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52 第 152 章

    第152章


    两名公安同志突然登门, 最先得到消息的人不是厂长,也不是厂办丁主任,而是食品厂的门卫老杜。


    眼瞧着公安快步走进了厂部办公楼, 老杜那心里就跟长了草似的。


    他返回门卫室,给自己泡了一缸子浓茶, 又将屋里的卫生打扫一遍。


    徘徊了好半晌, 仍是觉得不对劲。


    他放下扫帚, 对刚交了班, 正准备回家的同事说:“老姜,你帮我守一会儿, 我突然肚子疼, 进去上趟厕所!”


    “那你麻利点!”老姜打着哈欠说, “我着急回去睡觉呢!”


    老杜应了一声, 从抽屉里拿了两张草纸就小跑着冲进厂区,直奔真正的目的地——三号成品仓库。


    库管员赵保明正在记录着早上的出库数据, 被他拉住手臂时, 嘟囔道:“有什么事不能等会儿再说?”


    “等什么等?赵保明, 你跟我说实话, ”老杜将他推出仓库, 小声问, “你之前让我放行的那辆卡车里, 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呵呵, 就是一些厂里不要的木箱子。”


    “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木箱子能值几个钱!”老杜不依不饶地问, “到底是啥东西?”


    来食品厂拉货卸货的卡车都要经过检查,尤其是来厂里拉货的卡车,要根据出库单核对箱子的数量。


    赵保明每月给他十块钱, 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一辆卡车出门。


    次数不多,每个月两次。


    老杜第一次放行的时候,特意检查了卡车上多出来的七个木箱子,确实都是空的。


    虽然心里疑惑,但架不住十块钱的诱惑。


    他就是个门卫,工资不高,平时也没什么油水。


    日子最困难的那几年,车间里的工人总能想办法让自己填饱肚子,而他们家却要勒紧裤腰带,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他老爹老娘把口粮省给孙子孙女,自己却得了浮肿病。


    老杜实在是被穷日子搞怕了,只犹豫两天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赵保明的要求。


    这样的事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27大火之后才结束。


    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老杜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


    他觉得从前那些事都一笔勾销了,他和赵保明谁也不提,就当从没发生过。


    可是,许是做了亏心事的缘故,今天突然登门的两名公安,让他心里没来由地发慌。


    他总觉得公安上门与他放行的那辆卡车有关。


    赵保明搂着他的肩膀,小声笑道:“老杜,你就放心吧,凭咱哥俩这交情,我肯定不能害你。你以后就好好守着大门,每辆车都严格检查,正常上班就是了。”


    见他还不肯说实话,老杜直言道:“刚才有两名公安来厂里了,是找厂长的,我听他们跟丁主任说,有案子要查,需要厂里的职工配合调查。”


    赵保明心里一突,但面上还是一派轻松道:“你这个老杜,就爱瞎联想!上次2.27大火的联合调查组来厂里调查的时候,就把你吓破了胆,这回刚有点风吹草动,你又坐不住了!你就是个看门的,只要你不主动说什么,没人能把事情联系到你身上!”


    他耐着性子安抚了焦虑不安的老杜,好说歹说将人稳住了。


    等老杜的背影在视野里消失后,赵保明跟同事打声招呼,拿着一沓单子去供销科找人签字。


    科长刘胜不在,他走到副科长丛伟的办公桌前,将单子放到办公桌上,又挤出一个谦卑的笑说:“丛科长,麻烦您帮忙签个字。”


    “怎么这么多?”


    “攒了半个月的。”


    丛伟抬头瞅他一眼,嗯了一声说:“放这儿吧,我出去抽根烟就给你签。”


    说着就率先走出门,一直走到走廊尽头的窗边,一边点烟,一边小声问:“你突然跑来办公室有什么事?”


    “老杜说,刚才有公安来厂里了。”


    “来就来,有什么可紧张的?”


    赵保明劝道:“要我说,那批货先不要急着脱手,最起码要等到年底,等风声过了再说吧?”


    “不脱手不行,市里突然对自由市场征收管理费了。”


    丛伟是当干部的,自认比赵保明这种大老粗看得远。


    之前市里不管自由市场,是因为大家日子不好过,不让人家摆摊就没了经济来源。


    但今年的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有些工厂增加了用人指标,市里不可能任由自由市场继续这样无序经营。


    一旦上面下大力气狠抓自由市场,他们就不好浑水摸鱼了。


    以免夜长梦多,还是尽快将罐头脱手更稳妥。


    赵保明担忧道:“我就怕一下子卖出这么多罐头,会被有心人盯上。”


    丛伟吸了一口烟,笑道:“放心吧,咱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不让他在市里卖,一般人注意不到。”


    两人在窗边吸了一支烟,重新返回办公室时,却在门口见到了两个穿着制服的大盖帽,身边还跟着面无表情的丁主任。


    “丛伟同志,你认识陈德旺吧?”


