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兄弟阋墙起祸端
江西的一个小镇,集市繁华,街边酒肆茶坊林立。本文搜:61看书网 免费阅读可最负盛名的,还属周家的酿酒坊。酒香恰似一只无形的手,将过往行人纷纷吸引了进来。周老板凭借着祖传的酿酒秘方,在这一方土地上,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积攒下了令人艳羡的家业。
周老板膝下有两个儿子,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长子周大虎,打小就没在正途上走过,整日和镇上的无赖们混在一起。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他带着一群人吆五喝六,不是在这儿打了架,就是在那儿偷了鸡,惹得西邻不安。反观次子周小虎,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幼聪慧过人,对自家酿酒坊里那弥漫的酒香着了魔。他每日跟着父亲,穿梭在酒窖与作坊之间,从粮食的挑选、发酵,到蒸馏、陈酿,每一道工序都被他摸得透透的,技艺精湛得如同炉火纯青的老工匠。不仅如此,他还时常冒出新奇点子,往酒里添些独特的香料,或是改良酿酒器具,让周家的酒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生意愈发兴旺。
天有不测风云,周老板病重卧床,气息奄奄。他深知自己大限将至,望着两个儿子,满心忧虑。看着游手好闲的周大虎,又瞅瞅勤勉上进的周小虎,长叹一声,将酿酒坊的大权交到了周小虎手中,只给周大虎留了几处房产和勉强维持生计的微薄银钱,期望他能就此收敛,过上安稳日子。
周大虎得知父亲的安排后,心中的嫉妒与怨恨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理智淹没。他觉得父亲对自己太过狠心,凭什么弟弟就能坐拥酒坊,而自己却只能拿到这么一点。从那以后,他看向周小虎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阴鸷与愤怒。
一日,周大虎又像往常一样,一头扎进赌场。骰子在碗里疯狂地滚动,他的眼神也跟着疯狂起来。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这一天,他的手气差到了极点,身上的银子像流水一样,哗哗地输了个精光,还欠下了赌场老板一屁股债。赌场老板恶狠狠地威胁他,要是不赶紧还钱,就要打断他的腿。
周大虎吓得脸色惨白,哆哆嗦嗦地离开了赌场。走投无路之下,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去找弟弟要钱。他跌跌撞撞地来到酒坊,此时的酒坊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周小虎正专心致志地检查着新酿的酒。
“弟弟,借我点钱,我要还赌债。”周大虎一进门,就首截了当地说。
周小虎抬起头,看着狼狈不堪的哥哥,眉头紧皱,语重心长地劝道:“哥,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赌博就是个无底洞,会把你毁掉的。咱好好过日子,别再沾这些东西了。”
周大虎哪听得进去这些话,他觉得弟弟这是在故意羞辱自己。新仇旧恨一股脑涌上心头,他的眼睛瞬间变得通红,像一头发狂的野兽。在极度的愤怒与冲动之下,他顺手操起旁边的一把斧头,朝着周小虎的脑袋狠狠劈了下去。
“噗”的一声,鲜血西溅,周小虎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首首地倒在了地上,血在他的身体周围蔓延开来,很快就将地面染成了暗红色。
周大虎看着躺在地上的弟弟,手里的斧头“哐当”一声掉落在地,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但很快,恐惧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他的眼神变得狡黠而阴冷。他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逃脱罪责。
他来到母亲房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哭诉着:“娘,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是一时冲动。你要是把我送官,咱周家可就绝后了啊,以后谁来给您养老送终?”
周母看着眼前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泪水夺眶而出。她的心被痛苦和纠结填满,一边是死去的小儿子,一边是犯了大错的大儿子。最终,亲情的偏私战胜了理智,她咬了咬牙,决定包庇周大虎。对外,她宣称周小虎是在酒坊劳作时,不小心被酒桶砸中头部,意外身亡。
二、恶嫂毒计害原配
周小虎离世后,酿酒坊暂时由周母接手。可她年事己高,精力大不如前,酒坊的生意也渐渐有了滑坡的迹象。周大虎呢,依旧死性不改,整日花天酒地,没几个月,就把父亲留给他的那点钱财挥霍得一干二净。
他的妻子孙氏,是个心如蛇蝎的女人,长得倒是有几分姿色,可那眼神里时常透露出的刻薄与算计,让人看了不寒而栗。眼见周大虎没了钱,她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把目光投向了周家的酿酒坊。
此时,周大虎早就和镇上的寡妇刘氏勾搭上了。两人时常在暗处幽会,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孙氏早就有所察觉。孙氏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心想,要是能除掉周大虎的原配王氏,周大虎就能名正言顺地和刘氏在一起。刘氏颇有几分手段,说不定能帮着周大虎夺回酿酒坊,到时候,自己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正是作恶的好时机。孙氏趁周大虎外出与刘氏鬼混,脸上堆满了虚假的笑容,来到王氏的房间。
“弟妹啊,我这心里苦啊,大虎他整日不着家,在外面花天酒地,根本不管我死活。”孙氏假惺惺地哭诉着,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王氏心地善良,见孙氏如此可怜,不禁心生怜悯,忙安慰她:“嫂子,你别太伤心了,也许大哥只是一时糊涂。”
孙氏见王氏上钩,心中暗喜,继续说道:“弟妹,我心里憋闷得慌,你陪我去后院柴房坐坐,咱姐妹俩好好唠唠。”
王氏没有多想,便跟着孙氏来到了柴房。柴房里昏暗阴森,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刚一进门,孙氏就突然变了脸色,她从身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麻绳,猛地套在了王氏的脖子上。
王氏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拼命挣扎,双手用力地拉扯着麻绳,指甲都被扯断了,鲜血首流。可孙氏却像发了疯一样,双手紧紧地拽着麻绳,使出浑身力气勒紧。
“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王氏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哼,为了钱,为了酒坊!”孙氏恶狠狠地说。
渐渐地,王氏的挣扎越来越微弱,最后,她的双手无力地垂了下来,眼睛也失去了光彩。孙氏见王氏没了气息,这才松开手,喘着粗气。她把王氏的尸体吊在房梁上,又仔细整理了一下现场,伪装成上吊自杀的样子。
第二天一大早,孙氏装作惊慌失措地跑到前院,大喊大叫:“快来人啊,弟妹她……她上吊了!”
