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苹果 作品

第50章 诬 陷 尼 姑 案

明英宗年间,苏州府吴县知县叶锡来在任上,侦破了一起尼姑伙同奸夫谋财害命的案件,处理结果让百姓拍手称快。本文搜:微趣小说 免费阅读然而,结案后,遇害者家属却将叶锡来告上朝堂,导致他被刑部提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叶锡来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那一年,叶锡来刚到吴县上任,就碰上了盘门内泮环巷的河道弃尸案。死者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脖颈有致命刀痕,死期不久,显然是先被杀后弃尸。因河中有拦网,尸体才未漂进护城河。

由于线索有限,叶锡来决定从案发地泮环巷的居民查起。巷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还有如意庵和凤池庵两座尼姑庵。叶锡来按赋役黄册点名,发现如意庵的尼姑妙真不在,原来她外出帮人做法事,要七天后才回。叶锡来觉得时机蹊跷,怀疑妙真有重大嫌疑,当即下令缉拿。

七天后,妙真被带上堂。叶锡来见她十八九岁,体态苗条,是个带发修行且无度牒的尼姑。叶锡来厉声质问她为何谋害人命,妙真喊冤。叶锡来追问她案发当日行踪及人证,妙真称案发前一日一早出门,小贩陈敏生能作证。

陈敏生被带到县衙,他二十出头,以卖菜为生。因如意庵和凤池庵的尼姑常委托他卖菜,彼此熟悉,所以妙真找他作证。但陈敏生却称,案发当日看到一名香客进入如意庵,首到晚上都没出来,且这名香客是常熟商人张连仲,而他并未见到妙真出门。他还怀疑妙真有重大嫌疑。

陈敏生的反水让妙真大怒,陈敏生坚称不止他一人见到张连仲进入如意庵。随后,新的人证朱阿西和凤池庵尼姑松月被带到。朱阿西以贩布为生,寄居凤池庵门房,他说看到张连仲午后进入如意庵,自己忙活到深夜都没见他出来,第二天就看到了尸体。松月也证实看到张连仲进入如意庵。

叶锡来听闻后大怒,斥责庵中容留男子。松月解释,庵里只有她和徒弟,因地处偏僻常有盗贼,所以请朱阿西在门房织布顺便看门护院,朱阿西无家室,也算给其安身之处。叶锡来问不出其他,便将松月等人暂时收押,单独再审陈敏生。这次,陈敏生竟供出自己和妙真有奸情,还说出妙真藏银地点在如意庵后院竹林石凳下。

叶锡来再次提审妙真,妙真不认奸情,只承认石凳下有自己攒的 20 两香火钱。叶锡来派人查看,果然挖出 120 两银子。为查明真相,叶锡来让稳婆检验妙真是否处女,结果妙真仍是处子之身,证明陈敏生在诬陷。

叶锡来思索后,将妙真关入监狱,释放其他人,同时安排亲信暗中调查。到了第六天深夜,陈敏生来到凤池庵,朱阿西将他迎进屋内,松月和两个小尼己备好酒菜,五人正得意忘形时,叶锡来的亲信闯入,将他们一网打尽,并搜出 800 余两赃银。

原来,松月本就风骚,先与陈敏生私通,后又勾搭上朱阿西,还把朱阿西安排进庵里。常熟客商张连仲路过凤池庵上香,朱阿西见他穿戴讲究,便与松月商量敲诈。松月劝酒将张连仲灌醉,朱阿西用厨刀将其杀死,喊来陈敏生帮忙移尸。陈敏生因曾调戏妙真不成反被骂,怀恨在心,还偷过妙真埋的 20 两银子。此次他趁机将尸体扔在如意庵附近河中,又从赃银中取 100 两与之前的 20 两一起埋在石凳下,想栽赃妙真。案发后妙真找他作证,他便诬陷妙真,编造奸情和藏银地点。

叶锡来能看出破绽,是因为陈敏生知晓死者信息却不吞银,还主动承认奸情,有悖常理;他引出朱阿西和松月为证,几人关系不一般;且陈敏生描述奸情时面不改色,而妙真谈及此事面红耳赤。但叶锡来因案件重点在人命,所以先麻痹对方,再派人调查。

真相大白后,陈敏生、朱阿西和松月依《大明律》被问斩。可叶锡来因未追查清楚朱阿西等人所得赃银具体数额,仅将搜到的 900 余两入官充公,引起死者亲属不满,被以“贪赃酷法”告上朝堂。幸好叶锡来平时口碑好,百姓联名上书,明英宗重新核查,发现他并未私吞赃银,不仅没受罚,还被提升为宁国府知府,《明史》也为他立传。

这起案件给我们诸多启示:出门莫露财,否则易招祸端;财色往往是灾祸根源,张连仲因色丢命,松月一伙因淫和财败落;人不能轻信他人,妙真以为陈敏生能证明自己清白,却差点万劫不复。总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人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