的带着它的本部战帮和部分主力走在后面。

和米尔米登人正式交战的初期,依靠临时哨所和据点防守的米尔米登人没有意外的,在绿皮凶猛的攻势下只是抵挡了一阵,就丢掉了半岛外围的部分领土,势力不得不向内收缩。

他们付出了上千人的牺牲,但也给绿皮造成了数倍于他们的伤亡。

不过这对绿皮那庞大的数量来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损失罢了,米尔米登人也从来没指望能在半岛外围就挡住绿皮。

不管是黑湾半岛,还是整个边境亲王领的土地,都已经许多年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了,就算以前有的防御性设施,也因为“没有意义”而遭到荒废遗弃,或是干脆改造成了民用、经济设施。

从绿皮攻向马托卡,到兵临维达诺斯,这中间的时间也才不到两个月,米尔米登人警觉性很强,在海门关被围的时候就开始整军备战,但也才只过去了三四个月多一点,只能紧急重启一些过去遗留的要塞、据点,修缮一番勉强可用。

真正有防御力的,只有米尔米登的主城,它自身就是一座极为坚固的要塞,尤其擅长应付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