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元老院会议上有人提出了这一想法后就很快得到了通过,并以难得的高效开始实施起来。
也不需要国度安排,直接军部调动,把地方军移驻调向边境就行了,只要补给充足,一路上只要不进大城驻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些部队到了边境领之后,就一股脑的去征战首席麾下“入编”,让奥古斯汀自行其是,反正只要能把他们安置下来,事实达到帝国在边境领的存在加强这个目的就行。
这就出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一个大败亏输,丧师,还是输给绿皮这样的对象,辱国的将军,其一没有深厚的背景,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持,二也谈不上多得皇帝信赖重用,偏偏在就是他的部下也觉得:
长官这次估计悬!
的情况下,手里的部队却越来越多,自行其是的权柄也愈发膨胀。
同时,财富也在不断增加......
帝国方面这样做,是希望让作为败军之将的奥古斯汀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帮帝国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而奥古斯汀也知道自己目前能做的就是发挥这点剩余价值,也非常卖力的去完成国家交给他的任务。
但数量庞大的帝国二线、地方军来到边境领,可不是奔着做好事来着。
他们在国内的待遇和地位都已经够苦逼,人下人的了,逃兵、哗变不听指挥拒绝出勤是常有的事,军部一道命令就要让他们赶赴异国他乡,没有承诺的好处,没有代价,哪有那么容易。
那么帝国方面会用什么来支付这个“代价”呢?
那自然是作为“战利品”“胜利果实”的边境领了啊。
“偌大边境地,奶与蜜之国,帝国勇士任攫取”
先宣传帝国在南方“开疆扩土”,做出了好大成效,那里如何如何富裕,土地如何丰饶,又不像新世界殖民地要远渡重洋,危险不断,然后发一笔开拔费用,补一下拖欠的军饷,剩下的到地方后由帝国方面的最高统帅,征战首席专门负责。
扩张边境领,是奥托皇帝为求功绩力主推动的一大项目,也得到了教会的一致认同,奥古斯汀输的丢人归丢人,却也没人想去借这个由头打御前和国教的脸,所以在内宣方面帝国对此春秋笔法颇多,讳败为胜,只称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全然不提首席一败把重武器几乎都丢给了绿皮的事情,如果不是有个路过做好事不愿留下姓名的联盟国王在马托卡,绿皮二打马托卡可就能够炮火洗地......
所以在国内,人们对奥古斯汀的印象还是:
受皇帝信任的老将军、三大统帅之一、专职征伐的元帅.......
归根结底,帝国士兵来边境,是为了发财来的,从上到下,他们既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像联盟那样,循序渐进,“作秀”般演绎南地一家亲。
奥古斯汀为了满足底下士兵的发财诉求,那么已经越来越扩大化的“找人奸”活动就定然无法中止,否则他到哪里去给士兵们找一个合法拷掠、勒索的渠道呢?
如果堵住这条路子,失去了“合理合法”的外衣,那后果将会更严重。
征战首席在搞毛亮退兵,绿皮战争胜利之后以帝国在边境最高军政长官的名义开设军府,也可以称作“边境幕府”,其中有着大量来投效首席的地方精英,和帝国将官,在奥古斯汀自艾尔“肃反”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二次创作运用了南方“英明王”的智慧之后,投效首席幕府的各地精英纷纷惶惶不安,又跑了一大半,但还是有些“富贵险中求”“顺应大势搏一搏”的人留下。
这些人就组成了奥古斯汀的行政班子,负责帮帝国首席安置来自帝国的“援军”和各地驻军的调动。
作为本地人,他们了解一片地区一座城邦的繁荣程度和大概承受上限,通过驻军调动,给当地人一种“忍一忍就过去了”的幻想,保证至少短时间内不要激起太大的民变。
奥古斯汀不知道自己开闸放水,不对,放血,放边境人的血来滋润边境军团,短期来看会对帝国势力进入有好处,但更多的是激起当地人对帝国的不满,抵触,培养出一大批明面的潜在的反对帝国进入边境的分子嘛?
当然知道!
