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

第十六章

苏市的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大卫的心情是愉悦的。

他们坐在无顶木船上,撑着喜鹊登梅油纸伞,一脸闲情惬意地看着河水被船桨划过一道道细浪。

此时缓缓上升的日初往平江河里洒下一片片金黄。一座又一座的石拱桥与两岸绿柳红花一齐倒影在水中,此情此景,如坠梦中。

王安乐与苏琳坐在船尾,肩并肩,头靠头,不过一日功夫就处成了亲姐妹。

苏琳还大言不惭道:“我们这是不打不相识。”

坐在对面的周文一脸不置可否,他对苏琳没兴趣,也没心情搭理过于兴奋的大卫。他此时正借着商务部领导的相机在给媳妇咔咔咔地拍照。

“苏琳,你往边上挪一挪。”周文略显嫌弃道。

苏琳双手叉腰哼了一声,而后故意把王安乐搂在怀里,气呼呼道:“我偏不,快,快给我们拍几张合照。”

大男人,咋这么小心眼了?

哼,她现在有安乐姐姐,奥,不,是安乐妹妹护着,她才不怕他嘞。

王安乐明显有些纵容苏琳的得寸进尺,周文少不得忍气吞声。不过后来苏琳拿到了合照,那是气到不行。

亏自己累死累活摆了那么些造型,里头只有一半照片能看,另外一半不是闭眼就是龇牙。有几张合照,自己都没能整身出镜。

不过镜头里的安乐妹妹那是相当的好看。

她拿着个油纸伞,斜斜靠在拱桥上,远处木楼,红日,拱桥,绿柳,皆成了她的陪衬。娇俏悄地站在那儿,显得温柔水灵,一副水乡女儿的模样。

“行了,轮到我们了,你过来跟大卫坐,再给我和安乐拍几张合照。”

“那你回头帮我一起整理报告。”苏琳趁机提要求道。

“我媳妇都同意了,我能不答应么?行了,回头帮你写都成。”

苏琳这下满意了,她坐在对面为王安乐夫妻拍照,不得不再次感慨。这两人真的是太登对了,瞧周文对旁人一副拽兮兮的模样,对着安乐妹妹,那真是好到没话说。

她爸疼女儿都比不上他一半。

“大卫,你看他们是不是很登对?”苏琳怕大卫无聊,就出声问道。

大卫认真看了两眼,冷不丁道:“其实我跟我老婆更登对。比周夫妻还登对。”

苏琳:???

难道这就是你们男人奇奇怪怪的胜负欲?

就怪幼稚的。

苏琳简直不知如何回答,大卫自己却开始喋喋不休起来,话题全跟他老婆艾琳娜有关。什么艾琳娜人美心善呀,热衷公益呀,是公爵千金呀等等。

一边说着,大卫还一边隐晦又得意地看向周文。

周的老婆也很好,但比不上他的艾琳娜。

苏琳在一边已经不想说话了。

周文却笑道:“艾琳娜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士。”

热衷公益?

那妥妥的大好人。

大卫听了越发激动,若不是此刻还坐在木舟上,他铁定要走到周身边说说话。

他与周能成为知己是有原因的。

周,他真的很不一样。

相比较大部分羞于表达爱意的华国人,周自信而大方,对老婆的爱也直直白白。

他欣赏这种坦率和自信。

“大卫,走,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一个能让老婆开心感动的地方。”下了船,周文带着一行人去了百货商店。

大卫不解,“周,你又带我来买东西吗?”

听了这个又字,周文不由挑了挑眉,“大卫,我带你来看看。主要是我想买。”

盯着众人好奇的目光,周文带着大卫进了商店最里层。那是一间二十几平的门面,装修干净整齐,古色古香,此时一位头花发白的绣娘正带着几个女徒弟在刺绣。

苏市领导一脸疑惑,百货商店里什么时候新开了一家刺绣铺子?