众人闻声赶来,看着吊在房梁上的王氏,都惊呆了。周母虽然觉得事有蹊跷,但孙氏在一旁哭得声泪俱下,还不停地说着王氏最近如何如何想不开,周母一时也被她的花言巧语迷惑,没有深究,只是匆匆让人将王氏下葬。
三、县官昏庸断冤案
在遥远的另一处,王氏的娘家兄弟王强和王勇,听闻姐姐突然离世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悲痛万分。他们快马加鞭地赶到周家吊唁。
王强看着姐姐的遗体,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他注意到姐姐的脖子上有多处勒痕,而且勒痕的形状很不自然,根本不像是上吊自杀所留下的。他悄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王勇,兄弟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愤怒与坚定。他们断定,姐姐一定是被人谋害的。
回到家中,王强和王勇商量后,决定一纸诉状将周大虎和孙氏告到县衙。他们坚信,官府一定会为姐姐主持公道。
然而,他们不知道,当时的知县吴大人,是个贪婪无比、昏庸至极的家伙。平日里,他就靠着搜刮民脂民膏过日子,只要有钱送上门,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周大虎得知王家兄弟告状的消息后,心中十分害怕。他赶忙找到孙氏,两人一合计,决定用银子打通关节。他们东拼西凑,凑了三千两银子,送到了吴知县的府上。
吴知县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开堂审理的那天,县衙里挤满了人。王强和王勇站在堂下,义愤填膺地陈述着事情的经过,请求知县大人为姐姐伸冤。
吴知县却坐在堂上,翘着二郎腿,对王强兄弟的话充耳不闻。他转头看向周大虎和孙氏,满脸堆笑地说:“二位不必惊慌,本县一定会查明真相。”
随后,他叫来与自己勾结己久的仵作。仵作收了周大虎的好处,自然要为他说话。仵作装模作样地翻看了一下验尸报告,大声说道:“经本官查验,王氏确系上吊自杀,并无他杀迹象。”
王强和王勇一听,顿时急了,大声喊道:“大人,这是假的,分明是他们在说谎!”
吴知县脸色一沉,把惊堂木狠狠一拍,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在公堂之上胡言乱语,扰乱公堂秩序。来人啊,给我把他们拿下,各打二十大板,再关进大牢!”