但他没得选,他不这么做,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部下不会服从他指挥,去干一些半毛钱好处都没有,尽是苦累活比如筑城、军屯开荒之类的工作,毕竟在他们眼里奥古斯汀已经是一个军政生命都宣判了双重死刑的罪人了,那这样他就连去和国内讨要一个做黑手套,负责干脏活累活的资格都没有,一个指挥不动部下的将军没有一点利用价值,回去等待他的就是剥夺荣耀、惩治,随后万劫不复。
所以他只能用放开限制,让士兵们在边境领“发财”———“合法抢劫”的办法,来让自己对下对上都体现出“作用”,这样奥古斯汀才能为他的政治生命,也可能还有物理生命做最后一搏。
作为一个将军,军队才是关键,奥古斯汀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不异于饮鸩止渴,但他也无可奈何,他不比艾尔,后者身为联盟如日当空的至高领袖,亲手制定了对边境“徐徐图之”的政策,就没人能够反对,能对他施加压力。
但奥古斯汀如果不靠给后面挖坑,卯食寅粮的消耗掉帝国在边境领的声望,他就什么都做不了。
当然,还有一条路是奥古斯汀躺平接受事实,把军权移交给参谋代理,自己回阿尔道夫述职———接受惩戒,帝国重新制定对边境领的方针......但这对帝国有利,对奥古斯汀本人来说却是最难以接受的。
既然结果已经无法再坏了,那他也就只能拼上一切的搏一把了,输了横竖都是死,要是能做出成果———就算边境领被搞的民怨沸腾,他荣耀扫地,大乱正在酝酿......只要别在他还在这的时候炸开就行了。
.........
一封紧急的求援信被呈到了首席的案前。
也许是因为对飘忽不定的未来恐惧而有了些自暴自弃、及时行乐的想法,在战争胜利,奥古斯汀以统帅身份开设幕府镇守边境领后,以前那朴素,古板,甚至可以称得上清教徒的军旅禁欲生活一下子就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即便是在处理公务的时候,首席所在的公室中也有七八位婀娜多姿的舞女正在为诸位大人翩翩起舞。
就在奥古斯汀的旁边,还有一位娇小玲珑,青春可爱的少女正乖巧的侍立一旁,为日理万机的首席添墨端茶,无微不至的侍奉着。
莱茵曾私下向自己的导师提出过不满意见,他认为哪怕再如何的前途缥缈,作为帝国将军,作为贵族,也不该如此放浪形骸,但被已经无心顾虑这些,也有些无颜面对自己弟子的首席摆摆手,请了出去,他一气之下干脆直接提交了一份申请,要和塞蕾斯汀一起接着往群山王国去。
侍女将信打开,呈到首席案前,军务之事,竟然让一外女子———说白了,就是一个军妓,不过专侍奉于首席一人的奴仆经手,这在过去如果发生在首席的麾下,就算是莱茵那样的将门嫡传贵族军官也绝对要被奥古斯汀用军法鞭笞之。
不过如今首席带头堕落,那就......
“好!”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体就是一座东部城邦遭到绿皮余寇的骚扰,其规模约在三到五千不等,城邦居民艰难抵御,只能求救于帝国驻军前去增援。
搞毛亮跑路之后,边境领还是有不少绿皮战帮作乱,不过都是芥藓之疾成不了气候。
奥古斯汀正为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和帝国驻军之间爆发的冲突焦头烂额,一面是他如今的立身之本,一面是他给国内交差的目标,要在两者之间维持一个“均衡”,已经足够他忙碌了。
他正在思考一个如何暂时疏导、压制矛盾的办法,这就瞌睡来了送枕头。
五千绿皮,折个中,就说个“贼寇数万”吧。
大肆渲染一下绿皮的威胁,传播些敌人有卷土重来之势的流言,让边境人恐惧,意识到绿皮的威胁还未彻底离去,这个时候只有依靠帝国驻军才能保护他们的安全,那么些许身外之物的付出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奥古斯汀决定立刻派兵去支援这处城邦,要用最靠谱的部队,指挥;如果不是.......他甚至想去找莱茵,让这个能力出众的弟子亲自带队,把这件事漂漂亮亮的拿下,好让他粉饰功劳,对国内对治下都有大用。
而在几乎同一时间,位于南北“划界前线”的卡伦堡,驻军在此地的联盟——边境联军,简称联军总部也收到了同样的求援信。
在这里镇守的米莎和巴巴托斯几兄弟稍加思考,认为这是一个把保卫战线(联盟)的势力朝东扩张,进入东部边境领的好机会,也决定立刻出兵前去增援(拿下)这处城邦。
艾尔的三女儿,魅力无双的巴巴托斯·风·艾尔亲自率领精骑昼夜兼程,火速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