“领导,是几个厂长连夜弄的。”知道内情的秘书忙悄悄在他们耳边说道。

领导们看了一眼周文,又看了看懵懂的大卫。

就,就突然间不知道说什么了。

“要不要跟周文说一声,咱们稍微悠着点?”

总逮着大卫一个人薅,咋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呢。

对此,周文表示十分不理解。

过意不去的人,麻烦他去大英博物馆好好逛一逛。

再者说了,他又不是推荐的冒牌伪劣产品。

苏绣,四大名绣之一。如今的绣娘,更是当年专供清宫内廷绣品的专业绣娘后代。

她们的作品已非简简单单的刺绣了,而是艺术品。

且是能够增值的艺术品。

若不是华国缺钱,他还舍不得卖给大卫呢。

“奥,天啊,周,你快看,这副刺绣竟然两面不一样。太神奇了,这是两块布拼一起的吗?”大卫颇有些咋咋呼呼道。

他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将同行的众人给逗得哈哈大笑。

同时他们也不由生出一股子自豪感来。

好像他们华国也不是所有都是落后的。

原来来自英国的大卫也有大惊小怪的时候。

落后从来不是华国的标签,以前不是,以后不是,现在更不会是。

“大卫,你看这里。”周文直接将大卫拉到半成品绣架这儿看。

“劳烦婶子帮着翻个面,咱们外国友人以为咱们双面绣是拼接的呢。”这样好的手艺,周文可不敢随意乱摸乱动,万一碰坏了可怎么办。

绣娘笑道:“行,我来翻,你们慢慢看。要是想摸,那摸得时候要轻些,省得滑丝。”

同行一位秘书大约觉得绣娘不够大气,直接开嗓道:“周文,你让大卫随便摸,咱们华国人好客,也大方。”

不过是一件绣品,有什么大不了的。

周文懒得搭理他,可眼见着这位秘书竟然想要苏琳翻译时,他当即一个冷眼扫过去,而后道:“麻烦尊重一下华国最顶级的奢侈品。”

都知道烂大街的东西是卖不出高价来的。

可好东西遇着不识货的人,那比烂大街的货物还可怜。

他们华国一直缺少顶奢品牌,难道是因为工艺?是审美?不,是态度。

若想打造华国本土顶奢品牌,那么必须改变国人对待自家宝贝随意且无知的态度。

而今日若能卖个高价,那至少能为日后打造华国高奢品牌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也让那些无知的人知道,华国的东西不比任何国家的东西差。

也希望看在钱的份上,就别再糟蹋华国的文物瑰宝了。

都说艺术品是无价的。

然而这句话是形容成名的艺术品。

在享誉世界之前,梵高的向日葵也只是在地摊上卖卖。

艺术品需要包装,更需要卖出高价。

而苏绣的底蕴,本身顶格的艺术欣赏性,以及它专供皇庭贵族这段历史都是它与生俱来的包装点。

“小刘,你退下。”见周文面色不悦,领导们忙将他斥责下来。

他们虽然不知道周文的具体用意,但是小同志做事是有分寸的,有远见的。

既然这次由小同志主导,那他们就要给出全部的信任和支持。

而大卫见周文冷脸,一把将自己蠢蠢欲动的手收回来,接着背在身后,颇有些惴惴不安道:“周,怎么了?刚才那位男士说什么了?是我不能随便碰么?”

刚才周文大谈特谈了一番苏绣的历史与荣耀。

眼前的绣品已被大卫打上了高奢艺术品的标签。

故而大卫怀疑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是有些失礼了?

周文勉强笑了笑,而后解释道:“这些绣品太过尊贵,刚才那位先生提醒我们注意不要损坏。”

“我有些想多了。我觉得他们在质疑大卫您的教养和素质,就有些生气。你这样的绅士哪里需要他们提醒。”

“大卫,没事,有我在,咱们慢慢欣赏。”说罢又让绣娘继续展示双面绣。

一旁的大卫感动极了,没想到周竟然这般维护他,相信他。

“周,你真是我的好兄弟。”

周文点头道:“自是如此。”

苏琳: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忽悠外国人?

