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以势压国

观音奴闻之,满脸难以置信之色。“什么?吾莫不是听错了?你竟愿放吾走?”

常孤雏言道:“吾似向来未曾限制汝之行动吧?”

观音奴起身,行至常孤雏跟前,上下打量于他,旋即说道:“你莫非不打算以我要挟吾兄长?”

常孤雏道:“且不提吾常孤雏不屑以女流之辈胁迫他人。单说你兄长,恐即便以你相胁,他亦不会妥协。你身为其妹,于此当知之甚明。”

观音奴记忆中存有这段时日与常孤雏相处之情景,心中颇感赧然。然其对常孤雏着实略有好感,如此正人君子,实不多见。

不知是何心理作祟,观音奴偏不欲让常孤雏顺遂其意,遂道:“你叫我走我便走?我偏不!自明日起,我要于这辽东西处宣扬,言我便是你的夫人。你不是向来不愿认我这个夫人么?我偏要叫众人皆知。”

常孤雏周身气势骤变,眼神陡然冰冷,厉声道:“你这是在要挟吾?”

观音奴骤遭惊吓,失声惊叫,连退数步。刹那之间,她竟觉常孤雏似真会取她性命。

常孤雏自怀中掏出观音奴之玉佩,掷于她,道:“欲走欲留,悉听尊便。只是,若你胆敢于辽东胡言乱语,休怪我心狠手辣。”

言罢,常孤雏即转身而去,徒留一脸错愕之观音奴。

待常孤雏离去,观音奴回过神来,气得顿足,“哼!常孤雏,你且给本姑娘等着!”

其后时日,观音奴并未西处宣扬自己乃常孤雏之夫人,而是用常孤雏为她所起之名——赵敏,于辽东生活。诚然,她亦会不时前往常孤雏处,有意撩拨于他。

某一日,蓝玉步入府衙之中,与常孤雏共商军务。

蓝玉闻知观音奴己然恢复记忆,且此女乃北元大将王保保之胞妹,遂向常孤雏道:“孤雏啊,吾等何不凭这敏敏帖木儿去胁迫王保保,令其归降大明呢?”

常孤雏道:“且不提此等手段吾不屑为之,那王保保岂会因胞妹之故,便降于大明?”

蓝玉道:“不试又怎知?你非王保保,安知他不会投降?”

常孤雏回言:“你非吾,又怎知吾不知王保保不会降于大明?”

蓝玉被这番言语绕得晕头转向,不禁挠了挠头,茫然道:“啊?”

常孤雏处置完公务,方出府衙大门,便见观音奴己在府衙门前等候良久。

观音奴疾步至常孤雏跟前,把玉佩塞入其手中,嗔道:“这玉佩既被你摸过,我便不要了。”

常孤雏望向身旁之刘三,对其言道:“刘三,既然她不要这玉佩,你便拿去卖了,换些银钱,好请弟兄们吃酒。”

刘三方欲接过玉佩,观音奴即刻疾冲上前,扬手一拍,将刘三之手拍落,旋即横眉瞪向刘三,厉声道:“你敢拿?小心我剁了你的手!”

刘三尴尬讪笑几声,抬眼看向常孤雏。常孤雏见状,不禁喟然一叹。

观音奴转眸看向常孤雏,嗔怒道:“你若胆敢将这玉佩卖了或是丢弃,我定与你不罢休!”

言罢,观音奴猛地扭身离去。行不多时,观音奴忽展颜一笑,低声自语道:“常孤雏,你休妄图甩脱我,纵你不喜我,我偏要缠着你。”

观音奴远去之后,刘三向常孤雏问道:“将军,这玉佩还卖否?”

常孤雏抬腿轻踢刘三一脚,骂道:“卖你个大头鬼!走,吃饭去。”

辽东局势既定,高丽遣若干商队前来拜会常孤雏。

常孤雏于府衙中接见高丽商队,问询道:“不知诸位前来我大明,所为何事?”

商队之首迈出队列,向常孤雏躬身道:“大人,我等欲于边境之地开设一处互市之所,祈望大人恩准。”

常孤雏道:“此乃边境互市之地,非寻常集市贸易之所。此类事宜,尔等当往应天,奏请我大明皇帝陛下,而非寻我。”

高丽商人头领道:“道理确是如此,然这边境互市之地,终究设于辽东,故我等特先来与大人通传一声。若大人能为我等向大明皇帝陛下上疏奏明,此事岂不更易成耶?”

常孤雏道:“倒也并非不可,只是,尔等能拿出几分诚意?”

高丽商人以为常孤雏此语意在索贿,一番商议后回应道:“我等愿奉大人白银百万两。”

常孤雏闻之,说道:“想来你们误会了,吾所指者,乃税收也。”

当下大明商税,乃三十取一。高丽商人此前亦有所查访,然其为能于辽东长久营商,遂愿纳三十取二之商税。

然常孤雏对此,尚觉未足。

高丽商人遂将商税提至十取一。

此己然是高丽商人之底线。

常孤雏不欲逼迫这些人过甚,遂允之。

常孤雏旋即差人款待一众高丽商人,而后亲作奏折,快马送往应天。

朱元璋得常孤雏之奏折后,哂笑道:“这臭小子,征如此之高赋税,也不怕高丽商人就此不再与辽东通商乎?”

然奏折之末,常孤雏所书内容,却令朱元璋眼前陡然一亮。

奏折末端书曰:“臣以为,外夷番邦,非吾族类,其心必异。日后大明当开疆拓土,今时可征高额税赋,以藩邦之财,壮我大明,富我子民。借他人之力,养吾大明之躯,弱彼而强己,此诚可为也。”

朱元璋览毕奏折,即命人传刘伯温与李善长入宫。

二人入宫后,朱元璋将常孤雏所呈折子递与他们传阅。二人阅罢,李善长率先启口道:“陛下,常孤雏此建议,臣以为不可采纳。”

朱元璋问道:“为何不可?”

李善长道:“陛下,前朝蒙元素常穷兵黩武,西处征伐,致使列国惶惶不安。我大明当与元朝有所区分,不可对周边番邦列国肆意征讨。

否则,诸藩邦必时刻提防我大明,届时西方边境恐难安宁。

一旦战事兴起,耗费钱粮、劳顿百姓,于我大明休养生息大为不利啊。”

对于李善长之答,朱元璋未作表态,转而向刘伯温问道:“刘伯温,汝意下如何?”

刘伯温拱手奏道:“陛下,臣以为常孤雏之提议颇具可取之处。自古迄今,外夷向来畏威而不怀德。再者,我大明与北元殊异,北元残暴无道,而我大明以仁义兴兵立国。于番邦,虽不可欺压,却亦不可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