    丛伟脸色瞬间煞白,强自镇定地点头:“认识,他是我远房表弟。”


    “认识就行,跟我们回局里一趟吧。”


    *


    投机倒把这种事,通常是由熟人一起作案的。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亲戚朋友不容易反水,可是一旦其中某人落网,那与他有亲戚关系的同伙也很难逃脱。


    第一个被公安抓住投机倒把现行的人,嘴硬不过两刻钟,就将给他供货的同伙陈德旺供了出来。


    而陈德旺是在临时仓库被公安人赃并获的,这么大的事着实不是他一个人能扛下来的,所以又供出了表哥丛伟。


    两人是表兄弟关系,丛伟又是食品厂的供销副科长,简直百口莫辩。


    大家有钱一起赚,有罪当然也要一起担着。


    所以,继丛伟之后,公安同志又从食品厂带走了生产计划科长、库管员赵保明,以及门卫老杜。


    三天时间,带走了四个人。


    而且四人被带走的原因,也渐渐传了出来。


    这让食品厂内部莫名躁动起来,职工们私下相互议论,都在猜测下一个被带走的人会是谁。


    有人觉得两个科长和一个库管员,不可能干出这么大的案子。


    上面肯定还有保护伞。


    要么是厂长牛恩久,要么是副厂长陈谦。


    尤其是陈谦,他之前是包干罐头车间的副厂长,这不是近水楼台嘛。


    那么多罐头,从他眼皮子底下消失,他能不知道?


    陈谦听到这种传闻的时候,直接在办公室里拍桌子骂娘。


    “那么多车间主任都没发现罐头的数量少了,我一个包干副厂长,能去一瓶一瓶地数罐头嘛?”


    他跑去隔壁蒋文明的办公室,问:“咱们能不能跟进一下公安那边的案情进展,让公安的同志尽快出一个调查结果?不就是投机倒把罪嘛,怎么拖了这么长时间?再不公布结果,我就要被人说成投机倒把的同伙了!”


    蒋文明呵呵道:“少安毋躁嘛,牛厂长去北京出差了,咱们现在都不适合去公安局询问案情进展。咱本来没啥嫌疑,要是主动去打探情况,反而显得咱们心虚。”


    “那也不能一直拖着吧?现在厂里人心浮动,都在相互怀疑呢!”


    蒋文明抬手往隔壁指了指,“领导班子里,只有刚来的叶厂长完全没嫌疑,你要是实在着急,就请叶厂长出面去分局问问情况。”


    叶满枝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且她对案情进展也挺好奇的,因此,当蒋文明找上门的时候,她并没过多拿乔,只意思意思为难了一下,就点头答应去公安局走一趟。


    分局那边出面接待她的是雷副局长。


    “叶厂长,即使你不来,我们也要联系食品厂的领导了。”


    叶满枝神情严肃地问:“雷局,这个投机倒把的案子很复杂嘛?”


    “确实有点复杂,”雷副局长说,“据嫌疑人供述,他们每月能从第一食品厂盗窃三百瓶罐头,而且已经持续一年多了。”


    “这么多?”叶满枝心中早有怀疑,但还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提问,“雷局,我们厂的成品仓库是每天对账的,300瓶罐头,至少要装12箱。如果真的少了这么多罐头,账面上根本无法平账。”


    雷副局长摇头说:“他们不是直接从成品仓库行窃的,而是通过检验仓库作案。质检员每天会用十瓶合格产品,替换十瓶不合格产品。而你们厂里对不合格产品的销毁办法是,丢掉内容物,留下完整的玻璃罐子。只要垃圾桶里有东西,再将空罐重新还回车间,就算完成了销毁。”


    “质检员钻了这个生产漏洞,用提前准备好的空罐头瓶子,将合格产品从检验仓库里调换了出来。比如说,当天的次品有50瓶,但是质检员在其中混入了10瓶合格产品。销毁次品时,她只向垃圾桶中倒入不合格的40瓶内容物,留下40个罐头瓶子,另外10瓶的漏洞,用她提前准备好的空罐填补空缺。”


    叶满枝:“……”


    仓库里的罐头瓶子成山成海,而且玻璃制品的损耗很高,没人会细究罐头瓶子的个数。


    检验仓库就在车间里,质检员甚至不用自己花钱买瓶子,完全可以从车间就地取材。


    雷副局长接着说:“被他们调换出来的罐头,会被当作刚杀菌冷却的罐头,继续在检验仓库里观察。等到厂里快要统一出货的时候,再装箱送去成品仓库,跟着订单上的产品,一起装车送出食品厂。”


    叶满枝:“……”


    食品厂的安全工作其实已经很严格了。


    要不是出了事,谁能想到厂里竟然能有这么多空子可以钻?