周文他就不觉得羞耻的吗?

反正听懂的苏琳有些脸红了。

而周文表示:羞耻什么?谈生意不都这样?

道德标准太高了,麻烦别谈生意改做公益。

你自己亏本不要紧,给华国带来损失就是大错特错了。

“婶子,请问你这个绣品怎么卖?”周文是真的有些好奇绣品的定价。

他觉得可能会很低,但没想到会这么低。

这么一大幅的双面绣,竟然只卖一百块钱。

这价格,绣个屁啊?

我去,这裱框的架子好像不是普通的木头,这颜色,这花纹,这特么是不是黄花梨?还有隔壁那个,不会是黑檀吧?

周文强忍着心痛问了裱框材质,待听绣娘说是黄花梨紫檀黑檀这类名贵木材后。

周文真是气到哭。

“周,怎么了?”大卫见周文一脸震惊的模样,不免好奇道。

“奥,大卫,我没事。这些绣品价格太贵了,我在算自己钱包里还剩多少钱。”周文是真的有些无力。

而他这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无钱时的沮丧。

大卫深信不疑,并且问道:“多少钱?”

“大卫,很贵很贵。”周文并不是很想谈论价格。

“那是多少?”周文越不想说,大卫越好奇。

被烦得无法,周文只能说道:“大的一千五百刀,中等的一千刀,小的八百刀。”

一旁的苏琳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巴,以免露出丑态来。

同行的领导人也被震惊了。

周文,这小同志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然而对周文而言,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好吗?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布料,技术,还有裱框的木架。哪一样不值这个价格?

再过几十年,光裱框的黄梨木都能价值几千刀。

“大卫,咱们是不是好兄弟?”此时此刻,周文真得舍不得卖给大卫了。

一千五百刀,那也是贱卖啊。

“自然,周,怎么了吗?”

“那你能借我点钱吗?我好喜欢这几幅刺绣,要不你借点钱给我,我来买下。”周文异想天开道。

苏琳等人已经无话可说了。

因为谁都理解不了周文的脑回路。

但诡异的是,大卫竟然理解了。

“周,咱们是兄弟,不过我更是个商人。这些绣品,我夫人艾琳娜也很喜欢,恐怕不能割爱了。”周文是真舍不得卖,而大卫这一回竟然看清楚了周文的心思。

“大卫,你都买了华国那么多集装箱的货了。这个留给我吧。”

“周,这是两回事。那些是卖给别人的,这个是送给艾琳娜的。”大卫摸了摸自己的钱包,突然有些得意道。

可怜的周,错过了这样完美的艺术品。

大卫大包大揽,将铺子里成品双面绣全部买了回去。又见周真的有些可怜,就悄悄送了一个无裱框的绣帕给周,并挤眉弄眼道:“周,送给你漂亮的夫人,就说是你自己买的。”

男人的面子,他都懂。

周文拿着绣帕,真的是哭笑不得。

“大卫,咱们商量个事情吧。如果有一天你不喜欢这些绣品了,麻烦转卖给我。”周文言辞恳切道。

“奥,周,恐怕你是没这个机会了。”

“我的艾琳娜肯定很喜欢双面绣。”

苏琳麻了

领导们也麻了。

回酒店的路上,周文还拉着大卫喋喋不休,并让大卫以后能够割爱那么一两幅双面绣。

见周文如此表现,大卫自然不可能同意。

他回头看了眼车后座的绣品,颇有些得意洋洋,意气风发。

可怜的周,慢慢努力吧,争取下次买得起。

这一天,大卫的钱包完全空了,故此又拐道去银行取了一些出来。

不过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的大卫一直保持在亢奋状态,次日早上见着周文更是一副神采奕奕,赚翻了的得意模样。

他甚至还在车上主动夸赞他买的那些绣品是多么多么完美,多么多么有艺术价值。

对此,周文自然表现得十分失落。

接着就换来大卫越发得意的笑容。

苏琳:搞不懂

领导们:不理解

钱包掏空了,就这么高兴?

