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霸天 作品
第二百二十六章 真相
众所周知,古代衙门的行刑是有猫腻的。
衙役通过长期训练,可控制杖刑的轻重,甚至这群人还用豆腐练习打板子,最后能做到“外皮完好而内里糜烂”,亦或“表皮红肿却内伤轻微”。
由此犯人贿赂衙役后,板子会高抬轻落,未贿赂的则皮开肉绽,清朝多起案例显示,送三十两银子仅伤皮肉,送百两银子,受刑当晚就可以行动如常了。
之前赵文华百花酿的客户孙黑虎,就是南监一霸,最擅长这类手段,当然跟北镇抚司里面的老人一比,又成了一个新兵蛋子。
此时就是由老人出面,只是稍稍验伤,就发现了盛娘子大弟子秦氏身上所受的刑,看似严重,实则没有伤到根本。
这就怪了。
海玥眼神下令,孙维贤口头执行:“把府衙一行人带过来。”
沈墨和一众参与审讯的衙役,战战兢兢地拖了过来。
前者终究是官员,勉强还能立住,后者已经倒在地上,面如死灰。
海玥语气平静:“沈推官,又见面了,有关盛娘子一案,你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的吗?”
沈墨赶忙道:“海翰林是翰林清贵,来日当为文坛泰斗,何苦与下官为难?若因些许误会损了清誉,岂非明珠蒙尘,令人扼腕?”
海玥暗暗摇头,做了个手势。
孙维贤马上:“沈墨,表字静之,自号慎庵,平日里是明哲保身,谨小慎微,在府衙中每日点卯必到,案卷整理齐整,但每每于重大案件均请上官定夺,不敢专擅,公文中也惯用模棱两可之词,避免留下把柄,由此你任了三年推官,从未被责罚,考功评断反倒年年卓异?”
沈墨神色微变。
孙维贤接着道:“如此倒是奇了,你平日里圆滑避事,不沾是非,这媒婆遇害一案,却亲力亲为,毫无推诿,又是何缘由?”
沈墨眨了眨眼睛:“孙佥事所言,下官听不明白,此案既由府衙负责,身为推官,自当尽职尽责,至于那些评价,都是外界谣传,吏部考功足以证明下官的尽责。”
“哼!”
孙维贤在金陵见多了这种人物,顺着话道:“且当那些是谣传,你沈静之一向尽职尽责,那此案明明将秦氏断定为凶手,在用刑时却特意手下留情,又作何解释?”
沈墨的脸色终于难看起来,瞥了眼左右的胥吏,尤其落在狱卒上:“许是有人被收买,与本官无关!”
“好啊!”
孙维贤冷笑一声:“来人啊!把这群小吏带去狱中,好好审问,咱们锦衣卫可是从来不会被收买,每一棍定是落到实处!”
沈墨是官员,没有诏命,确实不好轻动,可此次带来的还有他麾下的胥吏,这群人平日里在升斗小民之中,也是作威作福的大人物,但在北镇抚司里面,连屁都不是。
“饶命!饶命!!”
于是乎,凄厉的高呼声此起彼伏,刚刚被沈墨点名的狱卒率先受不住了,尖叫道:“是沈推官命小的手下留情的!是沈推官!”
沈墨勃然变色:“他胡乱攀咬!”
孙维贤则招了招手:“过来!你仔细说说!”
在锦衣卫面前,狱卒竹筒倒豆子,吐得干干净净:“小的行刑时,以往都是‘着实打’和‘狠里打’,一个是正常的力度,一个是往死里打,唯有那些家里塞了银子的,才会‘用心打’,也就是做做样子,可这回用刑之前,沈推官就嘱咐小的,要‘用心打’……”
“一派胡言!他诽谤我!诽谤我啊!”
沈墨还在怒斥,孙维贤理都不理:“所以秦氏受了几次刑?伤得却不重?”
狱卒颤声道:“受了四次刑……都是些皮外伤……”
孙维贤道:“你觉得,秦氏知道这点么?”
狱卒连连点头:“贼犯知道,她受刑时看似喊得十分凄厉,却不伤筋骨,她肯定能感觉得到!”
“也就是说,审案的判官和作案的凶手故意配合……”
孙维贤皱起眉头:“这是为何?”
海玥终于开口,清朗的声音压下左右的尖叫和怒骂:“因为有人既要把这起案子揽在手里,又不希望此案快快结束,甚至于秦氏拒不配合,后面才能引来反转,毕竟案情并未告结。”
“现在嫌疑人虽然是秦氏,可如果她受刑多次,拒不交代,后续配合新的线索,案情发生变化也是理所当然……”
孙维贤反应很快,视线落了过去:“沈推官,好手段,煞费苦心啊!”
