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惩

第六十三章 小惩

“谢娘子可在?”

熟悉的沙哑嗓音幽幽传来,沈万娇蓦地抬起头来。

只见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步履蹒跚而来,身后精壮的匠人们鱼贯而入。

手里拿了许多东西,纷纷放在了一旁。

“老伯,您来了!”

沈万娇站起身来,绕过桌案,匆匆上前来。

还没等沈万娇再说话,老伯便带着身后的年轻人跪地不起。

沈万娇连忙上前来,扶住了老者:“您这是做什么!我当真是受不起的!”

老伯挣扎着推开了沈万娇的手,结结实实给她磕了个头。

“若是没有娘子,我这把老骨头,只怕早就没了!您给我们寻郎中,还给我家老婆子抓药,您就是现世活菩萨!”

老人声音颤抖,老泪纵横。

沈万娇连忙招呼着伙计将大家扶了起来。

“刑部的大人已经给我们伸张了正义,如今我们也拿到了银钱,太后娘娘也没有追究我们的事情,谢娘子,您就是大家的再生父母!”

身后一个男人哭得像是个孩子。

沈万娇却也无奈。

与老伯推脱了好一番,只能收下了大家带来的东西。

今日他们便要启程离开,眼下想要趁着还没有离开,前来谢恩。

匠人们没有在书铺待多久,便匆匆离开。

看着众人留下的东西,沈万娇若有所思——走地鸡,番薯,各样的蔬菜。

长舒一口气,沈万娇侧目看向彩儿:“将这些东西送到后厨去吧。”

如今,她可是欠了表哥大人情了。

后宅之事,沈万娇游刃有余,可如今这官场与生意场上,她要学的还有很多。

“谢娘子。”

不远处李承佑款款而来。

“几日不见,可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

沈万娇长舒一口气,脸上又挂上了一如既往的客气笑容:“自是记得的,这几日私事缠身,也来不及同左公子商议。”

话音落下,沈万娇不疾不徐拿出一本书册。

结结实实的一本,都是沈万娇所书‘生意经’。

厢房之中,两人对坐。

沈万娇没有急着将东西交给李承佑,反倒是先问了一个问题。

“左公子,做生意无非为利,但我需知道,您所得的利,是为了什么。”

话音落下,李承佑眉心微蹙:“谢娘子此言何意?”

“若您的利是盘剥百姓,我们这生意便可以不做。”

李承佑若有所思,反问道:“可这做生意,挣得不正是百姓的钱?”

话音落下,沈万娇清浅一笑,斟了杯茶,递到李承佑面前。

“公子此言差矣,商道之中,唯有银钱流通才是才是长久之计,我虽挣了他们的银钱,但却也买了他们的东西,如此有来有往,才是长久生意。”

“无休止的盘剥百姓,此乃奸商。”

李承佑挑眉,抿了一口茶,随即开口:“盘剥百姓之商,无异于欺辱妻子的无用男人。”

说着,李承佑举起茶杯。

沈万娇瞬间会意,举起茶盏。

两人相视一笑。

“关于青卓楼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改动,不如就今日,我们去瞧一瞧?”

沈万娇站起身来,李承佑紧随其后。

看着两人一同离去,彩儿却若有所思。

春和日丽,天气也越发暖和。

御花园的花儿开的正艳,沈诗雨被一众人簇拥着向慈宁宫而去。

刑部的事情传到了宫里,太后如今正在气头上。

“麻烦嬷嬷再去帮我通传一声,我已将罪魁祸首拿下,只盼望太后能给我一个为自己申诉的机会。”

候在门口的嬷嬷无奈叹了口气:“眼下太后已经休息了,昭仪不妨晚些时候再来。”

这样的理由,沈诗雨已经听了两日了。

她依旧跪在殿前:“那我便在此等着,方显我认错之心。”

沈诗雨身后,近侍的宫女被一众人押解着,垂首不语。

过了两个时辰,日头正盛。

沈诗雨已然有些乏累,身子更是摇摇欲坠。

终于,紧闭的殿门幽幽打开,近侍嬷嬷款款上前来:“昭仪,娘娘唤您。”

沈诗雨颤颤巍巍站起身来,春—色已然有些泛白。

进到殿内,太后端坐于上。

“娘娘,臣妾失察,还请娘娘降罪!”

沈诗雨的嗓音有些沙哑。

太后冷目扫过不远处的宫女,良久才幽幽开口:“这样的贱婢,沈昭仪打算如何处置?”

“听凭娘娘处置!”

沈诗雨并没有为其求饶,冷声道。

“险些害的三十几个匠人殒命,传哀家旨意,杖毙!”

话音落下的一瞬间,宫女身子一僵。

刚要抬眸为自己辩解一番,却被身侧之人狠狠压了下去。

“太后,还请太后恕罪!”

声音渐渐消失,殿中寂静一片。

太后淡漠的眸子扫过沈诗雨,缓缓站起身来:“沈诗雨,这是你第二次做出此般事。”

款款走下台阶,站定在沈诗雨面前。

低垂的眼眸中看不清情绪,威严的逼迫让沈诗雨有些喘不上气来。

“哀家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管教下人不严,沈昭仪禁足三日!”

话音落下的一瞬间,挂在沈诗雨心头的巨石也随之掉落。

她缓缓俯身:“臣妾,遵命。”

慈宁宫的殿门缓缓关上,沈诗雨双腿猛地发软,身侧宫女扶着,这才没有率下台阶。

“你是不是也觉得,哀家的惩罚太松了些?”

太后的眸子扫过身侧嬷嬷,冷声询问。

嬷嬷没有说话。

太后心知肚明,看着殿上从前沈诗雨送来的花儿,她若有所思。

“如今,皇嗣才是头等大事,中宫之位悬浮,后宫像样的嫔妃唯有她与宋婕妤。”

话音落下,太后揉了揉眉心,长叹一口气。

“宋婕妤出身微末,父亲只是八品小官,若是出身来看,唯有沈诗雨算的上上乘,哀家的长孙,必须有强有力的母家支持。”

正因有所估计,才不好如此论罪。

“娘娘为国事操劳至此,皇上一定会感念您的。”嬷嬷将参茶递来。

一说起皇上,太后便是满心无奈。

“感念?日日往宫外跑,也不知宫外是什么东西勾着皇上的心,除了上朝便不在宫中待上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