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马托卡之围已经过去了十天。
守军依然在艰难抵御着绿皮的攻势,但已经逐渐力不能支,而期盼已久的援兵尚在赶来路上。
此时,也有另一支军队来到了交战地不远的地方。
也就隔着一条河的距离。
黑水湾的另一岸。
河湾两旁的滩涂地过后就是一片平整的地形。
自黑岩堡取得胜利之后,得知帝国下场,搞毛亮围攻马托卡,稍作休整,参加了两天的庆功会后艾尔便火速带着军队西返。
妈的帝国老大哥不厚道。
有事不帮,跑去抢地盘。
他不能慢了,免得只能捡别人的残羹冷炙。
经过搞毛亮这么一闹,边境亲王领这一大块加起来,适合文明农耕生产面积已经超过两个南方王国的土地必然要面对一个重大的转折。
过去那种松散的一地邦国环境必须要改变了。
小国寡民,小富即康的生活方式,广袤的田野,没有贵族的残酷剥削和工厂的压榨,没有农奴制的禁锢......固然能让边境领成为许多贫穷的帝国人、基斯里夫人心中所向往的地方,但同样的,没有形成哪怕最低限度的,名义上的统一政权,比如皇位争夺时期,中央权威衰败的帝国,也让边境亲王领这片膏腴之地在富庶的美好生活中沉沦,对强大的外部威胁缺乏抵抗的实力。
分散的边境邦国自成一体,面对外来威胁时优先考虑自己本身的利益,让绿皮能够兵不血刃驰骋数千里,从海门关一路几乎毫无迟滞的狂飙突袭到联盟的东部边境去,让关注此事的列国人士无不惊掉大牙。
边境人在这场绿皮战争中的表现和他们自身的体量完全不匹配,除了米尔米登以外,其余的地区连像样的抵抗都没做过,对战争的贡献甚至是“负数”。
这无疑是揭了老底,彻底暴露了边境人某种意义上“德不配位”的软弱现状。
他们的土地肥沃,但他们却太过无能,以至于连家园都无法自卫。
查士丁尼皇帝南征发动第三次(实际上不止三场,但是只有最著名的三场被并列一起传颂)著名的黑火隘口之战后,大破绿皮,大胜之余,第一次正式将帝国的权威带到了边境亲王领这片人类秩序的偏远蛮荒之地。
他在阿肯多夫同时以帝国和矮人盟友的名义,召集诸多公国的大小“亲王”们前来议事,有人畏惧不敢,害怕皇帝逼迫效忠,或是软禁他们,就干脆自己摘去了“亲王衔”以城主、镇长居。
而到场的诸多“亲王”们也在查士丁尼皇帝的要求下,将“贵族的荣耀传统是文明不可动摇的根基”这点接收,将边境领的贵族尊号和帝国内部挂钩,一应亲王尽数自摘头衔,那些个根本谈不上一个完整的“国家”的公国们也都被重组,按照皇帝和元老院的“友情指导”被划分出了如今的格局。
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输出。
但这之后查士丁尼皇帝也并没有说把边境领纳入帝国内部,哪怕是以殖民地视之。
为什么呢?
因为边境人那个时候刚刚处于伟大之战后一代、二代人的“黄金时段”,在圣战中边境领几乎被摧毁,这两代人是从废墟上一点一点把家园重建起来的,猎杀野兽、剿灭绿皮......重新把边境变成了文明种族的势力范围。
哥搞毛搞大军北上,被祸害的最惨,主要城市几乎尽数被占领、烧毁的东边境亲王领焦土之上还有数万人在坚持打游击,甚至钻到幽暗林地里去一边和野兽、地精战斗,一边不时外出伏击小股绿皮。
在皇帝的大军抵达后这些人又自发的前来汇合,带路、身先士卒收复家园,表现出了莫大的勇气和战斗意志。
而西部诸公国也没有在战火还没烧到自己家的情况下就作壁上观,从绿皮北上开始就一直积极对抗,组建联军支援东部战局......
那时期的边境人虽然松散,但却有如当年帝国创建之前的人类诸部一般,骁勇,善战,各有所长,平时各自纷争冲突不断,但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也能摒弃前嫌并肩作战。
是一块肥肉,但有足以守护自家的勇气。
加上帝国当时面临的问题和今天并不一样,时代还没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扩张欲望并不强,以及顾虑对同属秩序侧、还是人类势力的边境亲王领动手的话,没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如果爆发冲突就是又一场侵略战争,不管对皇帝还得帝国的颜面都不好看,于是只是在宣威于外域后就班师回朝,在这之后并没有过多的干涉边境的事务直到今天。
......
