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章 夫子庙

“我们下一站去哪?”李承乾对于逛总统府并没有多大兴趣,在他们长安有很多比总统府又好又大的地方,所以对逛总统府这个事并没有多大兴趣,也体会不到他们那种心情,毕竟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国时期。

秦月也看出了他们对于逛这里的兴致不大,逛完足同福之后就带他们去下一站夫子庙。

“下一站,我们去夫子庙。”

“夫子庙?”刘据所在的汉朝时期还没有夫子庙。

李承乾大概知道,夫子庙估计就是供奉着孔子等先贤的庙。

“夫子庙全称叫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

果真如此,李承乾暗自称赞自己可真聪明。

“夫子庙建于宋朝,他是根据东晋的学宫改建而来,他在战争期间,抗日战争期间和遭受了巨大的毁坏后,在1984年进行对此地进行了修复。如今,我们看到的夫子庙就是进行修复之后的。”

朱标暗暗点头,怪不得,夫子庙看着与他那时大体布局上是非常相似的,但是还是有些许不同。

“夫子庙大体由孔庙学宫和贡院三部分组成。”

“这是照壁,我记得照壁上并没有双龙戏珠的图案。”

“朱标太子,你说的没错,之前确实没有双龙戏珠的图案,现在的照璧他是在万历年间修建的,比你所在的时期扩大了不少,而且夫子庙的这个照壁可以称为中国照壁之最。”秦月对朱标讲解关于照壁。

“现在的百姓都能随意进入棂星门,在以前棂星门中间的门只有皇帝和新科状元可以经过,两侧的门仅供文武百官行走,我们是禁止普通百姓靠近这三座门的。”朱标感叹现在与他们的差距。

“普通百姓怎能随意进入棂星门,一点尊卑都没有?”明朝的一个酸儒秀才愤愤不平,他科举这么多年都还没有资格进入棂星门,这些普通百姓竟然可以随意进出。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后人和这些达官贵人一样,都可以随意进入曾经都不敢想的地方。

进入大成门,他们就来到了大成殿门口,“这里看着像文宣王殿。”李承乾有点不确定。

“这里在唐朝时期原名确实叫文宣王殿,北宋期间宋徽宗把这里改成了大成殿,大成殿里面就不用我多说了,你们应该会比我清楚。”

秦月不再在他们古人面前班门弄斧。

“这里难道也是有皇帝把名字给改了?”看着明德堂三个字,夫子庙的学宫里面都是叫明伦堂的。

“为什么南京就这么独树一帜?叫明德堂。”李承乾不解。

“他们两个不知道原因,你肯定知道你来给他们为什么叫明德堂。”

“什么叫明德堂?主要是因为宋朝的一个人,宋朝的一个丞相叫文天祥在南京因为不满一些丧权辱国的人士写下了“明德堂”警示后人。所以在南京的夫子庙里面这里一般都称为明德堂。”

“想我秦月终于可以见识一下古代科举的考场是什么样的?”

“这里可是我们明朝科举考试的会试都是在这里举行。”

刘据对这里非常感兴趣,之前在天幕上己经知道有科举这么一个制度,而父皇也也打算实行科举来招揽人才,或许他可以了解一下科举的利弊,回去之后可以更好的帮助父皇加快的实行科举制度。

“秦月能给我详细详细介绍关于科举的事情吗?”

“刘据太子,我对于古代的科举也并不是特别了解。宋朝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己经非常完善了,如果你想了解关于知识方面的事情,可以让朱标太子为你讲解。”

“我也可以为你讲解呀,我们唐朝也有科举。”李承乾凑上前插话。

秦月把李承乾拽到一边儿,“没唐朝的科举还有很大的漏洞的。还是让朱标太子给他讲了,正好你也可以听听你们唐朝有什么漏洞?”

朱标很仔细的为他们讲解了关于科举的一些事项,秦月时不时的插话说上他们科举上的一些问题。

刘据很感谢的向朱标鞠躬,“多谢了。”

“这里还有一个科技博物馆,你们对科举这么感兴趣,那我就领你们去逛逛科举博物馆。”

“扶苏,他们讲解的关于科举的政策,都听到了吗,你对关于科举有什么看法写出来之后交给朕。”

虽然秦始皇也想实现科举招揽一些人才,但是现在的秦朝并不适合,如今纸刚刚普及出去。

现在的一些人才,都出自世家贵族,普通人根本很难接触到书籍,连认字都很困难。纸张的普及,或许能让普通百姓有了读书学字的机会,想要培养出他们至少十几年的时间。

“博物馆,它在地下西楼,我们进入就可以看见有个牌匾科弟世家。”

“可是明朝的朱元璋赐给赐给洪武西年的状元吴伯宗。吴伯宗的祖父,父亲,弟弟都是进士,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科举世家。”

朱标听到吴伯宗想到了为什么当时父皇当时点他为状元的原因,因为吴伯宗这人英俊,而且名字寓意也好,所以父皇才将其定为状元。

“中国科举博物馆建馆的时候,

吴伯宗的后人就把这个牌匾上交给博物馆。”

己经是状元的吴伯宗,能在后世看到自己家的牌匾很是激动。

回想自己当时科举的时候,本来自己的会试名次是24名,由于当时的第一名相貌不佳,陛下便不愿把他定为状元,把当时中了会试的人看了一遍,发现因为自己长的最英俊,才定封了自己当状元。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这张俊脸而被封为状元。

浏览完科第世家的牌匾之后,秦月指着左侧的墙壁,“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朱标他们三人听到齐月的话后,抬头向上向左侧的墙壁望去,发现墙壁上是满满的雕刻着西书五经。

秦月也知道他们看到上面的内容,就猜出是什么。

“雕刻的就是西书五经,象征着学海无涯。我们先进入第一展厅为国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