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108 章 封爵里的门道

随着北伐告终,诸多人心,渐起波澜。

北伐既毕,诸般勋贵之封爵事宜,亦当提诸日程矣。

于乾清宫内,朱元璋正拟名单,马皇后则于侧旁襄助之。

马皇后见朱元璋将汤和列为侯爵,又以刘伯温为伯爵,遂问道:“重八,汤和与刘伯温论功行赏,理当晋封公爵,此举所谓何意?”

朱元璋见状,劝马皇后稍安勿躁,说道:“妹子,且莫心急,此事咱心中自有计较。”

马皇后娥眉微蹙,问道:“是何计较?你且与我细细说来。”

观马皇后神情,若朱元璋所言有失偏颇,恐难轻易宽宥朱元璋。

朱元璋言:“若以论功行赏之规,汤和确足可封公。然其近年与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过从甚密。妹子,吾意汝当明矣?”

马皇后焉能不知朱元璋所指。

汤和此举,实有结党营私之嫌,此于帝王而言,不啻挑衅。

马皇后心下思忖:汤和素日深明大义,缘何今番竟犯此糊涂?

遂向朱元璋道:“重八,汤和之事姑且作罢,然刘伯温如何?纵不济,亦当封侯爵,缘何仅列伯爵?”

须知当初马皇后为请刘伯温归来,殚精竭虑,费尽心神。

刘伯温虽投身朱元璋麾下时日较晚,然其功绩卓著,毫不逊色。

尤于鄱阳湖一役,刘伯温更是力挺朱元璋。

朱元璋赶忙赔笑,执马皇后之手,笑道:“妹子,你何须如此心急?且听我言。刘伯温之功,自是不小。

然其向来对吾颇有轻视之意,一副孤高自诩之态。

此乃对咱甩脸子也。

如此臣子,若不稍加打压,他人见之仿之,咱之天威,将何以存乎?”

马皇后岂会接纳此等托辞,执意令朱元璋将刘伯温之名,改列于侯爵之名单中。

朱元璋佯作依从,待马皇后入眠之后,旋即将刘伯温之名复改回伯爵之列。

北伐大捷,班师回朝之讯,朝堂众臣皆己尽知。

诸臣除于朝堂理政之外,余时皆在热议此番即将举行之封爵大典。

众人皆揣测自身可得何爵,他人又将获何封,一时之间,整个应天之地,热闹非凡。

退朝之后,胡惟庸邀汤和共赴李善长府邸,以酒为乐。

汤和未加推却,遂随胡惟庸一同前往。

唐胜宗与陆仲亨二人,更是喜形于色,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恨不能酣然一觉,待次日醒来,便是那封爵大典。

及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凯旋之际,朱元璋携太子朱标并一众朝臣,亲至应天城门,迎迓徐达、常遇春。

为贺徐达、常遇春北伐告捷,朱元璋于宫中设宴,大飨群臣。

次日朝会,众人皆心潮澎湃,却强自按捺。

若无意外,此番早朝,便乃宣告封爵名录之时。

此次朱元璋行封爵之礼,共封国公六人,侯爵二十八人,伯爵二人。

李善长获封韩国公,徐达受封魏国公,常遇春得封郑国公,李文忠册为曹国公,冯胜拜为宋国公,邓愈封为卫国公。

待国公名单宣读完毕,汤和不禁一怔。

昨夜与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饮酒叙谈之际,众人皆言汤和必获封国公。

然观今日情形,汤和仅得侯爵之位。

岂止汤和自感惊愕,朝堂众臣亦纷纷低声交头接耳。

那太监见朝堂秩序渐乱,遂以尖细嗓音厉喝道:“肃静!”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俯瞰殿下群臣之反应,面容平静,波澜不惊。

待朝堂众臣安静下来,朱元璋向内侍示意,令其继续宣读。

旋即,内侍宣读二十八位侯爵之名。

汤和位居侯爵之首,获封中山侯。

待二十八位侯爵宣读完毕,朝堂众臣又是一阵惊愕,刘伯温竟不在侯爵名录之中。

非但刘伯温未列侯爵之籍,就连于辽东屡立殊勋的常孤雏亦未获封爵,此事实属匪夷所思。

众人皆不明朱元璋心中作何考量。

终了,太监宣读两位伯爵之名,乃刘伯温与汪广洋。

册封大典既毕,汤和满面愤然,离了皇宫。

徐达赶忙追上,拉住汤和手臂道:“汤兄弟,此必是圣上有误,你切莫负气。待晚些时候,我等一同前去问个明白。”

汤和甩脱徐达之手,道:“徐达,自起兵之初,我便追随圣上左右,纵功劳不及你,却也不该以一个侯爵来羞辱我!”

言罢,汤和头也不回径首而去,徐达见状,急忙拔足追之。

至晚,徐达往常府,邀常遇春同往汤和府邸拜会。

二人于府外等候良久,汤和方命管事将二人迎入。

待徐达与常遇春入得汤府,汤和朝着二人,语含讥讽道:“不知二位国公爷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徐达不禁喟然一叹,常遇春生性首爽,当即道:“大哥,你这话说得怎这般带刺?这侯爵之位又非我二人所封,乃是圣上所定,你何苦朝我俩撒气?”

汤和冷哼一声,常遇春紧接着说道:“你心里气不顺,可我那小孤雏,论功行赏怎么着也该封个侯爵,如今不也是一无所获。”

汤和伸手指向常遇春,刚吐出一个“你”字,却又语塞。

可不是么,连常孤雏那小子都未获封爵,自己又何必在此置气?

然汤和终是难解,朱元璋缘何如此待他。

待汤和冷静下来,便吩咐管事备下酒席,与徐达、常遇春一同饮酒叙谈。

酒过三巡,徐达点明朱元璋将汤和列于侯爵之缘由,大抵是汤和与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过从甚密,此乃涉党争之嫌。

汤和经徐达此般点拨,醍醐灌顶,顿时只觉脚底生凉。

常遇春说道:“大哥呀,你究竟作何想?

如今天下将定,本可安享清福,你却何苦与他们搅在一处?

咱们只需在家中悠然度日,待陛下有战事相召,奉命出征便是。”

汤和仰头干了一大碗酒,长声叹道:“唉,实是我一时糊涂啊!”

在三人饮酒之际,汤府家仆慌慌张张奔入,喊道:“老爷,大事不妙!大事不妙!”

汤和赶忙斥道:“如此毛毛躁躁,成何体统!究竟何事,且慢慢道来。”

家仆赶忙将汤和手下因汤和仅封侯爵而心怀愤懑,醉酒之后擅闯宫禁之事,一五一十道出。

汤和、徐达、常遇春三人闻之,皆大惊失色,顿时没了饮酒兴致,遂联袂匆匆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