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 作品

第一三五:艾尔:天下与我何加焉?

“昔年绿皮作乱,国家板荡,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见此种种,忧心忡忡,自匹娜举义兵以讨暴逆,南征北战,收复失地,四方仰德,万姓倾心......此非以权势取之!白袍加深,亦非我本愿!”

“我本林中一遗孤,天下与我何加焉?既戴王冠,便承其重,生民寄我以厚望,实不忍弃社稷百姓......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

艾尔振振有词,嗓门瞬间就高了起来。

你要真指责我是混沌分子,那还有的辩经,虽然就不一定走得出去,但要是指责艾尔“得国不正”的话,那他可就有的掰扯了。

就像你作为史官或者大臣,阴戳戳拿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的事情指责、微词太宗,他可能不爽,会辩,但不会气急翻脸;但你要拿他家起兵反隋、征伐天下、北破突厥之类的事情来指责太宗“得国不正”,那估计就只能得来哈哈一笑:把这疯子扔出去算了。

他越说越有自信,这一刻仿佛各种千古完人,什么安汉公、什么汉丞相魏王、法兰西终身执政的光辉形象都站在了他的身后!艾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艾尔看着莱茵,见他沉默不语,又乘胜追击道:

“你说我篡夺王位,我这样告诉你吧:我从来没有篡夺、窃取过任何东西!人民把统治他们的权柄交到了我的手中!把皇袍披到了我的身上;在玛格丽塔的六十万人为我戴上了王冠,全南地,人民赋予了我最高的权力!”

“战火吞噬了埃斯塔利亚的一切,王冠滚落到了泥泞和血污里,我亲手将它拾起———用我的剑!而人民选择为我加冕!”

“我取得权柄的过程,堂堂正正,何篡之有?”

艾尔用他很早就已经打过的腹稿驳斥了莱茵对他“篡位”的指责,又接着说道:“至于‘迫害’之事,更是空口无凭,肃反镇乱,是为稳定国家,清除叛贼,至于手段酷烈......我可以断言,一应审判皆有人物实证,虽然不敢保证不会有冤案发生,但不知道普天之下,寰宇列国,有谁的法庭能做到裁判案千,未有错漏一起?”

“至于打压战争教会之事更是从未有过,废教首勾连贼寇,被大会废黜理所应当,新任南鹰革新教会,是大大的善政!”

“我执掌国政,身兼六印,践行米尔米迪亚之遗志统合南方,乃女神之继任......此辈不过跳梁之丑,不定当初卫国战争时,倒向贼寇,满身污点,受到正义清算才选择逃亡国外,其言语如何能信得?”

一群叛贼的话有什么可信度呢?

总不能基斯里夫内斗,输了的一群残党跑去阿尔道夫嚷嚷几句沙皇迫害良善、打压其他宗教信仰,帝国就能以此为由跑去“吊民伐罪”了吧?

管的也太宽了。

“至于最后,南方战争,乃是废米拉格连诺大公罗德里戈氏挑动,提利尔诸邦尾随于后,其人又写信羞辱于我,率师伐国,报此大仇,有何不可?”

“提利尔在联盟之中,国安民乐,百姓生活水平.......种种都较过往有极大提升,《雷玛斯联盟》条约的签订也是得到提利尔诸邦表决认可的事,又何来吞并之说?”

辩经这种东西嘛,很多时候本质上就不是为了真的说服对方,只是要让自己抢占更多的“话语权”,或者保住不丢失就好了。

正统,合法性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一个玄学的东西,这又不是中世纪,封建等级、血统大于天,八代亲王死了王位就一定得是他亲戚的,何况本来城市亲王这位置也是实施贵族选举制的,不过玛格丽塔话语权最重所以长期把持罢了。

艾尔做事,尤其是那种公诸于世的,很看重“师出有名”这个前提,对舆论、话语权极为重视,保证自己时刻能抢占道德制高点,或至少不被人挤下去。

“得民心者得天下”嘛,比不过艾尔理解的“人民”比这世界上多数统治者认知里的要更广大。

艾尔长篇大论了一通,自觉已经取得优胜,但莱茵却也不和艾尔争辩什么,只用一句:“‘建在沙上的城,必不能久’!”来讽刺艾尔,随后便又坐了回去。

艾尔倒也不以为然,把视线移向一旁沉默的塞蕾斯汀,“所以两位到这来,是有什么事要和我商议吗?”

