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秉持着这种“大局为重”的观念,那给马托卡守军再加加担子也就无妨了。
赢了的话自然皆大欢喜,要是最后城池失陷,并且出现最可怕的那种情况......神选者战死,远征军覆灭的话......大家就一起哭丧,披麻戴孝,齐心协力为英雄复仇!
依然是he结局。
完美。
先后收到来自国内的命令,要征战首席的远征军尽力去解放近在咫尺的边境城邦,以便扩张影响,按着元老院的提议,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马托卡有神选有大军,拖个一两月不成问题,而征战首席最好是在解放了西部地区之后,把这些地方团结在帝国的旗帜之下,要求诸地派出部队以“援军”的形式加入远征军中,再一鼓作气向东驱逐绿皮。
这无疑是把马托卡那边当成弃子架在火上烤,连御前会议都不能答应。
于是来自宫廷的口谕又暗示奥古斯汀:
“决战之事万以慎重为上,做足准备,不宜轻启战端,以至开边之机毁于一旦;至于马托卡之围,外有矮人援助,内中众志成城,旬日应不足虑......卿自权衡”。
这还好。
宫廷某种程度上,即是既得利益者中最大的那一派,但也同时是半独立的一方,不会说立场坐稳在了哪边。
还是秉持着和稀泥的想法。
这在旁观了帝国政局起起伏伏几十年,在“二十年来未经一战”的“征战首席”位置上坐了也有十几年的奥古斯汀看来,都很明显。
虽然他想的没那么多,没有莱茵和塞蕾斯汀二人得出:帝国内有势力要借刀杀人,大规模政斗恐怕临近的可怕结论,但也能知晓国内,尤其是国教内部的路线之争已经非常严重。
他清楚有人对马托卡的守军————主要是尤利乌斯姐弟统帅的那七千远征先锋不满,所以在各种扯后腿。
上面的人想要敷衍,奥古斯汀也可以敷衍,糊涂一下,既然让我自己考虑了,那我考虑觉得马托卡估计药丸,立刻全速前进前去支援,总不能到地方了你给我召回去?
但是有大公会议背景的元老院特使派到征战首席的行军帅帐中“督军”就着实令他感到束手束脚,在很多事上,不能“自决”,要考虑和目前收到的命令对着干的后果。
“特使”实际上干的是“监军”的职务,尤其是他的身上还担着以帝国元老院代表的身份,宣扬权威,安抚诸地的使命,在军队之中地位超然独立,甚至因为其掌管的对军团的监察职责,在一些方面还隐隐压制了奥古斯汀一头。
先帝,也即是如今奥拓·弗兰茨陛下之父,阿尔贝特·弗兰茨陛下在位时,因为其一直以来对玛丽恩堡为代表的商人阶层纵容政策,引起了贵族阶层的普遍不满,加上军制腐化,闹出了几次哗变、闹饷的情况,畏惧政变、兵乱的阿尔贝特一直致力于削弱贵族阶层的力量,尤其是在军队中。
依靠玛丽恩堡、努恩等地的富商们财政支持,阿尔贝特成功的用撒币战术瓦解了当时并没有说,真的想提刀入宫廷,拔乱反正痛陈利害的军勋贵族,当然,没有士兵们的支持他们也无法做到这点。
然后就是元帅军衔的虚设、拆分,以及宫廷“监军”职务的诞生。
皇帝会指派自己信任的人在军队中担任虚名副官,肩负着对宫廷传递关于军团情况的使命,起到实际上的监督作用。
有时候这个位置是元老院来指派,大多时候皇帝和他的御前会议还有元老院还是能达成一致。
虽然其作用并不明显......毕竟皇帝如果干得好,哪怕只是个正常人的话,哪个将军会想着带着大军杀回阿尔道夫夺了鸟位呢?
要是真有脑子不好的来搞一出帝国版本的“陈桥兵变”,估计结果就是“世食帝禄,世受国恩”的瑞克老亲卫们当场给国贼拿下押回阿尔道夫了。
但这种对军队的掌控确实让如今,主要的敌人已经从北边拜混沌的北佬、林子里的野兽人、只要崛起了一个大只佬就必然要来揍一顿帝国的绿皮、每隔个一段时间就要带着大军杀向南方灭世的混沌大军.......变成了“自己人”的皇帝、当权者们心理有一种虚假的安慰吧。
征战首席一路上都在权衡,分析着这场远征背后的纠葛。
他不可能不管莱茵。
且不说后者是他的弟子,不谈感情问题,单从个人的利益角度出发:
尤利乌斯在查士丁尼皇帝后就一直是帝国显赫的军勋名门,因为一直奉行绝对不碰军事以外事务的传统,在阿尔贝特皇帝时期,军勋势力全面削弱的情况也得到了重用,莱茵更是有下一代家主,军团统帅的潜质,他不帮忙坐视对方被围困覆灭,那尤利乌斯家族和兔死狐悲之下,勋贵们的愤怒会指向谁?
冠冕堂皇的大公会议吗?
振振有词的元老院政客?还是帷幕后的宫廷.......
反正背锅的少不了有他。
奥古斯汀有基斯里夫的血统,对国教会一直不大感冒,他立场上肯定是倾向于军队、武勋的,那么这点自不必说。
但如果硬是无视了元老院的命令,以及装糊涂曲解皇帝的暗示,火速开往马托卡去解围,就算是赢了估计对他来说也.......
只能先含糊着。
解放西部城邦,好,我做。
但是考虑到马托卡的重要性,又不能一点不管。
派出两支骑兵和骑士团去帮忙,这是他估计的当前为止能做到的最好。
于情于理国内都不能指责什么。
扯后腿,下阴招的人不可能撕破脸嚷嚷着就要让先锋军(回归派)去死,也不能把事情做的太明显,那样的声势浩大的回归派也不是一群木鱼,只等着别人来敲。
真要闹出“正统派”故意坑害支派的丑闻,以回归派的声势不定真能掀起一场教会大分裂的惊天巨变,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奥古斯汀觉得自己目前做的,已经足够应对方方面面了。
暂时如此吧就。
其实主要的关键点还是在于马托卡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上。
如果马托卡能撑的够久,拖到十天以后,给奥古斯汀按着国内的命令,解放诸地、吸纳援军,做足准备的时间,那他到时率领大军前往解围,也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指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