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没有帮工?

招呼匠人们吃喝高兴之后,李越山和富贵去了偏房休息。-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

第二天一早,几个匠人早早起来,各自将自己所要用到的东西都分类统计了出来。

等一切都准备就绪,赵老八拎着木尺走出门,在李家院门口放了一大挂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遍了整个北尧村。

几个匠人在门口朝着西方拜了拜,随即折返回院子,各自在各自所要用到的材料前坐着。

匠人虽然是以赵老八为把头,但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家当手艺。

也就是这年月不兴香案祭拜的那一套了,不然按照老规矩,他们这些匠人开大活,需要焚香摆案拜祖师爷的。

门口放过鞭炮之后,村里听到动静的都会来帮忙,这时候就是他们挑人的时候。

芍药帮着吴慧给几人面前端了火盆,上了罐罐和茶叶以及白面馍。

“嚯,老李家这儿媳妇真不错!”

“那是,其他的不说,就这模样别说在汉水,就是把陇县的乡镇归拢了,也找不出来几个。”

“这丫头手脚也勤快,李家嫂子,你以后可有福了!”

……

几个匠人一边喝着罐罐茶等人上门,一边出声调侃着脸色绯红的芍药。,精¢武.暁?税-蛧′ !首.发\

芍药脸色绯红,低着头不敢去看那几个老菜帮子,可也没有出声解释什么。

只是很快,院里的人都感觉到了不对劲。

按理说,鞭炮响起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上门,毕竟虽然有离的远的,可近处的西邻总该来了吧?

可眼瞅着一罐茶都喝薄了,李家门口竟然一个来帮忙的都没有。

几个匠人都相互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疑惑。

唯独赵老八,只能在大家看过来的时候,转头看向了李越山。

他清楚北尧村的人和李家不对付。。

可但凡这种事情,即便不对付那也应该出个人过来帮帮忙才是啊。

总不可能整个北尧都和李家有深仇吧?

“山子,在家没?”

正当几个匠人都心里画魂的时候,柴门外终于传来了动静。

可等芍药开门将人迎进来之后,几个匠人都傻眼了。

等了大半天没人来,结果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还是个拄着拐的瘸子。

“他六叔,你咋来了?”

吴慧先是推了一把富贵,这才快步走了上去。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富贵的亲爹。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才过去两个多月,赵老蔫都可以拄着拐出来走了。′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如此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土方还是有些说法的。

“这不听到动静了,就过来瞅瞅。”

赵老蔫说着,抬手将一个布兜子递了过来。

“家里也没啥能帮衬的,我这上活也不方便,这点东西你就别嫌弃了。”

布袋子里,是十来个鸡蛋。

而就这些鸡蛋,还是拿富贵的津贴从镇上供销社换来的。

“有心了。”

吴慧正要拒绝,可身后传来老李头的声音。

吴慧转头,就看到老李头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富贵。

吴慧心领神会,道了声谢就接了过来。

“愣着干啥,去灶房跟芍药取一个火盆拿一副罐和茶叶过来。”

李越山推了一把富贵,笑骂着道。

富贵低头应了一声,随即转身从厨房将东西取来,在院里找了个地安置了下来。

赵老蔫有心推辞,却被儿子硬生生摁在了茶盆前。

对于赵老蔫,李越山心里倒是没多大的芥蒂。

倒不是他这人心大,只是当初第一次进山的时候,老蔫没拒绝让儿子跟着自己。

这件事在旁人看来或许无关轻重,但是李越山却不这么认为。

毕竟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北尧就是个病秧子,谁也不清楚老李家这两个月会发生如此的变化。

就好比前世李越山看过的一个电视剧一样。

其中有一段是村里一个孤儿长大之后成了大官,很多乡亲都来沾光。

有识趣的,自然也就有那种看不出眉眼高低的。

其中就有一家,来到这大官家后又吃又拿,看着就让人讨厌。

可他们中间有一段交谈,

李越山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石头,咱们是光屁股长大的,你小的时候爹妈没得早,那时候我家有一口吃的,就没让你喝过稀的。现在我儿子大了要娶媳妇,可是家里穷,这事你不能不管!”

当时这句话出来之后,弹幕上尽是骂这人不知好歹的。

可当时的李越山却想的不一样。

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比谁都明白那一口吃的有多么重要。

那年代一村一村的饿死人,在这种情况下人家冒着的是自家人被饿死的风险分给你的。

况且那个时候养活你,真的只是出于善心而己,谁也不会提前知道一个连爹妈都没有的孩子,以后能飞黄腾达吧?

别说什么当涌泉相报的话,就算将心比心的报回去,也不止那么一点吧?

所以对于赵老蔫,他心里真没什么芥蒂。

很快,一罐茶喝完,赵老蔫起身离开了李家院子。

“山子,这情况有点不对劲啊。”

等赵老蔫离开之后,赵老八皱着眉头走了上来。

对于眼前的这一切,其实李越山心里早有了预料。

毕竟北尧村赵家领头的被他收拾了个遍,而且半个村的老爷们都被自己削过。

这时候他们巴不得等着看李家的笑话呢,怎么可能上赶着来帮忙?

“八叔,这事可能还得麻烦你们。”

李越山从堂屋拿出好几条金奔马来,来到院里将烟一条一条的分给了几个匠人。

“北尧村的人是指望不上了,麻烦几位师傅多跑一趟,找一些相熟的人来帮帮忙。”

李越山发完烟,看向匠人说到:“当然这忙不白帮,一天三顿饭,顿顿白面馒头炖肉管饱,一天一块的工钱外加一斤野猪肉,只要愿意来,当天做活当天结!”

李越山的话落下,在场除了赵老八之外,其余的匠人都惊的站起身来。

一天一块,一个月就是三十!

这都赶上他们平常做活的工钱了,而且还一天一斤猪肉。即便是野猪肉,那也将近三十斤了。

况且一天三顿饭,顿顿白面馒头炖肉,就这一茬都没多少人能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