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谨 作品

第一百零八章 高校改革!董老师其实挺废的

王清海这才把思绪拉回,笑着说道:“那倒不至于,只是想起了大学的一些事情。搜索: 拉小书网 本文免费阅读”

“那是,研究生毕业两年了,咱俩都才第一次见。”

王清海还是有点生气的说道:“你不是说吃饭的时候聊?那里怎么这个鸟样子。”

“哎,你别跟童科长置气,她也是为了工作。”

“这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这样压迫你们没人有意见?我倒还好,毕竟是来交流学习的。”

“我刚来的时候确实生气,这不是纯牛马。不过我看到工资条我就不气了。”

“工资应该差不多吧,都有规定的。省城高校比我们地方院校高很多吗?”

“啊,你是有编的?”

“对啊。”

后半句王清海没有说出口,毕竟不知道邓卫平对编制在不在意。他俩没啥,别因口误不愉快了。

“难怪,我没有编制。”

他自己说出来就更好一点,说明这方面不太介意。

“那你考进来是?”

“额...就是合同工,当时还一千多人考呢。”

“这么卷?招几个啊,都是咋想的。”

“哎,现在2026年,你又不是不知道就业的形势。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哪里不卷啊。当时招5个,清华北大的都来考!现在高校改革,控制编制,博士都是人事代理,硕士有个合同工身份都不错了。”

“那你们的工资有多高。”

“这就是我要给你听听的内容了,童科长是有编的,她的工资还不如我们咧,所以我们都很佩服她。她的目标就是把工作干好,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提拔,但太难了。有时候她也丧气的说过不如做个合同工,钱多还省事。”

“差距大吗?你和我说说这三者的区别,我之前不太了解,只看到一些类似的新闻报道。”

“我只知道海北师范大学的情况,我们这编制越来越少了,但晋升是很困难的,毕竟基数摆在那里,虽然稳但很多人都跳槽了,工资就是按照你知道的那个标准发,难免都会各种方式赚些外快,也就是年终绩效分成。至于人事代理,人数还是蛮多的,引进博士大多数用这个方式,各种考核也是应有尽有,都是靠业绩说话。最后就是和我这样的合同工,算是可有可无,基本连寒暑假都没有,属于三无群体,无组织无地位无依靠,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流动性很强,唯一的好处就是工资还不错,因为给我们发钱没那么多规矩,所以我们才很珍惜,哪怕天天这样加班也乐意。”

大城市改革的春风就是比地方上来的早一些,不过地方院校没有编制的话也很难吸引人才。

“按我的工资一年到手13万来算,你是多少。”

邓卫平比了个2的手势,娘的,多这么多。

“靠!难怪你们这么能受气。”

“别啊,说说你。”

“跟你一比好像也没啥,就是个小副科。”

“靠,那你以后当科长了,也走改革这条路,可别这么对下面的人。”

“哎,到了那一步再说,说不定也变态起来了。”

“去你的,对了,我来了才知道。他们说你导师挺废物的。”

想起童颜叫他小废物,难不成这里面和董老师有什么关联。

连忙把勺子放下问道:“什么情况?”

“就是我刚刚说的啊,现在不是高校改革攻坚期,你导在学校很难混啊。”

“他老人家不是去档案馆了。”

“具体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是听别人闲聊提起的。貌似就是一首没评到教授,然后去了这种闲职养老。”

王清海回忆导师和他说的话,什么年轻的时候风光无限,没有读博的遗憾,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教他之类的。

有所怀疑的问道:“那说废物也太羞辱人了。”

“好像和他小孩也有点关系,反正很多事结合在一起吧,没什么人看得起他。”

晕,这样看今天那篇送审的论文还真有可能是他的。

“哎,不至于,他就算是废物也是我导,这是客观事实。”

“我就随口一提,你别往心里去。”

“能和我说这么多,我怪你干嘛,谢谢你都来不及。”

“哈哈,反正这些你以后也会知道的。我也来不久,其他的也不太清楚。”

“我怎么就看到我一个新人,总共来了几个呀?”

“不知道,每天都在完成童颜安排的各种活,还真没关心过。”

“好吧,吃完了你们一般干嘛去。”

“抓紧时间锻炼,生命要紧!”

说实话,王清海的眼睛看了一天电脑都隐隐作痛。

但也不能扫兴,问道:“都有些什么项目。”

“就这么两个小时休息,现在又过去半个多小时了,散散步去吧,下次我带你去体验体验智能按摩。”

“好喔,走走也好,再看看母校的风景。”

两人一路闲聊,走的身上微微发热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越来越长,途中碰到一些熟悉的老师,还笑着打了打招呼。既惊讶他的到来,也好奇他的工作。

王清海从小对老师那是无比的尊敬,知无不言的告知了老师们。

结果不久,对他印象不错的老师都发来了问候,王清海想着也要请老师们吃个饭了。

为了加强组织力,小平上去办公室之后。

王清海在楼下主动给毕业时候的社会学学院院长程虎去了个电话汇报工作。

“程院长,您好,我是王清海。”

“喔..你好,你好。”

这一听就是想不起来他是谁,毕业那一会儿才接触多一点,像毕业答辩、毕业酒会、毕业拍照之类的。

不过也没啥好介意的。普通学生领导哪记得住。特别是现在当行政老师,除了那些疑难杂症多的学生,一般都不怎么接触,送挂历的另外算。

“我是24年毕业的社会学毕业生,董老师的学生。”

“哦,哦,有印象。有什么事吗?”

“你放心,那倒没有,就是现在回母校交流工作一年,特意跟您报个到。看您什么时候有空,我请您和老师们吃个饭。”

程院长开心的笑道:“真是有心啊,我都可以。”

“您定个时间,我通知他们。”

“好,这么优秀的学生回来了一定要好好聚聚,那就周五晚上吧。”

“没问题,谢谢程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