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联盟也对改信者给出了特别的对待。
他们只要愿意,就可无条件获得联盟国家的“国籍”和永居权,并且得到在安置上的优待。
户籍制度算是艾尔为南方联盟定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他必须要做到对自己国家内部的“彻底掌控”,防范敌特分子,防范可能出现的混沌、异端(比如西格玛猎巫人、纳迦什吸血鬼)输入搞破坏。
建立统一有效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除了对管理方面的极大考验和提升意外,也能有效的杜绝“不安全分子”到处乱窜,治安稽查形同虚设的情况出现。
算是在这方面开了世界先河,官方正式的以“国家”“籍贯”划分人群,当然,出于吸纳移民的目的,联盟在对“外国人”的态度上面和过去自由来往的时候也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让我知道你来了,有身份,有入境记录就行,其他照例。
但如果要长久定居的话,就必须得在“移民入籍”或是“定期办理居住手续”之间选择。
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持续的工程,但只要能搞下去,将来联盟内部的治理能力也会因此得到丰厚的回报。
除了针对个人层面,对“集体”层面联盟方面也有相应的措施举动,比如暗示米尔米登人,如果双方愿意在“信仰”问题上达成一些小小的共识,就愿意出兵援助其复国云云。
再坚固的堡垒也永远会少不了内部出现分裂,这些流言蜚语往往都是通过那些已经暗中倒向联盟,甚至皈依了五印的人士所传播,彼时的搞毛亮刚刚取得米尔米登之战的胜利,士气正旺,米尔米登人战败流亡,心中忧虑,不少人就真的存了向联盟“借兵”寻求光复的想法。
毕竟“天姐改组派”虽然异端,但在其他一些层面其实还略胜于原本已经上千年没革新过的战争教会,尤其是在伟大之战后这个“勃勃生机”又“礼崩乐坏”的时代。
诸神信仰、传统道德的约束和神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最关键的一点———失去了外在的威胁后快速衰落。
倒也谈不上崩塌,毕竟实打实能展现出神力的教会信仰再如何也不会说没人信,神明确实存在这点就足够凡人顶礼膜拜。
但狂热就谈不上了。
何况很关键的一点是:
原属于正统的那些米尔米迪亚教士们在绿皮战争起直到今天的这个时候,都确确实实的,失去了神力的庇佑,失去了释放法术的能力。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确实是“战争女神”出了一些.......或者如改组派教义所宣称的那样:
“天姐已经完成了她的职责,回到了天上去;”
“现在是新神的时代,米尔米迪亚的继承者将会接过她的旗帜和权柄,带领凡世继续前行;”
还有“存在”即合理:
如果你相信米尔米迪亚的伟大和神圣,那么她就必不可能坐视有人歪曲她的教义、篡改她的信仰,也不可能坐视邪恶野蛮屠杀她的信徒;
而这一切的一切发生时,都未曾见到米尔米迪亚的身影,在比尔巴利围城战中表现积极的国教教士反而收获了不少改信的教徒;
在米尔米迪亚并不伟大、米尔米迪亚可能出事了、米尔米迪亚是个冷血的神坐视她的子民被屠杀、米尔米迪亚是个沉默的村妇看着别人迫害她的教会,篡改她的神言.......
和米尔米迪亚确确实实把职责托付给了新人,她的“弟弟”,交接期暂时没有关注凡世之间选一个,对很多信徒来说,后者反而更容易接受。
因为相信前面不仅意味着“改变”,更是“否定”“玷污”了他们心中的“神像”。
面对改组派教士的“振聋发聩”的“合理质疑”,很多信徒就这么不得不在两者之间选择倾向于“更无害”的那条,让自己相信米尔米迪亚确实有个在凡世的弟弟,总比彻底否定战争女神的神格好。
而人心就是核桃,一旦撬开了一条缝,向整个撬开或是往里面塞进去什么就很容易了。
他们一旦哪怕是因为当时场景叠加因素种种原因,“部分”认同了,战争女神有一个弟弟,正在统领她的信徒,她留下的两个最大的信仰之国合并之后的产物,即南方联盟。
那么也就认同了艾尔的“神性”,自然,作为米尔米迪亚的“继承人”,战争女神的“天弟”,去自己的影响辐射向过去一直以来就为米尔米迪亚信土的米尔米登等地,保护这里的,自己“姐姐的信徒”不就合情合理?
加上很关键的一点是:
改组派的战争教士们在那重新装饰过,稍稍有别于过往的战争神殿中,确实展现出了释放法术的神力,璀璨的金色,无坚不摧之力,似乎真的在这个,正统派仍然万马齐喑的时刻,重新获得了米尔米迪亚的神力赐福。
多重加持下,流亡者群体出现大量的改信潮就不足为奇了。
米尔米登不比比尔巴利,虽然他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对手,但战争的烈度没有北方之城那样的惨烈决绝。
不过米尔米登人也同样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在多方劝告下撤走,付出的牺牲和取得的成果已经足以告慰一切,可他们并没有像是比尔巴利那样,在尾声等来了女神的庇护,等来了一位手持圣枪者挺身而出.......
这对米尔米登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他们不会因此就怀疑“女神”,但在来自方方面面的诱导下,怀疑自己信的“经”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倒也没问题。
........
在联盟的支持下宣布成立“边境保卫者战线”后,同样是受到联盟的提议,为了统筹流亡者的力量,提高效率,同样也能“保证一贯的民主制度”,以米尔米登人为主体的保卫者战线采取了一个“裁决百人团”的制度。
推举出了一百位在各行各业各领域都有突出表现和声望的人士担任,作为一切权力的代表。
在未来这个百人团将会随着“保卫者战线”的扩张———或者说“收复失地”“吸收盟友”,即将更多的边境城邦纳入战线同盟之中,根据人口比和对同盟的贡献划分席位。
如今的百人团中大多数代表们,则大多奉行着“亲南方”的立场,这并不是什么要紧事,亲南以拒北,同时尽早消灭绿皮这群祸乱边境领的灾难,显然是大多数边境城邦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