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曹叡的子嗣一首不昌,所以国本的事情一首是群臣非常操心的事情,去年繁阳王穆薨,更是令陛下极为哀伤,只是因为连年与蜀吴两国作战,陛下也分不出太多的心思,如今总算与蜀汉议和,自然要早点把这些事定下来。·x`i¨a?o*s¨h,u.o¢y+e¢.~c-o-m.
毕竟虽然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在嘀咕万一陛下再被打击两次,万一出现不忍言之事又不曾定下后继之人,怕是要动荡的。
不过现在宗室中也没有年龄合适的孩子,唯一有可能的是任城王曹楷家,其父是昔日的任城王曹彰,身体健壮,本人的身体也很健康,又赶上他家夫人刚刚怀孕,若是生产后是个男孩,倒也正是合适人选。
虽然这可能导致昔日文帝和任城王彰争夺世子位置的做法成了无用功,不过终究是武帝一脉,传谁不是传,至于陛下大发神威又让后宫某位嫔妃诞下子嗣该怎么办......
到时候再说吧!
———成都———
相比魏国的臣子们操心国本的事情,季汉在成都的臣子们操心的就是另一件事儿了。
诸葛亮平安归来的消息伴随着无线电波传到了成都,让刘禅的心放回了肚子里,然后他就开始张罗北伐军的封赏问题。′j\i¨n+g¨w_u\h·o,t¨e~l′.?c?o\m*
比如魏延的镇北将军的职务终于能动一动了,如今是前军师、前将军。
吴懿没能揽上打长安的活,不过结合以往功绩,被升为右车骑将军。
为了跟刘琰做区分,刘琰现在被封为左车骑将军。
阳群的镇西将军被升为右将军,空出来的镇西将军位置则给了长安攻略战中一首保卫凉州安定的高翔。
同样保卫凉州的王平则接任了闻言的镇北将军一职,除去看过后世文献的少数人外,朝廷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高翔和王平的职务变动更倾向于是对此前凉州保卫战中两人功绩的嘉奖。
吴班则被封为后将军,他本人觉得自己的功绩配不上这个职务,更像是因为先帝显灵的时候自己和兄长让出来主攻的位置所以陛下给的补偿——没准还沾了先帝的光。而事实上若非外星人的大手,其实他本来在历史上也应该在后主建兴八年(230年)被封为后将军的。
关兴张苞分别得到了征东将军和征西将军的位置,马岱原本的征西将军则被加了一个大字,变成了征西大将军(这其实也是对他此前西域功绩的肯定),陈式则拿到了他心心念的辅汉将军。·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
姜维如今则被封为镇军将军,相对于此前的征南将军,镇军将军显然更符合他当前的工作环境。
此外没参加北伐工作但是在东线及南中的各位将领也都有封赏(比如李严现在是骠骑将军、陈到是镇东将军、廖化是辅国将军),其中既有肯定他们以往的工作,也有对他们在丞相北伐期间安定地方乃至开疆扩土的嘉奖,其他朝中官员小吏也有或多或少的奖励,看起来倒像是季汉朝廷因为收复长安而进行了一场大范围的嘉奖。
反倒是诸葛亮和刘琰的功绩让朝廷犯了难,丞相就不多说了,目前己经位极人臣,刘禅很正经地考虑要给丞相加十锡——然后就被目前身体好些的丞相给一票否决了。
然后刘禅觉得可以给诸葛亮封个“忠武侯”,丞相本人差点没绷住(这是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追谥,后世的“诸葛武侯”就是这么来的,目前丞相是武乡侯),又给刘禅否了,最后只要求加了些食邑,刘禅觉得这种封赏很可能都是丞相为了让其他人能接受封赏才不得不收下的,于是又给诸葛瞻封了个彻侯。
(不给诸葛乔的原因是因为按照当时的习惯,诸葛乔算诸葛亮的儿子,可以继承诸葛亮的侯爵)
刘琰的原因则是另一种——所有人都知道刘琰是把魏军从长安坚城中引出来的最大功臣,同时也是长安攻略战中吸引魏军注意,劝降的大功臣,但是架不住他当时的那些“技巧”实在是不太登大雅之堂,再加上其本人表示自己不善军略,所以最后也只能给他封了鲁县侯(刘琰是鲁国人,也就是今山东省曲阜市,因为这里目前还在曹魏控制下,所以主要是待遇,暂时还不能让刘琰风光回乡)。
当然封赏完了之后,调度人员去接手被光复的郡县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说关中三辅的职位有一群人在明争暗斗的话,那么上庸的位置就属于烫手山芋了。
毕竟虽然名义上上庸同样属于汉中,但是在地理分布上更接近飞地(是的,失去长安后虽然对于魏国而言上庸有些鸡肋,但是对季汉而言同样有些鸡肋,只不过一个是兵力不足,另一个是不好防守),就算拿下了长安后北边压力减轻,但是上庸地区自身经济基础薄弱,难以自给自足,仍需依赖外部补给。
况且长安到上庸路途遥远,最终补给依然依赖成固到上庸的汉水段补给。
最重要的是这里不同于长安有大军驻守,是真的可能要面对魏军袭扰的,无论襄阳还是樊城的魏军都不需要费太大力气就能打过来,到时候镇守此地的人必
须能够拥有独当一面的本领。
最后还是霍弋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
看到好友挺身而出,刘禅也非常感动,立即给霍弋加了黄门侍郎、参军、上庸太守的身份,又从成都驻军中拨了两千人给他,又把火药拨给他一部分,想了想觉得不靠谱,于是刘禅又拿出自己老爹的灵位交给霍弋:
“绍先,若是有危急之事,你便向郎君们求助,一应花销交给朕来解决。”
霍弋反倒没刘禅这么忧虑,而是反过来安慰刘禅:
“陛下不必忧心,魏军若真敢来犯,臣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禅虽然不通军事,不过他很会套用以往经验:
“上庸孤悬在外,昔日皇兄手中兵马过万尚不能保住,你兵力不过两千,如何能挡?”
(这里的皇兄指的是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