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求援信的城邦名曰拉格斯,位于马托卡的东北方向,是旧凯浦里斯城被绿皮摧毁后的幸存者们建立起的新城之一,以带领他们新建家园的领袖为名,他们一开始不愿意离家园太远,而选择往东迁移的移民最终汇入了巴索夫,成为了那里的定居者。
因为被毁灭过一次,拉格斯人对自己的家园其实并不是多么眷恋,年轻人喜欢往外面闯荡,如就近的马托卡,米尔米登、巴拉克海门都吸纳了不少拉格斯移民,因此这座城市的规模一直大,人口长期在两万上下浮动,军队自然就不用提及了,只有几百人的城防军可堪一用。
骚扰拉格斯的那伙绿皮由一头名叫烂牙的战将率领,在拉格斯周边作乱,骚扰地方,不时会来攻打拉格斯,本来小国寡民的拉格斯是打算收缩势力,靠着城墙支撑一阵,绿皮没有好的攻城手段,啃不下来又无架可打,自己就无趣离开了。
但谁想到这些绿皮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批武器装备,疑似先前搞毛亮大军遗留的东西,其中还有几门火炮,这让战将烂牙就盯准了拉格斯,开始长期的围攻这座城市,几次好悬突破了城墙。
烂牙战帮和搞毛亮可不一样,那是“真正的,纯粹的”绿皮,它们就是为了干架和破坏来的,它们要是破城,拉格斯就只有被屠杀,和旧日的凯浦里斯一样被夷为平地的下场。
所以只有求援了,按常理来说,拉格斯请求救兵,应该先向最近的马托卡,虽然绿皮败退后马托卡也没必要再维持过去的大兵力,只有三千帝国军团驻扎,原本的民兵组织也被解散解兵为民。
但拉格斯人弱小归弱小,但尊严还是有的。
他们宁愿冒着耽误时间城破的风险,也不先去马托卡,而是跑长路去西边送求援信,是因为因为一个“历史矛盾”的原因。
本来,拉格斯和马托卡的关系还算过得去,毕竟离的这么近,拉格斯移民去向最多的地方就是马托卡,除了马托卡一直有意想要附庸拉格斯以外,双方谈不上什么矛盾,大概还是正常邻居关系,不过马托卡体量大,话语权和地位也更高一些。
到了搞毛亮入寇边境,围攻马托卡,大军阀甚至都没注意到拉格斯这处小地方,逼降了马托卡人后就继续往西去了,但拉格斯人还是和西部诸城邦一样有过投降绿皮的经历———因为绿皮没关注这有没有人,但马托卡人知道啊。
也许是开了投降之先河,马托卡人自己也觉得丢人,要想洗刷耻辱,在搞毛亮大势如日中天不可阻挡的时候“起义”跳反,硬扛绿皮大军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换个角度:
我投降=丢人;
大伙都投降=不止我丢人!
于是马托卡人,马托卡伪政府,在这点上对绿皮还是比较卖力的,他们派出过向导为绿皮献图引路,甚至主动派出使者串联地方,帮助绿皮劝降城邦,本来可以因为存在感微薄逃过一劫的拉格斯就是被马托卡人打着大军阀的名义逼降的,实际上搞毛亮根本就没注意过这地方。
纯粹是马托卡人自己投了绿皮觉得太丢人了,拉格斯又在边上,山顶的村子进了贼占山为王,实在不甘心山腰上的聚落置身事外,而故意搞事,他们派去拉格斯“代传军阀之令”的使团里甚至连一头绿皮都没有,而是“重金聘请”了一位跟着绿皮厮混的前萨图沙海盗来伪做“军阀特使”,逼迫拉格斯人投降纳贡,否则不日大军抵达,屠尽满城.......
拉格斯人衡量了番利弊,敌我力量之悬殊,加上马托卡人在一旁诱导,最终还是无奈选择屈服。
然后绿皮——老人奸在马托卡作威作福,马托卡人就在拉格斯作威作福,拉格斯人也不蠢,事后结合情况分析一番,猜到绿皮根本就没有对他们动兵的打算,哪怕是艾尔出兵“击溃绿皮主力”,军阀向东逃窜都没有经过拉格斯,全是马托卡人找事,于是就深恨南边的强邻。
你自己掉粪坑里,还往岸上的人身上砸屎,把别人拉下去。
恶心!
战后,有人拿出这些罪证指责马托卡人的时候,马托卡人一口咬死是绿皮逼迫,无奈之举,大伙身上都不怎么干净,除了骂战以外也没人真要马托卡人拿出个交代来,何况马托卡还是名义上整个边境领唯一一处帝国领地,是帝国军队在边境长久驻扎的法理基础,征战首席自然也不会对围攻马托卡的声音坐视不理。
绿皮退兵之后,拉格斯人也就和他们莫名其妙的被迫投降一样,稀里糊涂就又“迎来解放”,不过因为存在感稀薄,也没有绿皮在此地为祸,连帝国人都忽略了这里,毕竟拉格斯硬要说的话也没遭到过什么祸害,既然没有威胁,那“解救”的理由就不成立,所以拉格斯反而恢复了旧日的独立,离马托卡很近,但既没有被纳入帝国驻军的“防务”范围,也没有加入“保卫战线”去抱联盟的大腿。
拉格斯人国小力微,自然谈不上对马托卡人复仇什么的,只能憋着一肚子气自己含在嘴里,现在烂牙绿皮围攻拉格斯,他们宁愿去向更远的帝国、联盟驻军求救,也不向再去找马托卡人低头,那简直耻辱、晦气到了一定程度。
帝国驻军在边境领老子作风,兵匪问题严重,拉格斯人也有所听闻,但毕竟不是直接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倒也没有真切认识到可怕所在,但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对此表示担忧。
如果请帝国出兵救援,按照帝国人的作风,他们大概来解围是真的解围,但解围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留下不走了,而且马托卡人作为最早投效帝国的边境城邦,如果拉格斯投入帝国,按照帝国的行省划分,很可能绕一圈他们最后还是要被马托卡人管辖。
所有拉格斯人意见就产生了分裂,一部分人支持向帝国求援,另一部分人则更认同去找联盟帮忙,毕竟后者的名声在边境领如今要好上许多,英明王陛下的声望和光辉事迹在南方全地———东到永恒峰,西到巴托尼亚的大范围内也广为流传。
从情感上讲,拉格斯人自然更倾向于和马托卡人没关系的联盟。
可是联盟驻军卡伦堡,势力范围局限于柯诺斯森林以外,要是赶不及来援拉格斯就先被绿皮攻破了,一来二去,最终就成了两份求援信同时发往西边南北两地,毕竟还是以存亡为先。
但拉格斯人想不到的是,因为他们的这“同拜两家码头”,同时向两家求援的行为,一场新的风暴因此酝酿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