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固冷笑:"那就换个他猜不到的方式。传令,今夜子时,选三千死士,趁夜攀城!"
然而这一计划再次落空。曹仁早有防备,城墙每隔十步就挂一盏灯笼,守军彻夜巡逻。张固的夜袭队刚接近城墙就被发现,遭遇箭雨洗礼,死伤惨重。
连续三日,张固尝试了各种战术——正面强攻、侧翼迂回、夜袭、挖地道,均被曹仁一一化解。内黄城就像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让张固的牙崩出了血。
第五日清晨,郭嘉来到张固大帐:"丞相,如此强攻非上策。不如围而不攻,分兵取其他城池。"
张固眼中血丝密布:"再打两天,不行咱们就退回黎阳,这样打确实不是办法!”
这一日的战斗格外惨烈。张固亲自督战,斩杀了两名退缩的校尉。士兵们前赴后继地冲锋,尸体填平了护城河的一段。终于,一架云车靠上城墙,数百精锐登上城头。
眼看突破口即将打开,曹仁亲率虎卫营杀到。这位魏国名将手持长刀,如猛虎入羊群,连斩十余名敌兵,硬生生将登城部队赶下城墙。
日落时分,张固不得不再次收兵。营中士气低落,伤兵满营。更糟的是,粮官来报——张颌又袭击了三支粮队,军粮仅够十日之用。
大帐内,张固一拳砸在案几上:"曹仁!张颌!我誓杀汝等!"
郭嘉皱眉道:"丞相,需从长计议了。我军已在内黄城下折损八千余人,再这样下去..."
张固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奉孝有何良策?"
"围点打援。"郭嘉指着地图,"假装全力攻城,实则埋伏援军。曹操必不忍内黄陷落,定会派兵来救。"
张固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就依奉孝之计。传令,明日继续攻城,但只做佯攻。周泰、陆逊各率一万精兵埋伏在南北要道,准备伏击援军。"
邺城,魏王府。
曹操接到内黄战报,眉头紧锁:"张固连攻五日不克,损失近万。以他的性格,必会改变策略。"
荀彧点头:"主公明鉴。彧猜测,张固可能会假装攻城,实则埋伏援军。"
曹操冷笑:"那就将计就计。传令于禁、李典,各率三万新兵,大张旗鼓南下救援内黄。另密令夏侯渊率五万精兵,绕道黎阳,直取张固后方的黎阳,我要把张固围在河北!"
程昱抚掌:"妙计!张固若分兵埋伏,则正面攻城兵力不足;若不分兵,则被我援军内外夹击。"
曹操起身,目光如炬:"此战关键,在于内黄能否再坚持十日。告诉曹仁,我要他用内黄城,把张固的血流干!"
信使飞马赶往内黄。与此同时,魏军各部开始秘密调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夜色如墨,张固大营中灯火通明。谋士诸葛亮手持羽扇,站在沙盘前凝视良久,眉头渐渐紧锁。
"丞相,此事蹊跷。"诸葛亮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让帐内众将都停下议论。"曹操若真要救援内黄,为何只派曹洪、李典率领新兵?此二人虽为名将,但率领新兵岂能解内黄之围?"
张固放下手中军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孔明之意是?"
诸葛亮羽扇轻摇,指向沙盘上黎阳的位置:"亮夜观星象,见将星暗动于北方。曹操此计,名为救援内黄,实则是要偷袭我军后方黎阳!"
郭嘉闻言一震,快步走到沙盘前:"黎阳乃我军在河北唯一据点,若失,则退路断绝,粮道被断..."
帐中诸将顿时哗然。张固脸色骤变,一拳砸在案几上:"好个曹孟德!竟想断我归路!"
诸葛亮继续分析:"夏侯渊多日不见踪影,必是率精兵绕道南下。我军若按原计划伏击于禁、李典,正中曹操下怀。"
张固眼中精光闪烁,在帐中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传令周泰、陆逊,立即撤回调往埋伏地点的部队!全军连夜拔营,回援黎阳!"
张辽急道:"丞相,若此判断有误,我军将白白放弃内黄之战..."
诸葛亮坚定地说:"亮愿以性命担保。黎阳若有失,我军将陷入绝境!"
张固大手一挥:"宁可信其有!全军轻装疾行,务必赶在夏侯渊之前回防黎阳!"
当夜,张固军悄然撤营,向北疾驰。为迷惑曹军,张固令少量部队继续虚张声势,制造仍在攻城的假象。
三日后,黎阳城外三十里处。
夏侯渊率领的五万精兵正在隐秘行军。副将张颌策马靠近:"将军,再有半日便可抵达黎阳。探马回报,城内守军不足一万。"
夏侯渊冷笑:"张固小儿只顾攻打内黄,却不知老家将失。传令全军加速,务必今日拿下黎阳!"
