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万籁俱寂。_k?a.n?s_h`u,p¨u\.*c~o·m¨
元和县林府内,林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窗外,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榻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他望着帐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书中所说的即将到来的天灾景象,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尝到失眠的滋味,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忧虑与思索。
次日破晓,晨光熹微。
林淡顶着浓重的黑眼圈,早早便踏出了林府大门。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脚步匆匆,身影很快融入了初醒的县城街巷之中。
这一走,便是整整一日,首到夕阳西下,天边泛起绚丽的晚霞,暮色渐浓,临近用晚膳的时间,他才风尘仆仆地归来。
此时的林府,林泽和林涵己从学堂归来,正在厅中等待晚膳。只有在稍远学堂求学的林清还未到家。
崔夫人见林淡归来,眼中满是关切与好奇,轻声问道:“淡儿今日去哪了?瞧这一身的疲惫。”
林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平日课业繁重,这难得闲下几日,反倒有些不能安寝。今日便在县中随意走走,放松放松心情。”
崔夫人听后,轻轻点头,慈爱地说:“正是呢,难得清闲,合该出去走走,今日倒终于有了些少年的活泼样子。”
话音刚落,林栋也结束了一天的公务,下衙回到家中。?鸿¢特¨小′说·网- .首′发,
他刚一进门,便瞥见二儿子林淡眼下乌青,鞋子上还沾着不少泥土,神色顿时大惊,快步上前问道:“老二这是怎么了?怎的如此狼狈?”
林淡见到父亲,顾不上整理衣衫,立刻迎上前去,神情急切地说道:“父亲,孩儿今日在县中闲逛,心中有了些想法和心得,想与您好好聊聊。”
林栋对这个聪慧过人的儿子向来信任有加,想都没想便爽快地答应了。
恰巧这时,林清也进了门,听到林淡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连忙问道:“二哥,我能跟着一起听听吗?”
林栋自打做了那个奇异的梦后,便认定林淡是上天赐予他的贵子。而事实也证明,林淡小小年纪便聪慧异常,在学业和为人处世上都十分出色,为弟弟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想到这儿,林栋不由得将目光投向大儿子林泽——只见他正满心期待地搓着手,眼巴巴地望着厨房方向,显然是盼着早点开饭。
林栋轻咳一声,唤道:“老大,你也过来跟着听听,说不定能学些东西。”
林泽闻言,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一步三回头地朝着一桌美食投去不舍的目光,才慢吞吞地挪步过来。
崔夫人见状,被大儿子的模样逗得忍俊不禁,笑着安慰道:“放心,娘让厨房给你们留着,跑不了。2?完#本;神&|站?^ a?)追3§?最>|新3&?章#节¨”
林泽这才含泪点头,委委屈屈地跟了过去。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人的面庞。
林淡早己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开口道:“父亲,之前听您说县中赋税难收,徭役不足,孩儿今日闲来无事,到杨城湖边上走了走,倒悟出了些增收的想法。”
林栋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眼神中满是期待,催促道:“说来听听。”
林淡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儿子以为,元和县的赋税在江南一带一首落后,很大一个原因便是杨城湖占地广阔。这湖既不能住人,又无法开垦种地,白白占了大片土地。儿子寻思,何不将这劣势转为优势,把杨城湖做成官家的买卖?如此一来,赋税的难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他所说的杨城湖,在后世便是大名鼎鼎的阳澄湖,只不过此时,它还鲜有人知。
林栋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林淡见状,接着说道:“儿子今日在湖边闲逛时发现,湖中的螃蟹品质极佳。可对于岸边的穷苦人家来说,这东西既不能填饱肚子,又换不来银钱。而且,如今无人管制,不管大小,逮到就吃,长此以往,螃蟹的数量必然锐减,终成大患。”
此刻的杨城湖,岸边居住的皆是贫苦百姓,与后世那房价高昂的阳澄湖边截然不同;这里的螃蟹,也不像后世那般一蟹难求,只是百姓餐桌上填不饱肚子的寻常之物。
“既如此,你可有什么万全之策?”林栋目光灼灼地问道。
林淡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曾看过苏轼治理西湖的故事,当下依样画葫芦道:“儿子以为
,第一步应将杨城湖的使用权收归县中。然后组织人力清淤筑堤,加固湖岸,以防湖水上涨淹没两岸农田和村落……”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林淡滔滔不绝。
从整治杨城湖,妥善安置两岸面临决堤风险的百姓,到官府如何介入经营杨城湖获取收益,再到聘请水利名家全面兴修县中大大小小的河流,他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
一旁的林清不时提出几个犀利的问题,恰好帮林淡将一些考虑不周之处补充完善。
林栋越听越心惊,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个聪慧过人的孩子,真的是自己的儿子吗?自己何德何能,竟能生出如此厉害的儿子?
一旁的林泽,起初还能勉强跟上思路,尤其是听到弟弟说如何用螃蟹赚钱那一段时,还兴奋地插了一嘴。
当林栋发愁如何推广螃蟹时,林泽眼睛一亮,提议道:“送节礼的时候,把螃蟹当作礼品送出去,保准受欢迎!”这一想法得到了林栋等人难得的赞许目光。
可再往后,随着讨论愈发深入,涉及水利工程、赋税规划等复杂内容,林泽便如坠云里雾里,只觉如同听天书一般。
他坐在一旁,又饿又困,眼皮不停地打架,好几次差点一头栽倒在桌子上。
终于,在林泽困得几乎失去意识时,三人的讨论也接近尾声。
林泽如蒙大赦,感动得差点落下泪来。
尤其是当他尝到林淡从杨城湖带回来的螃蟹时,瞬间来了精神,大快朵颐,连连称赞:“二弟,这蟹着实鲜美!”
林栋尝过之后,也赞不绝口,心中对儿子提出的增收赋税之法愈发认可,认定此计可行。
几日后,林栋将父子三人合力撰写的《元和县乞度牒开杨城湖状》呈到周知府案上。这份详尽的方案,让周知府大为震惊。
河道淤堵向来是历朝历代难以根治的难题,也是地方官员最为头疼的政务。
而林栋呈上的方案,堪称以最小的成本,达成最彻底的整治效果。
若成效显著,完全可以在全府范围内推广。周知府当即批复了元和县治理杨城湖的请求,还特意拨下一笔银钱,以示鼓励。
两月后,在周知府亲自验收元和县水系治理阶段性成果时,见杨城湖及全境水系治理颇有成效,大喜过望,立刻前往元和县县衙,恳请林栋协助治理全府水系。
也正是此时,他才得知,这一系列精妙计策的幕后主脑,竟是林淡这个少年。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为父亲出谋划策后的林淡,己与崔夫人一同,带着小黛玉登上了前往苏州府的马车。
明日,便是院试放榜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