截止昨天,大卫此行签下的订单已经超过预期好多倍。

而他昨日掏出来的现金,也早已存储到华国的外汇账户里去了。

几个绣品,比一集装箱的袜子还要贵。

领导们表示:学到了,学到了。

小刘秘书表示:心太黑,学不会。

而周文表示,亏本了,不高兴,他要弥补回来。

接下来的行程,周文将自己的状态调到最好。

无锡的紫砂壶,西湖龙井等等,他一一介绍,一一推荐。

而大卫在今天早上也跟商务部领导们商谈好了,等他回国之后就用废旧二手品抵消一部分货款。反正他们国家废旧电子品又多又便宜。

既然华国想要,卖给他们就是。

在他看来,一轮船废品都比不上一副双面绣。

商务部领导:惊喜来的太多太快,他们都来不及惊讶了。

原以为二手电子的东西还要费一般波折,原来这么容易他就会答应的吗?

“呃,领导们,有没有可能,大卫真的没啥钱了?”苏琳小心翼翼道。

商务部领导:呃,这个,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自此,大卫再也没了顾忌,那叫个挥金如土。

周文:这个好,值得买

大卫:买买买

一路下来,大卫成了所有人眼中的财神爷,而周文则被封为财神爷身边的散财童子。尤其昨日高价卖出双面绣,让周文一战成名。

现如今江浙沪谁不晓得有个会卖货的小同志?

私底下,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商务部,甚至有些厂长直接跑到酒店堵门,只求领导们将财神爷和散财童子带去他们厂里逛一逛。

买不买无所谓,他们就是想尽一尽地主之谊。

没办法,他们华国人就是好客,就是热情。

对此,周文表示来者不拒。只是有时候周文也有些无能为力,就好比跟加工食品有关的,大卫十分排斥。

周文觉得,肯定是五钢厂那两桌子大肠鸡爪让大卫有了心里阴影。

对此商务部领导也很无奈,只能安慰副食品厂的几位厂长,表示有好处不会忘了他们。

“领导,那下次有老外过来,你们得安排小周同志做翻译啊。”

“行行行,到时候再说。”

接下来,他们并未返回沪市,而是准备继续南下,去看一看大卫十分喜欢的瓷器。

是的,大卫他十分钟爱瓷器,家里就有好些瓷器藏品。

不过既然到了景德镇,周文就想着要不要回去看看老丈人和丈母娘。

反正有公家的车,三四百公里也不算特别远。

不过,既然要回去,那不能空着手吧?

“嗨,周,你在想什么?”大卫好奇道。

周文扬起笑脸,“我在想刚才看见的那套瓷器。”

不,我在想你的钱包。

周文暗暗想道。

另一边,坎子村

王爱国看着桌子上的大包裹,皱眉急道:“这闺女,才回沪市几天,怎么寄这么大包裹回来了?”

亲家看到了,不得生气?

这傻丫头,再想家也不能往娘家扒拉这么些东西呀。

春花也是,临走时没好好教教闺女?

“他爹,你快看看咱闺女寄来的照片,哎呦呦,你看后头的房子多气派。这就是沪市?果然繁华,比咱坎子村真好太多了。”

“这照片把咱闺女照的真俊。女婿也好看。老头子,你来看看呀,小两口多登对。”

王爱国实在忍不住好奇,就把脑袋凑过去看。这一看,刚才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了,“是登对。这是哪儿啊?女婿信上怎么说?”

“来来来,正准备让你给我念信的。”姜春花一把将信塞在王爱国手上,她抓着照片爱不释手,手指在王安乐和周文的脸上轻轻抚过又扶过。

眼里盛满了慈爱与想念。

王爱国接过厚厚的信,先一目十行的粗粗看了一遍,见闺女没有诉苦说委屈,他心里面可算放下心来。

姜春花见他老不吭声,就在一旁急得不行,最后扯着嗓子骂道:“磨磨唧唧的,你再不念,我找老大念去了。”

这老头子忒自私,就他一个人挂念闺女么?

