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 作品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公粮

刘秋莲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看到身旁熟睡的丈夫。

她轻轻推了推他,声音里带着几分温柔:“守平,该起床交公粮了。”

林守平翻了个身,眼睛都没睁开,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这么早?”

“交公粮哪有不早的道理。”刘秋莲摸索着点亮油灯,昏黄的灯光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她看了眼枕头下的手表,“还不到四点,你快些去吧,晚了怕是要排长队。”

屋外蛙鸣阵阵,夹杂着几声零星的鸡叫。

林守平坐起身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轻声道:“你继续睡,不用陪我起这么早。”

“我哪睡得着。”刘秋莲一边整理着林守平的衣服,一边絮絮叨叨,“到了收粮所你可要跟着陈书记他们走,那些检查的人脾气古怪,你可别跟他们犟。去年张家老二就因为跟检查的人顶了几句嘴,粮食被人挑出好多毛病。”

“知道了,你就别操心了。”林守平笑着摆摆手,“赶紧躺下歇着,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

刘秋莲下意识摸了摸微微隆起的小腹,脸上带着柔和的神色。

她看着丈夫穿戴整齐,不由又叮嘱道:“路上当心些,这几天早上雾大。”

林守平应了一声,出门用凉水洗了把脸。

初秋的晨露沾湿了他的头发,凉意顺着发梢渗入皮肤,这才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刘秋莲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一碗热气腾腾的稀粥,配上几个咸菜。

林守平匆匆扒拉了几口,就听见院外传来弟弟林守国的喊声:“哥,耕地机都发动好了!”

“来了!”林守平放下碗筷,抓起放在门边的草帽。

刘秋莲连忙追出来:“带上毛巾,擦汗用。”

林守平接过毛巾,笑道:“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次去交公粮。”

兄弟俩分头行动,林守平直奔林一福家。

还没进院子就听见里面传来动静,林一福打开院门,指着墙角堆着的粮食:“等你半天了!这些都是昨天就准备好的。”

“昨天进山了,回来晚了些。”林守平一边帮忙搬运粮食,一边压低声音,“对了,昨天在山上碰见虎老三那个混账了。”

“他?”林一福脸色一变,下意识看了眼妹妹的房间,声音也跟着低了下来,“那家伙又在祸害哪家姑娘?”

“跟高玉梅搞在一起了。”林守平皱着眉头,“那姑娘也是糊涂,虎老三什么德性,村里谁不知道。”

“啧啧,真是饥不择食。”林一福嫌恶地摇摇头,“前几天我还看见他在村口拦住王寡妇家的闺女,要不是碰上我爹从地里回来,指不定又要出什么事。”

两人装好粮食,林一福望向台阶下的水缸:“给你留了些鱼,你媳妇不是怀着么,多补补。这是我昨天晚上钓的,新鲜着呢。”

“谢了。”林守平笑道,“等你成家了,也记得给你媳妇补身子。”

“得了吧,就我这样,哪个姑娘看得上。”林一福摆摆手。

耕地机发动起来,突突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村里的公鸡被惊醒,此起彼伏地打起鸣来。

兄弟几个轮番往返,将村里要交的公粮一趟趟运到收粮所。

刘秋莲站在家门口,望着耕地机远去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村口的大槐树下,三三两两聚集着同样在等待的村妇们。

“秋莲,你家守平去了多久了?”马婶子问道。

“天还没亮就去了。”刘秋莲轻轻抚摸着肚子,“也不知道排队要多久。”

“放心吧,你家守平办事稳当,不会出差错的。”张婶在一旁安慰道。

刘秋莲点点头,目光依然望着村口的方向。

晨雾渐渐散去,露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交公粮那么简单,这关系到全家人的生计,关系到肚子里孩子的未来。

天色渐亮,收粮所门口已经排起长龙。

庄户们不时抬头看天,生怕下雨打湿了粮食。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粮食混杂的香气,夹杂着泥土和露水的清新。

排队的人群中,不时传来零星的议论声。

“听说今年检查特别严,连水分都要测。”

“可不是嘛,隔壁村的张老三,就因为粮食水分超标,被退回去了。”

“这天气闷得慌,可别下雨才好。”

林守平站在队伍中,听着周围的议论,心里也有些忐忑。

他知道,交公粮对每家每户都意味着一年的收成,容不得半点闪失。

不知不觉,已烈日当头。

收粮所外还是长长的队伍,庄户们扛着沉重的粮袋,焦急地等待着。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清香,混合着人群的汗水味道。

“佘同志,这么多人排队,要不要多加几个人手?”陈书记眼疾手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笑着递了过去,“大伙儿都等着呢。”

佘同志接过香烟,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这事得按规矩来,多一个人手也得上面批。”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说:“不过看在陈书记的面子上,我让小李也来帮忙。”

林守平站在队伍中间,看着前面的检查过程。

检测员动作娴熟地拿着铁管往麻袋里一戳,倒出几粒谷子在手心里翻看,又放进嘴里咬了咬。

这简单的动作,却决定着每家每户一年的收成。

他们神情严肃,对每一袋粮食都仔细查验。

偶尔有不合格的,立刻就被挑出来,毫不留情。

阳光毒辣地照在头顶,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前面有人低声抱怨:“这也太慢了,再这么等下去,怕是天黑都轮不到。”

“林师傅,轮到你家的粮食了。”检测员的声音传来,打断了林守平的思绪。

林守平和林一福一起把粮食搬了过去。

托了陈书记的福,检测员只是象征性地查看了一下,就给他们两家都评了上等粮。

他们看着自家的粮食被工作人员搬进仓库,心里涌起一阵欣慰。

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至少在交公粮这一关上,他们顺利过关了。“你看那边。”林一福在粮仓里小声说道,眼神示意林守平看向张老太那边,“一袋就扣了十斤水分,三袋就是三十斤。这不是要了老人家的命吗?”林守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张老太佝偻着身子,脸上的皱纹里都是焦虑。

她身边站着两个瘦小的孙子,怯生生地看着检测员。

“唉,这年头,没人情走动可不行。”林一福叹了口气,“咱们能评上等,还不是托了陈书记的福。”

林守平心里五味杂陈,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可现在却要靠人情才能保住。

想到这里,他胸口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