    “雷局,公安同志只从我们厂里带走了四名同志,其中并没有质检员。那这位配合作案的质检员,不会是已经遇难的质检员苏秀吧?”


    “确实是她,”雷副局长说,“他们倒卖的罐头都是在2.27大火之前生产的,苏秀遇难后,没有人与他们里应外合,这条犯罪链条就中断了。据嫌疑人丛伟和张宝忠交代,在大火中遇难的苏秀和何大力都参与其中,所以,我们怀疑2.27大火并不是普通的意外,今早已经申请将两个案子合并,重审2.27大火案了。”


    2.27的一把大火,毁掉了罐头车间半个世纪的积累,未来好几年都缓不过气来。


    没想到那场大火居然还有蹊跷。


    叶满枝心情沉重地问:“雷局,有关2.27大火的情况,现在方便透露吗?”


    雷副局长说:“根据之前对现场的勘察,调查组将火灾定性为意外失火。但是,按照丛伟的口供,我们怀疑,这场大火另有隐情。”


    食品厂的这个小团伙,已经作案一年多了。


    刚开始作案时,并没有副厂长何大力的参与。


    他是在半年以后加入的。


    据丛伟所说,何大力的胃口极大。


    他们之前每月销货的收入在250元左右,何大力加入后要求每月抽100元。


    而整个利益链条中,无论是质检员苏秀,库管员赵保明,还是丛伟和张宝忠,每个人都比何大力贡献大。


    他们刚被何大力抓住时,完全慌了神。


    何厂长要多少,他们就答应多少。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人也渐渐回过了味儿来。


    何大力抓到他们把柄的同时,他们也抓住了何大力的把柄。


    尽管何厂长确实为他们搬货送货提供了一些方便,但也不至于独占一百块吧?


    大家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偷罐头,可不是给何厂长卖命的!


    2月28号厂里要出一批货,他们要在27号那天,将存在检验库里的罐头,转移去成品仓库,等待第二天一起出货。


    27号的值班厂长是包干了罐头车间的陈谦,以陈谦的习惯,必然会在罐头车间逗留。


    所以,何大力就与陈谦换班,亲自去罐头车间坐镇。


    而丛伟和苏秀则打算趁机跟何大力谈谈重新分成的问题。


    如今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双方都不可能将投机倒把的事情说出去。


    双方也都因此有恃无恐。


    丛伟觉得,若想让何大力让步,还需要找另外一个不大不小的把柄要挟他。


    而生活作风的把柄,能让何大力有所忌惮,又不至于让他鱼死网破,将更严重的倒卖国有资产捅出去。


    案情还没查明,雷副局长没向叶满枝透露太多内情。


    介绍了大致情况,就端茶送客了。


    而他这边刚将叶满枝送出门,便有个年轻民警跑过来说:“雷局,库管员赵保明那边有进展了!”


    雷副局长二话没说,快步走进最近的一个办公室。


    昏暗的房间里,老民警正在不紧不慢地重复着刚刚的话。


    “供销副科长丛伟,将照相机给了你,让你拍下苏秀和何大力的亲密相片。但是你当时没能成功对吧?因为何大力将苏秀推开了。”


    赵保明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神情委顿地点头。


    老民警慢吞吞地问:“那你再说说,他为啥推开苏秀?”


    赵保明烦躁道:“还能是为了啥?何大力不行呗!这个问题我都答了多少遍了?你们去食品厂问问,谁不知道何大力有阳X症!这是他媳妇亲口承认的!要是早知道他有这个毛病,我才不去拍相片。”


    “嗯,相片没拍成,所以你就一把火把车间烧了?”


    “放屁!谁烧车间了?”


    老民警胡诌道:“你们厂供销科那个丛伟,还有生产计划科的科长张宝忠,都说是你放的火。”


    赵保明被气得愈加烦躁:“火不是我放的!真的是意外!”


    “呵呵,哪有那么多意外!当时车间里只有你们三个人,那俩人已经死了,只有你一个人跑了出来,而且上次调查2.27大火的时候,你并没说自己就在火灾现场。”


    “没人问我,我为什么要没事找事。”


    老民警对旁边的年轻民警说:“嗯,记上,他承认放火了。”


    “……”赵保明气急败坏道,“你们这是罔顾事实,随意篡改口供!谁承认放火了?”


    “嗯,记上记上,一会儿让他按个手印就行了。”老民警像个老混子似的,看了眼手表说,“按完手印正好吃晚饭,那个227大火,能对上面有个交代就行。”


    年轻民警附和道:“师傅,今天食堂做了汆白肉,审完这个咱早点过去吃饭!”


    赵保明双眼赤红地拍着桌子:“火不是我放的,是何大力和苏秀放的!”