没见她一旁干着急?

“咳咳,你这婆娘,怎么这般性急。得了得了,我来给你念。”说着缓缓念信。

王安乐花半个小时写的信,两口子愣是读了一个半小时。见闺女写女婿好,两夫妻就停下来夸赞夸赞。见闺女写亲家一家都热情随和,又不停念着阿弥陀佛,感谢老天保佑闺女碰着个心善的婆家。

再然后闺女又写了外滩,说了渡口,吃了蟹黄包,每一桩小事都让两夫妻欢喜个不停。

最后又见闺女写女婿给沪市钢铁厂拉了外汇单子,两人更是张大嘴巴啧啧叹道:“女婿真是出息。说来说去,还是咱闺女耽误了他。”

要是早两年回沪市,那女婿如今肯定能混得更厉害。

“哎呦,老头子你看,咱闺女要随女婿一起去江浙出差哩,乖乖,是陪着外国佬耶。出息,真是太有出息了。”

“啥出息,我看你闺女是没有分寸。女婿去办正事,她跟着像什么样子?”王爱国心里满意,嘴上却如此抱怨道。

姜春花才不理他嘞,女婿对女儿好,她只有欢喜的份,可不会说这种扫兴的话。

“行了行了,你再往后念。女婿一个大学生不比你懂?肯带咱闺女去,就说明不打紧。”姜春花白了口是心非的老头一眼,继续催促道。

王爱国咳嗽两声,继续往下念。

下面写的都跟那么大一包裹有关。布料是钢铁厂领导们奖赏的,鲍鱼海带之类的是公婆替她跟邻居要来的。

“哎呦呦,老头子,你听听,闺女给咱寄鲍鱼了。我小时候听戏文里唱,说有钱的富太太才吃得起鲍鱼燕窝。没想到我这辈子也能尝一尝鲍鱼。也不晓得那东西是个什么味儿?”

“沪市有海,估摸着鲍鱼跟咱们河里蚌蚌一样寻常吧。”

“那怎么可能?人家鲍鱼出现在戏文里。河里的蚌蚌咋不出现?这肯定还是不一样的。”

王爱国说不过老婆子,只能闭嘴。

姜春花也不理他,而是抢过手里的信,昂着头道:“你快去田里干活,我去隔壁找嫂子念信去。”

这样的大好事怎么着也得让全坎子村的人都晓得。

哼,一个个的笑话她把闺女养的娇气,嫌弃闺女不会干农活。背地里不晓得说了多少恼人的话,尤其是77年的时候,一个个恨不得巴在她家墙头看热闹,更有甚者还撺掇他家女婿离婚回城。

就算如今闺女去了沪市,他们还时不时凑到他们跟前来说什么:“你家闺女养的娇气,当婆婆的不可能喜欢。”,再不就是,“安乐嫁的远,只怕要受欺负的。”

总归就是见不得他家闺女过得好。

如今闺女寄了这么些东西回来,还有照片为证,她可不就想出去显摆显摆,最好把那些妒忌心重的阴暗小人给气死。

指望坎子村谁不晓得某些人家的闺女当年不要脸死巴着她女婿?

“你傻啊,把人喊家里来看。”说着朝桌子上的大包裹努了努嘴。

姜春花乐道:“个老头子,心眼子贼多。晓得了晓得,我这就把人喊家里来。”

王爱国乐哼哼出了门,也懒得去干活,而是找村里嘴巴最大的刘大壮闲聊。

他这女婿真是没话讲,亲儿子都比不了他。

孝顺,懂事,聪明,还十分有出息。

不像他家安强,除了埋头干活,啥都不会。

至于大女婿林亦全,更是比不了小女婿一星半点儿。家里穷巴巴的,偏还一堆破事。

一家人和和气气干活挣钱不比什么都强?

穷得叮当响,还非得你踩我一脚,我回你一拳的?

出息!

想着大闺女前两天被气回了家,王爱国心里就不大痛快。

好在家里还有个小女婿。

这么一想,王爱国又乐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