入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虽然并不一定适用,但几乎所有的边境邦国都满足这些缺点。
他们的松散的程度堪比异时空江苏,甚至更胜之,至少江苏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地域共识,但边境没有。
如今这场战争中,对绿皮耻辱性的溃败以及大规模“开城投降”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影响实际上比边境人自以为“明哲保身”“法不责众”“他都苟了我凭什么不能?”要严重的多。
因为这种以文明屈服于野蛮、屠刀的行为,彻底把边境领作为一个松散但却依然独立于列国,“伪实体”的存在根基给掀翻了。
早就已经渴望更多的,适宜耕种的土地来疏散,安置膨胀人口的帝国人这下有再名正言顺不过的理由,对广袤的边境领进行扩张政策,即便是就在边上的矮人也不会因此有太多的置喙:
因为你又弱又懦!
根本没能力也没资格占住,守护这么一大块的土地!
那作为人类种族的老大哥,旧大陆西方的扛把子,自然而然就有理由来“我帮忙”。
弱小和懦弱是不同的情况。
当初的埃斯塔利亚一样也被阿拉比巫师苏丹的大军打的亡国,连战争女神手操都遏制不住颓势,帝国和巴托的侠义远征军抵达之后帮忙,打了近百年的圣战帮助埃斯塔利亚人复国的时候也没说“你太弱了所以复国就别想了以后跟我们混吧”。
因为埃斯塔利亚人确实被暴揍了不错,但从始至终他们的抵抗也并没有停止过,各地都有游击队、光复义军的活动。
在(过去)战火纷飞的中古世界,弱小是一种罪过,但只要还有拔剑抗争的勇气,即便是神明都要对此投来重视的关注(恐虐点赞)。
而懦弱、怯懦就是彻头彻尾的原罪了。
被屠戮后脑袋都不配被拿去筑京观......
边境人的明哲保身在国家层面是一种极其不负责,完全不担责任的行为。
矮人舰队在黑水湾上逡巡这么多年,没说顾虑伤亡把绿皮放过去吧?
那么多要塞沦陷,那么多要塞被围困,被绿皮、斯卡文鼠辈骚扰攻击动辄几年甚至上百年,也没有哪座矮人要塞说一合计给绿皮纳贡投降让他们去找其他要塞祸害算了。
而如果说边境领不具备一个“国家”该有的要素,来忽视责任,辩解他们的行为。
那么理论上来说,这片土地就是一片“无主之地”一片待开发的热土,和破碎的露丝契亚大陆形成的新世界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其他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非是这里多了一些“原住民”和提前抵达的“殖民者”罢了。
那么不管是帝国、矮人,联盟,甚至是北方的基斯里夫沙皇国、遥远的震旦天朝来这里扩张,设立几个“殖民地哨所”那都是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人能指责的正当行为。
.......
在艾尔看来,边境人如今唯一一条想要在帝国的进入之下维持独立,保住那层“贞洁”不被外人所侵犯的办法———虽然实际上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毕竟绿皮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只有一个:
那就是立刻召开一场边境领邦国大会,诸地会盟,一起发动“大起义”组建联军主动向绿皮发起进攻,然后依南方故事,组建一个广泛松散但却有基础国家框架的“边境联邦”“xx合众国”,还要宣布和此前的投降思潮一刀两断,为了洗刷耻辱要对绿皮发动一百年不间断的“耻辱远征”......把“改过自新”的姿态做足,建立一个真正的国家并取得其他势力的认同,也许才能让帝国顾忌颜面之下不好直接动手。
但显然,不管是边境人自己的认知还是胆识,以及两大“境外势力”的干涉,都不会给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再以一个独立的区域存在的机会了。
啊?
两大“境外势力”?
———那自然把边境亲王一南一北夹在中间,呈前后夹击之势的北帝南联盟咯。
不是为了争边境领这块大肥肉,为联盟进行二次扩张,艾尔现在应该在返回联盟的船上或是南下前往黑暗之地的途中,而不是来到马托卡对岸驻扎。
当然,他北上除了竞争边境地利益以外,还有一个次要的,比较不那么重要,“可有可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