沈墨身体颤了颤,终于闭上了嘴。
“去将秦氏、顾氏带来!”
这边审问办案的官吏,那里新的口供也在记录。
当大弟子秦氏,小弟子顾氏被押至,一份完整的关系脉络也呈现过来。
孙维贤下意识地接过,但顿了顿,又将之递给海玥:“请海翰林过目。”
相比起最初的受挟听命,这话说得倒是多了几分自然,毕竟这位三言两语间,识破了案情的关键,确实有资格下令。
海玥微微颔首,也不客气地接了过来,视线飞速扫过,心头有了数,对着大弟子秦氏道:“你是何时与沈墨联手,准备独吞你师父的家业的?”
秦氏骇然失色:“官爷,这话……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海玥指了指狱卒:“刚刚锦衣卫给你验了伤,此人也已交代,在沈墨的指使下,他们用刑时留有分寸,你看似凄惨,实则根本没有伤及筋骨!”
“不过这其中有个问题,用刑可以手下留情,罪名却无法随意撇清,你既然有意配合,最后当然不会担下连杀两人的血案大罪。”
“所以接下来的案情出现反转,谋害的真凶最后会变成同样关押在牢内的顾氏,而三个弟子,一个遇害惨死,一个是杀人凶手,那么盛娘子的家业,将顺理成章地落在你的手上,是么?”
秦氏面色苍白,但听到最后,却猛地道:“不对!这话不对!小妹一向受师父宠爱,早早扬言要将家业全部传给她,她又何苦杀害师父?”
“你倒是有些急智!”
海玥淡然道:“但这件事,本身就有些蹊跷!顾氏,你将来若收下三个弟子,便是偏心小的,想要把家产留给对方,会事先宣扬么?”
听说自己会成为杀人真凶,顾氏已然愣住,此时得了问话,更是愣愣地道:“奴家……奴家不会……”
“正常的长辈,都不会如此。”
海玥道:“盛娘子的家产是一笔巨富,她便是心里面想将之留给小弟子顾氏,如此早地透露,除了引发其他两位弟子的嫉恨与不平外,还有何好处?”
秦氏赶忙道:“或许是师父考虑不周……”
海玥摇头:“身为京师第一官媒,哪怕有些水分,但终究也是见多识广,八面玲珑,不该犯这种错误!除非……”
孙维贤细细聆听,瞬间接上:“除非她并不是真的对这个弟子好,故意对身边仆婢这么说,是知道她们之中有另外两个弟子的眼线,籍此挑拨离间?”
家产一分为三,公平公正,都不会争抢,偏偏盛娘子要将那价值不菲的豪宅和财产全部给小弟子,如此偏爱自然引发了激烈的分歧与冲突。
顾氏脸色苍白起来:“可师父……师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个原因,就是秦氏敢于将杀人的罪名,栽赃在你头上的核心了!”
海玥看向秦氏:“你知道你的师父,心里其实很痛恨这个小弟子,所以才酝酿出了这起凶杀案,我所言可有遗漏?”
秦氏眉宇间的惊惶之色已经掩饰不住,下意识地看向沈墨。
沈墨感受到这个目光,也知此时是生死存亡的关头,转头看向对方,迅速给了一个安慰的眼神,再冷冷地望了过来:“海翰林神探之名如雷贯耳,今日所见,却不敢苟同,你全凭揣测,如何能定她的罪?”
海玥失笑:“沈推官这话奇了,你不是认定秦氏是凶手么?我现在也在说她是凶手,你为何还不乐意了?”
沈墨滞了滞,沉声道:“当然是因为你指责我与这个罪女勾结,这般血口喷人,本官岂能置之不理?若真如你所言,盛娘子其实不喜她的三弟子,并没有要把家产留给对方,那秦氏又何必杀人呢?还是连杀两人?”
秦氏猛地反应过来:“对啊!既然师父其实不喜小妹,奴家又何必做这些事?更没必要害了二妹……”
“如果盛娘子原本属意,要将全部的家产留给二弟子冯氏呢?”
海玥拿起口供的册子,轻轻晃了晃:“根据那些年长的仆婢记载,盛娘子原本最疼爱的是冯氏,视作亲女一般,直到近几年才转向顾氏。”
“而盛娘子每每提及你,都是性情阴狠,贪得无厌的评价,平日里过节往来,对你的态度也最是冷淡。”
“由此可见,她对待小弟子顾氏的疼爱,可能是虚情假意,但无论怎样,你这位排行老大的弟子,都是轮不到家产的,由此可见……”
孙维贤拍案而起,自觉接上:“这才是你铤而走险,内外勾结,弑师杀妹的动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