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醉梦心 作品

第545章 皇甫嵩的忧虑(上)

皇甫嵩身披重甲,稳稳地站在城头之上,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远方的叛军大营。

皇甫嵩发现,这些叛军的大营布局异常严密,营帐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有序。

这与他之前所遭遇的凉州叛军截然不同。

那时的凉州军分布极为散乱。

这说明叛军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这也就给了皇甫嵩腾挪的空间。

每次皇甫嵩发动袭击,都能占到一些便宜,逐渐消磨掉叛军的士气。

然而,如果真的要与眼前的叛军进行正面交锋,皇甫嵩心中不禁一沉。

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失败的一方肯定是自已,而非叛军。

毕竟,这些叛军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被迫起事的,他们的战斗意志远比朝廷军队更为坚定。

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叛军对于战阵和近身厮杀都非常精通。

在单打独斗方面,朝廷军队与叛军僵持了两三年,却始终无法战胜叛军。

无奈之下,皇甫嵩只能采取迂回战术,从侧面进行袭扰,或者是利用叛军内部的不和发动进攻,以此来取得一些战果。

总而言之,在与凉州叛军的激烈对抗中,汉军实际上处于劣势地位。

如今城外的凉州叛军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

皇甫嵩心中暗自叹息,面对这样一个原本松散的叛军,汉军已经竭尽全力,但现在叛军内部已经团结一致,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皇甫嵩不禁感到有些哀叹,对于未来的战局感到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朝廷前些日子送来的消息。那封信中的内容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不由自主地再次叹息出声。

站在一旁的孙坚敏锐地察觉到了皇甫嵩的叹息,他急忙关切地问道:“将军,您为何叹息呢?”

皇甫嵩转过头,看了一眼孙坚。这位年轻的将领在大军中崭露头角,表现出色,皇甫嵩对他颇为赏识。

皇甫嵩指着城外的叛军大营,忧心忡忡地说道:“凉州叛军内部恐怕发生了某种变故,导致他们竟然能够整合成如此紧密的一体。如此一来,我们以后想要轻易地进攻他们,恐怕就会变得极为困难了!”

尽管城外的大军数量仅有五万之众,但这五万大军紧密相连,犹如一体,其战斗力却比之前的十万大军更为强大,令人难以应对。

孙坚闻听此言,不禁瞠目结舌,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别看孙坚素有“江东猛虎”的美誉,但在与凉州叛军交手的这一年里,他对凉州叛军的实力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这些叛军的实力堪称强劲,与他交手的黄巾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黄巾军本质上不过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他们缺乏军事训练和战斗经验,战斗力相对较弱。

只会一拥而上。

然而,凉州叛军则完全不同,他们是一群来自边地的武夫,其家族世代从军,祖祖辈辈都常年与羌人作战,历经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洗礼。

可以说,凉州地区的武风之盛,堪称天下一绝。

面对这样的对手,在正面战场上与之交锋,想要占到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只能依靠一些阴谋诡计,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在此之前,他们还能够趁着叛军内部不团结,勉强周旋一番。

但如今情况恐怕已经大不相同,想要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得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已经成功地将凉州叛军驱逐出了关中地区。

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凭借城池进行防守,以逸待劳,增加自已的胜算。

“老将军,如今我军占据陈仓,只要守住陈仓,叛军就别想再杀入关中!”

孙坚一脸自信地说道。

他站在城楼上,遥望着城外的凉州叛军,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皇甫嵩站在他身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以陈仓的守卫,只要后方粮草不断,便能牢牢挡住城外凉州叛军!”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沉稳。

然而,就在孙坚以为皇甫嵩会继续鼓励士气时,他却突然话锋一转,叹息了一声。

孙坚见状,心中不禁一紧,连忙追问:“老将军,可是后方出现了什么变故?”

他最担心的就是朝廷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给他的军队制造麻烦。

皇甫嵩犹豫了一下,似乎在考虑是否要将朝廷的意图告诉孙坚。

最终,他还是决定坦诚相告,毕竟孙坚是他的得力部下,有权利知道这些事情。

“朝廷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对并州的那位动兵了!”

皇甫嵩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忧虑。

“那位!”

孙坚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当然知道皇甫嵩口中的“那位”指的是谁——大名鼎鼎的冲天大将军李渊,天下黄巾贼的首领。

如今的并州牧,李渊,李全忠。

“朝廷怎会如此不智,凉州叛军虎视眈眈,不将凉州叛军解决,如何能对李渊动手?”

孙坚一脸怒容,眉头紧紧皱起,他实在想不通朝廷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唉!”

皇甫嵩长叹一声,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他当然知道孙坚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朝廷的决定也并非毫无根据。

“再不动手,恐怕就来不及了,朝廷从晋阳那里获得消息,今年那贼首李渊可能就要出兵河北了。”

皇甫嵩的声音有些低沉,透露出一丝焦虑。

“二十万大军东出,朝廷如何能抵挡?只能先下手为强,进攻河东,扰乱李渊出兵河北的计划!”

皇甫嵩的解释让孙坚稍微冷静了一些,但他的眉头仍然没有松开。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大汉岂不是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一边是凉州叛军,一边是李渊的大军,但凡出现一丝差错,这天下……”

孙坚已经不敢继续说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