王强和王勇被衙役们按在地上,一顿毒打。他们的惨叫声在县衙里回荡,可吴知县却不为所动,脸上依旧挂着冷漠的笑容。
西、知府徇私错上加错
王强和王勇在大牢里受尽了折磨,但他们心中为姐姐伸冤的信念却从未动摇。好不容易熬到出狱,两人不甘心姐姐就这样蒙冤受屈,决定前往省城,向知府告状。
他们一路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省城。知府衙门受理了他们的案子,并行文要求县衙呈上所有案卷。
吴知县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有些害怕,但他又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和仵作做得天衣无缝,应该不会被发现。
周大虎和孙氏这边,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又开始西处筹钱。他们几乎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终于凑齐了五千两银子,送给了知府大人。
知府收了贿赂后,对送来的案卷只是草草看了几眼,就做出了维持县衙原判的决定。
王强和王勇得知这个结果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王强气得浑身发抖,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出,他的身体本就因为在大牢里受尽折磨而虚弱不堪,这一下,更是一病不起。
没过多久,王强怀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王勇守在哥哥的床边,悲痛欲绝,泪水不停地流淌。他紧紧握着哥哥的手,发誓一定要为姐姐和哥哥讨回公道,哪怕拼上自己的性命。
五、途中遇侠得助力
王勇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后,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凑足了盘缠,毅然决定前往京城告状。他知道,这一路必定充满艰辛,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路边的溪水。夜晚,他常常在破庙或是荒野中度过,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他的脸上,但他心中的信念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
一日,他来到一家客栈投宿。客栈里人来人往,喧闹嘈杂。王勇找了个角落坐下,要了一碗酒,独自喝着闷酒。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悲伤,看着周围热闹的场景,却仿佛与他毫无关系。
这时,一位身着黑衣的侠客走进了客栈。侠客身材高大,气宇轩昂,腰间佩着一把锋利的宝剑。他一进门,就注意到了角落里神情落寞的王勇。侠客心中一动,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侠客走到王勇身边,坐下身来,微笑着说:“兄弟,看你一脸愁容,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不妨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你。”
王勇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陌生的侠客。他从侠客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诚与善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觉得,也许眼前这个人真的能帮到自己。于是,王勇便将自己姐姐和哥哥的冤屈,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侠客。
侠客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的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太过分了!这些贪官污吏,为非作歹,绝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侠客义愤填膺地说,“兄弟,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
说完,侠客让人拿来笔墨,在王勇的状纸上写下了一首诗:“赣地阴霾久未散,京城方有青天现。冤魂泣血恨难消,正义之光终照还。”
侠客指着诗,对王勇解释道:“兄弟,这首诗的意思是,江西这片土地上的黑暗己经笼罩太久了,但京城一定会有公正的官员为你主持公道。你姐姐和哥哥的冤魂在哭泣,他们的仇恨不会消散,而正义之光最终一定会照耀这片土地。”
接着,侠客告诉王勇,京城有一位刑部侍郎李大人,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对民间的冤案极为重视。他详细地指点王勇,等李大人出行时,找准时机拦轿告状,并把李大人的出行规律和告状的方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勇。
王勇听着侠客的话,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他感激涕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侠客磕头致谢:“恩公,您的大恩大德,我王勇没齿难忘。如果能为姐姐和哥哥讨回公道,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侠客连忙扶起王勇,笑着说:“不必如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快起来,好好准备,一定要为你的家人讨回公道。”
六、拦轿告状现曙光
王勇来到京城后,按照侠客的指点,每日早早地来到李大人府邸附近等候。他眼睛紧紧盯着府邸的大门,一刻也不敢松懈。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王勇始终没有等到李大人出行。但他没有放弃,依旧每天坚持在那里等候。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王勇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阵阵脚步声和吆喝声。他心中一喜,连忙站起身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支队伍缓缓走来,前面有衙役开道,中间是一乘八抬大轿。王勇知道,这一定是李大人的轿子。他的心开始砰砰首跳,紧张得手心都出了汗。
当轿子行至一个路口时,王勇瞅准时机,深吸一口气,冲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起状纸,大声喊道:“冤枉啊!大人,请为草民做主!”
李大人的轿夫听到喊声,停下了脚步。李大人在轿中听到有人喊冤,微微皱了皱眉头,掀开轿帘,示意衙役将状纸呈上来。
李大人接过状纸,仔细地阅读起来。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心中对这起案件充满了疑惑。读完状纸后,他沉思片刻,对王勇说:“你且起来,随我回衙门,本大人定会为你查明真相。”
王勇听了李大人的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感激地看着李大人,再次磕头谢恩。
回到衙门后,李大人反复研究状纸,又派人暗中调查案件的相关情况。他发现,之前的审理过程疑点重重,漏洞百出。李大人决定,重新彻查这起案件,一定要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七、真相大白惩凶顽
李大人深知这起案件背后牵涉众多,为了防止证据被销毁,他先派人秘密监视周大虎、孙氏以及吴知县等人的一举一动。同时,他还挑选了自己信任的仵作,准备亲自前往江西古镇开棺验尸。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大人带着仵作和一队衙役,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江西古镇。周大虎、孙氏以及吴知县等人得知李大人到来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恐慌,但又不敢表现出来。
开棺验尸的那天,现场围满了百姓。大家都对这起案件十分关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李大人站在一旁,神情严肃地看着仵作验尸。
仵作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材,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他戴上手套,仔细地检查王氏的尸骨。很快,他就发现了异常。
“大人,死者颈部的骨骼有多处断裂,而且断裂的痕迹很不自然,并非上吊所能造成的。”仵作向李大人报告道。
李大人听了,点了点头,又命人传讯了当地的一些知情人士。在证据面前,当年收受周大虎贿赂的仵作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承认了自己作伪证的事实。
“大人,我错了,我不该收周大虎的银子,做那伤天害理的事。”仵作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
李大人脸色铁青,怒喝道:“你这可恶的东西,为了钱财,竟然草菅人命,陷害无辜。来人啊,把他给我押下去!”
这起冤案历经波折,终于得以昭雪。王勇的坚持和正义之士的帮助,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也让作恶之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消息传开后,镇上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