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皮的前锋逼近马托卡之前,莱茵和塞蕾斯汀统帅的远征军努力的,通过一切方式强化这座城市的防御,同时也向国内发出了:
如果事不可为,是否可以暂时撤退,避敌锋芒的请示。
但通过海门关那边中转过来的国内信保则以印刻了元老院,御前会议纹章的羊皮纸要求远征军:
“查士丁尼陛下未竟之事业不容有失,拿出神皇信士的坚强毅力!”
同时宣称由帝国的征战首席,奥古斯汀·乌斯诺夫率领的索尔领远征军已经筹备完整,大军此时已经囤于索尔要塞,信派出的时候,前锋已经出发南下,进入边境地,要求远征军至少要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坚持到征战首席的远征军团抵达。
这个命令让莱茵有了守住的信心,或者说希望。
不到万不得已......甚至......他都不想放弃马托卡离开,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帝国这次好不容易获取到的,名正言顺将势力扩张到边境亲王领的机会付诸东流。
一座被绿皮夷为平地的马托卡,重建起来费多少功夫不说,他们连自己的家园都守不住,有没有可能被边境领那些并不想屈居于帝国内部的城邦们联合起来,“开除边境籍”,否认马托卡人献城的合法性,或是马托卡人对“马托卡”这片土地的所有权。
你说马托卡内附,把领地上交给了帝国?
哪里?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呢?一群失去自己家园的流浪者有什么资格将“别人”的领地交出去?
这种情况不是没可能......比如如果矮人不想有时候不太靠谱的盟友跑过来把自己旁边这群关系还算融洽的邻居给吞并了的话,出兵在帝国军团抵达之前,“收复”马托卡,那样帝国在边境的话语权都要小上一些。
如果矮人把这地方自己占下,虽然不大可能,或是交给其他边境城市的话,他们抱起团来硬要抵制帝国势力深入,也是一个麻烦。
毕竟世界承平已久,本任皇帝还是很想做一个享誉各国,内外咸服的明君的,硬要为了扩张而扩张,甚至对同为秩序势力,人类族群的边境开战动兵,面上难看不说,军需资用靡费巨大也是问题。
......
有了援兵的准信,莱茵做事说话都有了底气,他先是强行利用各种手段,把马托卡那个所谓的“十将军”委员会中的三人撤换下去,两个位置换成了远征军中可靠的指挥,以及一位海门关观察团的矮人代表。
然后又在马托卡进行了全民皆兵的动员准备,力求复刻第二次比尔巴利战役,在马托卡坚持抵抗,直到援兵抵达,那样就是埃斯塔利亚南方战争的二次重演。
搞毛亮将再次因为一座抵抗到底的城市而失败。
但可惜的是,莱茵错估了一点:
马托卡人的抵抗意志。
在得知米尔米登陷落,到为战事做准备的这段时间里,马托卡城内每天都有人选择逃离城市,向东、向北逃去,做战争难民。
在矮人帮忙疏散了一部分老弱妇孺之后,马托卡城及周边还一度有着近二十万居民,按照此前七户一质的比例,有着两万八千多户人。
边境形式比较特殊,地多人少,土地矛盾很轻几乎没有,马托卡又靠着黑水湾,有一定的海洋产出和贸易收入,所以他们普遍是不分家,或是分户不分家,和帝国一般子嗣到成年后就会分家产,除了继承主要财产的(一般是长子),其余人就要出去各谋生路不同。
边境地的一个最小单位的“家庭”,平均是在七到十人左右,只要身体可以,一对夫妻至少会生五个以上的孩子,虽然并不一定全都能活到成家生子,但一般来说有三个成年子嗣是正常的情况。
地方广大,野怪、盗匪这些不如帝国境内干净,依然是一种和天灾并列的威胁,所以就更需要抱团一起,他们在户籍、财产上或许是分开了的,但住往往都会以血脉为联系聚集在一起,这样发展下去到以后有朝提利尔那种家族文化演变的势头。
在乡下他们会在家族庄园中一起生活,成年子嗣中一般会有一人被派到城里来“见见世面”,以免将来有需要的时候进城两眼一抹黑,无所依靠。
取一个平均值来算,每户八个成人,成年男性四名的情况下,马托卡人鼎盛时期有超过三万户,接近三十万人,而在交出妇孺时,城内也有着超过二十万人口,理论上来说可以动员其一支近十万规模的民兵武装。
如果真能达到这个规模,那么依靠城墙和矮人舰队的炮火援助,守住城市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这一切等待局势越来越严峻时就原不能像莱茵期许的那样发展了。
给绿皮做人质的妇孺老弱被马托卡人配合远征军基本完好无损的营救回来后,唯一制约他们大规模逃亡的道德和情感上的约束也没了。
对他们来说,既然都已经前后两次:
为了保全城市,打开城门,交出人质,开了投降绿皮先河;
看绿皮在米尔米登久攻部下,为了不背骂名,将来被周边围剿清算,决定冒险一搏,献城给帝国,引老大哥下场;
做出了为了保全自身而忽略其他的行为,现在绿皮暂时威胁不到马托卡,远征军人手、威望都不足,不足以控制全城———那还留着干嘛?
矮人只愿意运走妇孺,不准拿得起武器的男人上船避难就随他们呗。
又不是没腿不能自己走。
这么段距离,就是走都能走到东边去,到巴索夫、莫斯拉克,或者稍远一点但更安全的阿肯多夫避难。
再说他们真的跑到海门关去,就说自己是其他地方的难民,难道矮人还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吗?
逃亡潮随着局势的凝重,战争的阴云积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很快就发生了。
先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逃亡,然后是几户家庭报团一起踏上通往“安全”的道路,相比起男人全部拿剑上战场,死无全尸,他们宁愿暂时丢掉城里的瓶瓶罐罐。
甚至到后来,发展成了被征召动员,配发了武器的武装民兵以班组为单位串联一起约定时间,带着家人一起逃离马托卡,他们让女人、老人带着小孩称要去投奔亲戚,白天出发到城外某处安顿,自己则晚上趁着换防或是巡逻的时候借着市民大多相熟的关系聚在一队,或是直接离队出奔朋友也不会阻拦—————毕竟他们可能明后也要走的情况,直接出城和家人汇合然后一路向东,还带走了矮人送来的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