就在此时,前方斥候飞马来报:"报!东南方向发现大批军队,正向黎阳疾行!"
夏侯渊脸色骤变:"不可能!张固军怎会在此?"他急令全军停止前进,派出更多斥候侦查。
不多时,斥候带回确切消息——张固亲率主力七万大军,正全速赶往黎阳!
张辽沉声道:"将军,我军计划已泄。是强攻黎阳,还是..."
夏侯渊咬牙道:"张固军长途奔袭,必疲惫不堪。我军以逸待劳,就在此地设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夏侯渊迅速部署,将五万精兵埋伏在黎阳城南的丘陵地带,只等张固军进入伏击圈。
与此同时,张固军前锋已抵达黎阳郊外。
诸葛亮眺望远处地形,突然羽扇一停:"丞相,前方地势险要,恐有埋伏。"
张固勒马观察,只见道路两侧丘陵起伏,林木茂密,确是设伏良地。他冷笑一声:"夏侯妙才想在此伏击我?传令全军停止前进,派轻骑探路。"
不多时,探马回报两侧山林确有伏兵。张固与诸葛亮、郭嘉紧急商议对策。
诸葛亮献计:"夏侯渊不知我军已知其埋伏,可反设一计。派一支疑兵继续沿大路前进,主力则绕道其背后,反包围之。"
郭嘉补充:"可令黎阳守军出城接应,三面夹击。"
张固点头:"就依此计!周泰率一万兵马佯装主力沿大路前进;我和典韦、马超亲率五万大军绕道西山;张辽率两万军绕道东山;黎阳城内守军见信号后出城南击!"
计策既定,张固军迅速分头行动。
日过正午,周泰率领的疑兵大张旗鼓进入夏侯渊预设的伏击圈。魏军见"张固主力"已入彀中,立即发动攻击。
"杀!"随着夏侯渊一声令下,两侧伏兵箭如雨下,喊杀声震天。
周泰早有准备,令士兵高举盾牌,结成圆阵防御,同时点燃信号烟火。
夏侯渊正疑惑敌军为何不慌乱时,身后突然传来震天喊杀声——张固亲率大军从其背后杀来!
"报!东、西两侧发现敌军!"斥候惊慌来报。
夏侯渊大惊:"中计了!全军转向,迎战后路敌军!"
但为时已晚。张固军如潮水般涌来,将魏军阵型冲得七零八落。与此同时,黎阳城门大开,守军杀出,三面夹击之下,魏军大乱。
战场上,张固手持方天画戟,亲率精锐直取夏侯渊中军。两军交锋,金铁交鸣,血肉横飞。
夏侯渊见势不妙,急令张颌断后,自己率亲卫突围。张颌浴血奋战,身中数箭仍死战不退,为夏侯渊争取了撤退时间。
战至黄昏,魏军伤亡惨重,丢盔弃甲而逃。张固大获全胜,俘虏敌军万余,缴获粮草器械无数。
战后清点,张固军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大帐中,诸将齐聚,气氛却并不轻松。
诸葛亮摇扇道:"丞相,此战虽胜,但内黄仍在曹军手中。我军若再北上强攻,恐夏侯渊会卷土重来。"
郭嘉点头:"曹操此计虽败,必不甘心。我军宜固守黎阳,徐图后计。"
张固沉思良久,叹道:"内黄城坚,曹仁善守,确非短期可下。传令全军驻守黎阳,加固城防,同时派使者联络濮阳,继续增加兵马。"
当夜,张固独坐帐中,诸葛亮求见。
"孔明还有何高见?"张固问道。
诸葛亮拱手:"亮以为,白天丞相要增加兵马,不太妥当,当初我军兵力使用太多,而之前军屯与民屯的粮草已经快要见底,如今够支持的兵马,当不宜超过十万!”
张固眼前一亮:"我知道!可是孔明,如果不给曹操施加压力,我害怕他后面将士卒训练完成,又会有变数啊!"
诸葛亮微笑:"亮知道。但是主公,当初主公能击败曹刘联军,也不是靠的运气,如今天下,主公占据近七成土地,何须害怕曹操呢?"
就在张固与诸葛亮商议时,曹操已接到夏侯渊兵败的消息。
邺城魏王府中,曹操怒摔茶盏:"五万精兵竟败于张固之手!夏侯渊该当何罪!"
荀彧劝道:"主公息怒。此战虽败,但内黄仍在,战略主动权仍在我手。张固屯兵黎阳,必是知难而退。"
程昱道:"可令曹仁加强内黄防御,同时派轻骑骚扰张固,迫其久守生变。"
曹操冷静下来,目光深沉:"传令曹仁,内黄不容有失。另密令张颌,继续袭击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