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震动了整座昆州的消息以迅雷之势从昆州一路传出。
晋安王最宠爱的王妃苇青青在霄云城书剑乐府中被残忍奸杀,而行凶者多达十人,俱是昆州江湖大势力的公子。
而且数十人亲眼目睹了这十个江湖势力的公子哥从苇青青的房间衣衫不整的走出,无可辩驳。
这个消息以迅雷之势,传遍整座昆州。
同一时间晋安王的大公子霖郡王前往十凶之一的苍云派报仇,死在了苍云派,头都被斩掉,再度引发了昆州地震。
李景源收到这个消息时人都有些懵,他知道苇青青必死无疑。但没想到晋安王这般狠辣冷血,竟让这位明媒正娶的王妃以这般不体面,几乎残忍的方式落幕。
更想不到的是一个苇青青还不够,竟然还加上了从小养大,视如已出的干儿子。
看着密信上的消息,李景源都感到了一阵寒意,晋安王的这份冷酷不亚于衡顺帝,难怪当年他能和衡顺帝一较长短。
赵高突然走入营帐,禀报道:“刚接到消息,晋安王披麻戴孝出城了,大张旗鼓的朝着我们这边来了,身后有襄阳城数万百姓跟随。”
李景源目光一闪,深吸一口气道:“好一个晋安王,通知白熊,准备开拔。”
李景源捏碎迷信,大步流星的出了营帐,骑着照夜玉狮子,铁鹰锐士随行,奔出了营区。
没走五里,便碰到了白幡开路,黄纸漫天的队伍。
晋安王骑着挂白健马,身披丧服,满脸悲戚而来。
近了五米,晋安王翻身下马,步行至两米处,轰然跪地,声音悲愤道:“臣,晋安王李元夔请太子殿下为亡妻亡子主持公道。”
“请太子殿下为王妃、郡王主持公道。”
晋安王身后的军卒以及鸡鸣巷的文人儒生全部跪地,同样悲愤声凄。
再之后随行百姓们纷纷跪地请太子主持公道。
李景源眯着眼,晋安王这一跪,昆州江湖没了。
晋安王将舞台准备好了,该轮到他上场唱戏了。
李景源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搀扶晋安王,神情悲痛道:“王叔,我刚收到消息,你放心,我一定会为婶婶,为霖郡王报仇。”
晋安王再次跪地感谢。
这场戏演的差不多后,李景源和晋安王走至无人处。
晋安王平静道:“王妃和郡王之死已经传向天下,今日我跪求太子主持公道之事也会以最快速度传遍天下。
我已花了大代价请来百晓堂的人,他们此刻就散布在昆州江湖,我给了他们昆州江湖势力作恶的证据,他们要确认后会传遍天下。”
晋安王手中递出一张纸,李景源接过看了一眼,脸色一变。晋安王说道:“这几个势力中有魔教之人,魔教会出一位法王和三位旗主。但你不能杀法王和三位旗主,其他魔教人你随便杀。”
李景源沉声道:“你和魔教有勾结?”
晋安王淡淡道:“不是勾结,只是互相利用而已。王妃和郡王之死,是你名正言顺的动刀理由。可即便有此理由,你屠了整座昆州江湖的行为依旧凶残了些。但若是加上江湖人恨之入骨的魔教,你大开杀戒便能被接受。
李景源赞叹道:“王叔好手段啊,不过为了名正言顺让我动刀,你舍弃了最爱的王妃和器重的郡王,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晋安王面无表情,轻声道:“你要屠整个昆州江湖,若没有捅破天的理由是不够的。我最爱的女人被凌辱奸杀,最疼的儿子被斩首,我发疯请求、逼迫太子大开杀戒才说得过去。”
李景源淡淡道:“王叔,这话骗骗其他人还行,骗我可不够,我要听实话。”晋安王哈哈一笑,随后说道:“苇青青这个女人有问题,当年她故意接近我儿子,我调查过她的身份,查不出问题来。但查不出问题才是问题。本来是想杀了她以绝后患的,但又想了想,她若真是有人故意推来,就算杀了她,还会有第二个,所以我先娶了她,将她好好的养在王府中。
养了她这么多年,给她无限风光,她死的不冤。
至于霖郡王。
晋安王冷哼了一声道:“我待他如亲子,他却想要我儿的世子之位,这几年昆州军中支持他的人不少,甚至都开始拉拢大弩青冠郎,他该死。”
李景源点点头,和他所想大差不差。
李景源轻轻一笑道:“时间不等人,我要出发了。昆州江湖屠灭之日,王叔会得到你想要的。”
他勒马调头,奔向已经整装待发的大雪龙骑军。
李景源策马归阵,对赵高说道:“让暗谍做好准备,五日之后,传圣旨。”
赵高轻声道:“殿下放心,早已安排妥当了,圣旨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天下。”
李景源根本没有上奏衡顺帝,哪来的圣旨。
自然是要伪造圣旨。
他和衡顺帝都撕破脸皮了,又怎么会在意多加一条伪造圣旨的罪名。
圣旨内容自然是奉衡顺帝之命铲除昆州江湖,让衡顺帝也替他承担一部分大开杀戒的骂名。
他哈哈大笑,挥鞭起马,意气风发。
“先屠昆州十宗,再扫灭昆州其他江湖势力。”
“是。”
大雪龙骑军兵分十路,朝着昆州十宗举刀而去。
而李景源带着铁鹰锐士奔向了昆州江湖执牛耳的书剑乐府,会一会那魔教法王。
李景源在昆州等了近二十日,终于张开了凶残的獠牙。这一口咬下去,天下江湖又要去一州。
李景源走的第二日夜里,一袭青衣入了襄阳城。
荀青衣出京城之后,便步履未停的赶来了这座千年襄阳,走在鸡鸣巷中,听着两边屋子传来的细微读书声,轻轻摇首,道了一声:不读春秋大义,终究是歧路。
读书为何?
都说为明事理天心。
但这是圣人说的。
能做到的也都是圣贤之流。
读书人也是人,寒窗苦读十年,读个利禄之实不为过。
但读书人读个名利二字也是有要求的,起码要读春秋大义。
明理和名利,音差不多。但两字之别大相径庭,离了十万八千里。若是再连心中大义都没有,也就不是读书,和武人弄枪执刀没甚区别了。
他走到巷尾草庐,轻轻推门而入。
东方乐坐在茅草凉亭,他没在读书,靠在椅子上仰头望月,也不看荀青衣,淡淡说了一句:“你是来杀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