他大概能猜到是关于什么事。

但艾尔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塞蕾斯汀交流交流,至少,他要试探试探女骑士对他到底是什么个态度,才能.......

将威胁扼杀、控制在萌芽?

塞蕾斯汀顾忌艾尔现在身兼两国之主,如果向国教、大公会议指认艾尔是在她被俘期间“感孕而生”,受混沌影响而诞下的邪恶之子,必然会引发一场波及旧大陆南北两端的大变,以艾尔的伪装和对国家的掌控力,帝国如果要对艾尔势力发起圣战,势必也会和上千万人口的南方联盟作战。

那是一场庞大的血雨腥风,在西格玛开口之前,塞蕾斯汀一个人做不出这样的决定。

但反过来也是同样的。

艾尔也顾忌塞蕾斯汀手里握着一个对他专用的杀器。

那就是以自己为证,压上一切来指认艾尔是个潜藏的混沌分子;

一位得到国教会承认,同时参与过南方保卫战,有重大贡献的当世活圣人,西格玛和米尔米迪亚的双神共选;这样一个身份的存在以自己的名誉、信仰乃至一切起誓指认一个混沌分子,就算对方是现任的帝国皇帝或者大牧首圣座,也是会引发无数信徒议论,怀疑的。

对艾尔的统治,南方联盟的打击也是沉重的。

一位现世神选者,在没有任何仇恨、利益纠葛的情况下,不可能说诬蔑一个治理颇有成绩,备受人民拥戴的国王吧?

那是不是真的就.......

反正,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对艾尔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除非能用一种让世人毫无怀疑—————比如西格玛显圣亲口承认:

艾尔是好人,不要怀疑他。

给他发金水,不然都是无法打消人民的怀疑。

当然,四母应该早就预测到了这种可能,背后也有种种谋划,真要到了那天,就是真的西格玛显灵帮艾尔站场他不会诧异,但他并不会一味把希望寄托在神明的身上,别说她们还没给承诺,就算给了,艾尔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给那些重大的威胁上上保险。

某种意义上,艾尔比塞蕾斯汀更被动,因为开不开这一枪,选择权完全在塞蕾斯汀那头,艾尔只能被动挨打,虽然这一枪下去他也可能毫发无伤,但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显然,最好还是别太久。

塞蕾斯汀的指认如果“用得好”,是能直接打断联盟发展,打乱艾尔全盘计划的一个重大隐患,往大了说,直接就有“分裂秩序阵营”的可能。

以前是力不能及,艾尔刚刚登上王位,对国家方方面面的掌控还远远不够,做不到把塞蕾斯汀“悄无声息,不留痕迹”的留下,当时风险太大,真要这么做了,一旦露出蛛丝马迹,很可能就会面临来自帝国的圣战征伐,刚刚把埃斯塔利亚拿到手里的艾尔可管不了这么多,一切以先稳固自己的政权为先。

后来则是鞭长莫及,加上塞蕾斯汀返回帝国后一直很低调,似乎也没有将匹娜森林里发生的事公示国教,所以艾尔也就“得过且过”,我知道你知道,你知我知你知,都不想挑破,那就这样也好。

现在既然到了跟前,那总得有个基本的判断,更进一步说,双方达成“共识”吧?

艾尔不能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抗混救世的大业安危就放在别人的手上,将一个自己屁股下炸弹的引爆器塞到一个和他关系谈不上良好———不,不能交到任何人手上!并且也不能有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