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134 章 胡惟庸开始飘了

李善长径至胡惟庸办公之所,胡惟庸觉有人至,抬首一望,竟是李善长。

他赶忙起身,对着李善长行礼如仪,旋即问道:“恩师,您缘何来此?”

李善长向胡惟庸问道:“惟庸啊,近日刘伯温代表都察院前来审查中书省,在你处逗留良久,不知究竟所为何事?”

胡惟庸道:“恩师,并无大事,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己。”

李善长目光锁定在那寥寥几本扬州递呈的奏折上,旋即问道:“惟庸啊,吾闻近日扬州事务繁杂,缘何奏折仅有这几本?”

胡惟庸道:“恩师,其余奏折皆己批复完毕,此寥寥几本尚未来得及处置,故而留存在此。”

李善长未作深究,又与胡惟庸闲谈片时,而后离去。

某日,李善长受朱元璋传召,径至武英殿之书房。

朱元璋令李善长落座,旋即问道:“李相,近日扬州可有奏折呈来?”

李善长闻此,顿觉有异。胡惟庸不是言扬州呈来的奏章皆己批复妥当?莫不是未曾呈送于陛下御览?

于事情尚未落定之时,李善长佯装不知。他向朱元璋禀道:“启奏陛下,臣近日忙于处置其他诸事,各地奏折,皆先交由胡惟庸批阅料理。”

朱元璋神色漫然,说道:“嗯,忙碌些倒也好,此正表明我大明尚有诸多事务亟待解决,实乃好事。既如此,你且先退下吧。”

李善长自御书房离去后,后背冷汗涔涔,衣衫尽湿。他万没想到胡惟庸竟如此胆大妄为。旋即匆匆赶至中书省,寻得胡惟庸。

李善长面色阴沉,径首走到胡惟庸面前,怒声质问道:“惟庸,你好大的胆子!为何竟敢独擅专权,将扬州之事隐瞒不报?”

胡惟庸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旋即强自镇定,拱手辩解道:“恩师,实非学生有意隐瞒、独擅专权。扬州之事,学生以为皆属寻常政务,便依例处置,本欲稍后整理详情,再行禀明圣上与您。实是事务繁杂,一时疏忽,绝非有意欺瞒啊。”

李善长厉声道:“休要再狡辩!事己至此,你须即刻将此事料理清楚,把屁股擦干净,将收尾之事妥善办妥,莫要再生出什么事端,否则,你我皆难辞其咎!”

胡惟庸忙不迭点头,一脸恭顺道:“恩师所言极是,学生定当照办,将此事处理妥当。”

然而,待李善长转身离去,他面上虽仍维持着恭敬之色,心底却暗自冷哼,对李善长颇生不服之意:“不过是胆小怕事之辈,平日里假作威严,如今这般惊慌,我所行之事,又岂会轻易败露,何须他在此指手画脚。”

胡惟庸心中暗自思忖,只觉那杨宪与刘伯温,实难与自己相抗衡。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应对得宜,将浙东官员打压下去,不过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胡惟庸旋即将扬州奏章重新检出,稍作整理,而后命人送往李善长处,请李善长过目一番。

李善长接过胡惟庸整理后的扬州奏折,细细看过,并未觉有何不妥之处。旋即便将其呈至朱元璋跟前,恭敬道:“陛下,请御览。”

然朱元璋并未即刻翻看那些奏折,反倒与李善长闲聊了一阵,便让李善长退下。旋即,朱元璋召来太子朱标,父子二人一同展阅起扬州的奏折。

朱元璋将扬州奏折置于朱标面前,问道:“标儿,你且细细看来,这些奏折之中,可觉有何处不妥?”

朱标细细翻看之后,果然察觉异样。但见这些奏折所涉多为寻常琐事,并无要事。依朱标对杨宪的了解,此人向来稳重,若非大事,鲜少上奏。当下心中便起了疑。

朱元璋闻罢朱标所言,微微颔首,深表赞同:“标儿所言极是,依要看,此番情形,定是中书省有所疏失,内里恐出了问题。”

朱元璋遂传二虎入内,向二虎问道:“二虎,近来自扬州前来的差役,共有多少?”

二虎拱手作揖,而后向朱元璋禀道:“启奏陛下,近日自扬州而来之差役,进出应天者,不下数十人。”

至此,朱元璋己然明晰,确系中书省隐匿了若干关乎扬州之奏折。至于究竟何人瞒报,朱元璋心中亦己有所揣度。

朱元璋向二虎言:“近日于中书省多添些人手,替咱严密盯梢。”

二虎领命,躬身而退。旋即,朱元璋向朱标说道:“标儿,这中书省中,竟藏奸佞之徒啊。”

朱标面向朱元璋说道:“父皇,您此乃欲放长线,以钓大鱼啊。”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旋即同时朗声大笑,然此笑声竟隐隐透着几分悚然之意。

辽东之地,辽东军拿获若干越境私贩茶盐之商贾。刘三将彼等拘禁,解至常孤楚跟前。

刘三向常孤雏说道:“侯爷,此辈人口风甚严,于我等审讯毫不在意,似其背后有人为其撑腰呐。”

常孤雏闻之,冷笑一声,面向众人斥道:“何人指使尔等私自贩卖茶盐出关外?从实招来!”

为首之商贾言道:“辽侯,皆为自己人,何须如此?不过贩卖些许茶盐,何必这般大动干戈?”

常孤雏闻此商贾之言,心下揣测,此辈背后定是淮西之武勋或文臣。然究竟为谁,常孤雏虽有所臆度,却未敢确定。

然于常孤雏而言,无论背后之人是谁,他皆无心过问。遂常孤楚喝道:“来人呐,将此等人与本侯推出去斩了,把其首级与罪状一并送往应天。”

那商人闻常孤雏此言,顿时惊惶失措,大声呼喊道:“辽侯,您可杀不得我,我乃陆侯爷麾下之人,您万不可杀我啊!”

常孤雏问道:“陆侯爷?莫不是那陆仲亨?”

那商人赶忙点头,不迭说道:“正是,正是陆侯爷啊。辽侯,您与吉安侯同为淮西乡人,可否网开一面,饶过我等这一回?”

常孤雏转过身去,淡然道:“放了他们。”

那些商贾听闻,顿时如获大赦,对着常孤雏千恩万谢,旋即狼狈地离开辽东布政使司之府衙。

刘三行至常孤雏身畔,问道:“侯爷,此举似非您一贯之行事风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