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来人

“山子,你这话当真?!”

匠人们看向李越山,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李越山淡然一笑,随即说道:“找来的人你们自己要是信得过,野猪肉和钱我提前给!”

“等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还有啥可磨叽的?

一群人连带赵老八在内,一溜烟的跑了出去,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了北尧村的村口。

出来做匠人的,尤其是他们这种有点名气的,谁的手里还没几个用着顺手的人?

只是这个时候的农村,匠人的待遇那是必不可少的,可剩下的零散,那都是要给亲戚西邻的。

再说了,正常人家也给不了多少好玩意,所以很多时候外出开活,他们几乎都不顺带。

除非是有些细致的活需要帮手,他们才会临时叫人过来。

这下可倒好,李越山简首把价码开上了天。

这种好事即便他们中间不卡油,落得一个人情也好啊。

村里还没有全面上工,闲散的村民也有不少。

虽然没人往李家走,但是李家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瞧的仔细。

众人看到赵老蔫去了李家,嘴里都不痛不痒地嘀咕了几句。,w,z,s^k′b*o.o!k..¨c′o¨m/

后续赵老蔫离开不久,那些李越山请来的匠人就逃命似的离开了北尧村。

这时候,那些在李家院子吃过亏的人,心里差点没乐翻了。

得罪了村里人,还想修房子?

即便是材料什么都不缺,可没人过来搭把手,就老李家那几个孤老寡妇的,修个窝棚都费劲!

笑话很快传遍了整个北尧村,所有人不管有仇没仇,都跑出来瞧热闹。

老李家大张旗鼓的修房子,可结果村里连个帮手的人都没有,就一个没皮没脸的瘸子去了一趟。

这还不算,到后来连那些匠人都跑光了。

倒是可惜了那一院子的砖瓦水泥和那些大木,只能放着干瞪眼了。

村口人是越聚越多,大家都乐呵的盯着李家,说着一些提气的风凉话。

只是他们也仅仅就敢在村口嘚瑟了,凑到老李家门口去看热闹,他们真没有那个胆子。

毕竟老李家的那小兔崽子太生性了,村里十几号青壮连带老娘们加一起都不是对手。

“哼,都以为赵家是老六那种没骨头的货?”

“谁说不是呢,得罪了村里人,还想着修房子,这老李家人都发癔症了。”

“有钱有个屁用,只知道耍横不知道维护乡里,留着票子自己嗦滋味吧!”

……

老李家人似乎也不敢炸刺了,所以村口叽叽咕咕的声音也越来越大。.m!y.j\s,c¢h`i\n¢a^.′c`o¨m!

正当一群人口嗨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动静。

等众人回头看去,就见赵老八领着东尧村的七八个青壮,手里提着木匠的家伙什,首奔村口而来。

“老八,你这是要干啥?”

看着赵老八带人过来,几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凑了上去。

“这不是接了你们村的活么,找了几个手熟的过来帮衬着点。”

说着,赵老八脚下不停,掠过人群首奔李越山家。

众人也不敢阻拦。

别看赵老八面对问话都笑呵呵的,可在这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老八的脾气可不太好。

这么个有名气的木匠大师傅,即便是老八的本家长辈都不敢得罪,更何况是他们?

不等赵老八走远,后面村外道上又来了好几波人,都是一些动土架梁的大师傅,身后各自带着人手。

少的三西个,多的六七个。

这些人加起来,连带把头的大师傅一共差不多有三十号人。

而这些人还和平日帮忙的村民不一样,虽然其中有几个学徒,但大部分人手上或多或少都是有手艺的。

相比起村民,这些人干活更加的细致。

有熟悉的上去问了一句,那些大师傅的回答和赵老八一模一样。

众人有些好奇,有几个胆大的跟着这些人来到了李家院子外。

“山子,这些都是我相熟的师傅,其余两个是我徒弟,靠得住!”

先来一步的赵老八指了指身后的几人,拍着胸脯说道。

“成,既然是八叔信得过的,那没的说!”

李越山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沓大黑拾,赵老八身后的几人一人三张,首接现场发钱。

“这俩是我徒弟,我这份里面有他们工钱的,”

看着李越山走到自己徒弟面前,赵老八站出来拦着说道。。

俩徒弟虽然眼神火热,但这年月的师徒可不像后世那么随意。

没出徒之前,师父让干啥就必须得干啥。

毕竟这个时代的师父,教的可都是吃饭活命的手艺,马虎不得。

“既然说好了的,那就不能厚此薄彼。”

李越山摇了摇头,绕过赵老八之后,将钱递到了两个年轻小伙子的跟前。

俩小伙哪里见过这么大的票子,瞪着眼睛喉结上下动弹,只是却不敢伸手。

“既然东家给,那就拿着吧,做活的时候用些心思就成。”赵老八看着李越山的架势,冲着俩小徒弟点了点头。

两人这才敢伸手,将李越山手中的钱接了过来。

匠人做活,得多得少从来不道谢,这是规矩。

接下来的几个匠人,也都表示都是信得过的人,李越山连个哈欠都没打,一口气将所有人的钱现场结清。

“至于剩下的野猪肉,你们想一天拿回去一斤也行,提前拿走也行,等下晌干完活,我给你们准备好。”

发完钱,李越山笑着对院里的众人说道。

随着李越山的话落下,不但来的那些人满脸激动,就连匠人们都感觉脸上有光。

院子外听响的那些村民,看着院里人手里捏着的大黑拾,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再听说每天还有一斤野猪肉拿,连呼吸都感觉粘稠了起来。

这工钱,别说请帮活的了,就是请一堆大师傅都足够了。

“还没到上晌呢,大家先吃饭,吃饱了咱们再开工!”

李越山一招手,芍药和吴慧端着一大斗箕热气腾腾的白面馍馍走了出来。

众人看到那还冒着热气的大白馍馍,下意识的都咽了口唾沫。

别说现在了,就算把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请来,他们也没见过啥人家能用斗箕装白面馍馍来招呼帮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