    “呵呵,反正死人不能开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呗。”年轻民警嘲讽。


    “真的是他俩!何大力推开苏秀的时候,把最近的一个静置架撞倒了,检验库里的架子一个挨一个,一个倒了其他架子也受牵连,架子上的上百瓶罐头被摔碎了!洒出来的糖水泼到了一个电源上,这才导致起火的!”


    老民警紧跟着说:“哦,起火了,你们就干看着?怎么没人去拉电闸?检验仓库里有单独的电闸吧?”


    “摔碎的罐头太多了,苏秀是值班质检员没法跟厂里交代,那种情况,她被批评和扣工资都是轻的,造成那么大的损失,有可能会被厂里开除!”


    “所以你们就将计就计,任由火势烧起来?”


    “何大力让我去外面找人救火,检验库里可以制造出因为救火才导致罐头摔碎的假象。”


    老民警问:“那你找人救火了吗?”


    “找了。”


    “你撒谎!当晚厂里大多数人都放假了,没人在罐头车间见过你!你跑出来以后并没去找人救火。”老民警眼神犀利地说,“你不但没找人救火,还将从检验库通往车间的通道堵住了!”


    “我没有!”赵保明歇斯底里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老民警步步紧逼道:“因为在春节放假结束后,厂长牛恩久突然加紧了对仓库进货出货的管理。你作贼心虚!害怕暴露,不想干了!但你只是个库管员,一旦上了贼船就很难下船了。如果倒卖国有资产的重要环节苏秀,以及副厂长何大力死了,你们这个小团伙也就彻底解散了!”


    “我没有!”赵保明呼呼喘着粗气。


    “呵呵,有没有不是你说了算的!”老民警继续诈道,“你不会以为那天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在场吧?将你们四个人带回局里以后,我们在食品厂广泛征集线索,成品二仓库的金城同志,也是在2.27那天值班的,他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车间方向在冒烟,跑过去查看情况时,正好看到了你的所作所为!”


    他这句话里几乎全是漏洞,但是已经慌了神的赵保明只是一径地回忆那天金城是否也在厂里值班。


    长久的恐慌和压抑,让他完全无暇思考,既然金城发现车间着火了,为什么不组织救援?火灾以后为什么从没发过声?


    他六神无主地回忆着那天的值班表,上面好像真的有金城的名字!


    这个结论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彻底瘫在了椅子里。


    *


    牛恩久从北京回来的当天,区公安分局正式公布了2.27大火的真相,同时宣布,成功抓获了以前任副厂长何大力为首的倒卖国有资产的犯罪团伙。


    真相公布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伙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利用罐头牟利三千块!


    不仅倒卖国有资产,还因此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市的火灾!


    不但省市领导对此做了批示,罐头车间的职工们也群情激奋,有些老职工对厂子和车间特别有感情,听说2.27居然是被人故意纵火的,当天就跑去赵保明家里砸了窗玻璃。


    当然,何大力和苏秀家里也未能幸免。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最无法接受的就是何大力的家属。


    何大力昨天还是救火英雄呢,怎么今天就变成贪污腐败分子了?


    家属邱艳萍跑去公安局抗议,要求重新审查何大力那部分案情。


    何大力是副厂长,工资足够支撑家里的开销,没必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投机倒把。


    而且按照公安的说法,何大力至少分到了七八百块的赃款。


    那么,钱呢?


    除了工资,何大力从没往家里多拿过一分钱!


    负责接待她的民警说:“我们查到了何大力的汇款记录,他分三次,往德化汇款七百元。据我们调查,何大力与你结婚之前,在老家有个媳妇,生过两个儿子。那两个儿子分别在去年10月和今年1月份结婚了。”


    何大力的头婚媳妇一直没再婚,独自在老家拉扯两个孩子,这些年也没找他要过钱。


    直到两个儿子到了结婚的年纪,拿不出彩礼钱,才给他这个亲爹写信,让他负责给儿子出彩礼。


    何大力的工资一直由邱艳萍保管,而且他与邱艳萍结婚时,没说过自己曾经结过婚,好几年后才被邱艳萍意外发现。


    这个话题一直是家里的禁忌。


    儿子等着钱结婚,何大力就只能剑走偏锋了。


    ……


    因着2.27大火案有了新结论,厂里一直乱糟糟的。


    无论是厂领导班子,还是普通职工,都有些躁动。


    叶满枝算是在这件事上受牵连最小的人。


    厂里忙着安抚职工的时候,她忙里偷闲,往娘家跑了一趟。


    “四哥,我们厂可能要招工了,你最近好好看看书复习一下,再练练字。招工考试肯定要有笔试的,你要是笔试通不过,可别指望我给你走后门啊!”


    四哥得意笑道:“哈哈,我早就开始复习了,你们厂的工作我肯定能考上!我听说有个门卫被撸下去了?我相中那个门卫的活儿了,到时候我就报考门卫!我这么年轻,一准儿能通过!”